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求实、求近、求整、求行

  • 投稿hina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289次
  • 评分4
  • 47
  • 0

阎建平 王美兰

摘 要:德育课程是立德树人的第一课程。教学过程缺乏科学性、教学资源缺乏生活性、学科知识缺乏系统性、德育目标缺乏导行性,是制约影响德育课程实效的主要因素。全面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切实遵循教学求实、案例求近、知识求整、目标求行的客观规律,系统构建立德树人新德育模式,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能够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广大政治老师和德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崇高使命,也是大幅度提升德育课程立德树人实际效果的希望所在。

关键词:德育课程 立德树人 实事求是 舍远求近 化零为整 转知为行

阎建平,男,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高级教师;王美兰,女,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后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深刻阐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了加强中小学德育的必要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专门课程,如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怎样切实提高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日益成为新形势下摆在广大政治教师和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本文试就“提高立德树人实效”问题作些较为深入、系统的理性探索,期望能对广大同仁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一、求实:提高过程科学性,追求实效的首要前提

南宋学者曾敏行《独醒杂志》曾经告诫人们:“切不可闭门合目,作镌空妄实之想也。”意思是说绝不能凭空穿凿,不切实际。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更直接告诉我们,世界是统一于物质性的物质世界,人的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实在,意识就不能产生,更不可能发展。然而令人困惑不解的是,讲授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德育课,竟然长期未能彻底走出“离开物质谈意识”的唯心主义窝臼,也没有真正改变脱离客观实在、缺乏案例载体的“镌空妄实”式空洞说教。这正是德育课程效率不高、实效不大的首要原因。

宋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诗人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不朽诗作,形象道出了物质是意识之基的唯物论真谛。1963年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哲学名句:“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则又深刻阐明了实践是认识之源的认识论道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课程设置基本理念中,一改过去多年沿用的“理论联系实际”陈旧老提法,明确提出了“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改新理念,强调的正是德育课教学要切实建立在唯物论、认识论的科学基础之上。追求立德树人实效,必须深入学习和真正运用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坚持实事求是和实践出真知的科学观点。德育课教学要尽快走出“讲课本一背课本一考课本”(简称“3K”教学法)为特征的“说教”模式,着力构建“析案例一懂道理一谈利用”(简称“3L”教学法)为主线的“事教”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既要真正坚持以案例为载体、以故事为主线,靠探究生成、用事实说理的唯物论原理,又要努力遵循从感性材料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论路线,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分析事物本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抛弃“空头”政治,力求“实事”求“是”,既是培养和发展观察、思考、分析、探究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德育课程立德树人实际效果的首要前提。

二、求近:增强资源生活性,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

战国时期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在《离娄上》中曾说:“道在迩,而求诸远。”意思是说,道在近处却到远处去找,这是“舍近求远”成语的出处。大约1600年前,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编《后汉书·臧官传》中的名言“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也早已直白地告诉我们“舍远求近”的好处。然而非常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德育课程始终没有真正克服舍近求远的弊端,不仅课程教材缺乏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资源,而且课堂教学案例、高考政治命题材料也至今仍在“假如木桶由长短不同的木板组成”、“假如你是经理”、“假如你是市长”等一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远、大、空”轨道上运行。德育教材、课堂教学、考试命题资源的“舍近求远”,正是造成中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制约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理论观点是相对稳定的,现实生活则是常变常新的,鲜活的生活正是抽象理论的根本源泉。留意处处皆资源,用心时时长学问。重视资源的生活性,必须学习、运用新闻学,努力坚持舍远求近观。增强资源的生活性,就要坚决摒弃舍近求远,尽力做到舍远求近。教学之前,要深入学生生活,及时捕捉学生的学习成长故事和日常生活小事,搜集和积累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案例;教学设计,要进一步精心创作具有生活性、故事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教学课例;课堂教学,要组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分析这些日常生活“小事”,深刻理解和扎实掌握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德育知识;课后练习,也要重视分析、解决青年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重视开发利用“近、小、实”德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落实德育课程“以生活为基础”课程理念的有效方略,也是不断增强德育针对性、吸引力和立德树人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三、求整:重视知识系统性,增强实效的重要方略

