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拒绝平庸 让生命扎根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10
  • 阅读量100次
  • 评分0
  • 0
  • 0

  正像世间万物都有一定差别那样,人的德性能力也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品类,人的认知境界也有高下的参差。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这看起来很平常的问题,其实联结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如果到儒家典籍中向孔子寻求答案,他一定希望我们不要做平庸之人,努力活出人生的意义来。


  孔子认为,人可以分为五类: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所谓庸人,孔子的描述是:“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无所遵循,口无遮拦,没有目标,做事浮躁,缺乏自我认知,不能踏踏实实。这就是平庸者的画像。


  要摆脱平庸,至少要像士人那样“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然未必多么博学多识,未必“尽道术之本”“备百善之美”,但一定有自知自明,所以“有率”“有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说什么,清楚自己走向哪里。用孔子的话,就是“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


  人生在世,就要有更高追求。孔子本人从不以“圣人”自居,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孔子已经达到了圣贤境界,孔子弟子更认为孔子是当然的“圣人”。孔子自谦,常以“君子”自许,他心目中的君子一定“思虑通明”,而且“言必忠信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笃行信道,自强不息”。


  由于个人的禀赋或主观努力不同,人的境界确有高下之别。孔子曾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知,同“智”。有学者说得清楚:“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这个解释来自孔子本人,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有人自觉明理正心,修己安人,有格局,有气象,像贤人那样“行中规绳”,像圣人那样“德合天地”;更多的人或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自觉改过;或遇到困惑自求答案,提升自己。也有人甘于沉沦,不思进取,这也就是“困而不学”,甚至不及“庸人”了。


  孔子对人的分析,实际是在给人们的进步以启迪。孔子一贯主张因材施教,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他看来,道有高下,智有深浅。善导人者,应该因其才而笃之。中人以下,骤然用高深的道理去引导,不惟无益,反将有害。只有循序渐进,才可日达高明。正如朱熹所指出的:“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也。”


  人贵自知,所谓“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孔子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发现过错,自责其过,已在“生而知之”的境界了。孔子注重修身,视自省为进德修业的功夫,强调“见不贤而内自省”、“君子敦于反己”。人要随时自察过失而严格责己。曾子就常检讨自己,日省其身,不愧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如何自省修身,孔子说自己“好古,敏以求之”。他喜好古代文化,并勤勉以追求学习。平庸的人不爱读书,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态度。然而,在这被动而功利的背后,是他对精彩世界的无感与麻木,是对丰富生命内涵的自我隔离。孔子何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何以教人“志于道”“游于艺”,“信而好古”“敏而好学”,就是希望人们感知时空的漫长与辽阔,找寻到飘散着的高贵生命的信号。如果听从了孔子的叮咛,自己虽然人生经历有限,却可以感知历史的厚重和终极道义的高贵。


  摆脱平庸,就要果决,尽早学习。时间像流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年轻是财富,孔子说:“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曾子说:“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无闻矣”。孔子、曾子鼓励年轻人秉持忠信,与善结缘,不惑不惧,矢志不移。人是否自甘平庸,无非一念之间。限制内心的欲望,善德就会能来集;如果放纵欲望,邪念也会乘虚而入。明儒有言:“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人之好恶,受外物感召,毕竟“物之感人无穷”,人若“好恶无节于内”,不能反躬自省,就可能被外物所化,于是就“灭天理”而放纵人欲。修道在己,要从一言一行做起,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佛家也说:“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宽,不度无缘之人!”收敛人心,生命才会牢牢扎根。


  作者:杨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