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市场营销论文范文,市场营销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市场营销模式的实效性探析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31
  • 阅读量222次
  • 评分0
  • 0
  • 0

  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想必大家应该对它都不会陌生了吧,而且它的有效性能也都是直接决定着教学目标的一个实现,所培养的人才也都应该具备营销素养。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市场营销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下商业市场营销模式探讨


  吴义强(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重庆402260)


  内容摘要:随着当前现代经济流通环境的转变,商业营销及市场营销发展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若在经济流通环境下使商业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可以转化企业发展模式,应用新型的商业市场营销模式,以商业营销与市场营销为视角,在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下推广应用该模式,相对于传统市场经济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基于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下,分析探讨商业市场营销模式,为发展应用商业市场营销模式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营销经济流通环境商业市场营销模式现代经济


  引言


  在创新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下的商业流通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纠正传统营销中的弊端,也可以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及时查找出传统商业市场营销模式存在的弊端,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与修改,积极探索革新商业市场营销模式,促进我国商业市场在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下的流通发展。


  现代经济流通环境分析


  (一)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在当前的经济流通环境下,在制定商业市场营销模式中,能够结合现代人们的文化需求,从现代人类的信仰、知识、艺术、道德等方面,确保设计的营销模式获得现代人们的认同,可以使该营销模式很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文化的环境中。在研究商业市场营销模式中,基于社会文化认同,优化营销文化,也可以使商业市场营销模式获得更多人的情感认同,从而使消费者更容易去接受其营销的产品,促使企业产品营销在现代环境下的经济流通更好地发展。


  (二)经济环境因素


  一份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度饮料行业整体运行报告》显示,加多宝凉茶占据罐装凉茶市场70.6%的销售份额。加多宝创造性地在凉茶罐体印上二维码,让金罐一跃成为新的流量入口,也使得加多宝成为快消品饮料业内率先布局“移动互联网+”的企业。在当前的经济流通环境中,企业在进入经济市场时,市场规模大,则商品流通量、流通需求也大。同样,商品市场营销模式中,也应该从收入水平、通货膨胀以及市场商品供给状况等方面,分析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在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下得到提升。


  (三)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对于企业市场营销模式制定中,在现代的经济流通环境下,不同的国家,其政治方面的法律环境也是不同的,也会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制约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在制定企业商业市场影响模式中,企业应该考虑市场经济流通中的政治环境因素,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公平合理地去解决营销争端,提升我国商业市场模式在国际市场经济流通环境中的应用价值。


  传统商业市场营销模式弊端


  (一)对比商业市场营销模式


  基于现代经济流通环境,分析探讨优化商业市场营销模式的相关问题,以确保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设置良好的商业市场营销模式,促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中更好的流通。对于我国当前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下,传统商业市场营销模式主要有终端广告营销模式、直销模式、代理商营销模式,相较于现代商业市场营销模式中的微营销模式、电商营销模式,还存在一些弊端。具体如表1所示。


  (二)传统商业市场营销模式弊端及因素


  在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下,企业商业市场营销模式弊端及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经济流通环境下,市场变化的加快,产品种类的增加,企业忽略顾客的不成熟性和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对市场营销的影响。第二,传统营销模式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的成本过高;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中,容易受到地理条件以及交通工具等物理因素的限制。第三,传统营销模式满足市场需求的时间长、速度慢,将会阻碍企业商品在现代经济市场中的流通。


  现代经济流通环境对商业市场营销模式的影响


  (一)“虚拟企业”盛行


  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滋生了众多的“虚拟企业”。所谓的“虚拟企业”,是指通过网络形式,将一些独立的经营主体形成一个跨越空间局限的经营联合体,而且它们与真实的企业同样具有明确分工功能,并基于供应链科学化管理电商虚拟企业,使得企业的运营效益与实体企业的运营效益无异。“虚拟企业”的出现,体现出市场与竞争的新特点,同时增强了人们对虚拟化经营额内在需求,而且瞬息变化的市场往往以优质服务获取强大竞争力,这就要求无论是真实企业还是虚拟企业必须具备灵敏的市场反应能力,及时调整自身的运行方案,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商品流通呈扁平化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品流通与传统商品流通模式相比,往往是以网络服务商为中枢,在众多中间商的合作下形成的垂直渠道,是建立在先进的互联网或者局域网平台之上的,往往与商品生产者、中间商、消费者以及物流企业共同构成网络服务流通活动渠道,而且由于多方存在交互关系,因此,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从商品的销售环节抓起,严格地控制物流,加强信息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供应链、反应链、运行成本的最优化,可见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流通模式效率高于传统商品流通模式。


