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也,邓招,孙亮,王有国*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以山丹县艾黎纪念体验园为例,探讨如何将地域和色彩元素应用在名人纪念体验园中。以路易·艾黎为背景,提取山丹与新西兰的色彩和地域文化,运用冷暖色调,分别表达以“静”为纪念、以“动”为体验的功能主题分区。同时找准山丹与新西兰文化的切合点,通过色彩与地域文化的协调搭配,使二者巧妙融合,构建一个人机互动的纪念性体验园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色彩;地域文化;艾黎;纪念性;体验性;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2015)03-0049-06
收稿日期:2015-01-06 修回日期:2015-02-28 网络出版时间:2015-06-0220:22
作者简介:张也(1989—),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通信作者:王有国(1970—),男,甘肃山丹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与景观设计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602.2022.007.html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of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20159(3):49-54http://xb.ynau.edu.cn
ISSN1004-390X;CN53-1044/SE-mail:ynndxbsk@qq.com
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3.010
色彩在自然界中不仅是视觉上的分类归纳[1],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色彩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格和文化特征。随着造园水平和创新思维的提升,园林设计也不断向多元化发展,除了在拥有各自特定的个性之外,各色间的共性也使它们能够和谐处于同一环境中。这种魅力使得色彩赋予环境以性格,它与人的情感是息息相关的,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色彩的感性认识能产生情感。
园林是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2],纪念是对过去人或物的一种怀恋。纪念性园林是普通园林的一定因素的继承与发扬,是人类缅怀情绪的精神寄托,也是人类纪念情感的物化形式以及城市与人物的记忆衔接,它所包含的精神文化价值是它与其他景观的根本区别,因此,它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案地处历史悠久的山丹县——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它集物质文化资源为一体,在既有的名人纪念意义的定位基础上,以“主—客—主”(人们—园林—艾黎)为设计宗旨,力图在整个园林中通过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人们参与其中,营造出休闲、体验且肃立的多元化情感纪念空间。
一、艾黎纪念体验园概况
艾黎纪念体验园位于山丹县新城区,占地面积8.8hm2。自东北方向顺时针毗邻古长城、艾黎博物馆、四星级酒店、新西兰旅游度假村、居住区以及生态农业体验区。艾黎纪念体验园作为山丹的一张新名片,是对优良传统的传承,是中新文化的交流,是现代艺术的创新,更是对已故先人的记忆,是对艾黎给山丹以及中国人民带来的多彩生活的传颂,见图1~2。
二、艾黎在中国的60年
路易·艾黎(1897—1987),新西兰人,1927年来到中国,1938年担任行政院咨询“工合”工作的技术顾问,1940年在陕西创建培黎工艺学校,1944年该校迁到甘肃省山丹县,一度发展到近600人的规模,设有近20个供学生实习的生产组,实行半工半读,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针,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他与乔治·何克创办的培黎学校,为山丹这片土地的黎明孕育新生,这对于当时偏僻落后的山丹来说不亚于一场启蒙运动。他爱学生如子,抚养6名中国孤儿,自己却终生未娶。20世纪80年代,他捐赠文物陈列馆珍品达四千余件,也因为他的贡献,山丹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大县[3],以及丝绸之路旅游线上重要的一站。
