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教学的发展,要求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其他新颖教学”的方式,达到“高效率、多信息、全方位”的教学目的。而初中政治这门课程,正是被誉为“呆板、枯燥、乏味”课程的典型。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时事政治资源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教学核心;时事政治;初中政治教学;新课程理念
时事政治与政治这门课程密切相关,在教材中具有典型实例和素材的作用,如果在初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将时事政治与课程充分利用起来,达到与讲课时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目的,不仅可以发挥出政治教学的时事效应,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优化教学效果。
一、将时事政治的素材引入教学,可以激发和培养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习的热情,而要做到此点,就要不断地丰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堂中。在讲解到一些沉闷的知识点时,教师应改变以往一味灌输或填鸭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一些新颖的方式,例如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将时事政治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贯穿其中,把走神、开小差的学生重新带回到课堂上,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
二、时事政治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
政治这门功课包含着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让学生们死记条条概念与理论,却并不形象地讲透这些概念的本质及其含义,只会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就是谈些“假、大、空”的内容。此时,将时事政治热点插入这些知识点中,平易近人的内容一下就和学生拉近了距离,让这门功课显得更加“接地气”,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理解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顺境與逆境”部分时,很多学生虽然能理解顺境与逆境的字面意思,也能讲出在顺境不骄傲、逆境不气馁的做法。但学生的理解仅仅局限在概念的表层,此时就可以结合我国当前发展实际,用生动鲜活的例子为学生指出国家发展既有综合国力、科学技术实力不断提高的顺境,又有国外势力干扰、国际环境复杂的逆境,让学生记住了很多抽象的概念,这样就达到了思想政治课的根本教学目的。
三、时事政治案例渗入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须在短暂的上课时间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加强各方面能力的锻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言道“学到老,活到老”,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日后的成长也是极为有利的。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全册“又到两会时”部分时,可以以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例,向学生介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来分析我国政府的职能与性质;与此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分析对政府权力监督的必要性与监督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长期下来,还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时事政治同步教材与习题,充分体现教学的载体作用
时事政治不仅体现在课堂之中,也渗透在各类型的考试题目之中,这也是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即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做完一套试题就等于明白了社会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件。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在选择参考题与材料时,就需要紧密地跟上时代的步伐。
综上,初中政治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掌握课本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更要求学生用所学正确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将时事政治内容引入初中政治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荣华.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9).
[2]李 朴.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教学原则在高中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创新运用与发展[D]. 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作者:苏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