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税收实务》课程是经管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案例教学是连接税收理论和税收实践的桥梁。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探索的“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就是为弥补传统案例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缺陷所进行的创新性研究。旨在通过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习效果,培养综合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企业税收实务》课程;案例教学法;设计;评价
自07 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来,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一直是各本科院校关注的主要工作。浙江树人大学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一直将“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如何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好人才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为应用型、实用性、适用性兼具的《企业税收实务》课程更是改革的重点。该课程是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起着联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纽带作用,是解决经济与管理问题的一项重要技能和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重提高学生解决税收理论和实务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为管理决策服务。
目前,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单纯税收理论的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而对税收理论的运用和实务操作却又有较强的兴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税收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税收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税收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教学是连接税收理论和税收实践的桥梁,该方法已在国外高校的税收课程教学中广为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传统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工商管理院校的实践经验来看,由于我国高校的本科生缺乏对企业实际的感性认识,因此传统案例教学法很难使学生达到整体能力素质的提高,也不可能使学生通过“鲜活性”与“现实性”的案例分析,领悟到自己所学知识能够指导实践的切身感受。有鉴于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探索的“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就是为弥补传统案例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缺陷所进行的创新性研究。
一、“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体系设计
所谓“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改变“先讲授理论,再配合案例或先简单的案例导学,再讲授理论;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做法,让学生在“案例导学——知识探究——实践运用”三个阶段中自主发现知识,深入探究知识,实践运用知识,学生是发现、探究、运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与提升实践运用能力相结合”,帮助学生培养钻研能力、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课程专项能力为导向,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构建。整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始终围绕“三个结合”。为配合三个阶段和三个结合的要求,针对学习者的现实情况,结合考虑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企业税收实务》课程“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体系。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为了配合“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的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每一块教学内容中,先由学生阅读知识导入型案例,说明要解决案例所涉及的知识,再由授课教师予以补充完善,并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在学生学习上述知识点后,引入知识强化型案例对知识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强化学生记忆,深化知识掌握程度;最后,配合知识运用型案例实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运用的能力。
在整个案例学习过程中,既可以采用书面分析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适时提出启发性问题以引导辩论的深入,使知识点更明晰,学生记忆更深刻。
2.编制案例库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每一块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和实用性,设计教学案例。实行团队备课,共同编制一套与“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相适应的三层次的教学案例库。具体包括知识导入型案例、知识强化型案例和知识运用型案例三个层次。
3.设计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具体模式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进来,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老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而且还存在着老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交往。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力性。因此,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课程学习拟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课程学习中。
(1)划分学生学习小组
原则上以寝室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4-6人。小组长由小组成员轮流担当,轮换周期由各小组自行商定。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包括:案例研究、资料收集、主题研讨、策划等。
(2)小组学习成果的评价
教师先根据不同的任务类型,下达具体的评价标准。小组学习成果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师生共同评价、小组互评及学生评价这四个维度。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保证评价结果更客观公正。
(3)对小组人员的监督控制
为避免小组学习中容易产生的“搭便车”现象,要求在小组学习时,组长实行轮流制,小组任务必须分解到每个成员,在展示小组任务成果时,由教师任意选择汇报人,研讨时,随机抽查。
4.设计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课程成绩评价体系设计的主要思想是要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激发学生认真仔细地研读税收案例,学习税收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具体如下:
(1)总成绩构成:①课堂行为成绩(满分15分);②小组任务成绩(满分35分);③额外加分(累计不超过10分);④期末考试成绩(满分50分);⑤若四部分相加超过100分,总成绩以100分记;
(2)课堂行为成绩(“15 分起平倒扣制”):①每生在15分的基础上,旷课一次扣1分,迟到一次扣0.5,上课睡觉、玩手机等不良行为每次扣0.5分;②一个小组每累积扣分达10分时,小组各成员扣1分;
