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就业指导论文范文,就业指导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大数据时代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构建

  • 投稿seij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026次
  • 评分4
  • 57
  • 0

臧其林

[摘要]毕业生就业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大数据时代,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可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增进毕业生与母校的感情;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市场转型研究,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建立网络系统进行跟踪调查,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数据机构的参与,对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反馈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数据毕业生就业就业跟踪反馈

[作者简介]臧其林(1968-),男,江苏宿迁人,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硕士,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与旅游、教育公共管理。(江苏苏州 21510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036-03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求学校从毕业生就业统计数字中快速获得有关人才培养价值信息的内容,诸如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等,都是学校教育需要及时了解的信息。教育部办公厅早在2004年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4]7号),明确要求学校要准确统计毕业生就业的信息。而学校如果针对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数字进行分析,并实施有效跟踪,将有利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校整体的良性发展。

大数据时代,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全面开放,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再次冲击着各个学校,个性化的教育形式将凸显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学校构建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使毕业生就业不能再停留于就业数字的简单上报,而是要切实做好跟踪信息的数字收集分析,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后的社会适应情况。我们可以举例说明数字和数据的区别。比如:毕业生就业率95%,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学校把95%背后的因素,像专业对口情况、就业满意度、学以致用的情况、性别差异、供需比率等考虑进去,将其和95%联系在一起,数字就衍生成数据。大数据时代的教育与之前的远程教育和在线课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数据是过程性和综合性的考虑,数字则是相对静止的和单方面的。

一、目前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情况

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每年对毕业生进行两次全面统计,主要是统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包括每年9月1日的初次就业率和每年12月30日的年终就业率,由各校的就业工作部门依据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签订和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上报,最后由各省招生就业中心负责汇总,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并以此作为对学校的考核排名依据。如据江苏省招生考试网(http://www.js-edu.cn),2014年9月1日新学年开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对2014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发布:当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54.1万人,初次就业率89.55%,同比增长2.41%,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年初下达的初次就业率不低于70qo的工作目标。可以看出,统计的结果都是静态的数字,而不是动态的数据分析。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和就业质量、毕业生后续的发展情况也不能通过数字直观反映出来,并因此得出就业情况的结论,从而进行比较分析。只公布一个就业率的数字,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是严重脱离的,这种统计方式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

(一)就业时间统计点的设计无法全面反映就业状况

为统计应届毕业生就业而设立的9月1日和12月30日这两个时间点的数字报告情况,只是简单反映了学生从学校毕业后的去向,为了达到上级要求的目标,不少学校采用了要求毕业生提供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换毕业证书的不当做法,违背了学校的正常办学理念,弄虚作假,贻害无穷。而且这种统计也轻视了学生的自主创业情况,缺乏对毕业生就业进行跟踪的信息反馈。两个时间点的统计似乎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随着人才流动的加速,学生就业情况一直都是动态发展的,可能在3个月中,9月1日已经就业的学生有的已经离职,可是12月30日的统计对此却无法客观反映。

由此可见,对毕业生就业跟踪的信息反馈非常重要,各校是否掌握自己学校的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和对社会的适应度?能够真正了解情况的学校恐怕很少。而对于就业,毕业生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都是各校要特别进行研究的。

(二)目前的就业统计率重视量的分析,缺少质的研究

教育部曾经表示过各校的就业状况要与招生相联系,对就业不理想的专业要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特别是对连续3年就业率达不到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或者停止招生。如果停留在表面上的统计,各校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出各专业理想的就业数据,出现毕业生“被就业”的情况,社会上对这样的做法也颇多微词。显然,真实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非常关键。以2014年江苏省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为例观察,统计数据是以应届毕业生的初次签约率为准的,不过初次签约率主要还是一个停留在量上的数字,没有具体的质的分析,如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学以致用的情况、性别差异的情况、供需比率等均无从知晓。缺乏系统而全面地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统计指标,单纯进行就业数量的统计,对全面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尤其要分出各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高下是缺乏说服力的。尤其在一些已公布数字的可靠性受到了社会质疑的情况下,必须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

二、构建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的意义

(一)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化程度是衡量学校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校企深度合作,才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定位。大数据时代,利用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数字进行跟踪调查会更加有的放矢,可以从中了解到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职业生涯发展情况,也可以很直接地分析出每年毕业生的实践情况与企业用人制度、评价标准之间的贴合度,通过比对找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并随时纠正。现在有一些专业数据机构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分析,如麦克思研究院就是一家教育数据研究与咨询机构,为中国高校提供基于数据库的就业能力评估报告,从2009年起,连续6年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其中就有毕业生毕业3年后就业现状的满意度数据分析,而且是从总体内容出发的分专业分层次的分析。每所学校也可以对自己的毕业生进行经常性的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帮助毕业生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要求,提高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另外,企业发展也受到人才的制约,毕业后职业发展良好的学生在每次学校与企业人事部门交流的时候都会被津津乐道地提起,学校就要以此为样板分析研究,寻找这些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的闪光点,编辑优秀毕业生案例,作为在校生的学习榜样,这同样需要固定的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推动企业与学校的互动常态化。

