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8-25
  • 阅读量187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性学科,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分析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指导和借鉴。在阐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内涵基础上,分析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对探索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明确工商管理类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构建一体化的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理念;


  作者简介:苗雨君(1970-),男,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十分紧密的,重视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工商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专业类型,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以及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探索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实现途径,是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和重要课题。


  1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1998年4月份印发)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年教高[2012]4号)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1]。从理论上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针指导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即解决人才“怎么样培养”的问题。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的一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能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2]。应用型人才是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能满足现实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人才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符合“理论知识面宽,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把成熟的工商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企业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一种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同时也为终身教育做准备、打基础,解决专业人才“怎么样培养”的知识结构架构和运行组织方式。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在培养目标上,体现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技术和理论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在知识结构的构建上,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强调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应用和科学创造能力;在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上,应重视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和开发[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一些学者对美国、新加坡、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校企合作的内涵、模式、优势以及必然性等方面:《对国外发达国家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从国外发达国家的政府引导的培养模式和企业人才需求形式出发,分析了发达国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国内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分析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等等。以美国为例,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实践中,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技术教育的大学和技术学院、社区学院、工程教育,这些已构成了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模式。应用型本科教育在课程体系上,更加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系统分析的课程体系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结合科技发展要求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掌握教学自主权,并结合科技发展、企业现场应用技术和教师个人的科研成果进行调整,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适用、最新的东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用技能;在学生实习实践方面,使高校注重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力求使学生熟悉工商企业发展进程,掌握职业技能要求[4]。目前,国内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刘东江认为,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要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为中心,在进入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的质量教育时期,要建立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机制。潘琦认为,要从四个方面来理清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路:一是帮助学生进行专业领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自我定位;二是将高智商、高情商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列入教学计划;三是利用校内与校际资源,提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四是建设与完善大学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徐辉认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注重培养技能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5]。


  2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调查发现,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创新、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等特点,已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逐渐暴露出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影响专业的发展建设和学生的就业问题。


  2.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缺乏特色


  一些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没有依据地方需求、自身优势和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大学还没形成与高职院校“错位竞争”的战略定位,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6]。一些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空泛,缺乏特色。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以及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但是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统一方面没有清晰的设计和表述,整体上感觉目标空泛。各级各类学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多大区别,从而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毕业生共性趋同、特色优势不足,人才培养类型单一。


  2.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式重于实质,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许多高校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传统培养模式的改革一般按照“大类招生,分段培养”的“2+2”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采取校企合作的“3+1”或“3.5+0.5”模式,在具体实施方面受困于传统的、僵化的教育理念的限制。如“大类招生,分段培养”的“2+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对原有几个专业培养方案的形式调整,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改进;而校企合作的“3+1”或“3.5+0.5”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则因为培养方案中缺少学生在企业实践的相应学分的设定,或者缺少实践应用能力考核的办法,而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评定学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不是企业的员工,企业往往对学生的培养考核也束手无策,目前进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上说是不成功的。一些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缺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企业实践课程,甚至一些学校出现因人设课或者能上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程的现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依据。


  2.3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关键是造材的平台、流程和工具需要把关。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育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注重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忽视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往往理论概念讲得多,实际方法研讨得少。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具有强烈的引领作用、应用导向和实践导向,但传统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注重系统性知识的传授,教师成了教书匠,而不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另外,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计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普遍缺乏运用理论的机会和能力,学生碰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这种被动学习模式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课堂教学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2.4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薄弱,考核方式不科学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胜任将来从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具体工作。然而,由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多数办学时间较短,实践教学是该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整个教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较落后,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缺乏科学指导和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过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都制约着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现行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仍然采用以“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来评定成绩。一般平时成绩只占总成绩的30%,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缺乏对实践教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实践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实践途径


  3.1科学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确定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重视人才的需求特征,科学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由于工商管理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从人才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征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岗位群分布广泛;二是职业层次带性,即在市场经济时代,某一类型不同层次教育培养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位层次,而是对应着一个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位层次带;三是职业岗位的复合化、专门化特征,即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都对人才有职业岗位复合化和专门化的要求,对人才培养具有驱动作用[7]。因此科学设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


  3.2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制订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1)坚持品德、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把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贯穿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2)优化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突出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定位不明确,就难以考虑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以后的就业趋向、从业特点,学生在求职过程和就业后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达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3)构建“平台+模块+实践”的课程体系,注重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课程体系。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要紧密围绕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着眼于夯实理论基础、突出实践应用、注重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按照“厚理论基础、强应用能力、高综合素质、广适应工作”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构建“平台+模块+实践”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体地说,就是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任意选修课”和“素质教育选修课”等五级平台,在平台上设置不同方向的专业模块,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平台课程保持相对稳定,专业模块和“实践”课程可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需要做动态调整。4)将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纳入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发明创造、学术研究、技能竞赛、创新创业训练和职业资格认证等,旨在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3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需要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首先,打破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壁垒”,突出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把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内容有重复交叉或理论与实务关联紧密的课程进行整合、优化重组,使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更科学适用;其次,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安排与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本着“以教学为中心”理念,科学设计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要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以增强其直观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要努力突破“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采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多媒体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课堂讨论法、虚拟游戏法、社会调查法、学生“小讲课”、模拟实训、创新创业训练、企业参观考察等方法与手段,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4构建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为平台,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社会实践、管理综合案例教学、课程实践(验)、企业经营模拟对抗、工商管理模拟实验、管理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实训、管理情境实习、管理决策模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实施,使之成为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全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制订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考核方式,建立全面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和质量测评体系,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应用型专业师资队伍,即一批熟悉技术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双能型”教师,能够传授本学科的基本知识,熟悉工商企业工作岗位操作,并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