③每生剩余的分值便是其课堂行为成绩;
(3)小组任务成绩(“0 分起平加分制”):①整个教学过程共布置6次小组任务,其中5次任务以“5分制”给予评定;1次任务为策划案,以“10分制”给予评定;
②每次小组任务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事先选定评价方式根据“小组任务评价原则”和“小组任务评价标准”评定小组得分,再由组长根据各组员在完成任务中的贡献大小,将组员数乘以小组得分的分值分配给各组员;③每生的各次得分总和便是其小组任务成绩;
(4)额外加分:①无扣分发生的小组,每位组员加2分;②小组取得值得推广的管理经验,每位组员加2分;③在课堂交流与课堂讨论中有突出表现的小组,每位组员加2分;④小组完成的策划案有实用价值,每位组员加4分。
(5)期末考试成绩:卷面成绩采用“100分制”,并以50%的权重记入总成绩。
二、“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效果评价
2012年,“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首次在我校10级财务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企业税收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实施探索,为期一学期。在对10级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之后,对改革方案进行了完善和修正。完善后的方案在11级财务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中又进一步实践,实施效果更为优化。
1.评价方案
本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价采用教学效果自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项目实施效果专家评价这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1)教学效果自评
由课程组各位教师对项目实施的教学效果进行自评。包括:“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体系设计完善程度评价,案例库的设计完善程度评价,改革方案在课程教学中的贯彻深度及教学效果评价等。
(2)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由课程组成员对平时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对学生小组任务完成质量、课堂讨论情况、学生平时作业及考试成绩等进行评价,并与往届学生进行对比。
学期结束时,由课程组教师对学生就该门课程的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课程组教师于学期结束时,在每个教学班发放调查问卷,对学生就改革方案的教学模式、课程兴趣、能力培养及综合满意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
(3)项目实施效果专家评价
课程教学过程中,由外聘专家对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
2.评价结果
课程组全体教师对项目实施的教学效果进行自评。包括:“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体系设计完善程度评价,案例库的设计完善程度评价,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贯彻深度及教学效果评价等。该方案经过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补充,自评效果良好。
同时课程组教师对平时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对学生小组任务完成质量、课堂讨论情况、学生平时作业及考试成绩等进行评价,并与往届学生进行对比,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学期结束时,由课程组教师对学生就改革方案的教学模式、课程兴趣、教学效果、能力培养及综合满意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在10级学生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61份,回收261份,其中有效问卷249份,回收有效率为95.3%,从总体调查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占92.46%;认为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占90.6%,认为教学效果较好的占89.2%。在11级学生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49份,回收249份,其中有效问卷238份,回收有效率为95.58%,从总体调查情况来看,在238个调查对象中,认为“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占95.23%,较上届学生有所提高;认为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的占95.2%,认为教学效果较好的占93.2%,均有所提高。可见,该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价较好,而且随着方案的完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
三、“三位一体化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启示
1.案例库的建设至关重要
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已经受到国内各高校的普遍重视。然而目前,中国商学院的案例库虽包括国内外的优秀案例,但好的本土案例的积累还远远不够。加之,国内外税法的差异将限制国外一些优秀案例的适用性,因此,建立一个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要求的多层次的案例库就显得至关重要。
2.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精心选择、编写案例,并指导课堂讨论防止课堂讨论的气氛过于激烈或冷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进来,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力性。
3.注重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
整个案例教学过程应该是动态的。首先进行简单的单项案例分析,待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后再通过知识强化型案例强化知识点,然后再进行综合运用分析。进行案例分析,既可以来用书面分析的形式,也可以来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需要先把讨论的案例发给学生,并布置思考问题和阅读材料。案例讨论时,可首先指定几名学生作“主题发言”,发言者须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其他同学对主题发言者提出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此时教师应根据讨论的情况适时提出启发性问题以引导辩论的深入。案例分析报告不要求一定得出标准的答案,但在案例分析报告中必须有表述所得结论的思考过程。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4.将案例教学纳入实践教学体系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建设,然而,现有的实践多是课程内的单项实验,这些实验更多地是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这只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而且高职院校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做得更早也更完善,并没有突显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的差异。而案例教学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案例教学可以说是站在更高一层次提升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案例教学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完整的企业税收实务案例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才具内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英华等.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阮家福《. 税收筹划》案例教学与案例库开发研究[J].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9(8).
(作者单位:现代服务业与经济转型研究中心、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