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

  • 投稿猫王
  • 更新时间2017-10-31
  • 阅读量653次
  • 评分4
  • 70
  • 0
【摘 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着眼国内外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结合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实际,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保障本科生科研实践场所及本科生科研团队的导师遴选等问题,从实践成效和经验出发,对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科技创新;培养模式;医学生;本科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精准定位构建多层次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实践保障体系的研究”(编号:XJK016BGD046)和2015年度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015-JG0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53-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方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使命,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国内外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本科生参与科研技能训练是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MargaretL.A.MacVicar教授就提出了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UROP),他相信学习来自于实践。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十分重视本科生的科研工作,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

综合性大学本科学校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更甚至,科学研究工作走在教学的前面,为教学工作提供基础性的条件和支持,而且十分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医学本科生已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但他们对于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认识有限,科研创新意识匮乏,动手能力较弱并且独立进行科研课题设计和撰写论文的能力较低。在毕业后除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从而获得良好的科研培训外,绝大多数学生难以得到规范的科研培训及科研实践。因此,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强调:“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

二、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

我校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已相应开展了一些学生科研实践活动,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结合经济环境及就业实况,探索新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建立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招募平台

高校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要激发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本科生知识论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及参与科研的兴趣,让学生把专业知识运用和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依托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网页建立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招募平台,向师生公布开放,科研招募平台是本科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建立将科研项目引入科研招募平台的良性发展机制,教师可把自己的科研课题挂上网页,实验室定期发布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招聘符合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同时提供一定的劳务费,符合条件的本科生都可以去应聘。

2. 本科生参与科研培养模式的构建

本科生参与科研一种培养科研人才的新模式,是科研工作的新鲜血液,为保证的长远有序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培养模式,使得管理规范化。

(1)构建本科生科研团队培养体系。本科生科研团队培养,从本科科研团队的选拔、招聘、培养、升级、退出机制等方面应建立完整的实施过程。首先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本科生知识论坛”,培养低年级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指导低年级本科生查阅医学最新进展的且有较高影响因子的中英文文献和综述,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同时一些有代表性的英文文献和综述还可以让学生翻译、制作成演讲课件进行汇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及参与科研的兴趣。有兴趣报名参与科研团队的学生往往多于实际实验需要的学生,受限于实验规模,盲目实施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太现实,以尊重兴趣,自愿参加为基础,择优选拔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的本科在校生。以下三方面是选拔的主要指标:①曾参加过创新训练、学术创新与研究、文献检索等活动或科研能力培养的课程。这些活动或课程可使学生快速熟悉科研内容和工作方式,从而快速融入科研团队。②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且空闲时间愿意奉献给科研工作的本科生。科研实验有可能安排在寒暑假、周末的时段进行,所以需要牺牲大量的空闲时间来完成所设计的实验。③真正热爱科研的同学。因科研需要经常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重复而又细致的实验和枯燥无味的实验数据打交道,有些因一时激情而加入科研团队的同学,面对如此情形,不禁激情迅速退却,半途而废。

(2)完善本科生科研团队的招募机制。选拔出适合的人才,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招募流程,从源头上对科研团队成员整体素质把关。结合学生的自荐书及每学期的各科学业成绩给出综合评分,如有参与过科研活动并有相应成果者可相应加分。并结合后续的面试环节给出综合评分,决定是否合格,从而为本科科研团队提供良好的综合素养及智力支撑,同时要特别注重团队成员的新老衔接。

(3)完善本科生科研团队培养机制。为保证科研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考核、退出机制。选拔合格的学生,结合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必要理论和制度培训后,将参与实际的科研活动,参与者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均以真实的科研活动为基础,形式上参照研究生管理,在课题深度、难度上将适当降低,让本科生真正参与科研活动中。本科生科研团队精神和文化将激励和敦促团队成员,促使学生在参与基地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一定要结合规范的考核机制,对参与者的科研能力进行评估,对其课题完成情况,通过墙报、论文摘要、论文等形式进行评比,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激励、鞭策的作用,优胜劣汰。

三、提供足够的科研实践场所

通过建立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招募平台,依托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设立科研项目开放性课题的形式,结合本科科研团队的管理机制,由点及面,广泛地促进我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探索本科学生参与科研的优势能力发展及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新途径。

四、本科生科研团队的导师遴选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之后其他大学等纷纷仿效。2002年,北京大学开始在本科生中设立导师制,而后其他大学相继推行并取得相应成效。这种基于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通过聘请相关专业并有经验的教师,主张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师生搭配,构建了一种基于师生心灵互动的新型“导学”关系,明确导师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规范导师的聘任与管理,通过实行导师制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科研活动中一系列的问题,如文献查阅、课题的设计思路、试验流程及结果分析、新课题的申报等等问题可及时咨询导师。但科研导师制的运转不能完全依赖教师本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落实导师的考核和工作量等制度,保证教师持久的高质量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因此,要建立明确的制度,构建对导师和学生的有效激励机制,以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态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经济发展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根本要靠人才。随着对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本科学生科学而高效地开展本科生的科研,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而作为医学本科生更应重视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本科生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关系。建立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培养模式,规范科研团队管理,为本科生科研活动创设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丑天舒,杨彤,盛海峰等.“寓教于研”——培养拔尖创新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信息,2014,(23):15.

[2] 陈静芳,周光纪.如何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48-49.

[3] 马宁,等.日本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启示[J],基础医学教育,2017,(3):234-236.

[4] 郭永福,徐乐中,邓娟,朱君妍,王涌涛,陈新,孟笑鹏.基于科研导师制的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1):63-66.

[5] 朱梅.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特点与实践经验——基于湖南农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的考察[J].职业时空,2012,(1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