三、艾黎纪念体验园的色彩及地域文化提取
(一)色彩的提取
基于对艾黎背景的调查研究,综合新西兰和中国的地域文化,择其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元素,借由“艾黎”这座精神桥梁,诉说人们对世界、历史以及艾黎的缅怀。英国规划专家兰卡斯特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认为色彩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因素[4]。
1.色彩的属性
色彩是人的视觉元素之一,色彩的属性即色彩三要素,分别为色相、明度和饱和度[5]。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它是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图3),所有的色相都有冷暖色调的分别,色彩的冷暖属性即色彩的温度性,色彩本身并无冷暖温度的差别,是视觉色彩对周围事物的联想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内在反应。
2.色彩的性格
(1)黑色系。黑色是红黄蓝三原色同量叠加而成的颜色,在五色体系中,承袭了最原始的色彩感知,是天的颜色,是众色之母,在中国色彩文化史上尚黑的时间最长。
(2)白色系。白色中国古代的一种意向表达。具有多义性的色彩,通“无”,代表纯洁,象征高尚圣洁优雅。
(3)红色系。红色是中国的魂,是中华民族最高旗帜的颜色,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代表着生命、热情和光明,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4)黄色系。黄色在古代是皇帝的专用色,是黄金的颜色,位于五行的中心,它象征着高贵、权利、财富及大地,同时又是中国人皮肤的颜色,也具有人本思想的意义
(5)绿色系。绿色是希望的颜色,代表着勃勃生机,是青春的象征、和平的代表,是大地的衣裳——植物的颜色。
(6)蓝色系。蓝色是海洋、天空、水和宇宙代表纯净、理智、安详和沉稳。
3.色彩的冷暖与动静的关系
园林色彩所营造的气氛应与园林功能分区相吻合,本案要表达的“动静”于色彩便是暖调与冷调的定义。暖色包括红、橙、黄,冷色包括蓝、绿、紫。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同一色系也有冷暖的差别,比如暖色调的红色系中,大红跟朱红作比较,大红偏冷,但是把大红与玫瑰红对比,大红偏暖。不仅如此,同一画面与不同画面作比较,也可产生不一样的温度、韵律感见图4。
在本案的“静”区,以大面积的冷色调为主,用偏冷的暖色作为点缀,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也营造出一个宁静和谐的氛围。在功能的“动”区,暖色调活泼、跳跃的色彩给人一幅热闹的画面,以其为基调,再掺杂少量冷色,整个空间张弛有度,给予游客一个良好的互动体验环境。
(二)山丹地域文化的提取
1.培黎学校
由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和英国人乔治·何克,为中国培育一批优秀储备人才而创办的培黎学校,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继续向像祖国输送多层次合格的实用技术型人才。
2.汉明长城
修筑于不同朝代,汉长城在北侧,明长城在其里,走向一致,长度等同,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专家誉为“露天博物馆”。
3.丝绸之路
山丹位于“河西走廊”中段,是丝绸路上的咽喉要道;山丹军马场这颗丝绸路上的绿宝石,位于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由西汉将军霍去病始创,是历代皇家军马两千多年来的繁殖基地,现位列世界第一大马场;龙首山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北部,是艾黎是生前最喜爱的山之一。
4.民间艺术
两千一百多年来,山丹因具独特的地理、历史背景,为其地域性的民俗文化打造了广阔的舞台;剪纸艺术是山丹人民用勤劳的双手耕耘的一方朴实无华的艺术田地,它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三)新西兰文化提取
新西兰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国家,它多元化的性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融合。
1.民俗文化
