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红 林玉杰 天津师范大学
2014年11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G20峰会期间,中澳宣布结束自由贸易协定实质性谈判,这是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的又一重大进展。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中澳两国优势互补,密切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就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互补性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抓住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带来的新机遇提出若干建议。
一、中澳经贸发展概况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为761.79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400万,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15980.7亿美元,是世界第十二大经济体,也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澳大利亚目前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第十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一大出口市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澳经贸合作取得长足进展。由表1可知,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货物贸易发展迅速,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由2000年的84.5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1365.1亿美元,增长了15.2倍,年均增长24.9%,增速高于我国外贸增长平均速度。在此期间,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货物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逆差额由2000年的15.9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613.9亿美元。
2003年两国签署《中澳贸易与经济框架》后,2004年中国自澳大利亚的进口额就迅速增加,当年逆差额即达到27.1亿美元,此后每年的逆差额都快速增大。到2013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货物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是2003年的13.6倍和6.0倍。中国对澳大利亚进行直接投资的金额也在提高,2007年至2013年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额大于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自2006年起,中澳之间对外经济合作显著增强,2009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额和劳务合作人数均达到较高数值,2013年对外承包工程额达到创纪录的12.5亿美元。由此不难看出,自两国签署“框架”协定以来,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经济合作快速发展,为两国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注入了动力。来自商务部的信息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企业对澳大利亚的各类投资累计达584.5亿美元,仅次于香港,已成为中国对外各类投资第二大目的地。
中澳两国的在经贸合作上存在很好的互补性。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丰裕的劳动力资源、物美价廉的工业品和广阔的国内消费市场;澳大利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资金、技术和自然资源类产品。中国虽然自然资源禀赋存储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而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源原料、矿产品和农产品,这些产品可以长期供应中国市场,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主要以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零件、声像和视像类设备及零件为主,上述几类产品占中国对澳大利亚前十类产品总出口额的55.4%,占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15.1%。而中国自澳大利亚的进口则以矿砂、矿渣、沥青物质、矿灰和矿物燃料、矿物蜡为主,上述几类产品占中国自澳大利亚前十类产品总进口额的82.3%,占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总额的68.9%。
200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签署的《中澳贸易与经济框架》明确了中澳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的方向和原则,同时还提出了包括能源与采矿业、农业和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纺织品和服装业、食品安全、服务业、反倾销、技术贸易壁垒等重点合作领域。以此为基础,两国于2005年2月完成了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并与当年4月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此后经过十九轮谈判,2014年11月17日,在两国领导人见证下签署了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意向声明。这是我国与亚太地区重要经济体结束的全面、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实现了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的目标,为两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必将推动中澳贸易发展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二、中澳贸易互补性的基础分析
(一)贸易结合度指数
使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是用来衡量中国与澳大利亚间贸易的相互依存度,数值越大,表明两国在贸易领域的联系越紧密。以下是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计算的2008年至201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出口贸易结合度指数。
从表2可知,2008年至2013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及均值均大于1,且数值平稳,这说明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依赖度较高。澳大利亚是中国重要的产品出口市场,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实现贸易创造效应可能性很大。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结合度各年指数数值及均值均大于1,均值达2.82,最高值出现在2011年达4.57,这说明中澳两国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澳大利亚出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远大于中国出口产品对澳大利亚市场的依赖,同样两国实现贸易创造效应的可能性很大。
(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SITC是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的简称,其中,初级产品STIC 0类至4类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工业制品中的STIC 5类和7类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STIC 6类和8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与澳大利亚在国际贸易中按这种标准分类的产品比较优势,可以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计算,数值越大,说明某类产品的比较优势越大。同样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计算出2010年至201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SITC十大类出口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见表3。
