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效应

  • 投稿xmen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193次
  • 评分4
  • 56
  • 0

刁秀华1,郭连成2

(1.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25;2.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当今世界,创新能力正逐渐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提高本国竞争力的核心所在。随着经济转轨的深化,为了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发展创新经济成为俄罗斯的必然选择。目前,创新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俄罗斯经济转轨和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分析俄罗斯创新发展动因的基础上,阐述了俄罗斯创新战略的任务、目标及保障措施,深入研究了俄罗斯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带来的正负效应。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l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7-0092-07

收稿日期:2015 -04 -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转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以俄罗斯为研究视角兼及中国”(12YJA790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及演化机制的实证研究”( 41371129)

作者简介:刁秀华(1973 -),文,黑龙江依兰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世界经济和转轨经济研究。E-mail: xiuhuadiao@aliyun.com

郭连成(1953 -).男,吉林桦甸人,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转轨经济、俄罗斯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的研究。E-mail:glch@ dufe.edu.cn

一、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制定的背景与动因

一是加快经济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俄罗斯在2020年前远景战略中明确提出,要走创新发展实现经济现代化之路。这是因为,俄罗斯的工业体系自转轨以来一直比较落后,机械设备严重老化,无法满足经济现代化的要求。除了食品加工业进行了设备更新外,俄罗斯工业体系中其他大部分设备均处于被淘汰的现状。这些设备不仅难以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更不能依靠它们来发展创新经济。为了提高工业、基础设施及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只能靠科技实现创新发展,使工业劳动生产率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依靠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来优先发展具有竞争力的行业,如制药业、复合材料、化学工业、非金属材料、航空工业、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使工业生产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可见,俄罗斯的工业企业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早日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就必须实施现代化战略,必须在整个生产领域进行技术创新。

二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长期以来,俄罗斯经济中就存在着结构性问题,经济发展模式过分依赖能源产业,导致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脆弱性。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对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普京在2012年12月12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曾指出,当前俄罗斯所依赖的原料增长模式的潜力已经耗尽。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俄罗斯政府不断理顺国家的经济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国家的发展战略,更加重视国家的创新发展问题,力争通过创新发展之路来解决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及发展模式的变革。因此,加快技术创新,摆脱对原材料出口的过度依赖,发展高效和低能耗的创新型经济,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成为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俄罗斯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

三是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的需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俄政府部门、企业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尽管俄罗斯科技创新潜力较大,但缺乏创新活力。很多行业的企业并不热衷于创新活动,行政壁垒和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对创新兴趣不高,只有食品行业因可将成本不高的新技术迅速转化为新产品并获得收益而积极参与创新活动,许多大型资本尚未对创新项目及具有竞争力的行业进行投资,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中小企业因面临税费较高、融资困难等诸多问题,也不愿意参与高风险的创新活动。实际上,创新活动需要所有企业的参与,尤其是大型企业的参与。企业要想强大,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为此企业必须引入创新机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这是保持其稳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从这一角度看,对俄罗斯而言,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是实现创新战略的关键所在。

四是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挑战的需要。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核心均与科技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市场国际化、生产快速化及科技高速化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90%是靠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来实现的。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保持当前经济技术发展速度的情况下,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时间为2010-2020年,而最终将于2040年在美国出现。当前,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技术在美国生产力中所占的比重为60.00%,第四次科技革命所占比重为20.00%,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占比约为5.00%。而在俄罗斯,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技术在生产力中所占比重尚未超过10.00%,一半以上的技术还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水平,且有1/3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技术。可见,俄罗斯拥有的科技水平远未形成现实的竞争优势。为了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差距,俄罗斯在关注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不断加速技术进步,力争抓住第六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以实现质量型的经济增长。