  (三)实现交易虚拟化以提升运行效率及质量


  电子商务本质上是一个虚拟的市场交易场所,是一种采用先进信息技术的交易方式,可以充分地利用营业窗口、网络等事项营销网络化,且具备跨时空局限的功能,能够与各个用户事项零距离互动交流,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详细服务信息,形成良好的买方和卖方互动市场,以便更加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及时地调整流通方案。另外,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客户范围遍布全球,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网络分销模式能够促进成本降低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商品流通采取网络分销的形式,商品生产商可以根据流通渠道最简洁原则,构建最优、最便捷的流通方式。如企业自治网上直销,与客户实现网上信息交流,并且可以在网上签订协议,实现资金支付,由第三方付,也就是物流公司承担商品流通职责,或者企业利用互联网,与各个地方的分销商或者代销商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信息,实现商品销售,并且客户获取物流信息以及所产生的购买行为均在网上进行,然后由第三方即物流公司承担商品流通职责。消费者可以与生产商通过互联网直接取得联系,保障双方的基本权益,维护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优化了传统商品流通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商品的销售价格,帮助企业赢取价格优势,继而提升企业的社会信誉及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商品流通模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创新策略


  (一)重视电子商务物流建设并加强优化管理


  对于现代经济流通的环境下,发展创新的商业市场营销模式,强化电子商务物流建设工作,应该以企业客户的需求为中心,指导扩展商业市场,优化企业商贸流通中产品在市场上的营销模式,可以从企业产品的生产、流通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优化整合商业市场营销模式。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活动,是企业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在电子商务这种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中开展市场营销,应该满足并引导消费者产生消费决策,在商业营销中,可以分析电商大环境,精确地选择客户目标市场,从而可以确定企业经济发展战略,开发企业产品,凸显企业商业市场营销模式在当前环境下的作用,促使企业经济流通。不断地优化电子商务物流的管理工作,积极借鉴国外发达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两者有机融合,发展出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体系,建立并且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严明纪律,全面提升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水平,缩小与国家发达水平之间的差距,提升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国内电子商务物流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自主研发电子商务物流技术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可以确保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可全天候开展自身市场营销相关的广告及营销推广服务,还能够把企业的广告与商品订购通过超级链接设置成一体的页面,可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从而促成客户购买的意愿。重视电子商务物流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与执行且优化管理;强化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且自主研发电子商务物流技术,将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打造成物质集散地、交通枢纽,并且不仅在沿海口岸、城市中心设立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要将电子商务物流覆盖全国,建立其高速信息公路,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事业健康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技术是电商物流生命延续的保障,因此在强化电子商务物流覆盖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技术自主研发投入,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和提供更加便利、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


  (三)安全精准定位,发展商业市场营销模式


  在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中,发展商业市场营销模式,应当准确定位网上商业市场营销宣传的对象,可以通过电商来确定好商业对象的范围与对象的喜好。例如在我国当前经济流通中的电商环境中,阿里巴巴就主要针对企业电商对象服务,而淘宝、京东等一系列消费电商平台中,主要从管理网购对象、网络商家对象中,获得经济效益。故此,对于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下,要想更好地发展创新商业市场营销模式,使企业的商业市场地位获得业界的肯定,使企业的市场营销收益获得提升,细分市场中的对象,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强化电子商务中对于市场的舆论宣传,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商业市场营销意识,增强社会公众对商业市场营销模式的信任感,从而通过该商业市场营销模式,促使企业商品在现代经济环境下流通。


