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三年级习作的有效教学策略

  • 投稿黎贝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65次
  • 评分4
  • 36
  • 0

文/陈 斌

【摘 要】目前小学三年级习作起步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追根溯源,简单探索习作教学的“病根儿”,从根本出发,以兴趣为“药引”,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打破思维定势,追求想象和创新,发掘语文书,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习作;兴趣;有效;教学策略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果用这句古诗来形容目前小学生的作文现状: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形象地反映出了学生的对于写作文心态以及教师的教学痛处。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低年级写话的学习和训练,开始进入了关键的作文起步阶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的习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不管对于老师或者学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教之有效且学之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克服厌烦和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对习作的兴趣和信心,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把习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主动对待,用灵巧的小手握住快乐的笔,写出心中的真情实感,写出有血有肉的好作文。

一、探寻小学作文难的“病根儿”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一直让广大教师头疼和困扰。学生不愿意学,教师教起来费劲儿且不见效果。写出来的习作成品要么用词不准词不达意,要么不扣主题天马行空,要么胡编乱写生挤凑数等等。要解决困扰师生们的难题,首先要知道作文难的“病根儿”在哪里。

1.教师方面

不仅学生感觉作文难写,很多老师也普遍感觉作文难教。尤其是升入三年级后,很多教师都感觉语文教材中习作教学的内容和要求都存着很大的开放空间,比较灵活,难以把握。放开了,学生则更加没有主题天马行空的去写;收紧一些,则又怕领会不到教材的思想和宗旨,从而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有些教师受应试作文的影响,面对开放性的习作内容,还是采用传统模式、老套路,过于注重形式,学生写出的习作如出一辙,没有展示出个体的特点,使得学生和习作缺少了本该有的个性、童心和童趣。有些老师直接放开让学生自由发挥,习作不免出现“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局面。

2.学生方面

大多数学生厌烦作文,谈作文而色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她们的生活积累和阅历不够多,不够丰富,没有足够的真情实感可写。

(2)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观察生活的能力,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小学生的遣词造句、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还未完全形成,没有掌握写作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能力。

(4)小学生不能完全领会习作的要求,有时候会被内容和形式所限制,不能尽情发挥。

二、消除学生的“作文恐惧症”

了解了作文教学中师生共同存在的拦路虎,接下来就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逐一消灭,首先来灭掉的是学生的“作文恐惧症”。

习作课上,学生拿到题目便紧皱眉头,唉声唉气,抓耳挠腮,这是老师经常看到的场面。有的学生课还没上,便开始发愁。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打消对作文的习惯性厌烦和害怕心理,让学生们了解三年级的习作练习是写作的初步阶段,最主要是打好基础。即使写的不好,老师也不会批评,同学们也不会笑话。其实,习作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准确的字、语和句子表达出来即可。例如,学校花圃中的夜来香在傍晚开花了,一朵朵漂亮极了;放学的路上,几个同学帮助一只小流浪狗找到了它的主人;五一植树节,我种下了一棵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白杨……要放开手脚,大胆去想,认真去写。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多沟通,了解他们内心关于习作的真实想法,适时点拨,用信任的目光加以鼓励,学生自然会放下心中成见和负累,对习作慢慢提起兴趣。

三、兴趣是一位好老师

关于学习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乐之者。”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之于学习产生的动力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主动起来,经常练笔,才能写出好作文。

1.增加习作课堂的趣味性

小学阶段,学生们还处于贪玩时期,对于好玩有趣的事物好奇心强。所以,习作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多种好玩有趣的环节来增加习作的趣味性,以吊起学生对于习作的胃口。习作的选题要贴近现实生活,不可陈旧落后,这样。每次上课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出示习作题目,比如,猜谜语、讲故事、用实物展示,等等。例如,练习描写静物时,我把一盆仙人球放至讲桌上让学生观察。

2.带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生活中,要想做出美味佳肴,需要具备上好的食材。习作也是一样,只有内心具备丰富的生活素材,具备真情实感,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因此,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真情实感的体验,既避免了学生写习作时闭门造车,又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花秋实的四季变化;走进农家乐,在瓜田李下感受采摘和收获的快乐;走进贫困地区的小学,向同龄学生赠送礼物,等等。有了这些真实的情感体验,习作对于学生不再遥远,他们会感受习作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提起笔来,文字便会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3.晒一晒优秀的习作

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是对学生最大的赞美和鼓励。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晒一晒优秀的习作,例如在班上朗读,在黑板报中展示,在教师的微博或QQ空间中晒出来,等等。这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全班同学的习作兴趣是一种吸引和推动,大家会被这种成功激励和鼓舞着,变得主动写习作,喜欢写习作。

四、打破思维定势,追求想象和创新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写习作,作文的方法和技巧没有自身的体会,都是来自教师的统一教学,这样便容易造成写作时的思维定势。大家都是一个套路,没有自身独特的新颖和个性。如果这种形式持续下去,势必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习作的形式和内容都将沿老路一直走下去,不会焕发生机和活力。

认真研读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每学期在语文园地里分别安排了8次习作,一共16次习作。这些习作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起点,鼓励学生去自由表达,灵活灵动,不拘泥形式。同时,在写实和想象两个方面都有兼顾。因此,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基本的习作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放开想象的翅膀,发散思维,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尽情地用灵动的语言显示自己的心中所想,以彰显个性和创新。

五、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阅读的吸收和再创造,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读写结合。

1.广泛阅读,熟读成诵

有句古语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阅读是学生进行语言和素材累积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联合家长,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中外名家的作品、少儿读物、优秀作文选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吸收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存储优美的词语、句子和写作素材,丰富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知识储备。另外,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出自名家之手,是美文中的精华,值得学生多次品读,精华部分能达到熟读和背诵。对于阅读中的古诗歌、成语、名人名句、谚语等,要摘抄并整理,达到熟记的效果,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把阅读中的精华转变成为自身的储备。写作文时,这些文字都会成为顺着笔尖汩汩涌出,给自己的习作增光添彩。

2.随文练笔

每一篇教材都有其闪光的特点,值得学生去参考和借鉴。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续写等练习,帮助学生练笔。

(1)仿写

仿写是指参照一篇文章仿其文,仿其格,仿其法,写出另一篇类似的文章。《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一篇介绍东方明珠——香港的文章。文中介绍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商业、美食、旅游、夜景这几个方面,可以参照这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来仿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自己熟悉的城市、旅游景点,如宝岛台湾、首都北京,等等。

(2)续写

对于教材中一些结尾意犹未尽的文章,可以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发挥一下编故事的能力,续写一下内容。例如,《燕子专列》、《小摄影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等都可以续写。

引领学生热爱生活,激发学生喜欢习作,指导学生学会习作,鼓励学生乐于表达,这是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任重而道远的坚实任务,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不断努力、研究和创新,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夯实这个基础,那么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作者简介】

陈斌(1982.2-),女,浙江慈溪人,汉族,大学本科/学士学位,职称:小学二级教师,学术经历:主要研究领域: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西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