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岱尔电子有限公司财务部 贾 胜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指导下,对未来经营活动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促进企业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1. 预算编制。
企业预算由公司管理层制订。财务部门根据公司管理层确定的预算,首先,匡算出公司的年度目标利润,然后根据年度目标利润,结合上一年度实际发生的收入、成本、费用等情况,倒算分解出本年度企业的各项经营数据。在预算计划编制之初,财务部门就要考虑如何根据企业不同项目的成本费用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预算方法来反映、监督各项目的支出水平,以便进行更好地管理。企业预算的编制方法应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出发,在遵从企业总体预算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成本性态,结合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制订企业各项费用预算。
2. 预算管理。
(1)加强信息管理。公司实施了erp 管理系统,有效地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把财务信息和各供应链部门的业务信息充分整合。公司规定,销售人员每月预先将计划拜访的客户、相关目的、预计费用及行程安排,录入到CRM 系统中,以便于公司和部门相关领导对其必要性和有效性审核、跟踪。同时相关审核人员对费用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跟踪管理。对于事先未录入CRM 系统中的销售人员费用,原则上不予报销。从而保证业务费用真正落在实处。
(2)加强生产经营活动管理。为了杜绝公司产品大量积压,公司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公司规定:任何生产计划的下达,必须根据ERP 系统,纳入销售预算,有销售订单号,并签有书面保障协议的销售合同作为依据。真正做到“以销定产,以产定购”,保证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遵循企业的预算计划有序开展,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3)加强预算决策审核。在不断推进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同时,企业应重视在预算制订过程中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要把好项目的前置审核决策这道关口,结合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程序,确保制定出来的预算既有一定的弹性,又不会失真、失控。
企业研发新产品,需要企业在充分调研市场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项目现金净流量、盈亏临界点与本量利分析、投资回收期等一系列财务管理的决策方法,结合自身目前的生产能力,判断出在企业自身有利可图的情况下,作出是否需要扩大再生产的决策。在日益信息化的经营管理环境下,做好事前的项目决策工作仍然十分重要,这保证了企业预算涵盖的项目和实际工作中发生的项目能够相符,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预算费用和实际费用相差不会过大,从而避免了预算计划的失真。
(4)客观公正评价企业预算。企业预算执行评价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给予考核评价。
财务部门先将预算执行报告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报告,提交给公司高管层审核、批准。公司总经理室对报告进行核实、分析,原则上各业务部门的实际费用,应控制在预算费用标准内。如遇到特殊情况(如不可抗力、新业务、新客户拓展需要等),出现实际费用超过预算标准的现象,须找出差异,在深入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确认是否为有利差异。如是有利差异,公司予以认可该项超支,并可适当增加下一年度的费用预算指标;如是不利差异,管理层则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控制相应费用。在此基础上,总经理室下达通知给人力资源部门,对各职能部门执行相应的奖惩办法,落实相关的奖惩措施。可以看出,费用预算的考核,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和企业实实在在的经营业务结合起来考察,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3. 结语。
企业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把做好预算管理同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固有的内控制度结合起来,从全局的视野和角度进行分析和控制,以期真正实现预算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管理会计再上一层楼。
编辑: 秦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