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攀
(合肥学院 公体部,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形式迫在眉睫,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通过设计高校公共体育课混合式学习框架,理论上认为高校公共体育课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模式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展示、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更好的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建议加强混合式学习过程中教学平台的基础建设、积极推广混合式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高校;公共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21-03
项目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混合式学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4jyxm323)
1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背景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由于受制于现有的场地、师资和教学成本的限制,目前通行的做法是:一、二年级每周安排2课时的教学内容,每个班人数不低于40人,大学生体质增强状况、体育锻炼与健康知识、技能的提高效果皆不尽人意。根据最新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2014】4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其宏观层面上是严格课程设置,健全保障机制,扭转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趋势,微观上也从多个细节进行了规定:大学生至少要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高校为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体育必修课,成立不少于20个体育社团……[1]。但仅有这些粗线条的规定、以及有限的体育课时,学生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的提高很难实现,而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学校对体育课时打折扣的现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既能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同时遵循体育技能形成规律,系统的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是一直困扰高校体育教学多年的难题。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大多是面对面的、一对多的面授指导为主要教学、训练方式,学员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理解力的不同,直接影响他们对该体育项目的接受程度和兴趣。授课教师在有限教学时间内面对众多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不少学生往往受制于有限被指导学习时间、面对面的学习指导形式,动力不足而失去锻炼兴趣、半途而废。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结合面授指导和在线学习的新型学习策略,合理整合教师、场地、时间等现实有限资源与网络无限资源,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特点、设计合适的学习流程、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最好学习效果的学习形式。体育在线教学资源所具备的互动、形象、直观、丰富的特点,可以给学生在场地训练之外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有效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训练活动中引入混合式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体质的增强。
2 混合式学习的研究现状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有机整合面授指导(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的新型学习方式[2],依据学习者的需求和特征、计划恰当的研修流程、采取恰当的学习内容、供应恰当的学习环境,从而达到最好学习效果的学习策略[3]。
国外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与应用源于21世纪初的企业培训和远程教育,在降低企业培训成本的同时,达到了非常好的培训效果[4-7]。随后,混合学习的应用研究集中于高校课程的教学与学习[8-10]。美国的Carol A。 Twigg博士在PCR专案(课程重新设计专案)研究中,对30个不同学校的30门课程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结果表明其中的25门课程的学生成绩显著提高,而这30所学校平均减少了37%的费用[11];韩国国立开放大学从2005年开始对新生辅导采用混合学习方式,帮助新生更快地适应环境,也显著提高了远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12];2013年10月,来自美国不同高校从事混合式学习研究的专家学者在北亚利桑那大学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教学研讨会Southwest Institute for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SILT)[13],交流并讨论了成功的混合学习教学方法、混合学习质量控制体系以及混合学习方法的潜在挑战。
何克抗教授是国内最早一批对混合式学习开展研究的先驱,2003年12月在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他介绍的混合式学习思想。自此以后,混合式学习在教师培训、学校教学和企业培训等多种教育活动中得以研究并应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混合式学习”为精确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搜索到2004年-2013年期间的论文共312篇,其中,2008年至今的论文大多是针对混合式学习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而提出的一些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问题的研究[14-16]。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通过网络平台辅助教学,进一步促进结合了面授指导和在线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方式的研究和应用。上海师范大学通过构建Moodle教学平台实现了混合式学习,并开发了适合混合式学习的各种电子资源和材料以及精品课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20]。很多高校的教师在建设精品课程中也融入混合式学习思想,为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实践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但文献资料检索显示,目前国内文献关于混合式学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研究仅三篇[17-19],反映出该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处于严重的滞后状况。
3 高校公共体育课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
高校体育混合式学习模式吸收多位专家提出的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框架,应用系统论的理念,由前端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反馈评价四个部分要素组成整个混合学习系统,各要素之间通过层级的输出输入建立联系,整个学习模式通过反馈来检验完成教学目标效果情况。首先通过前端分析对学习者、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哪些内容适合面对面学习,哪些适合在线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然后按照学习目标,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学习活动,组织实施混合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设计并实施形成性评价得出反馈,指导教学的改进,不断地修改完善教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4 高校公共体育课采用混合式学习的优势
4.1 高校公共体育课采用混合式学习有利于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展示
