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于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

  • 投稿二哈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823次
  • 评分4
  • 77
  • 0

王珍

(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文从软件工程专业的现状出发,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为推进社会和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048—02

基金项目:1.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中药水提液分析方法研究(LZ11203)”、国家自然基金“中药挥发油成分与膜相互作用机制及专属膜制备基础研究(81274095)”、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培育学科“软件工程”资助。2.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医伦理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伦理关系及转型研究(12&ZD114)”资助。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软件行业规模也迅速拓展,软件行业的拓展和发展对从事软件的工作人员及软件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的人才培养方式较为传统,教育理念较为落后,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情形在软件行业表现得更为严重,具体反映在软件相关人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鉴于此,必须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转变,特别是要对高等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进行调整,以使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能满足社会发展、软件行业发展的需求。

一、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现状分析

(一)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现阶段,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缺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部分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是以我国示范性软件学院为基准的,在其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后,将其作为自己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在修改的过程中,他们忽视了自身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再加上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注重的是研究性教学,因此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一些企业的要求;第二,还有一部分高校是在修改原有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确定自身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导致其人才培养的重心依然停留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上。[1]

(二)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都是由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技师发展过来的,他们大多不具备软件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经验,甚至一些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自身的知识体系还停留在原来的专业上,教师自身都已经不符合软件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更不要说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了;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对实践能力比较重视,特别是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来说,教师如果缺乏软件开发的实践经验,即便其理论知识再丰富、再扎实,也不能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历,动手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较差,与现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差甚远。

(三)实践教学有待加强

在很多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计算机专业,尽管高校依据社会的需求对专业的名称进行了调整,但其教学过程却是完全仿照计算机专业进行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换汤不换药”,根本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还有一些高校尽管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增设了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环节,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过于应付,具体表现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实践教学设施落后、学生实习过于形式化等,实践教学的开展过于敷衍应付,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格格不入

软件工程专业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逐渐兴起的一个新兴专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都缺乏经验,至今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导致教师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和需求性。此外,在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制定等方面也与软件产业的发展脱轨,教学内容陈旧、教材更新速度慢等导致学生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再加上处于高校这个封闭的环境中,学生很难接触到软件产业发展前沿的知识和信息,认识不到知识的真正价值,因此,理论落后、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差,即使进入社会也缺乏一定的竞争力。

二、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

(一)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等院校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第一,围绕能力培养和社会需求进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等院校在软件工程专业要注重对基础课程、交叉学科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创新课程的设立,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使新的课程体系符合“厚基础、精方向、重应用、突特色、强外语”的原则,不同的高校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以及特色进行调整,最终确定符合高校自身、符合社会发展、符合软件产业发展的课程体系;[2]第二,围绕课程群进行。现阶段的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分为五个课程群:素质培养课程群、应用能力培养课程群、基础理论课程群、专业技能课程群、研究性课程群。其中,高校要特别重视专业技能课程群,提高此课程群课程设置的比重,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三,围绕毕业设计进行。毕业设计是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科研能力、表达理解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而这些能力也正是软件产业发展对软件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进行这些能力的培养。

(二)建立教学团队

建立教学团队是对教育部提出的“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响应。教学团队的建立要依据教师的职称、学位、教学效果、科研能力等进行,在年龄上要搭配好,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的发展,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学团队组织,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积累实践经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组织教研活动。活动的对象是教师,活动的形式为师范讲课、交叉听课、说课等。高校可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让每个教师参与其中,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青年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这个活动中针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进行探讨,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3]第二,重点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教学实践,以加快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到软件企业进行试训、建立教学团队、建立课程建设和改革项目、对申报项目成功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等;第三,注重对“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指的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样丰富的教师。高校可以通过引进和培养两种方式增加自身的“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引进指的是聘请企业或者科研单位的优秀软件人才,培养指的是将本专业的教师安排到企业接受培训或者挂职,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路径,同时,各个高校之间要加强交流,互相吸取经验。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创新性等特点,需要高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积极面对机遇、迎接挑战,以共同推进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玉清,王群.行业型高校内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S1).

[2]唐剑梅,钟世芬.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8).

[3]闫俊伢.基于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与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3(7).

[4]李红梅,张红延,卢苇.面向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5]朱莉,李纯莲.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