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生物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生物教学中“任务驱动”授课方式探析

  • 投稿胡杨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324次
  • 评分4
  • 37
  • 0

文/肖国庆

【摘 要】建构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只有他们建构自己的学习,才能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不过是辅导者,教师的功能是指导学习,附带研究,接受讯问,做前进中的领航。“任务驱动”授课方式就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式,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驱动性学习,这对学生了解知识、理解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养育创新本质是很有帮助的,这也不失为生物新课改基准的理念。本文将对“任务驱动”授课方式中“任务”的设计进行探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建构主义;任务驱动;授课方式

“情景”“合作”“对话”“功能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条件里的四个主要部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条件中的情景必须有益于学生所学内容的功能建构。

这就对授课计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具体地说在建构主义学习条件中,授课计划不只是要思考分析教学对象,还要进行有益于学生功能建构的情景创建,并把情景创建作为培养创新能力和独立性的基本内容。“任务驱动”授课方式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质,它要求在授课流程中建构附有教育性能、实践性能、创造性能、发展性能的学生核心活动为主干部分,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实践、积极思维、积极探讨和主动建构为核心,以推进学生实际素养整体提升为目的的新型授课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以试验为主要根基的关于自然生命的科学,规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极富创造性。近几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生物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在课堂教学问题上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讨论。

在生物授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有益于学生稳步地学习生物的基本知识,熟练了解生物试验的操作技巧。运用“任务驱动”授课方式,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获取知识、激发并维持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并提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授课方式的主要内容是:任务是主线、老师是辅导、学生是主体,而作为主线的“任务”是授课方式的引线,使得“任务”的计划将对教学的效能产生直接影响。经过多年的探索,对“任务”的设计我们有如下想法。

一、依据特点 精心设计

“任务驱动”授课方式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格式,学习的核心是学生,他们本身的智慧水平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总是有区别。“任务”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要多参考学生的原来文化基本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求学兴趣,把学生的角色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任务驱动”授课方式的进行,主要是要当心怎样选择适当的任务作为学习对象,以期培养学生的能力。整体原则是: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任务”应该着重激励学生的学习趣味,注意学生思维的通畅性、变动性和独特性,帮助学生控制思维固定方式,培养学生触类旁通和以此类推的知识迁移能力。趣味是通向成功的梯子,有了志趣就有浓重的感情和活泼的思考,就能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二、分析内容 分解任务

驱动“任务”的设计,要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每一堂课的任务可以由一个或几个教学内容中的小任务构成,学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稳中求进地完成一连串“任务”,因而达到问题的构思、办法和学问的脉络清晰,在做成“任务”的经过过程中,培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任务的计划最好不要太琐屑和太容易,要不然学生难有更新的空间。情景创设要能引导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智能的重新组合以便与更大的任务情景联系起来。

三、注重理论 联系实际

职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确立了生物课程改革的重点: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根据学生稔知的生活情形和已有实践经验提炼学习材料,从丰硕、活泼的现实生活材料中计划学习研究问题,激励学生学习生物的志趣,使学生慢慢认识生物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有很大作用。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挑选不单单是根据生物学科的系统知识来呈现内容目标,可以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社会生活实际、人与自然的关系、生物课程内容的表征来选取和建构学生发展最需要的、最基础的内容,这些情节同时也是养育学生感情和思想意识的重要载运主体。学生在领到任务后,第一要考虑怎样去做好任务、可能碰到怎么样不能解决的困难。学生自己谈起的问题,就是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点,这时候再将新学习内容口传心授给学生,从此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这种学习到手就使用的讲课方式既有利益于做好生物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有利益于开发他们智慧、推进他们主动发展。

四、设计难度要有层次

我们经常说:十个指尖伸出来不一样。任何时候各个学生间总会有文化、智慧和能力的差异。所以,我们做老师就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教学,在指定教学“任务”计划时,得从多方面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从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循序渐进、从表面到实质、稳步前进的原则,从全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全体,层层推进,最终以达到完成学习任务。

五、“任务”设计具有开发性

驱动“任务”要能引领学生从多种方面来解决他们不能克服的问题,用不同的法子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固定。设计的“任务”应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大量疑问、不受一定格式束缚的能力,能引导学生学会勇敢猜测、判明,并将其猜想表现为直接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理解力的一个重要招数,协助他们控制思考。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开放构思,增强完成相近“任务”的能力,发展独立自主的求学能力,能够尽力而为地多发生知识迁移。

六、设计要有思考空间

“任务”的设计要能够给学生留有相当多空间进行思维、探讨和自由发展,使得学生可以用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方法去取得知识与技能。为使“任务”具有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建构,在“任务”的设计上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刚开始进行任务探索时,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有比较明显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经过他们自己的探索达到解决任务时所需要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经过努力不断解决老师下达的任务,也为后续学习的探究创造了条件;同时学生因此获得探索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是设计的任务要有一定的深浅,但深的不能太深,难的也不能难不可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