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璨
(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在高校的话语环境中,微信问候语具有其他方式的问候语所不具备的独特意义,可以反映出高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诉求。微信问候语是搭建沟通平台的有效话语桥梁,是舒缓压力、取得情感共鸣的重要途径。因此,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解读微信问候语的文化内涵,对于我们正确体察高校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促进高校内部话语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微信;问候语;文化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037—02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0357265。
收稿日期:2014—04—21
作者简介:崔璨(1992— ),男,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文典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文化语言学视域下微信问候语研究的前提性分析
微信是指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收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截至2013年11月,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活跃用户超过一亿。[1]在这庞大的微信用户中,高校学生更是微信使用人群的主力军。毫无疑问,微信已经深刻地影响了高校学生的交往方式,而这种影响则更多的是通过微信上的交流语言来实现的。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的那样:“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2]一个民族的语言能够反映这一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宗教信仰等。因此,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微信常用语言对于我们了解高校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在微信常用语言中,问候语是最能体现其特点的语言类型。在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中,最常用的就是问候语。问候语又叫见面语、招呼语,它短小简单,是人类语言发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独特的问候语。例如,英国人居住的地方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带,气候终年湿润,雨水较多,所以,英国人常见的问候语是寒暄一下当天的天气,而中国作为一个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国家,常见的问候语是:“你吃了吗?”在以往文化语言学问候语研究中,很多研究都是将视角投向较为宏观的民族和国家,以种族或者国界来作为研究领域的划分标准。这种研究理论对于我们在宏观上把握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弊端就在于相关研究过于粗线条,过于笼统化,对于相关问题的解释也就显得有些模糊。诚如布尔迪厄说的那样:“世界是由很多的小世界组成,我们从这些小世界里往往能得到更为真实的生命体验。”[3]微信作为当今高校学生的主要交流工具,其常用的问候语必然有着独特的价值内涵和传播意义。
二、大学生微信问候语的使用现状和文化内涵
高校是一个特定的生活场域,它有着自己内在的逻辑支配结构和话语组成方式。但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任何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语言都无法超脱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当研究高校学生微信问候语这一领域时,我们应当从宏观上仔细梳理我国问候语的变迁历史。
据黄晓蕾考证,我国的问候语发展从建国以来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化时期。[4]第一次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那时的人们的生活较为单一,人际关系也较为简单,因此,问候语主要集中在“吃了吗”、“上班去啊”这些较为客套的问候语上。到了文革时期,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的整体影响,中国人的问候方式逐渐变得统一,“吃了吗”这种问候方式占有绝对优势。在一些政治氛围浓厚的地方,人们见面打招呼都会采用毛主席语录。例如,当人们在吃饭时相遇会说:“毛主席教育我们要节约闹革命。”言毕,双方才会坐下吃饭。第三次的变化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的问候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从原有的“吃了吗”这种问候语变成了各式各样、充满个性的问候语。随着中国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和稳定,不同社会群体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问候方式。受相关社会上的问候语影响,高校学生的问候语也大体经历了以上三种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高校学生与熟人打招呼通常会使用“你好啊”、“好久不见啊”这些寒暄客套的话来搭建话语沟通平台。而在使用微信与熟人进行问候交流时,通常会使用“最近过得怎么样啊”、“近来一切是否顺利”这些问候语来作为交流活动的起始语。我们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问候语,就会发现这些问候语多直奔主题,少了部分日常交流中的寒暄和客套。这和微信这种交流工具本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微信是一个比qq聊天软件更加私密化的聊天交友工具,这在无形中缩小了使用微信人群的心理距离,所以,在进行问候交流的时候往往不拐弯抹角,仅用一句“最近过得怎么样”这种过渡性问候语来开启话题。其次,高校学生通常都是在自己主观上要沟通的时候才会主动在微信上与朋友进行问候交流,从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来说,微信上的交流方式其实是更为主动的。毕竟,在现实生活的交往中,有很多的问候是被动的。第三,微信上的问候方式呈现出追求实用性、减少客套性的特征。“中国人爱寒暄,一寒暄就寒暄半天。”这句话说的是以前。在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显著加快。[5]问候语也从基本的寒暄功能逐渐向实用性功能上发展。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一句“最近忙什么呢”,表面上看,说话人想要了解对方最近的活动状态,如果对方目前正在从事的事情和自己有关,那么这次的寒暄问候就为某个项目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最初的桥梁。追求效率已经成为所有高校内部群体的共识,无论是行政人员、教学工作者或者是同学,都希望自己在完成某项任务时,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效益最大化的思路让微信问候语更多地呈现出实用性强、寒暄性弱的特征,这和传统模式下的问候方式是有着显著区别的。
在我们进行的大学生微信问候语调查中,有一个现象尤其引人注意。我们发现高校学生现在将“最近忙什么呢”作为自己在微信上的首选问候语。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会发现高校学生的微信问候语“最近忙什么呢”的重点首先体现在一个“忙”字上面。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处在忙碌的生活状态:每日的课业就已经占据了大量时间,学校的社团活动、各类学生组织的日常事务等又在无形中消解了学生的私人时间。如果某位学生在大学里任职一个学生干部,那他的很多时间都会被公共事务所占据。以安徽大学班长联盟这一学生组织为例,他们在自己的微信群里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最近您忙吗?”他们通过这种自嘲的方式来表达以班长为代表的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活中的忙碌状态。即使一个学生什么公共活动也不参加,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完全清闲的。他们可能会忙于各种考证,忙于各种社会兼职,忙于学生层面的学术科研等。所以,各类新词“学霸”、“学渣”等最先都是从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型聊天交友工具中兴起的。当这种忙碌的生活状态在问候语中体现出来时,“最近忙什么呢”这一问候语就成了人们在微信上相互寒暄交流的首选。忙碌为微信问候语 “最近忙什么呢”提供了实际存在的前提条件。
三、结语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聊天交友工具,已逐渐被广大的大学生群体所接受和使用。伴随着微信使用的普及,以微信问候语为代表的新型问候语也对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去解读微信问候语为我们了解当代高校内部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提供了新的思路,而“最近忙什么呢”这一看似简单的问候语背后也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和考虑的地方。从话语角度进行高校内部体系的研究模式目前还处于空白阶段,有许多可以挖掘和思考的问题等待着我们。相信通过学术界的不断努力,这条以文化语言学解读高校现状的新途径会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徐静.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3(2).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3]李艳培.布尔迪尔理论研究综述[J].决策与信息,2008(6).
[4]黄晓蕾.问候语的变迁[J].语文建设,1999(3).
[5]戴晋.大学生手机使用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