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工作要多元化

  • 投稿二哈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597次
  • 评分4
  • 46
  • 0

文 / 李海龙

技工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有各级各类技工院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并逐渐成为我国蓝领甚至成为高级蓝领的主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未经过系统职业指导培训,未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因缺乏应聘技能,未能如愿就业。由此,职业指导工作对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一、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

1.师资队伍

多数学校虽然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但绝大多数任课教师的从业经历、企业工作经验不足,多从事基础课部门工作,很难到企业参观、学习,对企业了解甚少。其现状导致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一般,缺乏针对性。

2.课程设计

人社部将职业指导课程列入技工院校必修课程,并根据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指定了相应的学习教材。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都采用部定教材。但从实际情况看,部定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内容不能及时更新,缺乏现实针对性;二是内容偏重理论,忽视实践,缺乏系统性。

3.授课方式

多数院校的课程都以课堂教育为主,缺少实地参观、考察的机会,缺少诸如模拟面试、旁观应聘等提高就业能力的机会。

4.参与人员

据笔者了解,目前一些学校,针对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任课教师主要安排如下:学生所在系指定教师、所在年级班主任、负责就业安置工作的教师、学院专职任课教师,该项工作需多途径、多方面实施,才能收到实效。

二、提高职业指导工作水平的建议

根据笔者从事职技类实习指导工作的体会,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1.职业指导课程连续化

职业学校有其特有的特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有明确的需求,笔者认为要在人社部职业指导课程要求前提下,针对学生对职业指导需求的内容进行整合,参考相关教材、针对企业实况、结合学生实例、根据阶段需求编写校本教材。

2.课程教师合作化

要解决职业指导工作收效不大的问题,有必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所谓送出去,就是为职业指导教师多提供到企业参观、考察、学习的机会,只有这样,技工院校的职业指导教师们才能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所授课程才能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提供行之有效的职业指导服务。所谓请进来,就是根据学生不同时段对职业指导的不同需求,适时适势地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学校优秀毕业生、有更强影响力的高技能专家、人才、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到学校讲授应聘技巧、职业成才之路,职业生涯规划等等。

3.职业指导教育阶段化

目前,我国技工院校呈现出普通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多层次分布的特点,所培养学生的层次也有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的差异。因此,在阶段化设计方面,既要考虑普遍性,还要顾及不同阶段毕业生的需求。参考笔者所在学院情况,以中级工为例,简要说明职业指导教育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

(1)入门教育——基础阶段(入学第一学期),职业指导在低年级的任务是入门教育。一是通过军训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树立职业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二是通过参观、讲座等形式使学生认识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就业情况;三是通过心理测试、职业测试建立学生信息档案;四是通过班主任工作深度接触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2)提升教育——关键阶段(第二到第四学期)。各年级对职业指导工作的任务需求,是对学生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学生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将初步形成的正确理念落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职业指导课程学习、企业见习等形式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

(3)就业教育——完成阶段(第五学期到毕业)。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就业,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有实际及其特殊心理需求,补过拾遗地进行以就业为重点的教育,是职业指导工作在学生就业前的主要任务。就业形势、需求信息、面试礼仪、择业技巧、创业途径、角色转换等内容,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集体或个别指导。学校分别针对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努力方向、未来职业发展等进行指导,让学生拥有既符合个人的条件,又适合社会的实际职业理想。

4.职业指导实践企业化

随着国家和各地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多数技工院校的设备设施拥有量较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实习、实训条件不断改善,设备设施方面准企业化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双师型、一体化师资建设也使不少技工院校相继从企业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这些工作的开展,对技工院校实践教学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相对于职业指导工作来说,有的技工院校认为,学校设备设施优越,就没必要再到企业去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了,这样既能节省成本,又不承担安全风险,何乐而不为呢?但有一个问题,即职业指导工作既需要教师讲,更需要真实工作环境的体验。这种体验在学校,即使设备设施再好也无法完全实现。因此,要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职业指导需求,组织他们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了解未来他们的职场环境、素质需求等;学习一段时间的实训课程后,可以组织他们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一些动手训练,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进行工学结合;最后一年,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全方位熟悉工作流程、参与真实工作、体验真实工作感受、全面提高个人职业素养等。

5.职业指导参与全员化

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重要作用,也将在职业指导过程中除了职业指导教师外得到充分发挥,组织各学科教师、班主任、党团干部针对职业指导问题共同分析研究,调动全院教师对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方面的积极性。组织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来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增长才干。

职业指导工作的主渠道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学习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掌握职业指导的理论知识,了解职业,增强职业意识,按职业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专业课、文化课教师要从本课程特点出发,对学生辅以职业指导教育。文化课教师要侧重讲解文化知识与学生未来从业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6.职业指导过程全程化

一方面,职业指导教师从学生进校伊始,便利用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帮助其认识职业、选择专业、少走弯路。在学生学习期间通过职业意识训练课程来培养职业意识与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思考、规划就业岗位与就业意向。建立毕业生就业监测系统,对走上就业工作岗位的学生,开展就业情况的跟踪回访及调查,充分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及时了解其就业及思想状况,总结经验。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对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对学校专业设置,培养规格等方面的建议进行及时调整,最大限度地保证毕业生质量,缩短他们就业后的不适应期。

(作者单位: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