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温州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 投稿黎贝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293次
  • 评分4
  • 45
  • 0

何新培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通过调查与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温州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并详细论述了温州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制约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温州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这对促进温州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温州;产业结构升级;路径选择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23

1引言

2015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达沃斯年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总理对未来的中国经济作出了客观理性的论述与判断,他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则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结构性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温州模式”一直都是众多专家学者长期研究与讨论的对象。近些年来,受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温州经济跌宕起伏,传统行业发展受阻,探索转变之路迫在眉睫。正如李总理所说的那样,温州未来的发展要“对传统的思维说‘不’,为创新体制叫好,下决心推进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将有利于改善当前温州经济的发展状况,促进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2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温州的经济在保持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虽然东临东海,但相对于工业发展来说,温州资源较为匮乏,很难发展规模经济,缺少土地、矿产、能源。所以温州才利用其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集中发展加工制造业,这也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深化发展,温州需要调整产业结构的根源。温州产业结构的内部情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工制造优势突出,但重复建设特征明显

在温州的产业结构中,加工制造业占了很大比重,其基本特征是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大量劳动力,缺少成熟的设备和技术,生产初级产品或工业半成品,成本低,加工程序少,附加值低。在较长的时间里,加工制造业都是温州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温州,加工制造业优势突出,行业分布广。根据国家统计,我国共有46个工业企业类型,而温州工业涉及33个,比重高达71.7%。由于民营资本具有很大的分散性,行业重复建设现象异常明显。根据鹿城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可知,仅在温州鹿城区,从事批发业的法人单位有3589个,从业人数达43464人;从事零售业的法人单位有993个,从业人数达17596人。

2.2大型企业势头强劲,但小微企业步履维艰

在温州,虽然产品附加值低的现象普遍存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品牌企业,比较著名的有报喜鸟、奥康、森马、正泰、法派等。这些企业依靠自身优势,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生产技术,进行品牌化运营,拓宽经营范围,发展国内外贸易,形成规模效益,提高了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保持整体的平稳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温州市的重点骨干企业积极调整经营战略,依靠自身竞争优势,应对金融危机,规避市场风险。与之相反,小微企业的发展却遇到很多困难。行业之间相互模仿,缺乏改革和创新,原料、人力、土地成本上升,80%的小微企业陷入“高成本,低效益”的行业怪圈。就全行业来说,企业发展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大小企业之间差距逐渐拉大。

2.3工业仍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波动增长

工业是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对于温州也不例外。自2008年起到2013年年底,温州地区生产总值,由2424.40亿元增加到4003.90亿元,历年工业增加值依次为,1170.35亿元、1163.66亿元、1387.65亿元、1556.29亿元、1625.00亿元、1768.00亿元,且产值居高不下。可见,在温州的经济体系中,工业生产仍占主导地位。

而相对于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来说,温州的发展仍在探索阶段,但总体来说,呈上升趋势。至2013年年底,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6.8%,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50.3%,两大产业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如图1所示)。

3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问题

3.1长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粗放式经营模式根深蒂固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温州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使其产业群的出现,主要有沿海产业集聚带、内陆山地经济区和海洋岛屿经济区,从而形成了“一带两区”的产业布局雏形。也正是由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度发展,粗放式经营模式日益凸显:片面追求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片面追求数量,忽视经济质量;片面注重产出,忽视投入代价;片面注重外延扩张,忽视内涵发展;片面注重总量增长,忽视全面协调发展;片面注重当前增长,忽视可持续发展。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必然要对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向精细化、科学化、高端化模式转变。

