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法律毕业论文范文,法律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卢梭:从法律事务所出走的宪法之父

  • 投稿张永
  • 更新时间2015-09-10
  • 阅读量832次
  • 评分4
  • 58
  • 0

法律事务所出走

1712年6月28日,卢梭的母亲生下他后就死去了。卢梭自幼背负罪恶感。他在《忏悔录》中写道:“我的出生使母亲付出了生命,我的出生是我无数不幸中的第一个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位粗通文字的瑞士钟表匠,其外祖父倒是一位博学的牧师,家中藏书甚多。

在卢梭七八岁时,他就能读小说和历史故事给父亲听。然而,这样相依为命的日子没过多久。在卢梭10岁那年,他的父亲跟一个叫高济埃的法国陆军上尉发生了一场纠纷,后法庭判决卢梭的父亲离开日内瓦,在异乡度过余生。这场变故使10岁的卢梭只能去舅舅贝纳尔家寄居。舅舅希望卢梭继续做一名钟表匠或者进城学习法律或神学,成为一名律师或牧师。

13岁那年,卢梭按照家人设计好的法律之路,被送到了本城法院书记官马斯隆那里,在他的手下学习“承揽诉讼人”的行当。这个行当名义上是法院书记官,却负责接洽形形色色的原告和被告,给他们提供法律建议,并“适当”收取费用。

卢梭在《忏悔录》中写道:“我对‘承揽诉讼人’这个雅号讨厌透了……不想用卑鄙手段去发财。天天干这行业务真是枯燥无味,令人难以容忍,加上工作时间又长,还得像奴才一样听人驱使,我心里就更不高兴了。我每走进事务所大门的时候,总是怀着憎恶的心情。”马斯隆也很不满意卢梭,对他抱着轻蔑的态度,经常骂他懒惰、蠢笨,像一头驴。不久,卢梭被赶出了那家事务所,并开始了长达13年的流浪生活。

虽然卢梭遭遇了许多冷遇和白眼,但是,他也得到了别人的许多帮助,甚至有过许多离奇的爱情邂逅。流浪的路上,他看到横行乡里的税吏和被称为“酒耗子”的地方治安官们横征暴敛,不禁为农民的贫苦和社会的不公感到愤慨。这些观感和他童年时的不幸,成为他未来致力于探讨人类不平等根源的动力。卢梭对于人民所遭受痛苦的同情和对压迫者不可遏止的痛恨,从这里开始萌芽。

1742年,30岁的卢梭来到法国巴黎。在这里,他结识了狄德罗、伏尔泰和其他的启蒙巨子,并很快崭露头角,进入另一种生活。

法国宪法与人权宣言之父

1749年,狄德罗因言获罪,被关入范赛纳监狱。卢梭等人为营救他而四处奔走,并每周去看望他一次。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从市区到监狱有好几里路。卢梭手头拮据,只能步行去看望狄德罗。他随身带着一本书,以便走累时消遣。这一天,他带了一本《法兰西信使》杂志,在路上边走边读。突然,他看到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公告:《科学和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利于敦风化俗》。一看到这个题目,卢梭头脑中长期孕育的许多富有生气的思想如潮水般涌出。当他在兴奋中走到范赛纳监狱时,《论科学与艺术》的文章已经在他的脑海中成型。在这篇文章中,他并没有就艺术而谈艺术,而是将视野投向宏大的人类历史。在他看来,一切文明并非理所应当,而是一种人造的、不平等的阶级世界。下层人的贫困与上流社会的靡烂并不是自然成立的,要回到最初的美好状态,就要打碎早已腐坏变质的不公秩序。

一年后,这篇文章竟然获得了第戎学院征文的头奖。一时间,卢梭名声大振,成为法国文坛上风靡一时的人物,这也成为他一生中“从以笔谋生转向以笔战斗”的重大转折。

1753年,卢梭完成了后来成为法国大革命思想纲领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这篇论文解剖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过程,从经济和政治上挖掘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将社会的贫困、奴役和全部罪恶归因于私有制的建立。

两年后,这部著作在荷兰出版后震动了整个欧洲。各个沙龙都在讨论“人类历史的起源”究竟是卢梭所说的“黄金时代”,还是伏尔泰所讽刺的“茹毛饮血”。与此同时,卢梭对于现行秩序正当性的挑战,也达到了最高峰。在随后的《社会契约论》中,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才是好的政府?哪种政府在性质上最接近于理想状态?如果现行政府不够接近理想状态,予以改造甚至重建,是否有足够的正当性——这些后来成为推翻等级制、创建共和国理论基础的问题,在当时激起了宫廷和官僚们的愤怒。

于是,卢梭准备逃回日内瓦,但日内瓦的议会因为卢梭撰写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而对他恨之入骨。不久,日内瓦当局下令烧毁了他的书,并在巴黎通缉令下达第9天,也下令通缉他。两份通缉令传遍欧洲,卢梭只得逃往伯尔尼邦统治下的小岛圣皮埃尔岛。不久,伯尔尼邦下达驱逐令,要他马上离境,卢梭只得继续流亡。

1764年9月,卢梭接到一封来自科西嘉革命者的信,邀请他去该国担任制定宪法的工作。逃亡生活严重地影响了卢梭的健康。卢梭回信称,因为“眼前障碍重重”和身体“不适宜海上行程”而无法前往,但他对于这项事业的热忱不减,并“大包大揽”地代拟了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在30余年后成为法国革命的纲领之一。

1778年7月2日,卢梭去世。艰难不幸的一生终结后,卢梭的理念才由法国大革命得以实现。1789午的《人权宣言》明确承认,“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县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