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地方本科高校聚焦转型发展的理性思考

  • 投稿yuda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1013次
  • 评分4
  • 79
  • 0

倪璞 洪林姚爱华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不仅意义重大而且任务艰巨。面对地方本科高校在思想观念、环境氛围、办学投入等方面的不足,高校要准确理解转型的内涵,认真审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发展定位、课程建设规划与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应用型科研服务人才培养的策略、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个人发展的动力等,密切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实现校内二级学院(或专业)的自主转型,继而推进整个学校的转型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应用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政产学研对策

[作者简介]倪璞(1975-),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院校发展研究;洪林(1961-),男,江苏盐都人,盐城工学院高教研究所所长、学报编辑部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产学研合作研究;姚爱华(1976-),女,江苏大丰人,盐城工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院校发展研究。(江苏 盐城22405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05—04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一项重要部署。为此,教育部将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作为“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突破口则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可以预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领域继管理体制改革和扩招之后的又一次深刻变革,而且意义更深远、任务更艰巨。准确把握形势,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这一国家策略,对社会、高校广大毕业生及学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顺势转型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意义重大

2012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171所,其中,非“211”高校包括本科办学历史较长的地方本科院校、部委或行业转制地方管理的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共1055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90.1%;新建地方本科高校647所,占非“211”高校总数的61.33%。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它们隶属于各省、市、自治区,以地方财政供给为主,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本科院校要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更大空间,必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现行的高校分类与评估体系存在误区,致使高校的发展定位不断“攀高”,在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等发展措施的制定上出现很大的趋同,导致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水平与经济建设需要不相吻合。研究表明,地方本科高校的毕业生与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着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知识结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脱节。1长此以往,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教育部对就业率的统计显示,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一直低于“985”“211”、地方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这三类高校,1999年以来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如此。对这些高校来说,抛弃传统的重规模发展的思想观念,重视内涵提升,重视“以质图强”,顺应潮流,立足地方,明确转型方向,对改善学校的办学生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顺势转型有利于地方高校准确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如何找准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出现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政府和社会投入不足、办学基础相对薄弱、师资结构问题突出、服务地方(行业、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有限等原因,难以跟上老牌大学发展的步伐,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没必要走传统大学的发展之路,而应依据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重新进行科学定位,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内涵,赢得学校自身的发展空间。对此,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在2014年春季产教融合发展论坛上再次强调,转型意味着高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体制、办学举措的整体转变,是地方本科高校从追求传统的、既定的“学术形态”向现代的、创新的“应用形态”的整体位移,是一场“国家、民族需求”倒逼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客观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只有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升级之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彰显其主力军的地位,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2.顺势转型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3年发布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应实现以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模式转变,实现学术性专业人才教育向职业性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转变。教育部2014年的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方向上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理性抉择。如何切实有效地引导转型,2014年教育部等三部门颁布的《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应用技术类高校生均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要高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并根据办学成本对不同专业设定不同的拨款标准系数,重点支持技术性强、社会急需和与艰苦行业相关的专业的发展。国务院2014年6月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人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可见,国家对转型高校将给予相当多的优惠,通过招生指标分配、投入经费调整等措施来推动转型。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抓住机遇,顺势转型,以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3.顺势转型有助于地方本科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地方高校大多意识到,只有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催生了大范围的扩招;另一方面,由于直接服务于社会的现实需求,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雷同的现象更为突出。加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相对单一,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对学生能力素质评价的权重相对偏低,导致毕业生的专业集中,而他们的学术水平不如“985”“211”学校的毕业生,职业技能又不如高职学院毕业生,所掌握的技术技能与行业企业要求相去甚远。地方本科高校顺势转型,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又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人才培养市场化的客观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适配率”和“胜任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从而较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地方本科院校推动转型的现实困境

实现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并不容易,就目前来说,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定位清晰,但特色不明显,导致高校内部对学校发展定位的认识不统一。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升本的高校,带有明显的应用型印记。比如,盐城工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当年在全国建材行业闻名的、以硅酸盐专业为特色的3所专科高校之一的盐城工业专科学校,从学校命名到办学规划制定,都坚持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再比如,徐州工程学院由彭城职业大学、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徐州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其办学定位就是坚持地方性、应用型。诸如此类的地方本科高校众多,但不少地方本科高校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是产学研合作,都与很多老牌学术型高校的区分度不大,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关联不大,理论知识传授权重比过大,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更新偏慢,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这说明,虽然学校的办学定位清晰,但人浮于事,特色不突出。

万里长城建成非一日之功,彰显应用型办学特色亦非一时之力,不少地方高校至今仍未完成既定的应用型办学目标,很多高校在认识与实践上不统一、不平衡,在转型发展的思考中还存在“学校要转为应用型高校,降格办学”的忧虑。2014年山东省潍坊学院院长王守伦对媒体道出了不少地方本科高校的心声:“国内一批高等专科学校都在削尖脑袋‘升本’,咱与职业教育有何相关,同应用技术搭上边就‘降格’了,我们要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2.理念坚定,但内忧重重,学校转型压力很大。面对纷乱的“转型”热议,不少地方高校审视自身的发展历程及得失,不否定学校的办学成绩,更不回避办学中的曲折失误,最终达成了共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就是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生源来源、培养方案、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转型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重在内涵建设。”②盐城T学院在坚定“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信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五转”之说:一要办学思想转型,二要发展方式转型,三要人才培养定位转型,四要办学层次定位转型,五要师资队伍建设转型。当然,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工作是一项很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困难重重。如“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转型,包括教学设施、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建设、教师的能力结构等。学术型高校强调大师,强调对学生精神思想的引领;而应用型高校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强调实践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是具有设计、规划能力的工程型人才;或既能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等劳动成果转化为产品、工程等物质形态,又能与技能型人才密切合作并指导其工作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转型发展中,打破原有的“以教为导向”的思维惯性和一味进行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真正按照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要求和进程,设置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这就必然要加强实验室、实训室、工程实践中心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力度,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成本。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会捐赠十分有限,融资渠道少,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学校转型要求教师不能只做单纯的“双师型”教师,而应既重视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具有创新精神和开发能力,又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产学研合作能力。但是,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实践能力相对欠缺,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与社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深人。我们知道,应用型的专业必须有应用型的科研,应用型的科研必须有高水平的学科支撑,而这需要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因此,“人才”难得,使得不少学校领导在推动转型工作时常常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