3.2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资本分散,难成规模

长期生产低投入、低产出、低附加值的产品,对技术要求过低,不利于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工业基础薄弱,限制了工业技术和工业创新能力。各企业对生产技术投入较少,难以催生新的生产技术,同时反作用于产业部门,增加了现有行业转型升级的困难。虽然温州具有大量的民营资本,但多用于资本投资。由于缺乏合理的引导,民营资本逐渐远离实体经济,从而产生了备受人们热议的“温州炒房团”“温州炒煤团”。需要看到的是,在这些民营资本逐渐外流的同时,也给温州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发展实体经济,升级技术,吸引人才,必然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没有外流的民营资本具有很强的分散性,加之外资投入少,无法形成规模投资,产业结构升级受阻,大规模经济难以实现。

4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4.1改造升级传统行业,辅助发展金融服务

温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在于对传统加工制造业的改造。第一,传统制造业技术升级。增加资金投入,研发先进技术,提升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突破行业技术壁垒,各企业之间,相互学习,加强交流,提升市场竞争力,完善行业技术倒逼机制。联盟收购国外先进技术,吸收海内外高技术人才。第二,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以实现传统制造业跨产业升级为目标,与其他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对传统制造业的新需求,推动制造业朝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方向转化升级。第三,发挥行业集群效应,在当前形成的“一带两区”的基础上,深化发展乡镇集群,共用资源,优化配置。

针对温州经济发展现状,要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必然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对金融服务业的建设与发展。金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存在关联性和辅助性,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企业深化发展,整合资金,增加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发展金融服务业,吸收民间闲置资本,防止资金外流,有利于提高温州经济运行中的资金配置效率。首先是金融行业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定和完善,树立金融行业的诚信形象,提升企业对金融服务的信任度。其次是降低金融门槛,扩展服务业务,吸引民间资本。最后是建立健全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促使民间资本合法化、规范化。

4.2推进产业整合,坚持自主创新

横向整合,就是使分散企业进行合并和重组,缓解行业重复建设的局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具体方式为同行业间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多个小企业合并成大企业和大企业合并成巨头企业。温州的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多为“小而全”的经营方式,行业竞争完全依靠价格,缺乏核心竞争力优势。进行横向整合,可以形成集聚效应,优势互补,提高生产设施的利用率,实现资源重复利用,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纵向整合,就是整合上下游企业,形成具有完整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巨型企业。通过对上游企业的前向整合和对下游企业的后向整合,形成构架完整、运营成熟的温州特色产业链。例如,服装加工贸易企业纵向整合,由单纯的加工贸易向设计、研发、品牌建设、上下游配套及服务价值链延伸。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确立核心产品,并形成以核心产品为主导的价值链。所以在整合过程中,要坚持自主创新,这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四者共同作用,带动企业构建核心价值链。

4.3引进外来资本,扩大国际市场

资金、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温州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FDI是企业积累资本,升级技术,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外商直接投资对温州产业结构升级的效用主要体现为:第一,FDI是一种“全方位的投资”。对于温州企业来说,FDI不仅仅是资金转移,还包括管理方式、技术设备、价值观念、营销手段、市场网络等要素的跨国转移。第二,资本投资引起连锁反应。在上述综合因素转移后,会促使温州企业由低质量的资本存量向高质量的资本存量转变,实现企业资金、技术、人力、管理、生产等多方面改造。

作为沿海城市,温州应充分利用自身地理优势,在原有对外贸易的基础上,扩大国际市场。首先要合理规划企业发展方向,以国际化的眼光和标准制定对外发展战略。其次是加强对外交流,广泛发展海外合作伙伴,境外投资建厂。最后是利用文化传播,大力推广产品和企业形象,宣传企业文化,扩大海外知名度,了解当地文化及消费习惯,全面深入国际市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林孝暖.民间借贷危机后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6):18-21.

[2]孙小强.探索产业集群中的供应链金融 [J].经济师,2014(1):53-58.

[3]唐艳.FDI在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与评价[J].财经论丛,2011(1):20.

[4]张国强.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 [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1(10):138-146.

[基金项目] 2014年度安徽省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H201410378345)。

[作者简介] 何新培(1992—),女,河北保定人,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