  (四)加强人才储备,全面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人才储备,全面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带动社会效率的提升,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基本权益,缩小与国际发达水平之间的差距,提升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员工换位思考的能力、引导客户价值决策的能力。另外,在员工上岗前,进行统一的素质培训,即使上岗后,也要随时随地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审核考察,可以定期安排员工进修深造,组织员工观看国外先进的管理、服务视频,共同学习,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继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下,应该优化商业流通模式,创新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下的商业流通模式,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探索革新商业市场营销模式,有助于促进我国商业市场在经济流通环境下的流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第2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实效性探析


  丁伟


  [摘要]深化产学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分析了工学结合的意义: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实现育人与用人“零距离对接”。然后介绍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的典型应用模式:“校企共管”模式、“理实一体+工学交替”模式、“双导师制”模式。最后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阐述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实效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深化产学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工学结合的意义


  (一)促进教学改革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训教学,都将更多地引入企业化的真实案例、场景,教学环境更逼真,教学内容更贴切。学生的学习将更多地与企业岗位实践有机结合,学生能够获得更多体验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岗位技能的机会,这对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工学结合模式对高职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教学技能,而且要具有相关专业的企业实践经历或工作经历,成为“双师型”甚至是“多师型”教师。


  (三)实现育人与用人“零距离对接”


  新员工进入企业后,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熟悉企业的环境及运作,这会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能通过顶岗实习把所学的知识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加以实践,做到毕业即就业,实现育人与用人“零距离对接”,极大节省了企业用人成本。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的典型应用模式


  (一)“校企共管”模式


  2014年开始,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对传统工学结合模式实践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情况,从体制完善、委员会组织和校企合作三个方向出发,进行了教改创新(如图1所示)。


  该模式的应用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建构了“二级建制、三级管理”的制度。将工学结合的教改权限下放到二级系部,由系部根据学生人数、学生学情、专业内容的三级分类情况制订工学结合的教改计划、经费分配方案等。其次,成立了“学院教授+企业专家”合作管理委员会来负责制订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实习计划、定向培养目标等具体内容,并进行教学监督。最后,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大昌元通汽车公司、金丰汽车公司等企业合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创造了大量工学结合的机会,并建立了“学院+企业”双沟通的考核模式,即由学院和企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二)“理实一体+工学交替”模式


  该模式是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于2013年提出的,颇具新意。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商业营销旺季时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淡季时安排学生返校学习理论和实训知识。具体来说,即采取“4+3”的方式:大二时,学生4天在校上课,3天入企业实习;“3+3”模式:大三时,学生1~3月在校上课,4~6月入企业实习。这种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妥善处理了工学之间的衔接。另外,学院与企业联合设计教学课程,形成了“营销业务员—营销主管—营销总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递进制的课程体系。


  (三)“双导师制”模式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的实际教学中实施了“双导师制”模式。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为学生提供校内外两方导师。校内导师由专业课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对学生在校的学业进行指导、监督;校外导师由企业的营销高管担任,主要负责对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进行指导、监督。该模式的框架如图2所示。


  首先,教学管理。第一学年,学院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每个校内导师所带学生不超过10人,每周指导学生一次;第二、第三学年,实习企业为学生配备校外导师,每个校外导师所带学生不超过5人,每两周指导学生一次。学生的综合成绩由校内、校外导师通过双向沟通的形式进行评定。其次,导师职责。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营销专业理论和一般性实践能力,校外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营销岗位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双方导师各司其职,使学生在企业工作、校内学习都能获得综合素质及工作技能的双向提升。


  三、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的现状


  (一)政府层面


  1.机制建设。当前,虽然政府政策导向鼓励优化资源配置、校企联合办学,但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角色缺失、主体缺位,主导作用不明显,没有专门机构为政企校相互协作搭建平台。


  2.法律法规。纵观国外工学结合模式,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BTEC”模式,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之所以能够有效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果关键在于政府立法提供的保障。例如,德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推出了《职业教育法》《实践训练师资格条例》《青年劳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双元制”模式的有效开展。与之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严重滞后。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实施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条文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社会形势。不仅如此,我国职业教育还缺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等配套法律法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得不到切实的法律保障,实效性较低。