一千多年前毛利人占据于此,他们的绘画、木雕、编织和建筑装饰各具鲜明的艺术风格[6],他们的舞蹈从最初表达胜利信念转变为一种礼节的仪式,毛利人脸部和身体的纹身即是一种装饰,又是地位的象征,这些原始风情的毛利文化便成为新西兰的一部分。
2.物质文化
Kiwi是一种水果的叫法,是几维鸟的称呼,是货币上的图腾,也同是新西兰人民的名字。在这个热爱运动的民族,橄榄球是最受欢迎且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新西兰的白葡萄酒产量占全国百分之九十,它直接、强烈、清爽、新鲜的口感,极好地表达了这个年轻、美丽国家所具有的活力。
四、山丹艾黎纪念园静态的文化体验
(一)艾黎光辉耀山丹
道家提倡见素抱朴,赋予黑白以哲学内涵,认为只有黑白才是最本质的。《潘天寿谈艺录》说“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面彩骈臻,虽无色胜有色也,无色自在其中,胜与青黄朱紫矣”。[7]
黑与白,方与圆,都代表天地两极,代表阴阳两种至高境界。周髀算经认为:“圆属天,方属地,天圆地方”。圆体现灵活,方注重原则,前者融汇了道家通变、趋时的精髓,后者贯通儒家品行道德的精神层面。圆方互融,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精神。
在以纪念艾黎为主题的景观节点中,以方体为舞台,踏步而上,并非传统式的纪念碑,换而代之的是白、黑两个柱体空间,二者的建造,分别为纪念艾黎与何克而创造一个私密的对话空间。通过传统建筑中光影元素的设计,墙与地面就如画纸,晨曦与余晖好比墨汁,镂空的艾黎肖像与人生格言分别被晨曦和余晖映射于白色柱体的西墙与东墙上。借由光影作用而产生的诗意效果,带领人们进入到一个静寂、安详、平和的追忆空间。与之相对应的是黑色镜面大理石铺贴的圆柱体,在外墙离地1~2m的位置篆刻出乔治·何克这一生的伟大贡献。此外,连接他们的是四个树池,分别代表他们共同抚养的山丹孤儿见图5。
(二)情系师生培黎缘
1.地域表现
关于培黎工艺学校在本案的表达,两段看似分离却合二为一的校门代表着艾黎与何克,他们拥有着为山丹教育而奋斗的共同目标,在设计形式上虽是独立的个体,却彼此相依。教室是以两面墙以及麦秆画装饰的“黑板”围合而成的半封闭空间,是一个类比学习区域也是一个地域文化的展示空间。
2.色彩提取
教室内课桌与座椅是的设计有独特的背景,它讲述的是艾黎组织全校师生协助解放军解放玉门从而获得彭德怀司令颁发的“西北解放纪念章”的故事,它不仅加强了后人对这段光辉的历史的记忆,更是连接人们与艾黎的桥梁。在设计风格上内外三层圆形代表桌椅,由内向外逐步增高,有着“天天向上,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在色彩的应用上侧重西北五省的代表色——红、黄、蓝、绿、灰,因其属于“静态”区域,表达的是较为安静的学习环境;此外,以绿色草地作基调铺陈圆内走道,圆形座椅从外到内分别用蓝、黄、红色表示,过道则采用灰色,大面积的冷色调加上偏冷性的红与黄,增加画面对比度,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红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之一,是陕西延安革命根据地的颜色,也是青藏高原的太阳——红幡的代表,具有兴旺的寓意;黄是甘肃的黄河,陕西的黄土高坡,皇权象征的西安古都,以及位于新疆的中国第二大沙漠的颜色;灰色是西安古城墙、兵马俑、秦砖汉瓦的颜色,代表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悠远的神秘感;绿色,希望的颜色,它对于甘肃山丹是艾黎与何克的到来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又是一次春的洗礼,从此这片土地将生机盎然,也代表绿水(绿幡)、树木蕴育着的智慧;蓝色(蓝幡)代表西藏、青海永远纯蓝的天空,是力量的象征,见图6。
(三)丝路绵延意悠悠
山丹是丝绸路上重要的一站,胡腾舞也是经西域由这条路传入并在此发扬,又因在这条贸易道路上以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所以在“丝路”的表现上融合前述二者的共同特征——丝绸与胡腾舞。整个区域被一大一小的由草皮覆盖的圆叠加而成,分别代表丝路与胡腾舞,它们融合相交处采用室外防腐木的材质,是个性与共性的表达。在平面形式上展现它柔美、婉转、优雅的特征,然而在空间的体验上,选择塑型能力较强的铁丝与热弯塑型后的木条组成的连绵“丝带”,如若细看,蜿蜒的曲线也像是翩翩舞者挥舞着他的长袖戏袍,一起一伏间带你进入一个接一个奇幻的空间,见图7。
(四)长城承新中外谊
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博爱、包容、无私才是母爱最伟大的象征[8]。借由艾黎这个精神纽带来维系他第一和第二故乡的感情,也是中新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伟大举动之体现,应用在本案的景观表现手法上,即从地域性和本土性出发,以山丹汉明长城承载新西兰的文化元素,将二者巧妙融合成一个整体。
