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就业指导论文范文,就业指导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的理论基础研究

  • 投稿西伯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1086次
  • 评分4
  • 13
  • 0

魏 芳 吕枚芹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贯通拥有深厚牢固的理论基础。中高职衔接首先是终身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它遵循了学生的学习准备性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着中高职教育衔接不断发展完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衔接;理论基础;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35

*基金项目:2013年武汉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统筹中高职相衔接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3144)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12-25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在这样一个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特点的体系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要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1 中高职衔接是终身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

终身教育思想(Lifelong Education)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之一,它以法国1971年《职业继续教育法》、《技术教育方向法》为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许多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采纳,成为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终身教育的影响下,职业教育也顺应时代要求,横向上,它打破了各类教育相分离的状态,沟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纵向上,贯通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培训,衔接了职业教育的不同阶段。走入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领域更体现出非凡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发展趋势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支持,使得行业企业保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还能为个人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和职场晋升能力。特别是“智能化”和“信息化”成为了这一时代三大产业最显著的特征之时,终身化的职业教育是应对挑战、创造机遇的手段之一。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两大部分,只有两者相互联系和衔接才能架起终身化的职业教育这座桥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方位的衔接机制就是必不可少的桥墩。只有中职和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等各方面取得了实质上的衔接,中职生和高职生才能更便利的继续升学深造,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职业生涯上有更好地发展。

2 中高职衔接遵循了学生学习准备性原则,符合认知规律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复杂多样的,是有层次性的,总是由简单的低级学习向复杂的高级学习发展,构成了一个依次递进的层次与水平。这一认知规律同样适用于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符合学生职业知识技能学习的科学规律。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必需的学习准备, 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延续和提升。中职学校的学生经过学习所奠定的知识与技能基础有利于其在高职教育阶段适度提升,实现知识迁移,中职到高职的衔接是顺势而为、自然合理。否则,高职教育的基础不牢,中职教育也成了“断头”教育,缺乏吸引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有长远发展。

学习准备性原则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具有适合性,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保证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和合理”。对于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生源主体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来自于中职学校的生源,两者对于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准备各有优势和劣势。来自中职学校的生源,在技能准备上已有一定基础,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他们进入高职后掌握更复杂的职业技能打下了重要基础,但他们文化知识和理论相对薄弱,影响着他们更高层次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和发展。普通高中的生源相反,他们文化理论知识相对扎实,但由于并没有接触技能训练,在动手操作上会有一定的适应难度。我国目前除了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补充高中生进入高职学习前的职业技能准备外,中高职衔接就是为了中职和高职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上有更良好的沟通,使得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时间和经历消耗更加“经济合理”,“投入产出比”更高。

3 教育的经济效益追求是中高职衔接的经济学依据

在教育学领域,教育的效益是一种对个人知识技能、人口素质、社会经济、民族文化的综合体现。若究其经济效益,从教育投资来源和所获收益之间的关系来看,可分为个人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个人经济效益可归为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的直接效益,个人进行教育投资后,通过受教育,知识、技能及各方面能力的得以提高,获得了就业择业的资本及劳动力市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并从社会总产品中取得不同的个人劳动报酬。社会经济效益被经济学家归为一种间接效益,如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提出了“无形收入”。国家和社会投入教育资源后,培养大批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从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对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带来收益。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生产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不论是个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经济效益在职业教育领域都体现得非常明显。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大批人才将直接参与社会生产,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程度,劳动技能熟练程度,以及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经济增长的效率。

然而,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中、高职教育学科门类设置不统一,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材选用重复雷同,不能体现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科学层次和有效衔接;各个院校师资、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投入大,但优势特点不突出。对于教育的供应方,这无疑会造成教育投入的巨大浪费,降低了教育资源利用率。从教育接受方考虑,高职的生源仍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不能满足中职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需求,教育层次的偏低,现有知识技能得不到更新和提高,必然会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在未来高新技术岗位的胜任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其次,专业设置不合理与课程设置的重复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金钱,还很可能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加强两个教育层次的密切联系,合理资源配置,融通教学安排,使得教育供应方和接受方都能达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推动力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认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上,我国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人的发展,把二者统一起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方面,劳动者的文化水平、科技知识和精神面貌等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职业教育体系直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结构调整、技术革新、人才结构的新要求必然会推动职业教育进行新一轮的探索和改革。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人力资源、能源等各种成本不断上升,迫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的缺口不断扩大,这对我国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美国、德国、日本等许多世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日本的短期大学为人才提供和技术服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才支撑还不足以应对快速发展升级的市场,以中职为重心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单一技能要求、低层次岗位目标的初中级技术或技能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对人才规格提升的要求。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会直接影响就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化又引导人才培养的需求与目标,根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反映更为灵敏。在经济学中,可以用配第—克拉克定理对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规律进行解释,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三次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表1所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2年的10.1%,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23.9%显著上升到2012年的44.6%,体现了改革开放给产业调整带来的影响和成效。

再看就业结构,同样出现了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如表2,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2年的33.6%,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从17.3%和12.2%升至30.3%和36.1%,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然而应该看到,作为正在进行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并不十分协调,对于仅占GDP10.1%的第一产业吸纳了高达33.6%的就业人口,与第二、三产业不相上下。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进程与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我国目前人口受教育程度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知识、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从而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平衡,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这一要求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重心必须适度上移,中高职教育必须衔接贯通起来,使中初级熟练劳动者培养成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高技术产业的不断涌现和迅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

(责任编辑 高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