  3.管理监督。对职业教育进行执法检查、评估诊断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


  (二)学校层面


  受传统教学考评制度的束缚,很多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在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时,没有引入“企业+高校”两级化考评模式。而且,考核定量化程度不足,缺乏第三方权威机构对高职院校和企业制定的考核过程、考核成绩的实效性进行评估。另外,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尤其是专业教师,大多没有从事过市场营销的实践活动、没有深入到企业一线的从业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这导致教师在授课时只能给学生传授一定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技能指导,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顶岗实习时所应具备的营销技能出现“脱节”,从而加大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投入成本,为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推行带来了负面效应。


  (三)企业层面


  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企业缺乏积极参与的动力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在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时,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为企业带来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工学结合不是一项能够在短期内凸显效益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通过长期的资源共享、共同参与,工学结合才能慢慢显现效益。这导致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在利益为先的经营原则下,缺乏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动力。另一方面,企业尚未意识到与高职院校进行工学结合,可以获得从学生群体中发掘人才并引进人才的机会。


  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提升工学结合实效性的主要路径


  (一)政府层面


  为打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积极性不高的“僵局”,需要政府通过建立管理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管理监督等措施,不断增强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教育主体意识。


  1.建立政企校合作协商机制。作为工学结合的主导者,政府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可成立诸如“工学合作委员会”之类的专门机构,定期组织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进行交流、对话,研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实习等工作,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而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要给出指导性建议,必要时可正式出台文件加以规范。


  2.建立和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职业促进法》《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促进法》《职业训练法》等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确立企业的职业教育主体地位,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同时,完善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绩效奖励等政策,为参与工学结合的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3.切实发挥政府监管职能。政府要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定期对工学结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诊断。对积极主动参与工学结合的企业进行奖励并提供优惠政策;对不情愿、不积极,甚至是抵触参与工学结合的企业,应取消职业教育主体资格或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二)学校层面


  1.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的配套机制。(1)构建教师顶岗锻炼的配套机制。高职院校应与企业进行高效合作,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在岗教师的实际情况,构建顶岗锻炼的配套机制,提供企业顶岗实践机会,并将教师的顶岗实践纳入绩效工作考核。(2)完善教学保障机制。高职院校组建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明确其职能、权利和义务,以保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有效开展。(3)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高职院校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建立科学的工学结合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以确保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


  2.加快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调整教学结构。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实际情况制订动态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应紧跟市场,引入校企实践项目,充实和完善实训条件,构建企业模拟营销平台、仿真营销基地等。例如,在市场营销专业“商品销售”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可采用情景模拟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商场的模拟环境,引导他们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参与到实训中。


  3.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培养的企业化、系统化。市场营销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以江西省为例,根据江西省教育厅职成处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中,拥有“双师型”素养的教师占比为45.3%,具有企业营销岗位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仅为21.7%。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难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专业实践指导、就业指导和岗位适应性指导。对此,学校可引入具有专业资质的营销师考证培训机构来校为需要考证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拓展校企合作范围,为教师提供更多深入企业进行营销实践的机会。通过系统培训,使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集“理论教学—实践指导—职业引导”为一体,从而为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企业层面


  一方面,企业要积极宣传,做好动员,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企业管理者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协调工学结合的工作方案制订和实施,为工学结合的有效进行提供实践指导。另一方面,企业要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为教师实践锻炼和学生顶岗实习创造良好条件。


  第3篇:企业市场营销与区域市场营销


  张云晖(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152000)


  【摘要】营销是企业发展的一种形式,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当今社会,营销的种类形式多样,营销方式也是如此,但作为常见的就是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这两种方式。如果企业能有效的运用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企业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会更好的发展。因此,企业要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加强重视,在运用这两种营销方式的过程中,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营销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制定科学的营销方案,这样企业才能运用这两种营销方式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区域;企业;市场营销