二、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及其保障措施

(一)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的任务与目标

苏联解体后,早在1999年俄罗斯就出台了关于创新活动和国家创新政策的联邦法律,确立了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同年5月,俄罗斯成立了俄联邦政府科学创新政策委员会。2002年3月,俄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正式批准了《2010年前俄罗斯联邦科技发展基本政策》,确定了国家科技发展政策的方针、目标、任务、实施途径,以及促进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系列措施,规定建立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政策的最重要方向,在加速国家经济向创新发展过渡的同时,大力发掘国家经济和科技潜力,建立高效、灵活和适宜的俄罗斯新经济体系。同年10月,俄罗斯政府批准了《俄联邦社会经济发展中期纲要》,把加快发展“新经济”、“提高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和“提升俄罗斯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作为经济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此后,为了继续调整和加快创新进程,2002年4月俄罗斯出台了《2002-2005年俄联邦国家创新政策构想》,明确将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确保创新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作为国家创新政策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并规定了为达到此目的政府所应做的具体工作。2003年,普京在国家杜马发表了经济必须实现多元化发展的讲话后,俄罗斯政府立即成立了工业政策委员会,开始积极探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2005年8月,俄罗斯政府批准了《2010年前俄罗斯联邦创新发展体系基本政策方向》,这既是指导俄罗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文件,也是俄罗斯创新体系建设的中期规划。2006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了《2015年前俄联邦科技与创新发展战略》。2008年11月,时任俄总理的普京批准了《2020年前俄罗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构想》,指出2012年前俄罗斯将为经济转型创造条件,2012-2020年将开始发展创新型经济。

2010年12月末,在《2020年前俄罗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构想》的基础上,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研究制定了《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创新发展战略》。此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一直对该战略进行修订,并会同俄罗斯财政部、区域发展部、教育与科学部等部门协调立场。201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创新发展战略》新版本出台,提出要恢复俄罗斯在世界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对2020年前俄罗斯创新战略的目标、任务、实施阶段等方面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划,指出只有建立强大的创新型经济,俄罗斯长期发展的宏伟目标才能够实现,即才能使民众享受到高水平的福利,并充分发挥俄罗斯作为全球大国在地缘政治中的作用。2012年1月,俄罗斯批准了《2020年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俄联邦科技发展领域基本政策》。同年12月,俄政府通过《俄联邦2013 -2020年科学与技术发展国家纲要》,将研发重点主要集中在纳米、信息技术、能源以及资源利用等领域。

在2011年末出台的《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创新发展战略》中提出,到2020年高技术产品在俄罗斯GDP中所占份额要从当前的10.90%增加到17.00% -20.00%,即提高一倍左右;创新产品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提高5-6倍;到2020年,包括核能、航空和航天器材在内的高技术产品和知识型服务所占比重要提高到5.00% -10.00%,在国际上位于第5-7名。该战略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1-2013年,主要任务是从整体上提高商业和经济对创新的敏感度;第二阶段为2014-2020年,计划对工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改造,从2014年起拟进行大规模的军备重装,构建有工作能力的国家创新体系,提供财政激励,吸引科学家、企业家和专业人士等进入创新领域,并拟对公共部门进行现代化,将应用现代技术建立“电子政府”,把大多数公共服务转换为电子形式。同时,新版本还补充了“预算战略”、“能源战略”和“运输战略”等内容,以实现“全系统创新”。

《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如下一些目标:一是俄罗斯国内研发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到2020年将达到2. 50% -3. 00%(2009年为1.24%),其中一半以上的研发资金将来自于私营企业:二是俄科研人员在全球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到2020年时要达到5.00%(2008年为2.50%);三是俄科研人员的科学论文引用率到2020年提升到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5次(2009年时该数值为2. 40);四是到2020年按照国际评级标准俄罗斯至少有5所大学跻身于世界大学前200名之列(2009年为零);五是到2020年俄罗斯大学的科研经费在全国科研总经费中的比例将提高到30. 00%:六是到2020年俄罗斯自然人和法人单位每年在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部门中登记注册的专利数量要达到2500-3000件(2008年仅为63件)。

(二)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第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俄罗斯不断完善创新机制,为了激活企业的创新能力,俄政府不断改进税收条件和服务环境,为中小型创新企业制定强制保险的附加优惠条件,为其利用资本收益扩大税收优惠,重点为企业工程技术业务和IT业务提供税收减免和强制保险等优惠,在反垄断领域将进一步简化兼并与收购程序。俄政府提出将对国内所有创新领域及其资金来源、组织机构进行结构改造,逐渐把宏观金融调控方向转向国家有针对性支持的创新活动上,为科研组织在资金、税收、信贷、风险保障等各个环节提供全面的政策优惠。如对创新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宣布在财经领域不再开征新的税种,且自2011年1月1日起取消了长期投资的收入税,在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投资者可享受到如下优惠政策:在税收方面,自在该创新区注册登记起,10年内年收入不到10亿卢布及累计利润未达到3亿卢布的企业,可免利润税、财产税和土地税,可减免增值税和企业为员工交纳的社保费率等;在关税方面,创新中心内的企业可以免税进口用于建筑和装修以及专家工作所需的商品。

