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门县上叶小学(317100) 陈秀英
[摘 要]语文单元复习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原有的基础不同,信息捕捉的敏感度不同,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也不尽相同。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可结合语文单元复习教学实践,有效实施分层复习,内引外联,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单元复习 分合策略 提高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65
小学语文的复习要求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实施分层复习,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拔“尖子”、稳“中间”、扶“尾巴”的作用。
一、分析迁移程度,实施科学分层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指出: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不存在智能的悬殊或学业的优劣,所存在的仅仅是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迁移容量、迁移周期不同而已。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理解,比如对于相同的知识,有些学生两三分钟就内化了,而有些学生则需要十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及知识迁移程度,给学生合理分层,在班级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复习课中,应尽量创设闯关、游戏、比赛等情境,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激发兴趣,鼓励后进生
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对新旧知识的迁移、转化及内化的过程较长,上课时往往注意力不能集中,自主意识差,信心不足。那么,课堂中,简单的问题就要尽量留给他们,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他们能回答更难的问题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比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上,教师给后进生一份这样的练习:
智勇大闯关(闯过一关得一颗☆,看谁得的多)
第一关:我会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工程师。——高尔基
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第二关:我会写
读书有三到: 、 、 。——朱熹
天才就是 的汗水加 的灵感。——爱迪生
在后进生参与复习和做复习题时,教师要做好辅导工作,多鼓励他们,让他们焕发自信,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真正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2.挖掘潜力,督促中等生
中等生探究能力较强,对新信息的捕捉比较敏感,他们需要教师或优生的带动和督促,从中不断培养其自觉意识。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加强分析指导,进一步夯实他们的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如上个例子中,针对中等生的复习题就可以这样设计:
日积月累
高尔基说:“书籍是 。”这让我明白读书的重要性。而从朱熹说的“ ”中,我又学会了读书的方法。我还知道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
这样贴近中等生实际的复习题,能够有效巩固单元基础知识,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努力向优等生靠拢。
3.注重实践,培养优等生
优等生属于思维活跃,新旧知识迁移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一层。教师应拓展单元知识,编制实践性的复习题,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是延续上个例子,针对优等生可这样设计复习题:
名言巧用
我为图书馆选一句格言,我会选 。同学读书老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我会告诉他 ,有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同学老是抱怨自己不够聪明,成不了才。我想对他说:“
。”
这样引导优等生把已知经验进行梳理、内化、运用,加强实践,实现技能、技巧的迁移,就能真正实现复习培优的目标。
二、甄选复习内容,分层呈现信息
教师对复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要由易到难,逐步深入,以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思想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
1.基础训练求扎实
在单元复习课中,首先要复习的就是基础知识,教师在复习前要纵观整个单元的字词句。引导学生从一个单元的课文中罗列出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淆的字词,采取“一读、二写、三使用”的形式进行复习。一读就是读正确字音,二写就是会正确书写字形,在此基础上再学会使用。比如,一年级第一单元复习课上,教师出示“春回大地”一词,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描写哪个季节的词,再写出几个同样描写这个季节的四字词语,并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还请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写下来。这样的字词复习就体现了层次性,螺旋上升,体现了学生知识逐渐提升的过程。
2.阅读训练求落实
复习课是加强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在单元复习课上,教师可提供本单元重点阅读的片段,要求全体学生朗读并背诵,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荷花》一课,可让学生背诵描写荷花不同姿势的段落,并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荷花一朵又一朵的不同姿势。
而有些文章的学习则可要求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复习比较,领会其不同的表现方法。如七册第四单元都是描写动物的课文,其中《白鹅》和《白公鹅》在描写鹅的步态上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教师可先让学生复习回顾这两部分,再次感受作者的幽默风趣,然后比较: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同样的是傲慢、派头,不同的是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这样的阅读复习,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使阅读训练落到了实处。
3.作文训练求发展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复习也应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出发点,安排习作训练时要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注重方法的指导。如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习作复习就可结合本单元每课的小练笔进行。教师在投影上展示学生有代表性的片段描写:兔的吃相,鸭和公鸡的步态,猫的活动等,先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写作方法,再进行全班交流。特别是那些后进生的片段训练,教师更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指导,以增强后进生的写作信心。在此基础上再复习谋篇布局的方法,让全体学生进行习作训练。这样分层递进地进行作文复习,能让每位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隐性分层,激励全体学生
如果在复习后,教师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这无疑会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因此在评价时,我们要根据学生在语文单元复习中的表现,采取隐性分层评价。在复习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激励性的口头评价之外,我还摸索出了一种积分隐性分层评价的方式。所谓积分隐性分层评价,就是指根据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在阶段复习结束后,依据所得分数进行阶段性隐性分层评价。在实施积分隐性分层评价前,教师必须制定详细的积分细则,并向学生说明积分细则和依据积分进行的阶段性评价,由学生自己负责登记,小组长负责监督。以下是我制定的一份积分细则。
(1)在复习课上发言积极、声音响亮、回答精彩者得1-4个☆不等。
(2)字词,包括“园地”中的字词,听写一次全对的可得3个☆,允许多次听写,写对为止,也可得3个☆。
(3)单元整组课文中完成要求读的课文,视流利程度及语音、语调是否优美可得1-3个☆;完成要求背的课文,视流利程度及语音、语调是否优美可得3-5个☆。
(4)其他方面表现突出的(包括单元习作、单元巩固习题等)在教师及班委会的评定下,得相应个数的☆。
这种积分隐性分层评价方式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主要且有效的手段,可有效避免“以分数论英雄”的局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四、实施內引外联,开阔学生视野
单元复习课要重视“以点带面”的复习方法,通过内引外联来温习课内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为学生构建多维、立体的知识网络,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1.新旧结合,合理拓展
为了避免复习内容的重复、枯燥,在复习课上可拓展与课文相关联的阅读材料。这样,通过新旧材料的结合,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复习的目的,又可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复习《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后,教师引导:“古时候,还有很多诗句也表达了乡思,看看还有哪些诗人又是借什么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的?”这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通过回顾、背诵、比较,不仅升华了本单元的主题,同时也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能力。看到学生还意犹未尽,教师进一步拓展,绘声绘色地朗诵了余光中的《乡愁》,引导学生讨论:“在余光中的心里,乡愁是什么?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说:“乡愁是一枚枚小小的邮票。”有的说:“乡愁是一张张窄窄的船票。”还有的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从这些诗句体会到海外游子怀念母亲,想念祖国,思念故乡之情。”这时教师还不罢休,又出示了席慕容的《乡愁》,在拓展中再比较,使知识联系更加紧密,真正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习得方法,迁移运用
迁移,是以对过去教学内容和训练能力的复习为基础,向新的复习内容迁移或向其他方向扩展的方法。迁移可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复习《白杨》一课中得出: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大戈壁的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学生从中可以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进行习作训练,把文本中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写作上。这样迁移之后,不仅知识、内容和方法得到了有效复习,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单元复习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只要我们内引外联,双管齐下,“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就能让学生在每一堂复习课中兴趣盎然,让学生在每一次复习中收获斐然,让每一节复习课都能成为一次快乐的旅程,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