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娟SUN Juan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淮安223003)
摘要院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资本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在专业、年级、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其就业能力在年级和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这两个变量上也在显著差异。通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贫困生的心理资本与其就业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且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坚韧性4 个维度均对其就业能力具有预测作用,有利于指导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来提升贫困生的就业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院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院G717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147-04
0 引言
目前,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大学生的数量急速上升,“最难毕业季”、“毕业生就业难”等词语陆续出现。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大学生的可就业范围被缩小,被雇用机会降低,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问题。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因其经济上的问题而遭遇“蝴蝶效应”,产生就业问题,成为教育者无法忽视的研究课题。
传统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就业质量,一方面取决于毕业生个人社会资本发达程度和人力资本质量等自身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高校教育质量以及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等外在因素。对于面临家庭经济困境的大学生来讲,就业的社会资本欠缺,人力资本受高校教育的影响,似乎就业能力完全被外界所掌控。其实不然,内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高职院校贫困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内因就是其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的提出源自于积极心理学思潮,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方面。有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密切关系,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具有预测作用[1]。因此,如何挖掘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潜能,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为切实提高贫困生就业能力提供了可探索思路。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调查分析贫困生的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形成心理资本路径下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随机抽取苏北某高职院校学
生共600 人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84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3%。年级分布为大一196 人、大二194 人、大三194 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91 人,男生296 人,女生95 人,文科类学生126 人,理科类学生265 人,来自城市63 人,来自县镇78 人,来自农村250 人,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102 人,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289 人。非贫困生193 人。
1.2 研究工具一是选用由南开大学张阔等(2010)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2],该问卷采用Likert 5 点计分。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共26 个项目。本问卷总体与四个维度的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805、0.854、0.721、0.813、0.734。二是采用吕兆华等(2012)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3],该量表包括以下五个维度:自我发展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就业自信心、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总量表与各分量表的Cronbach忆a 系数分别为0.845、0.823、0.856、0.811、0.794、0.846。该量表已证实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3 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 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基本状况
本调查研究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四个维度的差异进行了检验,从表1 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在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三个维度上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坚韧性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
2.2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为检验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是否因人口统计学变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以及差异是否显著。选取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有:性别、家庭所在地(城市、县镇和农村)、年级、专业类别、学生干部经历。
2.2.1 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资本上的差异比较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资本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二学生的心理资本最高,大一学生的心理资本最低。贫困学生的心理资本在四个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高,大一学生在希望、乐观维度上得分最高,大三学生的坚韧性得分最高,具体见表2。
2.2.2 不同专业贫困大学生在心理资本上的差异比较
以学科类别为自变量,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因子的均值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发现,不同专业贫困大学生在心理资本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在自我效能感、韧性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理工科学生。理工科学生的乐观、希望因子得分高于文科学生,具体见表3。
2.2.3 是否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资本上的差异比较
以学生干部经历为自变量,贫困生心理资本为因变量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显著高于没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贫困生,具体见表4。
在其它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3 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基本状况本调查研究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其五个维度的差异进行了检验,从表5 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非贫困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就业自信心、人际沟通维度上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大学生。
2.4 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2.4.1 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的差异比较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中的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上差异显著(p<0.05),其中,大二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最强,其次为大三学生,具体见表6。
2.4.2 是否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的差异比较
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贫困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得分上均显著高于没有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的贫困大学生,具体见表7。
在其它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5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分析
经调查发现,本研究中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各因子与就业能力各因子相关显著( p<0.01),贫困大学生在心理资本各因子上的得分越高,其在就业能力各因子上的得分就越高,具体见表8。
2.6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回归分析
经调查统计,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各因子与就业能力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为进一步探求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各因子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本研究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资本的四个因子均进入回归方程,说明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坚韧性因子对就业能力具有预测作用,具体见表9。
3 讨论分析
3.1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讨论分析
经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在年级、专业类别及是否有学生干部工作经历三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与饶丛权[4]、师玉生[5]、任亮宝[6]、陈红艳[7]、赵朝霞[8]、杜晓静[9]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大二贫困生的心理资本最高,大一贫困生的心理资本最低,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在适应能力和自我认知上相对比较欠缺,不知道自己的大学如何度过,在探索和摸索中不断经历挫折,自我效能感较低。加上家庭的贫困,让他们无法像非贫困生一样无忧无虑的享受大学生活,需要通过学校的资助或者自身的努力来获取经济所需,对困境的改变期望相对较高,在探索中承受着较高的心理压力,希望、乐观程度较低。大二学生经过一年的探索,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也能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生活及自我提升的系列活动,同时获取了学校的相关资助,心理资本程度提高。而大三学生即将毕业,就业的压力瞬间压在贫困生身上,让贫困生一时无法合理应对,导致心理资本相对大二时有所降低。
不同专业贫困大学生在心理资本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在自我效能感、韧性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理工科学生。理工科学生在乐观、希望因子上得分高于文科学生。这与不同学科贫困生接受文化教育和思维方式有关。文科学科感性成分相对较多,对自我的探索相对深入,在长时间的环境熏陶下,文科学生的思维意识逐渐感性,对事物的认知逐步多元化,自我效能感和面对挫折时的韧性也就相对提高。而理工科学生的思维方式相对理性,处理问题的思路也比较清晰,乐观和希望感较强。
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显著高于没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贫困生,这一点不难解释。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贫困大学生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自我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同时伴随着工作中各项问题的解决,自我效能感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升,同时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也正是在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中,形成了相对比较积极的归因方式,养成了乐观的心态。
3.2 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讨论分析
经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非贫困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就业自信心、人际沟通维度上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大学生。这与贫困生因经济压力产生的连锁反应有关系,贫困生长期生活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环境中,对资源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自身不具备就业所需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人脉关系相对重要的就业市场中,就业信心较弱。也正是经济上的困难,导致贫困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生活所需,无法与身边的同学产生过多的人际交往活动。再加上害羞、内向、自卑的个性特征,使得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中的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上差异显著,其中,大二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最强,其次为大三学生。正像上面所讨论的,不同年级的贫困生对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的重视程度逐步上升,因此会有意的参加一些学校活动、社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到大二时水平达到最高。而到大三时,学校的各项活动范围不再把重点放在毕业生身上,加上贫困生对就业的焦虑和恐惧,导致部分贫困生陷入到初入大学时的盲目和迷茫中,适应能力出现阶段性减弱。
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贫困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得分上均显著高于没有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的贫困大学生。这与贫困生的认知、情绪调整和行为改变均存在关系。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贫困大学生在工作中与同学、老师交流沟通,掌握了人际沟通的技巧,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对问题、环境的认知相对全面,对负面情绪的调整相对恰当,对问题的解决相对迅速,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高。
4 结论
本研究调查发现,心理资本的四个因子均进入回归方程,说明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坚韧性因子对就业能力具有预测作用。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提升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坚韧性来提高其就业能力。
淤对贫困生开展心理辅导,提升其自我认知水平,帮助他们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参与学校、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实现人-职的匹配,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于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贫困生通过身边的榜样来学习自我成长的经验,建立积极的归因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盂设置素质拓展课程,让贫困生在困难中提升坚韧性,在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中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榆在日常教育活动的开展中通过对贫困生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坚韧性的培养让其具备就业能力。同时加强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结合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就业实习活动,让贫困生在实践中提升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