第二,加快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加大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近年来俄罗斯不断建立和发展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活动咨询服务网,如在莫斯科郊区建立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即“俄罗斯硅谷”),建立新西伯利亚科技园、莫斯科国立大学科技园以及日古力谷科技园,等等。据俄罗斯政府预计,在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工作和生活的人将达到2.50-3.00万人,这些人将主要研发新的太空和通信产品、核技术、生物科技、创新型医疗设备、信息技术、清洁能源和新型LED灯等节能产品。而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核能和节能是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的5大优先研发方向。此外,俄罗斯还推动建立和发展科技领域小企业、知识产权和科技服务交易所,建立强大的、全方位的现代化研究开发中心,不断优化技术创新的环境,建立和完善信息保障体系,其中包括法律、行政、技术、营销许可信息、为参与创新进程的企业和私人提供一系列实用的服务信息。同时,还不断建立并完善开放的信息,引入和建立特殊形式的投资公司(如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有利于创新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第三,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投资力度。俄罗斯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和竞争环境,对重点科技领域的发展给予支持,为创新项目吸引从原始资本到投资组合及战略投资等各种类型的投资资本。在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建设中,俄联邦政府计划在2011-2013年为其提供850亿卢布的启动资金支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研发。在《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创新发展战略》中,提出未来10年激励和扶持创新的措施,将进一步加大国家在创新发展中参与及投资的力度,将建立有效的物质和精神刺激因素,以激励那些专业技能较强的专业人才、更具主动性的企业经营人员、更善于创造的青年进入经济领域,或进入能够保障创新发展的教育和科技领域。根据该战略,到2020年俄罗斯国内研发支出应占GDP的2.50% -3.00%(2010年为1.30%),其中国家财政拨款不低于45.00%,从事技术创新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应达到40.00% -50.00%(2009年为9.40%)。此后,普京在《我们需要新经济》一文中明确提出“私营企业应该把其总收入的3. 00% -5. 00%投向研发领域”。

第四,加强科技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俄总统普京认为,发展创新型经济必须从提高教育质量开始,因为创新不只局限于理念层面,某种程度上更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因此,俄罗斯提出在增加人口数量的同时,还要提升人口素质,以便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注入动力。而从企业角度来看,只有拥有了具备技术创新的核心人才,企业才有创新的可能性。为推进国家创新经济发展,俄罗斯制定了教育一科学一生产一体化发展大纲。如今,俄罗斯把增强高校国际竞争力作为国家政策,提出必须在2020年前拥有数所世界级水平的高校,2018年前俄政府用于科技创新的投资将增加数倍。到2020年,高新技术行业在国内GDP中的比重应该比目前提高50.0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应比目前增加一倍。在《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创新发展战略》中,提出今后要培养公民不断学习和不断完善的能力;要激发人们对新知识的渴求,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管理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在团队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的能力;培养人们运用外语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自如地利用外语进行日常性和事务性交谈的能力。

第五,加快创新人才的引进。为了在世界技术市场角逐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俄罗斯不断创造条件吸引顶尖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程序员、经理和金融家,如通过设立特殊津贴为俄罗斯大学吸引国际权威的科学家。而为了吸引国外高水平科技人才进入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俄罗斯对劳动法进行了修改,简化、逐渐取消外国专家的工作配额、移民登记与劳动许可制度,为进驻中心的企业提供便利,企业无须发放邀请便可从国外聘请专家,并获得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如今,俄罗斯已引进了国外一些著名的企业家以及许多世界级的科学家参与创新中心的管理,如英特尔前董事长贝瑞特(Craig Barrett)任斯科尔科沃基金会理事会主席,而在该创新中心非常关键的科技咨询委员会中,也有外方科学家出任主席。

三、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的正负效应分析

(一)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成效

从创新发展的成效来看,俄罗斯建立并不断完善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创新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创新环境得到了优化;在创新发展进程中,不断把国家各级管理机关、科技组织和企业的力量结合起来;制定了新的风险投资法律,建立了包括俄罗斯技术发展基金、促进科技领域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在内的一整套创新发展体系,为高科技项目的风险投资在制度上和法律上创造了条件,从而为创新企业、风险企业及风险投资创造了宽松环境。通过联邦专项纲要及国家扶持科技与创新活动的基金,实现了对科研创新活动的拨款,2002-2011年对民用科学的联邦预算投资扩大了9.80倍。