  1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的分析


  1.1区域市场营销


  作为市场体系的关键部分,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影响。我国市场体系中包含着很多经济组织活动,区域市场就是其中之一。研究显示,区域市场的产生主要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区域市场在营销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要求,对不同区域划分营销标准,这样区域市场才会在市场体系中占据优势。


  1.2企业市场营销


  企业市场营销也被称之为市场学,企业市场营销属于企业发展较为普遍的一种营销方式,主要是企业将产品推销出去,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交易,而交易既可以让企业获利,也能让对方受益。实际上,企业市场营销属于一种经济活动,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满足自身对物质的需求,而企业也在此过程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进而实现共赢,这也十分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关于区域市场影响和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异同点分析


  2.1以市场营销为主,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意识


  通过对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的分析,从中发现,两者都是以市场营销为主导,在营销的过程中,企业开始不断的打造优质的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企业的产品就可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意识,这样企业就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并在未来稳定的发展。


  2.2注重长期发展,尊重客户利益


  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经济的增长。因此,两者在营销时都具有长期营销的发展观念,只有长期营销,两种营销方式才能市场中巩固地位,而且企业在运用两种营销模式的过程中,企业应尊重客户的利益,争取在营销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客户。


  2.3营销过程公平公正


  无论是区域市场营销,还是企业市场营销,企业在运用这两种营销方式的过程中都是通过与其同行竞争,才赢得经济利润。企业在展开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能不断的结合产品在市场营销情况,创新营销策略,与对手公平竞争,这样才能展现一个企业良好的文化形象。


  2.4不同点


  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影响最为明显的差异就是营销主体存在区别。区域市场营销主要是区域为主,而企业市场营销则以企业内部为主。区域市场营销主要为创造综合经济效益,而企业市场营销则为自身的利益。其次,则是产品的不同,区域市场营销主要经营自然风光、特产资源。企业以营销实际产品为主。此外,定位之间的差异,区域市场营销注重打造生态环境的建设,但是企业市场营销只是为了销售产品,获取经济效益。两种营销模式存在的差异性,充分说明两种营销模式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3关于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分析


  3.1形象宣传


  企业形象一直以来都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影响,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良好的形象,将很难在市场中占据稳定的位置,而且也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样企业就很难继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企业文化宣传,树立较好的企业形象。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也是如此。例如:青岛啤酒在宣传企业形象时可以举报青岛啤酒节,青岛啤酒可以借助青岛地理位置,吸引更多的游客,这样既扩大青岛啤酒的名声,也带动青岛经济的增长。


  3.2市场推广


  企业在展开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有效的实现市场推广,让区域市场推广和企业市场推广相互促进和扶持。例如:著名的“泥人张”现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而传承“泥人张”的企业可以借此宣传企业文化,科学的进行市场推广,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既传承了中华非物质文化,也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3.3经济发展


  企业展开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因此,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在展开时都应以盈利为目的。否则,市场营销将显得毫无意义。例如:联通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提升企业本身的经济利益,也有效的带动了北京的经济增长。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弥补。企业在发展中应掌握两者的关系,这样在未来才能更好的发展。


  3.4两者的营销本质


  3.4.1竞争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从竞争的角度看,营销是适应市场竞争、赢得市场份额的必要营销手段。因此,区域营销应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


  3.4.2营销活动面向客户需求


  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和相关愿望。作为主要消费者,客户可以促进客户的转换。营销人员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必须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具体的营销活动来调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这一点开始,相应的营销手段和措施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实施消费者行为的愿望和需求。


  3.4.3使用合理的促进手段


  营销活动是将商品价值的利用尽快转化为商品价值的过程。营销人员必须运用相关的营销手段,将相应的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以满足和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提高特定的销售业绩。


  3.4.4最大限度地实现双赢成果


  双赢是营销活动的根本目标。企业和区域营销者在通过营销活动获利的同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实现长远发展。我们看到了许多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忽视消费者消费体验的例子。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研究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时,企业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主,完善市场营销方案。企业要对营销人员加强培训和指导,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市场营销效率。与此同时,企业要想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还需要与其他企业加强合作。企业必须要有效的运用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方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强市场营销管理,从而创建更好的市场营销环境,实现区域与市场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