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新时期公民公共精神的构建——基于国家治理的角度

  • 投稿Xiga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550次
  • 评分4
  • 67
  • 0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国家治理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公共精神的构建则是这一系统良性运行的“ 润滑剂”。公共精神是一种综合品质,涉及方方面面,培育公民公共精神则需要我们了解公共精神的内涵与外延,明确公共精神的价值追求,从而探讨公共精神的培养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公共精神;治理;价值追求;培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培育、保护和构建公共精神无疑成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鉴于此,本文将对公共精神的内涵、价值追求以及培养途径作一些探讨。

一、公共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公共精神是一个模糊的、难以确定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公共精神即是一种公民美德。“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民社会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①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公共精神的实质就是公民在公共领域生活中所遵循的基本价值追求,因而要深刻理解公共精神的内涵与外延需要我们严格的区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就社会个体来说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每一个社会个体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这两个领域之中。公共领域既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还是一个哲学概念。阿伦特认为,公共领域是追求公共福祉、维护公共利益而表现的公共行动的领域,在公共领域中,公共生活的管理仅仅是实现公共生活的健康、有序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主要表现为公共权力的实践。②

二、公共精神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道,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24字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共精神作为一种公民美德,它的价值追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鉴于公共精神自身的特点,笔者将社会层面的八字价值观分化组合,形成公共精神的价值追求。

1.自由

自由被认为是西方社会最高的价值追求,也被认为是国泰民安的基础。广义而言,自由就是一个人按照其意志去思考和行动的能力。③

当下,在我国,自由理应成为每个社会个体追求的价值目标。在政治生活中,我国公民有诸多的政治自由,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当然这都是属于“消极自由”的范畴。社会主义社会自由的实现更应表现在“积极自由”上,同志在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演讲中讲到:“我们的人民热爱劳动,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都属于实现积极自由的范畴。

2.平等

在政治生活中,平等的概念有多种用法,它既是一种哲学信念,也被认为是一种分配原则。平等的价值追求在我国由来已久,封建社会中“大同”思想追求的就是社会平等。现实生活中,在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今天,倡导社会平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发展第三次分配,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3.正义

正义是公正的分配奖励和惩罚的道德观念,简单的说,正义就是给每个人应得的本分。它可以应用于包括自由、权利、财富、休闲等社会利益的分配。④公共精神范畴内的正义,我们主要强调其在法律中的应用,即法律的正义。法律的正义指的是根据错误行为特别是违法行为的结果来实施惩罚,所以我们经常说司法机关是正义的化身。公正司法是司法机关的天职,因此公正司法的积极作用不易觉察,但司法不公所带来的负能量却是无法估量的,它会摧毁社会个体对整个社会正义概念和观念的信任和信心。

4.宽容

宽容是互相冲突的观点和立场之间相互理解,彼此允许存在,并力求说服和影响对方的行为态度。它既不同于赞同许可,也不同于漠不关心。宽容的概念与中国传统的“和”的观念有相通之处。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就要求我们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要保持和谐就要有宽容的精神。《国语.郑语》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也从宏观上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有宽容、包容的态度。

三、公共精神的培养途径

公共精神是一种综合品质,公共精神的形成将对相对独立于国家、市场之外的公民社会起到重要作用。公民社会是个历史范畴。两千多年来,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公民社会共经历了三次大的分离,即公民社会与野蛮社会的分离、公民社会与市场领域的分离、公民社会与国家领域的分离。⑤伴随着公民社会的多次分离,公共精神获得独立的地位,相反,在当代中国,着力培育公共精神,公民社会就可以更好的发育。

在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通过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可以更好的培育公共精神,而在公共精神的培育过程中,法治与德治将是顶层设计的两翼。

1.加强法治建设,培养公民的敬畏感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公民社会正在发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空前剧烈的转变使社会个体的价值信念、规范体系、行为方式受到强烈的冲击,社会“失范”现象频发。社会个体的“失范”行为凸显了公民公共精神的缺乏,这主要表现在市场诚信意识缺失,公平正义意识缺乏,社会公德沦丧。公民公共精神的缺乏有着历史和现实,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复杂和深刻的原因。笔者认为,中国现阶段法治的不健全是公共精神缺乏的重要因素,公共精神缺少法治的呵护。

加强法治建设,需要培养公民的敬畏感。敬畏感是一种心理状态,自原始社会人类便有了敬畏感。宗教正式出现后,特别是一神论宗教里,基督耶稣、真主安拉就成为世界上许多信徒的信仰。对神的“敬畏”规范和限制了人的许多行为,这种“敬畏”对现代文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加强德治建设,培养公民的责任感

公共精神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法治,更要靠德治。需要加强道德的指引作用,引导人们的道德行为沿着公共精神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加强德治建设需要社会个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践行社会个体层面的价值观就要培养公民的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主题,爱国不是虚无的,而是具体的。清初大儒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之情,而这句话的背后更深刻的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当下培育国人的爱国热情,除了要强化国人的历史和民族归属感,更重要的是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爱岗敬业是社会个体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而敬业意识的培养也要从责任意识的培养开始。只有社会个体体会到对社会的责任感,他才能体会的工作和事业的重要性,从而在内心产生敬业意识。

3.将法治与德治统一于培养公共精神的实践中

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者特里.L.库柏指出,在美国民主的发展历史上,公民美德是通过对各种社群的投入和自治而渐渐培育壮大起来的。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培育公民公共精神需要将法治和德治统一到实践行动中去。

首先,要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投入,政府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支配能力,具有其他社会团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实在培育公共精神的实践中,政府已经发挥着重大作用了。其次,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作用,良好的社会舆论有利于公共精神的培育。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舆论对公民的影响日益增大,主流媒体影响着公民的价值取向,在大众媒体中大力倡导自由、平等、正义、宽容的价值追求有利于公民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最后,培育公共精神还要加强学校教育。义务教育期间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而中高等教育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教育是培养公共精神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要加强教育的社会功能,从而指导公民的社会实践。

引文注释

①谭莉莉.公共精神: 塑造公共行政的基本理念[J].探索,2002(4).

②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③④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⑤李萍.论公共精神的培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2).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