在制度环境不断完善的同时,俄罗斯还对优先发展的具体创新项目给予支持,将“工业政策”定为“优先发展处于科技进步领域领先地位的部门”,利用科技创新政策对工业结构进行引导和调整。鼓励银行系统、金融市场、保险机构等发挥更重要的功能,使企业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创新积极性,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目前,俄罗斯已拨款90亿卢布用于发展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建立技术转化中心和企业孵化器,以及为小风险投资企业进行管理培训等。俄政府对大学从事企业委托的研发项目给予资助,近3年资助总额为190亿卢布,未来这种支持仍将继续。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已为47项创新发展的项目进行投资,这占该银行全部投资项目的1/3,该银行对创新项目的投资总额将达7580亿卢布。俄罗斯纳米科技集团拥有120个创新项目,预算投资总额为5150亿卢。这些举措的实施确保了俄罗斯整个创新领域投资链条的连续性。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与发展,俄罗斯已成立了一批小型创新公司和技术转化中心,其中包括有外国公司参与的创新中心。当前这类小型创新公司的数量已经有1715家,这类企业的保险利率仅为14.00%,大大低于其他企业的该项指标。尤其是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也建立了小型创新中心。此外,用于协调商业、教育、科研院所以及国家机构活动的技术平台也已经正式运作,已经获批的平台有30个。在这类平台中,医疗平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俄政府高度关注研发成果在创新体系中的应用,建立了一些技术转化中心和企业孵化器,在创新和应用项目中已经吸引了大批学者和企业家参与,创建了115个技术转化中心,177个商用孵化器,选出了25个区域发展创新集群。

俄罗斯通过对创新活动及创新计划进行扶持,保证了国家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在俄罗斯《2012年政府报告》中,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指出,2012年俄罗斯有31项研发成果达到国际水平,2012年俄罗斯向各类研发机构投入的资金为5000亿卢布,俄罗斯的创新投入已进入欧洲前五名。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已经入驻850家企业。当前,该中心一些重要的合作伙伴大都是从事全球创新活动的国际知名大企业,如英特尔、IBM、诺基亚、微软、波音、西门子、思科、通用、飞利浦和强生等。

(二)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实施中的不利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首先,俄罗斯国内的投资环境和竞争环境仍需要进一步改善。资金不足是俄罗斯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阻碍因素。尽管俄出台政策对创新活动进行资金支持,但总体而言,对创新活动金融支持的力度并不是很大,这与俄主导的创新支持模式有一定关系:一是对创新活动的金融支持主要以直接投资为主,而这种投资的受益者多为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这种资助;二是俄罗斯用于科研的经费支出较少,仅占其GDP的1.20%,无论是在GDP占比中还是在经费绝对值方面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美国占GDP的2.60%、日本为3.00%、瑞典为3.80%);三是作为中小企业创新资金主要来源的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风投公司和天使基金的数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10左右。这些因素不利于俄罗斯创新活动的发展。

在竞争环境方面,俄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需要依靠提高经济竞争力来实现经济多元化,而不可能通过保护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实际上尽管投入较大,但许多计划目标并未实现。如尽管生产中的创新产品比重从2006年的5.40%上升到2011年的6.10%,但在生产领域的出口中,技术创新产品所占的比重却从2003年的12.50%下降到2011年的4.90%。为了提高经济的竞争力,给私营企业和外国企业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俄罗斯成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俄政府计划在2016年前减少在部分原材料生产企业中持有的股份、完全退出非垄断性大型企业以及大型非军工企业。2011年4月,普京在国家杜马发表上一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未来10年,创新产品在工业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应该从当时的12.00%提高到25.00% -35.00%。

其次,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尚未发挥出来。企业创新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具有核心的地位与作用,只有企业强大国家才能强大。然而,在转轨以来的20多年里俄罗斯的工业并没有得到增长,当前的工业产值还远低于苏联末期的水平。工业企业之所以没有发挥出创新潜力,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俄工业企业固定资本更新缓慢、设备更新极低,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索罗金指出,当前俄罗斯主要工业设施严重老化,至少落后发达国家20年,机械制造企业中所使用的技术设备已超过25年。整体而言,在俄罗斯所有的经济实体部门中,有80.00%的技术设备已使用了16-35年。可以说,与1991年相比,俄罗斯的机床和锻造设备生产几乎没有提高,这使得破损的设备无法更新换代,从而无法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也就无法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在这种状况下,为了改进生产,许多企业大力购买国外的技术,这又导致许多经济部门成为新技术的净进口者。如在机器制造业中,技术进口几乎超过技术出口的3倍。全俄有一半的企业实际上完全没有进行研发。

