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国与老挝经贸关系的可持续性研究

  • 投稿臆想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013次
  • 评分4
  • 88
  • 0

文/王怀豫 方丽莎 胡瑞法

【摘要】本文从实证分析角度出发,以老挝经济现状为基础,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分析了中国与老挝之间的贸易特点。结果显示,中国与老挝的双边贸易在产业间和产业内均有较强的互补性。在投资方面,老挝是中国对东盟投资的重要国家,但目前中国对老挝投资结构单一且主要集中于资源开发方面,从长期来看缺乏可持续性。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与老挝经贸关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老挝;中国;贸易;可持续性

【作者简介】王怀豫,北京理工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方丽莎,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胡瑞法,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发展经济、技术政策。

一、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过程艰难曲折,亚洲经济走势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国际社会对东亚经济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并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量高度关注(李克强,2013)。中国和东盟作为亚洲重要经济体,在自然禀赋、生产传统、技术水平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潘青友, 2004), 双方经济相互依赖水平日益提升,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据统计,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3.63亿美元。双方贸易的趋同性日渐明显并且互补性强(史智宇,2003;潘清友,2004;陈建军和肖晨明,2004;王玉主,2010)。在对东盟各成员国的贸易中,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成为主要研究对象(于津平, 2003; 徐康宁和韩剑, 2005; 肖雅真,2005;原晶晶,2010),对于中国和老挝之间的贸易问题研究不足。

老挝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其市场信息不对称、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链缺失以及资金短缺等是老挝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老挝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国际合作和吸引外资有助于促进老挝经济发展(Yves Bourdet, 1996; 马树洪,2000; 杨洋, 2003; 张瑞昆, 2004; 志荣,2006)。保建云(2007) 对老挝与中国双边贸易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老挝的资源产品在中国市场具有比较优势,但制成品则缺乏竞争力,应加强中老双边经贸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老挝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在2006年后也有了较大变化,目前对于老挝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和老挝双边贸易发展的特征缺乏较为详细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本文将在对老挝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两国之间进出口贸易数据来研究双方贸易结构和贸易产品的互补性以及中国在老挝投资对老挝经济的影响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中国和老挝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老挝经济发展与贸易现状

(一) 老挝经济快速增长

老挝地处东南亚北部,是中国商品进入东盟南部国家市场的重要陆路通道,既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中心,又是目前世界上5个继续保持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之一(保建云, 2007)。老挝有丰富的锡、铅、铜、铁、铝、盐等矿藏。老挝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全国森林覆盖率约为42%。

1990年以来,老挝经济保持了较为快速的持续稳定增长。目前,老挝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阶段(保建云, 2007), 从1986年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并于2006 年制定了“资源换资金”战略(徐延春,2006),确立了通过大力引进外资来发展矿石和木材开采业的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1990~2011年间,老挝GDP从15.3亿美元增长到61.4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12%。但老挝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属于欠发达国家,2011 年老挝人均GDP 为987.5 美元, 不及世界人均GDP 的1/10(表1)。

(二) 老挝经济快速转型

服务业对老挝经济发展作用日益增大,超过农业成为对老挝国内生产总值贡献最大的产业(表1)。1990~2011 年间,经济改革使得老挝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宫葩昌和孙鹤,2008),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由61%下降到31% ,服务业的贡献则由24%上升至35%。虽然工业对GDP的贡献也在逐年增长,但是增长缓慢。

(三) 对外贸易依存度高

对外贸易对老挝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在老挝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时期,老挝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引进外资和促进贸易发展。2002年,老挝政府为了实现融入国际贸易体系的目标,出台了鼓励与外国开展贸易的《进出口管理令》,从而为促进贸易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3年,老挝修订《外国在老挝投资法》②以加大外国资金和技术的引进。这两项政策出台之前,1998~2002年间,老挝进出口总额维持在22亿美元水平上,之后其进出口总额有了明显提高,在2011 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3 亿美元。这些政策为促进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也提高了老挝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用于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是指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老挝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从1998 年9 亿美元和13 亿美元分别增长至2010 年的24 亿美元和28 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增长。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2004 年起一直高于70%, 2006 年则高达86%。