在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对于技术动作的传授主要还是以通过动作分析讲解和亲身示范来完成,但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具有难度的技术动作是在一瞬间内所完成的,并且这些动作无法分解,学生很难模仿和领悟该技术动作的要领,混合式学习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将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进行影像的定格与慢放以及flash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呈现所要讲述的技术动作。使得学生很快就能直观理解。教师拍摄学生课堂的技术动作,上传到计算机终端设备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可以分解与慢放的影像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与改进。
4.2 高校公共体育课采用混合式学习有利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向交流
混合式教学平台拥有很强大的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师生间的及时沟通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学生人数较多,师生间交流不够,而通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在线交流互动。
4.3 高校公共体育课采用混合式学习有利于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
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通常是围绕着教师和教材进行,由于受到学生数量以及教学课时的限制高校体育教师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与指导,导致学生的自主化与个性化学习难以实现。通过网络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强大的教学资源信息库来进行自主化的学习与个性化的选择学习,突破传统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对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
4.4 高校公共体育课采用混合式学习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效率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对所有体育老师的要求很高,既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了解学生基本生理状况,更要有完整、正确的动作示范,从而培养学生感官模范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让每一位体育教师做到以上标准,尤其是完美的动作示范,比较大的影响了直观的教学效果。但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利用视频进行标准化的示范教学,从而保证学生接收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5 建议
为了保证高校公共体育课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模式理念可以得到认可,首先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重视:
5.1 加强混合式学习过程中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建设
硬件的建设是混合式教学平台实现的前提,软件的建设是混合式学习的核心。混合式学习平台的建设需要从硬件的建设与软件的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加大对平台设施建设与体育教育教学资源拓展的开发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来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的更新,让学生在正常授课时间内可以全方位的体验式学习,课余时间能够查漏补缺、巩固提高、及时反馈疑问,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教学平台的良好沟通渠道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以便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5.2 积极推广混合式学习教学平台的应用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方式,转变高校体育教师的惯性思想,积极的开拓体育教师的多年一成不变教学思维,首先让高校体育教师了解到混合式学习的高效、便捷优势,同时培养他们对互联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完善体育网络信息资源的环境,提高体育网络课堂教学与面对面教学的构思设计水平,保障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平台的顺畅运行。
5.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校体育公共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平台的模块来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强调互动和解疑答惑,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提高体育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来获取相关的体育资讯与教学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检索与处理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EB/OL]。http://http://www。moe。 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73/201407/171180.html。2014-6-11.
(2)王元彬。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仁[D]。山东师范大学,2003.4.
(3)Valiathanp。BlendedLearningModels。httP://www。learningeireuits。org/2002/augZOOZ/valiathan。html,2002.08-10.
(4)陈声健。高校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5)Thomson’s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 Boosts On-The-Job Productivity By 30-40%, [DB/OL]。http://www。netg。com。sg/PressRoom/PressReleases/2002/iobsurvev。asp, 2002-09-11.
(6)李广圣。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7)刘颖。混合学习在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8)Kyong-Jee Kim。 The present state and future trends of blended learning in workplace learning settings across five countries[J]。 Asia Pacific Educ。 Rev。 2009(10):299–308.
(9)D。Randy Garrison, Norman D。Vaughan。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eation:Framework,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M]。 San FraneiseoJohn Wiley and Sons, 2007: 71-83.
(10)Cara Lynn Sidman。 Exercise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nline, Face-to-Face, and Blended Basic Studies Physical Activity and Wellness Course Delivery Formats[J]。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2011(7)。
(11)邹景平。美国大学混合学习的成功应用模式与实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8(11):33-34.
(12)Hyo-soonYou,魏亚萍,李方红,等。在巨型开放大学采用混合式辅导系统的有效性——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案例研究[J]。农民科技培训,2009(1):4.
(13)Southwest Institute for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SILT) October ’13. [DB/OL]。 http://www2.nau。edu/d-elearn/events/。
(14)卢转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变革探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7):150-151.
(15)尹俊华,庄榕霞,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8-121.
(16)黄荣怀,马丁,郑兰琴,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17)杨芳。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3(3)。
(18)赵美芹。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J]。继续教育研究,2013(3)。
(19)韩桐。高校体育课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J]。体育世界学术,2011(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