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一般地说来,游击队当分散使用,即所谓‘化整为零’。”这是“化整为零”一词的原始出处,也是我们学校教育许多年来非常重视知识点教学的思想渊源之一。然而顽强的事实表明,长期信奉的“化整为零”式教学并未收到应有的理想效果。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相互联系着的事物又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在事物发展中,尽管整体由部分构成,离不开部分,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功能,但从二者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来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引领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事物整体,才能真正形成关于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全面准确的完整认识。德育课也是如此。涵盖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学科基础知识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和讲授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概念抽象,观点繁多,内在联系非常紧密,知识结构十分复杂,更必须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如果仅仅局限于各个具体知识点的含义、内容、范围、意义等局部知识的“拆分零件”式教学,学生掌握的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孤立、片面、零散、无用的碎片化知识,也必然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死记硬背、很难运用的僵化知识。“化整为零”式的课堂教学,正是造成德育课程教学实效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重视知识系统性,必须努力学习和运用系统论,切实树立系统思维观,实施“化零为整”的系统化教学。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虽然关注概念、观点之间的联系,力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但对“体系”概念并不十分清楚,简单拿来英国托尼·布赞“思维导图”和魏书生“知识树”,并未真正揭示事物内部及其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实质上只是所学知识的条理化堆积,很难真正达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许多教师忽视学习方法研究,也难以实现知识系统化。事实上,唐代杰出文学家韩愈谈读书时就曾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的“提要钩玄”读书法。我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创立的“系统构图”学习法,更是发展智力能力和系统掌握知识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综合实现的高效方法。重视知识系统性,切实教会学生运用整体性、系统化的学习方法,既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抽象概括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系统掌握德育知识、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方略。

四、求行:加强课程导行性,提升实效的根本举措

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王守仁),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就首次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在知行关系上,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行合一”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然而,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考试,至今仍将德育课程误当文化课程看待:教师课上讲了教材理论,学生课后背会了知识观点,考试考了及格分数甚至100分,德育过程到此结束,德育任务就此完成。实在地说,教材体系的重知轻行、教学过程的知而不行、考试评价的知行脱节,正是造成长期以来德育整体效益不佳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德育课并不只是听课背书、考试做题,而重在实际运用、生活践行。1942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著名演讲中曾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德育理论研究表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包括知、情、信、意、行的完整过程。作为德育课程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懂得做人道理,而且还应进一步要求和指导帮助学生在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自觉践行。在生活体验中理解做人道理,在德育理论指导下文明生活,才是德育课程真正有别于其他文化课程的本质属性和特殊之处。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教子名句,强调的就是这一道理。德育课程作为教育青年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德育课程不能仅仅培养只会纸上谈兵而不去践行的高谈阔论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修身立德贵在知行统一、效在言行一致。

提高德育实效,必须深入学习和遵循德育理论,切实克服知行“两张皮”,努力树立知行统一观。这就要求德育课程的教材编写,要合理调整知行内容比例,加强行为规范要求,加大行为引导力度。德育课程教学,既要教会学生做人道理,理解掌握德育知识,让青年学生明确我国政治、法律、道德方面的做人底线,努力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观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观,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好公民,更要切实加强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学校里尊敬师长、爱护公物,课堂上勤读善思、专心学习,宿舍里友善互助、和谐相处,家庭中尊重长辈、孝老爱亲,社会公共生活中遵纪守法、文明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德育评价考试特别是中考、高考政治命题,也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重视和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日常生活行为的考查。重视和加强行为规范指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帮助学生转知为行,既是落实德育课程立德树人任务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提升德育课程整体质量的根本举措。

实近整行,四者之间不可分,相联互促、相得益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课程。实事求是、舍远求近、化零为整、转知为行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四者之间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密不可分的。实事求是强调的是教学过程的唯物论基础,舍远求近强调的是资源案例的生活化特征,化零为整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的系统化要求、转知为行强调的是德育课程的根本性宗旨。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实现德育课程的育德功能,合力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闻学、系统论、德育论,都是全面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和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际效果的重要理论基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面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切实遵循课堂过程求实、案例资源求近、学科知识求整、德育目标求行的客观规律,尽力提高德育课程的科学性、生活性、系统性和导行性,系统构建立德树人新德育模式,教育帮助青年学生逐步形成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能够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广大政治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崇高使命,也是大幅度提升德育课程立德树人实际效果的希望所在。笔者盼望这一天的早日到来,更愿与广大同行一道,继续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