(二)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各校的专业建设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否则就会出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相脱离。大数据时代,要学会利用数据分析进行科学决策。时代的发展会不断淘汰落后的专业,兴起新的热门专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也会因此呈现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状态。而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也有赖于毕业生就业跟踪机制的建立,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现有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通过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分析各专业的发展前景。如旅游类专业,以往的普通导游、涉外导游,目前就不能胜任大旅游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现在旅游出现了私人订制的趋势,学校要培养有分析能力的旅游策划师、旅游咨询师,课程设置就需要学校相应地进行完善,否则学生毕业后进入旅游行业可能会无法完成工作任务。 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按照市场要求随时调整方案,使专业教学与市场发展相一致,使毕业生走上社会时,能很快谋求到更适合自己的用武之地。可以实时关注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包括了解毕业生的综合素养、职业能力、职业发展前景等情况,这对调整学校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三)深化市场转型研究,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

在大数据时代研究市场转型的动向,掌握毕业生综合素质、知识水平、职业技能、动手能力等相关方面的情况,就要获得第一手的各项信息,如企业都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说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扩大,学校各专业就要加强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内容。调整专业设置、调整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密切相关,通过对毕业生跟踪信息进行反馈,也是为毕业生走上社会转变为劳动者角色的客观评价提供佐证,同时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毕业生的某些素质存在普遍性的问题,学校就必须提出改进意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由此可见,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机制对于学校研究市场转型极具必要性。

三、构建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的路径

大数据时代,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就是要完善学校与社会、企业、毕业生本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利用现代网络等各类技术,指定学校就业部门相关人员负责该项工作。主要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以校企合作企业为主要板块的网络系统

各校的招生就业部门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建立网络平台,一是可以随时为企业服务,快速发布企业的用人需求信息,也可以让毕业生进行网上应聘,企业直接在网上进行招聘,省时省力,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策略。通过数据库建立信息发布的数字统计、网上应聘人数统计等,直接可以利用这些数字进行当年毕业生就业需求分析,包括哪些专业需求量大、哪些专业比较冷门等。目前各校都有校园网络,在就业板块下建立独立的网页,学校每年的就业工作数字统计也因此变得简便易行,全年365天都可以进行就业推荐工作。当然在这一系统中更主要的是对校企合作企业中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有了网络,与企业的联系也更加紧密。现在,学校通常都有与之签订校企合作的上百家企业,这是非常重要的反馈途径。可以每年进行两次数字统计,即上半年放在6月底,下半年放在12月底,直接通过网络生成数据,也较科学可信。在网页中还可以建立各企业网页的链接,使毕业生更加方便地了解企业相关情况。

(二)建立以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主体内容的网络系统

按照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应届毕业生都需要做好相关信息的上报,对于这些信息,同样可以在校园网的就业栏目下再建立一个网络系统,要求毕业生自行登录,查询、修改有关的信息。这样不仅可以统计当年的数据信息,第二年、第三年同样能够继续跟踪下去,毕业生在网络上填报自己的就业异动情况也很方便,随时有变动随时在网上填报,不需要亲自到学校,也不需要老师一一填入。同时,通过登录校园网,毕业生还能够更多地关注母校。特别是对往届毕业生而言,就业板块中加入毕业生跟踪反馈菜单,学生每填报一次就业情况的变动,就是跟学校的一次互动。如有个别毕业生遗忘,原来班级QQ群设置的提醒功能也能派上用场,从而使校企合作不产生疏漏。学校也可以依据毕业生按照一年填报两次的信息来统计,以与校企合作单位的填报时间一致。学校招生工作部门负责人员要经常上网浏览信息变动情况,对有用的信息及时分析并提供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托。

(三)每年设立毕业生固定回母校日

学生毕业离校后,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会逐渐减弱,但是班级同学之间会相互联系,经常聚会,一般还会5年、10年举行大的聚会,也会邀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参加。毕业生聚会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暑期,各校可以设立每年的毕业生回母校日,让毕业生看到母校的发展,探望教过自己的老师,增进与母校的感情。这期间,就业部门就可以发放调查问卷,问卷要注重指标的内涵和质量,如更多关注毕业生工作的稳定性、工作收益、工作满意度与工作领域等,全方面了解毕业生就业真实情况和长期职业发展的走势,进而也引导学校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同时挖掘优秀毕业生的事迹,邀请他们为在校生作职场演讲,然后将优秀毕业生对在校生的影响做一些数据分析,还可以联系教务部门调出优秀毕业生在校的一些学业成绩等数字进行分析,为学校所用。

(四)引入第三方专业数据机构的参与

大数据时代涌现出了很多专业的数据研究机构。要使毕业生跟踪数据更加真实可信,还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请专业的数据研究机构帮助学校一起完成跟踪数据。引进第三方数据机构做专业的数据分析也是大势所趋,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的分析量越来越大,要使跟踪数据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专业公司会做得更完善。繁琐而庞大的统计,可能需要专业的统计软件,会耗费学校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学校自己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也存在缺乏监督系统的情况,所以,逐步把数据统计推向市场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而且,通过前三项的措施还能够监督专业数据公司的信息是否准确.保证毕业生跟踪信息的科学和严谨。

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反馈是一项涉及面广、意义十分重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毕业生就业率日益提高,而且也是学校、企业、毕业生和社会各方面进行的积极互动和有效回应。大数据时代,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信息反馈机制能够有效调动学校、企业、毕业生和社会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提升学校的办学服务水平,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庄琪,李海榕.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

[2]安德志.高职院校毕业生跟踪调查方法和数据解读[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6).

[3]王有春,王庆林.大学生就业信息跟踪反馈系统的关键问题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9).

[4]董仁忠,马庆发.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制度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8(2).

[5]张传龄,廖克珍,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