由表3可以得知,澳大利亚在SITC 2类产品上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三年间该类产品的RCA指数始终保持在高位,2013年数值高达9.34,说明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同时在SITC 0、1、3、9类产品上也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中国在SITC 6 、7、8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两国在不同类别产品上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具有互补性和很好的贸易发展基础。
(三)贸易互补性指数
贸易互补性指数也可以用来测量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下面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计算2011年至201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间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进一步分析两间的贸易互补关系,结果如下。
由表4可知,2011年至2013年中国作为出口国与澳大利亚在SITC 6、7、8类产品上的贸易互补指数数值都大于1,说明两国在此三类产品上存在贸易互补性,即中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7类)和劳动密集型产品(6类和8类)方面与澳大利亚存在着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作为进口国,中国在2011年至2012年与澳大利亚在SITC 2、3、9类产品上具有互补性,特别是SITC 2类产品(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上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中国在该类产品上对澳大利亚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综合分析,不难看出中国与澳大利亚存在着较强的贸易互补性。
(四)贸易竞争力指数
下面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来测定中国与澳大利亚在某类产品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指数越接近1表示贸易竞争力越强;同理,越接近-1则贸易竞争力越弱。笔者依然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计算了2011年至201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由表5可知,与澳大利亚相比,中国在SITC 5、6、7、8类产品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特别是SITC 8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很强。而在SITC 0—4类产品上,中国不具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在SITC 2、3、4类产品上完全处于竞争劣势。在SITC 9类产品上,双方在不同年份各自具有完全竞争优势,具体情况还有待观察未来贸易发展情况。综合来看,中国与澳大利亚在资源密集型产品方面产业互补性较强;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处于产业间互补状态,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国比澳大利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产业互补性较强。
综合前文的四个指数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既有互补性,又有一定的竞争性,总体贸易互补性更强一些。互补性贸易可以使贸易各方因各自的比较优势而产生巨大的贸易创造效应,而竞争性可使贸易各方通过协调分工提高优化资源配置,也会增加贸易创造效应。
三、努力抓住中澳贸易发展的新机遇
根据中澳两国的谈判结果,在开放水平方面,澳大利亚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将对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在服务贸易领域,两国彼此向对方做出了涵盖众多部门、高质量的开放承诺。在投资领域,两国计划在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日起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并大幅降低企业投资审查门槛,增加企业投资的市场准入机会、可预见性和透明度。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0多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21世纪经贸议题”。中方要努力抓住中澳建立自贸区带来的新机遇,推进中澳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
第一,政府部门要继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近年来中澳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双边货物贸易额、投资额、劳务合作等都有突出的进展。两国各自发挥了在传统领域的比较优势,并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在新能源、环保、生物技术等领域加强合作,推进教育、旅游、金融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加强在食品安全监督和食品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并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为企业间开展合作以及相互直接投资创造条件。这为密切两国间的经贸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世贸组织框架下深化经贸合作面临诸多困难,这就更加凸显了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深化区域合作,不断完善自由贸易协定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要突出发展重点,提高双边经贸合作质量。中澳两国经济结构差异较大,经济互补性强。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中方应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优惠,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全面提高经贸合作质量。由前面的贸易基础分析可知,澳大利亚在SITC 0、1、2、3、9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中国在SITC 6 、7、8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今后中国企业应在这几类产品的贸易方面多做文章,抓住出口产品关税降为零的机遇,重点发展两国互补性强的产品贸易,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重,扩大两国贸易合作领域,利用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新机遇寻求商机,寻求更多的投资领域。
第三,要重视文化交流,为经贸合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目前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留学生来源地,近年来每年都有超过7万中国青少年赴澳求学,2009年曾达9万多人。中国还是澳大利亚成长最快的海外游客市场。澳洲统计局(ABS)的数据显示,在过去4年内,赴澳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已经翻番,中国有望在4年内超过新西兰,成为澳大利亚海外游市场的主力军。除此之外,中澳两国政府和企业间的交流也不断深入,政府和企业人员往来频繁。两国在深化经贸合作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扩大文化领域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促进旅游方面的合作,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第四,要进一步拓展中澳间的劳务合作。中国拥有丰裕的劳动力资源,与澳大利亚的劳务合作还有潜力可挖。从事对外劳务输出的中介公司应培养、挖掘更多符合澳大利亚要求的劳务人员,以推动中澳间劳务合作领域的发展。目前我国向海外输出的高素质劳动力比重较低,基本来源是农民工,尽管一些人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一般不具备比较权威的资格或技术证书,缺乏业务培训及国外工作经验。这是我国向澳大利亚输出劳务的主要技术障碍,事实上限制了两国劳务合作领域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劳务合作,抓住中国与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提供的机遇,积极开拓澳大利亚市场,实现经贸合作更大的发展。
总之,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会为两国带来了经济效益,有助于两国经济优势实现互补和互利双赢,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同时,还可以激励其他发达国家贸易伙伴采取更加理性的态度处理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减少贸易摩擦,为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