三、老挝对外贸易的现状及中老贸易

(一) 基础工业落后,绝大多数生产与生活用品依赖进口

老挝进口商品以制成品为主,进口额排在前5位的商品包括资本品③、车辆、能源、工业品和服装原材料(表2)。其中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等资本品占主要地位,2009 年资本品进口额达到5.2亿美元,占老挝进口商品总额的42%。老挝车辆进口额增加明显,由2006年的0.2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1.4亿美元,占进口商品总额的16%,仅次于资本品。车辆进口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挝经济快速增长和二三产业发展带动的消费增加。主要用于企业生产的能源和工业品在进口商品中所占比例则分别为14%和10%。

(二) 出口产品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老挝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矿产品④、服装、电力以及农产品等初级商品(表3)。2003~2005年,老挝出口商品结构中前三位分别是服装、电力、木材和软木。2006年,受“资源换资金”战略的影响,老挝矿产品出口额迅速增加,从2005年的0.45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约4亿美元,增长近10倍,约是2006年服装出口额的3倍⑤,现已占老挝出口商品总额的46%。

(三) 中国在老挝对外贸易中地位上升

老挝的主要贸易对象包括泰国、越南和中国。泰国凭借地缘因素成为和老挝贸易往来数额最大的国家(保建云,2007),2009 年其进出口总额占老挝贸易总额的62%。泰国一直稳居老挝第一出口国地位, 与其他出口国家差距较大。2009 年老挝对泰国的贸易出口额达到5 亿美元,排在前三位的商品包括有色金属、电力、木材和软木,占总出口额比重的81%⑥。进口方面,泰国近年来也一直以近乎垄断的形式稳居老挝第一大进口国位置,商品多为电子、机械、农用生产资料以及汽车、摩托车、电器等生活消费品(谢志鹏,1993)。中国(21%) 自2009 年超过越南(12%) 成为与老挝进行贸易往来的第二大国家⑦(图1)。

中国和老挝的双边贸易额逐年增加,尤其是2006年老挝采取“资源换资金”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政策后,双方贸易额更是快速增长。1994~2003年间,中老贸易额占老挝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7%增加到5.2% (保建云,2007),2006~2011 年间,这一比重从7.0%上升至9.5% , 中老贸易总额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0.3%,位居东盟10国前列。其中,老挝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平均增长率达到61.1%,而从中国进口的贸易额平均增长率只有39.7%⑧,老挝向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从中国进口的增长速度。从2009年开始,老挝在两国经贸往来中由逆差转变为顺差,改变了中国长期在中老双边贸易中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无论在进口方面还是出口方面,老挝都高度依赖泰国,但是过度依赖单个国家贸易给本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或潜在风险。在当今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老挝应拓宽国际市场,增加经贸伙伴的多样性,比如可以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平台,抓住与中国经贸往来的机会,从而提高自己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中老经贸关系的可持续性

(一) 中老之间贸易结合度增大

中国和老挝双边的贸易结合度逐步增大,反映了两国之间在贸易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贸易结合度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它反映了两国在贸易方面相互依存的程度。该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I 为i 国和j 国的贸易结合度,Xij 为i国对j国的出口额,Xi代表i国的出口总额,Mj为j国的进口总额,Mw 为世界进口总额。如果TIij≥1,说明i 国和j 国在贸易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TIij≤1,则说明i国和j国在贸易上关系较为疏远。

中老之间贸易结合度呈迅速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中老双边贸易关系愈加密切(图2)。2000~2010年,中国和老挝的贸易结合度从0.32上升到8.84,双边贸易相互依存从较为疏远发展为非常密切。

(二) 老挝从中国进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向中国出口以原料产品为主

老挝从中国进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主要包括非电动机械、电气机械以及运输设备,三者之和占老挝从中国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达到60%以上(图3)。老挝基础工业比较落后,2011年制造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机械与运输设备等生产资料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都依赖进口。

老挝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多为原料商品,2000~2004 年,木材和软木出口占比超过50%,远远大于其他商品的出口额。从2006 年开始,“资源换资金战略”以及新《矿产法》和《投资促进管理法》等政策的实施吸引了中国资本进行矿产开发,使金属矿产和金属废料出口比重迅速增长,从2005年的2%增长到2011年的68% (图4),位居出口中国商品第一位。中国已经成为老挝矿产品的重要市场,其中金属矿产和金属废料在从老挝进口的原材料中占比从2006年的6%迅速上升为2007年的14%,2009年达到83%。

