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教学模式探讨

  • 投稿零号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579次
  • 评分4
  • 91
  • 0

陈巍

(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摘要】本文在简要分析非英语专业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英语选修课程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教学考核评价环节薄弱等问题基础上,重点从实行分级英语水平测试、设置连续性的英语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内容突出专业特点以及建立选修课教学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围绕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教学模式的改进进行设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选修课;教学模式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对外交流和贸易的日益增多,各行业亟需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提升自身外语水平的途径除自学外,最好的途径便是通过英语选修课进行学习。目前,高校结合本校实际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一些英语选修课程,在提升学生外语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构建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1 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现状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一些新的教学理念被引入到英语选修课程当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英语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这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大学英语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英语选修课程专业特色不突出

目前,大学开设英语选修课程时,大多数为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进行划分,而是采用统一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专业特色在英语选修课程中得不到体现。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科技类英语,即能够辅助他们进行专业学习,能够在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所帮助的英语能力培养课程。从这一点看,目前,大学课程设置中缺乏与非专业学生专业特点的结合,容易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出现。

1.2 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

高校各专业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其英语基础各不相同,入学后选择英语选修课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为此,近年来,不少高校针对非英语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引入了分层教学方法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如果单一采用了分层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其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配合和衔接,则保证学生能够持久地、积极地、主动地进行英语选修课程学习,因而更谈不上学习成效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1.3 教学考核评价环节薄弱

考核评价环节是对课程教学进行总结和反馈的重要环节[1]。当前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在结课时,比较常见的考核方式是写论文和表演话剧两种形式。这两种考核方式各具优势,且可以组合使用。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针对考核内容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少积极性、参与度以及日常表现等方面考核,从而导致了最终得到的考核结果不客观,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成效和选修课教学的效果。因此,进一步丰富考评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尤为重要。

2 非英语专业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改革设想

高校在开设英语选修课程时,必须充分考虑非专业学生的特点,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注重合理设置课程,在充分利用有限课时的同时,积极运用网络、多媒体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知识学习机会,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升。为此,应尝试从如下几个方面改革非英语专业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模式。

2.1 在选修课程前实行分级英语水平测试

在学生选择选修的英语课程时,对学生进行分级英语水平考试,通过考试可以实现对学生英语基础的考核,综合的评判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而依据其基础的不同以及英语水平的不同分别安排到不同起点的选修课程中。在安排课程时,针对英语基础偏弱的学生,基础阶段的选修课程安排较大比重,基本功学习和操练。当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后,再安排其参加高阶段的英语选修课程学习;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相对较少课时基础课程学习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英语拓展阶段学习,并可依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要选修的课程,例如翻译;商务英语等等。

2.2 设置连续性的英语选修课程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2]。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经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智水平将日趋逐步完善。对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各种能力和拓宽视野[3]。英语能力是当今社会下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因此,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有必要在大学期间连续性开展英语选修课程。具体如下:

首先,依据课程要求,分学期设置英语选修课程。主要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要切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其二,要强调英语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共同提升;其三,突出课外学习和运用网络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课程设置要尽可能合理,一方面要将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的情况考虑在内;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必须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此外,应注重各学期之间英语选修课程的连续和衔接,即前学期所学内容应在后学期有所涉及,而后学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对前学期内容的深化,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其次,课程内容安排突出多样性和针对性。通过开设不同类型的英语选修课程,可以充分满足学生渴望学习英语的需求,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外的知识。通过多样性的课程设置,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选择。同时,要注重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例如,在开设口语课程时,可以细致的将课程内学生应掌握的技巧进行划分,如:陈述技巧、讨论技巧、谈判技巧、辩论技巧等。围绕这些技巧,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设置对应的训练模块,既能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也能提升英语选修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此外,要打破传统的课程顺序意识。进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基本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在开设课程时,除设置少量基础类课程外,应将大多数课时重点放在一些技能类,文化类的课程上。传统意识中,课程的设置多是按照文化课程居前,技能课程居后的顺序。其本身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针对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不妨尝试采用“平行式”的授课顺序。如,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类、专业英语类选修课程平行开设。这些开设的课程,应当以学生的兴趣,社会的需求等方面为标准来进行选择。例如,在开设语言技能类课程时,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即学生的专业性、社会需求以及实用性。所谓学以致用,语言技能类课程的开展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英语交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课程中,可以安排高级听力、实用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而语言文化类,则应突出跨文化、原版阅读、原版文学或影视欣赏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真正的英语母语预料,品味语言背后的文化,可以快乐的进行学习和讨论。

2.3 英语选修课程注重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

在高校,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特别是理工类学生,开设科技英语选修课程尤为重要。结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开设对应的科技英语选修课程,可以满足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基本需求。科技英语课程,有别于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其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因此,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科技类英语选修课,与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同步进行。将科技英语课程作为一个衔接,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由基础类英语学习向专业类英语的转变。在实际安排科技类英语课程时,可以依据各个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特点、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循序渐进。

2.4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大班教学模式

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选修课的主要形式是大班教学。创新选修课教学模式,需要在大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授课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引入多媒体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教辅光盘、电子课件、原版歌曲或电影等来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素材和内容的输入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可以扩大学生视野。

2.5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已被广泛地运用于高校教学和管理当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网络的教学,具备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点[4]。在非英语专业英语选修课中,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方面,基于网络环境开展主动探索式学习。互联网资源丰富,检索方便,更新速度快[5]。发挥互联网的这些优势,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环境。同时,大学生群体多对互联网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网络的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更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自主去探知和学习。基于网络环境下构建起来的英语选修课学习系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使得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和解决。

另一方面,发挥数字校园平台的优势。近年来,各大高校加快了校园网建设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英语选修课的开展,应当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优势,充分利用平台上数据库资源,如新东方英语学习平台等。将这些作为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作为课外知识补充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讲解经典句型时,可以引用新东方英语学习平台上的一些例文。同时,也可以将一些经典文章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6 设置合理客观的选修课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在教学中,要增加教学评价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不仅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可以使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学习和实践。

此外,应丰富评价内容。特别是将学生学习态度、日常表现、课程参与度等纳入到评价内容当中,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的对自己的需求、学习的成效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总结

大学英语选修课是对高中英语基础课程的延续和补充,也是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索契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特点的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模式是推动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本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特点基础上,对英语选修课程、课时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选修课程教学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冯牡丹.英语选修课开发的新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1-2.

[2]杨雪莲.教育理论视域下英语选修课视、听、说的教学实践[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68-70.

[3]吴琼.大学英语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对策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136-137.

[4]石海毓.大学英语教学应“与时俱进”——关于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探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01:126-128.

[5]李爱民,周珊珊.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和探索——基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C级学生英语选修课需求分析[J].学园·教育科研,2012,21:5-7.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