以长城为依托,分别以汉长城与明长城为弧形组成的类似圆的空间,形似毛利人对山丹人民所行的“碰鼻礼”,是中新文化交流融合的美好寓意。在灰色调的外墙上附以新西兰民间传说,把具有新西兰代表性文化——战舞纹身、木刻、kiwi、橄榄球等元素,用新西兰雕塑、木刻的传统工艺手法,将它们陈列于弧线长城内。内部圆形空间以新西兰葡萄酒文化为背景而设计的游人休憩广场,在渲染葡萄酒文化内涵的同时,提供一个休憩场所(图8)。在注重人们的视觉、知觉、行为体验的同时,加入以地域为背景的文化体验,以艾黎为导向的情感体验,以及暖色调的动感视觉体验。
五、山丹艾黎纪念园动态的韵律体验
(一)古今中外军马魂
山丹军马场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加上马场是为皇家服务这一背景。色彩选择上以“黄绿色”草地为主调,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也是荣誉的彰显,更是对山丹这片土地的尊敬,同时衬以黄绿色块的不同材质和马塑像的搭配,构建一个和谐动态美感的场所,见图9。
(二)艾黎引领未来路
通过两个道路分区进行表现,跋山涉水之路与未来大道之旅。也因其毗邻居住区,故在设计上综合休闲健身的功能。曲折迂回的园路以鹅卵石为地面铺装,在一侧辅以可憩可玩的“梅花桩”形式,加上暖偏灰调的色彩,还原由艾黎带领师生遥途到山丹的艰辛路程。园路中一大一小空地广场的设计,再以暖色点缀,似乎在诉说着希望就在前方(图10)。多种色彩的观花树喻示山丹人民因为艾黎的到来过着多彩的人生,并走在一条前程无量的“未来大道”上,路旁的“顾盼亭”像在诉说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请谨记前人的功绩。
(三)儿童嬉戏游乐区
通过把室内家具中桌、椅、床的放大再合而成的榻榻米,为孩子们建造一个户外的娱乐空间。多彩色与不同材质的搭配,使孩子们产生新鲜感的同时,并抓住他们的眼球,引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知识探索。在设计形式上,以艾黎捐献的古文物书籍为设计构思,在榻榻米构建的平台上,以木刻、绘画及其他手法再现文字和图像的辉煌,这也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新的方式。
在榻榻米一侧以龙首山为原形,构建一个多功能娱乐休闲空间。从“之”字形的外观上看,它是起伏的山脉,置身于此,领略当年艾黎于龙首山的挥斥方遒。它的尾端是供儿童娱乐的滑梯,下部的沙地设置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从上体验到的是它娱乐性的一面,然而从侧旁入,便可发现因为它巧妙的造型筑成一个可避风遮雨的休闲亭。亭子内壁的材质以拉丝钢板与木方相结合,在钢板上运用山丹地域文化剪纸工艺,内置暖色灯管,体验温馨舒适的自在氛围。
六、结束语
综合现代园林发展的多元化,通过色彩的探讨对人们知觉联想的行为体验,山丹与新西兰文化融合的巧妙衔接,以及对艾黎事迹的记忆重塑,营造一个从表象意义上升到情感纪念而又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体验性园林,这就是本文所揭示的艾黎纪念体验园的设计风格及文化内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虎森.浅谈色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2(8):123.
[2]吴隽宇,肖艺.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J].中国园林,2001,17(3):85-87.
[3]李仲杰.五彩山丹艾黎情[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
[4]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12.
[5]邵黎明.园林美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0.
[6]李晶.对新西兰土著毛利人历史与现状的探析[J].世界民族,2005(5):1-15.
[7]王艳文.传统五色体系及含义[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3):149-150.
[8]朱建新.园林文化的本土性和国际性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12(1):58-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