二是企业缺乏创新积极性。许多大型企业对创新项目及一些具有竞争力的行业投资积极性不高,早在2007年,德国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就达到了62.60%(是欧盟最高的国家),而俄罗斯仅为8.50%,比欧盟该项指标最低的国家立陶宛(为16.20%)还低。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家作为科技和实验性科研成果的主要采购方,往往是获得直接出售产品或关于项目的进展报告即可。而从企业角度看,在投入了大量资金后并没有使这些科研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导致企业失去发明和创新的动力,一些企业的研发分支机构被迫关闭。为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在大型国有公司已制定创新发展规划,规定了公司在扩大科研开支、加强与大学合作等方面应承担的义务,但是如何保证这些规划得以实施其实是俄罗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是俄罗斯国内对创新产品的需求不足,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尼格马图林认为,创新经济的主要投资应当来自社会,国家应当对创新活动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不仅要增加科研、教育人员的工作经费,还应当努力提高普通民众的收入,以便这些人能够消费更多的创新产品。普京在2012年度俄罗斯国情咨文中也强调,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才能提供新层次的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而莫斯科物理技术大学创新研究所科研负责人尤里·阿莫索夫则认为,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能源价格保持高位固然使俄罗斯赚取了大量美元,但也在客观上抑制了企业特别是能源企业的创新动力。

再次,俄罗斯在科研成果保护方面缺乏相应的机制。目前,俄罗斯的基础法律并没有提供统一的方式来解决知识产权的审核问题,科研机构和企业对知识产权审核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于有国家参与投资的企业创新活动,知识产权的归属也不够明晰。有资料表明,在一所拥有1500个专利的技术类大学里只有7个专利能够进行销售,而其他绝大部分科研成果既没有通过申请专利这种公开方式得到保护,也没有通过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等方式获得保护。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阻碍了工业的创新发展进程,也导致俄罗斯的科技产品以非法途径流人其他国家。尽管为了扩大高科技工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俄罗斯通过立法、预算和技术推广等多种手段鼓励国有和私人投资者发明具备竞争优势的新技术,但成效并不显著。2012年,俄罗斯专利授权数只有800项,大大落后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俄总理梅德韦杰夫认为,俄罗斯有许多成果因未申请专利而被竞争对手无偿使用,因而他建议所有研发成果都应该申请专利。可见,今后俄罗斯还面临着加快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审核和保护体系等任务。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创新领域的立法工作,对新技术和商业秘密等提供足够的法律保护。

最后,与转轨之初相比,当前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尚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经济中仍具有“荷兰病”的特征,经济结构仍以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产品为主,经济结构中最严重的问题是缺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成为影响创新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等原材料产品的出口占国内GDP的1/4左右,俄联邦约50.00%的预算收入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收入,如果国际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出现波动的话,将会对预算收入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冲击。与此同时,俄罗斯还大量进口消费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产品。俄罗斯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必然会对创新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而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是其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15 -20年,俄罗斯要想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改变工业结构、出口结构、国内市场结构及其他社会部门的结构,就必须使企业经营转向科技创新之路。

总之,今后为充分发挥俄罗斯的创新潜力,应加快现代化建设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制定并实施新的创新体系及现代化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加快技术更新的进程和经济多元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基础设施,通过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管理,促进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完善高等院校的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国家促进科研成果商业转化的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为了改变在世界创新发展中的边缘状态,俄罗斯在发展中按照经济转轨的内在客观要求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重构与完善,积极应用新技术,以改变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结构由资源依赖型向有利于加工和服务部门的方向转变,特别是向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变动。尽管俄罗斯为此实施了种种举措,但实际成效尚有待观察。当前,无论是在资本投入方面,还是在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等行业综合竞争力排名方面,俄罗斯还都远远落后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在俄罗斯国内,尚未形成产、学、研有机整合的创新体系,资本市场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支持研发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合的并不紧密,企业很难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

然而,无论如何,俄罗斯的创新活动终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实际情况看,俄罗斯推进创新型经济建设的政治决心较大,相关部门在制定和运用创新政策的工具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被视为俄罗斯“硅谷”的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已吸引了一些世界著名企业入驻园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成为俄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和创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而言,俄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政策使国家的创新资源得以恢复并持续发展下去,正在通过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使知识配置力不断提高,从而使国家创新系统的绩效不断地提高,进一步向创新型经济迈进。

(责任编辑:于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