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幼教论文范文,幼教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由一幼儿这样说想开去

  • 投稿带月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14次
  • 评分4
  • 12
  • 0

文/王小燕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2015的上半年,看见一个幼儿小朋友在做着这样一道看似极不容易的算术题“小朋友站成一行,从左往右数,晨晨站在第7个,从右往左数,晨晨站在第四个,这一行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看来现在的家长朋友也太重视幼儿小朋友的智力开发了。这样的题目对于我们而言是极其简单的,但对于幼儿小朋友却是相当复杂的,小朋友不经意间就会数成11人,此时,也引起了笔者测试一下该孩子智力水准的极大兴趣,小朋友这样告诉我:从左往右数,晨晨站在第7个,这7个人中包括晨晨,从右往左数,晨晨站在第4个,4个人中也包括晨晨。如果把前后两次数的人数合起算时,很显然晨晨就被多数了一次,因此就必须这样去计算,从7+4中再减去1。这是一个多么用心的孩子,又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孩子,这也引起笔者不尽的思考,也让笔者在平时的幼儿算术教学中关注起一个个的幼儿来。

思考1

幼儿虽然是仅有3~5岁的孩子,但一个个孩子都有着潜在的创造能力,只要我们的课堂教学注意去挖掘,那么孩子们也完全可以散发着创新创造性的的芬香。

思考2

幼儿的创新创造离不开孩子对生活中所发生事情的独到的发现,这发现应当也是幼儿自主性的,并不是我们教师的强灌。

思考3

幼儿的发现应当说是比较简单和幼稚的,也许有的时候还会显得十分的可笑。但这不就是孩子创新的问题,反而是孩子能够创新的独到之处。

对此,在平时孩子们计算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力求注意到这样的几个方面:

一、教学活动的推进力求挖掘孩子的创新潜能

创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创新必须从娃娃们抓起,应当说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诸多仁人志士们的共识。上个世纪的陶行知,著名的幼教之父陈鹤琴都是积极推动娃娃教育创新的先驱。幼儿教育课程教学孩子们的创新创造,其潜能是有的,但绝大多数孩子还不尽就能够自主性地发挥出来,需要我们去挖掘。幼儿是必须赖于形象去进行比较简单思维,实现自我性的基础意义上的创造的。所以,平时的算术课程的教学,作为笔者都极力思考运用直观形象去挖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应用陈鹤琴先生的理论,让孩子们在十分愉悦的活动中充满乐趣地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譬如每天我们都要去排队做操、进食堂吃饭和放学,每天的排队都尽可能地打乱顺序,让学生在知道自己所处列队中的前后位置的基础上,发现自己队伍的孩子人数。这不但就可以让学生去乐意地完成这样的计算练习,更为主要的是孩子们的大脑得以比较理想的使用,促使孩子们的大脑在越用的基础上显得越灵,而且也越用更为乐意地喜欢去用脑。

二、教学活动的推进力求引动孩子的积极主动

惰性是人人都有的,只是轻重不等。惰性对于幼儿而言虽然不是十分的严重,但不注意去克服,那很有可能致使孩子们向着不利于孩子发展的方向发展,这就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人之初,惰性无,师不纠,惰乃生。怎样不至于孩子从小就能够不产生惰性或发展自己的惰性,完全需要我们的教学活动的积极推进,让教学活动成为一个个孩子积极主动创新的催化剂。在平时的算术教学活动中,笔者经常应用一些颇具趣味的童话故事,引动学生首先就以积极主动的态势参与到积极的计算活动中来。譬如让学生找自己的父母亲,告诉学生的父亲或母亲现在已经整队来到幼儿园,并告诉孩子自己的家长就在队伍中,从前往后数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又是第几个,孩子们极有兴趣地运用自己的所能去寻找自己的家长。在孩子以自己的所能去寻找之后,又让学生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找到自己的父母亲,一切都在孩子们的愉悦中进行,也一切都让孩子在快乐的思考中寻找并发现自己寻找的正误。对于这样的活动,可以说是正常开展。正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是幸福的,其学习的效果也是相当显著的,比起一些枯燥无味的课堂,其有效和高效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的。尤其从一定的角度发现,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孩子们还比较理想地延伸了自己的学习活动,对一个个孩子而言还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孩子们的语言学习以及其他的一些娱乐性的活动且都显得十分的积极主动,身心当然也就得到了健康性的发展。

三、教学活动的推进力求呵护孩子的探究幼芽

幼儿的计算学习充满着成功,但也会因遇到荆棘而丧失信心。如果我们能够极力呵护,那孩子则不可能丧失信心,尤其还能够重新燃起探究的信心。对于孩子们探究幼芽的呵护,笔者所崇尚的人物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呵护孩子们的创新创造对笔者极具启迪意义。平时的算术教学,孩子们的探究无论是成功与否,笔者都坚持把握住这样的一个“度”,以积极鼓励为主,尤其是当孩子处于思维闭塞时,给孩子以呵护性的鼓励。我们都知道,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虽然孩子所涉猎到的都是些极为简单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但幼儿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孩子的研究不可能到位甚至就是错误也是必然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无论怎样的孩子,也无论去遇到怎样的困难,诚心并热心呵护每个孩子或某个方面可以说是笔者的首选,譬如让孩子去进行比较简单的物体分类,让孩子去进行比较简单的物体排序,让孩子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让孩子去认识一些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像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等,孩子们完全有可能去自不自觉地表述错误,如果能够从孩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给孩子以重新思考和探究的机会,那孩子则完全可能去表述完整和正确。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河口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