3.政府配套政策和评估评价标准的缺失,造成学校转型举步维艰。地方本科高校要因时、因地、因势谋求转型发展,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但是,政府还未建立起分类管理高校的体制机制,也缺乏与各类高等教育对应的办学标准与评价指标,在无法评价和审视自身转型的路径是否正确以及效果如何的情况下,只能等待时间的检验。因此,学校所做的每项决策都犹如博弈。

促进学校的转型发展,需要突出学校的“地方性”,尤其是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上突出“地方”应用性。“转型”涵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涉及面广,周期性长。转型的成败,在于政府、地方、企业能否为转型提供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在于政府、地方、企业、学校能否真正协同起来为转型努力。如果缺乏政府相应的顶层设计,地方本科院校就会缺乏更多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通道,也就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来吸引地方企业协同培养人才。比如,盐城工学院曾经参与地方政产学研合作相关的课题调研,从结果看,盐城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程度较低,学校承担地方大型综合项目的研究开发不多,能与地方企业开展成熟合作的关键项目也不多。究其原因,有学校自身科研能力水平不足的因素,但与地方制定的有关政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措施较少及给予的专项经费不足也有很大关联。盐城工学院紧贴地方经济发展,重点打造五个特色学科群,即建材、汽车、海洋生物、纺织服装、管理与经济,这些都依赖地方企业的参与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我们认为,如果政府能出台对企业具有约束力的法规要求和相应的减税拨款等扶持政策,“应用”二字在高校办学时就有了立足之基。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对策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固然需要国家、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但就学校自身来说,更应审时度势,充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规划未来发展,主动迎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浪潮,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1.准确理解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本质与内涵。“转型”不是校名的变更,也不是形式上的转变,更不是层次上的转变。这里的“型”,指办学的方向、办学的类别和办学的特色等,“转型”并不是“降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依据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我国高校大致可以分为学术型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三大类,也有学者将人才培养类别分为“学术理论型”和“应用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两类,而对应的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两类。不管如何分类,不同的高校只要遵循特色发展模式,在学科专业建设、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不断加强,都能培养出一流人才,成为一流高校。哼正如2011年中国高教学会会长瞿振元所说,学校的顶层设计要有智慧,还要有足够的定力和清醒的教育思想,要按教育规律办事。三类高校也好,两类高校也罢,指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路径和不同方向,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2.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走好各自转型之路。高校转型不能一味跟风而丧失自身的发展优势。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转型不能仅靠政府部门的指令,而应由政府、高校各司其职。政府出台鼓励转型的政策,具体如何转型由学校自主决定。国务院2014年6月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转型并不是依靠国家行政命令“一刀切”就可以完成的,而应由高校挖掘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依据市场经济导向,能动地实施转型。转型后的高校应充分保留自身的办学特色,走个性化发展的道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原校长田长霖曾经这样说过,一所高校,最重要的是有很好的战略规划,搞清楚到底要发展什么,学校的特色是什么。“如果说提高学校的声誉、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所高校的价值所在,那么合理的办学定位、走好自身的转型发展之路便是实现这一价值的重要前提。

3.高校主动对接地方企业深化“产教学研”融合。从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看,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接受系统技能训练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有赖于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是国家赋予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高校首先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性,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让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理念渗透到每项制度、每个专业、每门课程,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产教学研”深入融合,达到校企双赢、校地互惠的目的。“知识转让,可以从大学转让给工业,也可以从工业转让给大学。企业中的科研人员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技术知识,常常超过有关大学科研人员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技术知识。”高校要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措施,让地方、企业、学校多方面参与协同创新。高校要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加强产业技术积累,促进新技术的转化应用,从而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

4.通过“外引内培”,解决转型后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人才队伍,是地方本科高校围绕办学定位推动转型、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建立高水平的、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师资队伍,虽然有很多路径,但最根本的还是两条:一是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学科专业建设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并致力于培养本土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为高端人才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和内部竞争激励机制。二是强化与企业的协同,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大力推进“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如鼓励企业将技术中心建到学校.聘请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行业的高技能人才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和实践导师,将青年教师安排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训,等等。

5.坚持科研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根本宗旨。研究包含了以发现新知识为目的的“科学研究”和运用已有科学知识(规律)开发新技术的“技术研究”两个层面,“技术研究”以“科学研究”为前提和基础,“技术研究”以实际生产为导向和目标。。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更应成为“学”与“产”深层次结合的中介以及构成“产教学研”结合的关键性因素。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搞科研,首先重在“技术研究”,关注技术的实践运用。技术研究要服务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建设。技术研究的深人,又会倒逼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两种研究始终交织在一起,以“科学研究”为基、“技术研究”为果。当“技术研究”深入到一定程度,又需要“科学研究”引导其变革创新。高校转型要坚守科研,并始终坚持科研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根本宗旨。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以转型发展的国家需求进行全方位、根本性的改革,立足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制度性安排,才能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