老挝与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两国贸易往来的互补性较强。老挝出口中国的主要是初级产品,而从中国进口的多是工业制成品,这主要是由于老挝国内基础设施工业落后,导致其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工业消费品主要依靠进口。第二,老挝出口多为金属矿产和木材等资源型商品,并且大部分是不可再生资源(志荣,2006),这也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所需。

(三) 中国对老挝的商品贸易需求主要是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且依赖度上升

为探究两国之间的贸易特点以及分析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对老挝经济的影响,本文对中国与老挝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在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上对老挝依赖度提升。

贸易特化系数(TSC) 反映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和替代性,是一国某产品净出口额与该产品进出口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Xi 表示中国对老挝出口产品的金额,Mi 表示中国从老挝进口产品的金额。Tsci 介于-1和1之间,当-0.25<TSCi<0.25时,中国与老挝处于产业内互补状态,即同类产品的水平型贸易。因为产业内互补的物质基础在于产业内分工,并使得生产要素在同一产业内流动,使贸易双方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的产业联系(陈建军和肖晨明,2004)。当TSCi>0.8时,表明中国在i产品方面竞争力强;当TSCi<-0.8时,表明老挝在i 产品方面竞争力强,以上两种情况均表明中国与老挝处于产业间互补状态,即不同产业间的垂直互补,贸易双方通过贸易实现调剂余缺、取长补短(陈建军和肖晨明,2004)。

从表4中可以发现,老挝与中国在饮料和烟草、机械和运输设备以及非食用原料贸易中一直属于产业间互补,即三类商品贸易中基本上是单向流动的。也就是说,老挝主要从中国进口饮料和烟草、机械、运输设备,向中国出口非食用原料,这三种商品2012 年占两国双边贸易总额的72%。在两国的贸易中,老挝在非食用原料贸易商品上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对其依赖度上升。两国在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与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两类商品贸易中,逐渐由产业间转变为产业内互补。

(四) 中国对老挝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开发和贸易,在提高老挝基础工业能力方面投资比较缺乏

在两国贸易发展日益紧密的同时,中国也逐步加大对老挝的投资。2005~2010年,中国对老挝投资总量也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05~2009年老挝一直位于中国对东盟投资额排名的第二或者第三位,2010年排名有所下降。中国对老挝的投资占老挝国内生产总值的33% (2005~2010年平均值)。

中国对老挝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受到两国贸易往来的影响。目前,中国对老挝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水电、农业、矿藏、加工业等(秦磊,2011)。2005~2009 年中国对老挝的投资领域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矿业、工业和手工业、电力行业。其中矿业比重高达54% (图5)。一方面,由于老挝国内相关的吸引外资支持政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投资者比较重视对老挝金属矿产品的开发和开采,两国在该领域合作潜力较大。比如,澜沧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控股90%股份) 的色奔铜—金矿项目在2003~2009年间,对老挝GDP 的贡献率约为8%,对人均收入的贡献率约为1%(由2004 年的310.2 美元提高到2009年的717.6美元),并累计向老挝政府上交税费4.3 亿美元。澜沧公司建立了“色奔”信托基金,每年提供50万美元给该基金,用于帮助色奔地区受到矿山经营影响的村民改善生活水平,并增加对该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使老挝公路、通讯等都有了很大改善(秦磊,2011)。

中国对老挝的投资结构单一且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先,中国对老挝的投资主要以单一的开采资源为主。这种以资源型开发为主的产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由于砍伐过度,造成老挝森林面积锐减。2006年6月24日,老挝政府颁布法令禁止砍伐树木,因为当前木材消耗量已达到红色警戒水平。这也是老挝对中国木材出口迅速下降的重要原因。

其次,中国对老挝的投资一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相对较少。虽然这满足了老挝当前的短期经济发展需求,但将来也可能会面临如中国当前所面临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问题,如中国在老挝投资建立的纺织加工厂,加工后的产品全部用于出口, 忽略了对老挝国内市场的培育(秦磊,2011)。随着当前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其他国家对老挝投资的逐步增加,中国在老挝的投资和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挑战。

