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大学生创业论文范文,大学生创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 投稿狗子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523次
  • 评分4
  • 41
  • 0

杜文婷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广东珠海,519087)

[摘要]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从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出发,通过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拓宽教学途径,加强对学生创业目标的引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创业氛围的营造;通过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着力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而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这对于鼓励大学生将自主创业作为未来的择业方式、缓解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49-03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1-26

[作者简介] 杜文婷(1986-),女,广东珠海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就业与创业教育。

开展创业教育是时代所需,高等学校通过实施创业教育,不断向社会输送创新创业型人才,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报告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因为高校培养的未来毕业生,不仅是岗位的占有者,更应该是未来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成功的企业家。高校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核心,树立大学生创业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通过传授创业知识,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和技能,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和全面自由的发展。高校通过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途径来实现创业教育,对缓解当前社会就业压力、提升就业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一、加快推进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持续急剧增加。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749万,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为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创业能力。2014年12月,国家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将创业教育再次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强调高校务必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教育,将其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允许学生休学创业,确保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还须积极顺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大学生就业方式多元化的特点,着重培养在校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道德规范,提升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自主创业的效果,鼓励大学生及时转变择业观念,将自主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

但从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缺少相应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教育体系,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相对浅显和模糊。通过对我校不动产学院2014届454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当中有21名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仅占学院总毕业生人数的4.6%,其中成立公司和个体户的有9人,占自主创业人数的43%。大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合适工作而最终被迫选择的就业方式。通过对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进行了解,发现创业资源的获得、校园氛围的熏陶和社会与家庭的支持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可见高校应深化发展创业教育,丰富其教育内涵,从单纯注重创业技能培训,逐渐涵盖创业观念和创业激情的树立、创业意志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创业目的与动力,进而提升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应对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和艰苦的创业压力,积极转变择业观念,将自主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努力在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脱颖而出。

二、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一)加强创业目标的正确引领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风险同在。这就要求大学生务必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前提下,把握市场经济发展下创业活动的规则,制定行之有效的创业策略,确立适合自身专业和兴趣爱好的创业目标,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念,对自身创业进行深刻思考。

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和发展。高校可充分从学校校史沿革中挖掘与创业相关的开创精神对在校生进行教育,使得大学生在感同身受中对创业充满信心和激情。高校还可充分结合办学特色、专业特点来突出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格教育和创业心理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创业目标,磨炼大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成为具备开创个性和激情的社会变革的参与者,最终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业素质协调发展。

(二)合理规划创业教育路径

创业教育应涵盖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由浅至深、由理论到实践逐层铺开,这就需要各高校根据不同的学制和院校专业特点,合理规划创业教育路径。对于一年级新生,可着重引领学生思考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广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以及面对未来创业所需要的创业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针对二年级可开设与专业匹配的创业基础课程,通过对各种鲜活的创业实践案例的剖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的动力;对于高年级的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应利用教学资源申报课题和项目,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创业的体验。高校创业教师在进行创业知识传授和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应灵活根据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和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着力引领创新思想,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操性,为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提供强而有力的精神支撑。

(三)加强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加强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造就创新创业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创业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唤醒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竞争观念,增强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应悉心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使用问题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社会调查等方法,将组织教学形式扩展到对大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科学研究和课外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围绕社会当前热点问题、创业现象进行深入调查,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并以实体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发挥学生作为创业教学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意向组建团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培养坚持不懈的创业精神和勇于开创的创业品格,发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学生应在创业实践中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和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努力完善和提升自身素质,找到适合自身的创业方向。高校对于有特色的创业项目应重点扶持和孵化,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软硬环境,注重教育辐射和示范引领,有效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发展,使创业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

(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直接制约着大学生的各种创业行为,国家、社会和高校在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的开展方面应有所侧重,加大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各种环境的建设力度,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和广阔的创业平台。对于高校而言,可通过打造各类创业品牌活动,如素质拓展训练、创业知识讲座、创业模拟大赛等,这些创业教育活动要将学术性、创新性、实践性融于一体,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可利用校园网站、校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构建创业教育专栏,大力宣传创业知识、创业事例和校园创业创新活动,详细解读最新的创业政策法律法规,介绍创业相关理论知识,提供创业资源。可邀请行业内优秀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和自主创业的杰出校友,为学生开展创业沙龙活动,讲授创业案例,用他们独到的见解和成功的创业经验“现身说法”,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开拓创业视野,这对于弥补高校创业课堂的局限和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具有重要作用。

(五)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创业教育,是一种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多种教育资源,融合创业人才培养的不同优势,以传授创业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与创业实操为主的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从根本上缩短学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与社会实践需求之间的差距。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与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建设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业平台。校企双方应根据实际合理制定实践基地的活动计划,安排精干力量作为学生的实训导师,使学生在实训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区域经济特点,把握市场形势,学习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模式,避免盲目创业。

(六)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要确保高校创业教育取得实效,帮助学生突破创业“瓶颈”,就必须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保障机制。一是要建设创业教育专门机构和创业服务平台。高校应探索设立创业指导中心、创业教育中心或创业学院等专门机构,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更加专业、全面、有序地开展;同时还应设立创业服务中心,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帮助学生顺利创业。二是要建立完善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既要选择校内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创新的思想观念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也要聘请具备一定能力和资质的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这样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学生提供创业指导,使得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学习与行业发展同步。三是要建立创业专项经费保障机制。高校应加大对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划拨专项经费扶持师生开展相关的创业教育、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研究和创业项目孵化立项等等,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四是要建立并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将创业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行教学体系建设,为系统地开展创业教育提供科学指引;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将评价的指标涵盖至对创业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收集前沿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五是要建立与公司企业的合作机制,以互惠共赢为原则,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本校专业相关联的公司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既可以实现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也可以利用公司企业的资源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社会实践岗位。

三、结语

高校创业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对人才发展的新需求,也是破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创新举措,高校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应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具有各自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全新的创业教育实践载体和平台,努力营造宽松和积极的创业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缓解大学生创业的压力,提高创业成功的机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高鹏.发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思想教育研究, 2009(12):55-57.

[编辑:何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