五、结论

作为发展中国家,老挝虽然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其经济快速发展。作为东盟的重要组成国,老挝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大潜力。近年来老挝国内经济在波动中增长,老挝的外贸依存度在70%左右,使得自身经济增长受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影响较大。中老之间的贸易呈现快速上涨趋势,两国贸易结合度从2000年的0.32上升至2010年的8.84,两国贸易联系紧密,中国已成为老挝的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在老挝目前高度依赖外贸发展经济的策略中,中老贸易对老挝的国内生产总值、民生和就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两国贸易在产业内和产业间均体现了较强的互补性。老挝从中国进口非电动机械、电气机械以及运输设备等生产生活所需商品,中国从老挝进口金属矿产和木材等初级产品满足自身经济发展需求。两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老挝也成为中国对东盟的重要投资对象。

但是,中国对老挝的投资结构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资源开发,尤其是初级开发阶段,而这些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志荣,2006)。虽然这受到老挝政府“资源换资金”政策的影响,但从长远发展来说,中国对老挝投资缺乏可持续性,容易形成对当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因此,加强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更应成为中国对老挝的长期投资方向,这也有助于为中国企业赢得更多的声誉和发展机会。

此外,对于处于经济发展和转型时期的老挝来说,除了资源开发和技术引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这一投资不仅能够改善当地民生和创造就业,对于老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由于中国和老挝的经贸往来互补性较强,帮助老挝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

中国和老挝同属亚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自然禀赋、生产传统、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与老挝加强经验交流,多向其提供经济改革经验,实现共同发展(保建云,2007)。比如,2002年1月21日,老挝仿效中国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了老挝首个经济特区“沙湾—色诺经济特区”,同时在老中边境设立“磨丁边境贸易区”,增强了两国之间的经贸互动。中国和老挝双边贸易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推动两国贸易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对于推动亚洲经济发展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都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 各国在老挝投资额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本文仅分析了老挝对外贸易现状,未对投资进行分析。

②2003 年《外国在老挝投资法》中规定:老挝为外资提供相当宽松的投资经营环境,外资可以成立任何形式的企业,政府不干涉该类企业事务,并允许外资企业汇出所获利润。

③ 资本品是指企业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即固定资本。

④本文中提到矿产品、金属矿产二者范围依次递减。矿产品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或岩石风化的,或岩石沉积的) 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金属矿产是可从中提取某种供工业利用的金属元素或化合物的矿产。

⑤矿产品出口额的迅速增加一部分原因是受到政策的影响。2005 年,老挝政府提出了“资源换资金”的发展战略,即利用土地、矿产等资源,换得外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项目的投资,并在《矿产法》第九条中明确规定:“鼓励国际、次区域企业或者组织以各种形式开发矿产资源”。此项政策刺激了老挝与其他各国(包括中国在内) 之间的矿产贸易,使得2003~2009 年,老挝矿产品的出口总额从0.11 亿美元增加到4.39 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商品出口额的增长幅度。

⑥经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整理分析所得。

⑦2008 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老挝对各国的出口总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惟独对中国呈现上升趋势,从2008 年的41 万美元增加到2009 年的121 万美元,增长近3 倍。

⑧ 经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整理分析所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保建云.中国与老挝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J].学术探索,2007,(3).

[2]保建云.“革新开放”以来老挝经济增长特点及与中国和越南的比较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10).

[3]陈建军,肖晨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8).

[4]宫葩昌,孙鹤.老挝产业结构及国民经济调整情况介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

[5]马树洪.老挝建设社会主义的机遇、挑战及前景[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3).

[6]潘青友.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7).

[7]秦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GMS 东道国影响分析:以越南、柬埔寨、老挝为例[J].学术探索,2011,(4).

[8]史智宇.出口相似度与贸易竞争:中国与东盟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03,(9).

[9]太阳纸业两亿美元投向老挝[J].中国造纸,2010,(2).

[10]王东.经济持续增长风险不断扩大——2007 年世界经济、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安全形势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1).

[11]王玉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分析:经济利益与战略关系[J].东南亚纵横,2010,(1).

[12]徐延春.谈老挝经济及其发展战略[J].东南亚纵横,2006,(12).

[13]谢志鹏.泰国与老挝的边境经贸关系[J].南洋问题研究,1993,(3).

[14]杨洋.试论老挝经济的发展及其制约因素[J].保山师专学报,2003,(3).

[15]张瑞昆.老挝经济结构——老挝经济探析之一[J].东南亚纵横,2004,(1).

[16]志荣.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东南亚纵横,2006,(1).

[17]Yves B. Labor market adjustment under transition in Lao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996 ,(4):651~675.

(责任编辑: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