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姝 马琳娜
摘 要:在高校中,后勤管理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而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决定了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准。随着高校后勤工作不断推进,对后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本文简要讨论了如何规范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式,并从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管理方式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分析了后期财务管理的特点,研究了财务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规范 高校 后勤 财务管理
随着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经费矛盾更加突出,随着经济活动环境越来越复杂,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就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标准要求。近年来,随着人才强国理念的不断推行,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办学规模都在不断扩展着,随着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使得后勤管理活动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环境。我国大多数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起步较晚,相应后勤管理制度也就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并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变化,也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契机和参考,使其逐步走向现代化、市场化、科学化发展之路。
一、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特点
在高校环境中,财务管理工作与公司一些营利性组织、行政事业的管理工作性质不尽相同,而且差别很大。但其在管理过程中兼备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性质,随着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前行,这也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出全新的标准和要求,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新的发展特点。
(一)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特殊性
各异的财务管理目标环境下进行的财务管理活动形式、内容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财务管理都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壮大发展最主要内容,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财务发展目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兼具事业单位与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也需兼备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够将盈利作为其营运的唯一目标,要在利润环境约束下不断为其提供较为良好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随着高校后后勤工作不断推进,大多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建立相应的后勤服务部,但大多数后勤财务管理工作都将盈利作为其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其成立相应后勤管理服务部是属于公共性质的,并不能够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所以,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应用最节省的方式有效追求最大化社会价值。
(二)后勤财务管理体制的落后性
很长一段时间,高校财务管理都存在权责不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明的发展状况,促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高校环境中,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是随着高校扩张进行的,有效推动了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但在实际环境中,大多数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并没有从高校中分离出来,促使其管理工作存在一定滞后性,主要表现在制度组织、人员机构设置以及权责分配上都存在一些差异;相应的监督机制存在滞后性,主要是将内部监督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引进相应的审核监督形式。
(三)后勤财务管理体制多元化发展形势
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其主要发展模式大多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企业化后勤集团的发展模式;一种是具备高校职能部门的后勤管理模式。这两种方式在核算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因为核算形式不一样,在高校环境中后勤部门在运营过程中使用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其作为核算基础。后勤部门运用企业会计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其主要核算方式;因为核算主体的差异,其在发展过程中后勤部门不会作为独立核算主体为其提供相应的财务管理报告,只将其作为利润核算单位;核算机构存在差异,后勤管理部门大多没有形成独立的会计核算机构,而是由高校财务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统一账目核算,后勤部门会受到会计法规以及公司法规的约束,这就需要设置较为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政府下放管理权利,高校逐步成为具有自我约束力的管理形式,高校依据多种渠道收集发展经费的形式已经逐步形成。但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都存在相应的问题。
(一)财务核算方式不够完善
因为高校经营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其具备不同行业发展特征,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形式对其进行监管,致使财务管理人员并不能够有效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形成的核算方式也大不一样。在高校环境中一些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并且不重视学习积累,在处理相应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继而直接影响了财务核算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所以,有效建立适应后勤部门管理的核算形式是非常必要的。
(二)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在现代财务管理中实施成本管理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方式,并且这也是有效提升组织效益的方式。就高校后勤管路单位来说,其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后勤单位不同的组成部分都能够依据其经济发展特征将其划分为利润部分以及费用部分,这其中费用部门并不会直接产生利润,这就使得成本管理成为其创设利润的唯一方式。尽管利润部门能够直接获取经济效益,但其在价格约束条件下仅能通过成本控制提升效益,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后勤部门并不重视成本控制工作,成本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缺少相应的成本控制方式,造成大量浪费情况出现,成本控制机制不够健全还表现在资金应用随意性大、采购程序出现漏洞等。
(三)财务分析观念较为落后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在工作过程中,是应用会计核算方式进行工作的,并不重视会计信息的应用。并且财务分析大多是建立在财务管理与会计信息之上的,使用财务分析就能够有效将会计语言转换为管理信息,这就为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有效决策基础。但是,大多数高校后勤管理人员都缺乏正确财务分析,并且分析观念较为落后,并没有意识到财务信息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相应财务工作仍旧停留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后勤财务人员也没有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没有实时监控后勤部门的财务发展状况。
(四)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因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专业能力不强。他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大随意性,法治观念不强,促使财务管理工作与核算工作不能够有效完成。
三、强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
(一)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建立适应高校后勤管理的模式的会计核算系统
1.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行。实现收付与权责发生制并行,是做好后勤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并且这也是适应后勤管理体制的重要的方式。依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方式对其进行会计核算,想要有效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实体,这就需要按照会计制度以及财务规则要求对其进行会计核算,有效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之间的差距,继而将各个时期的收入以及相关费用划入正常比重,希望能够有效实现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
2.深化会计核算方式,积极改革。积极应用现代化会计核算形式,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反映出其经营服务的主要业务,还能够有效核算出其经营管理的成果。引进吸收正确的会计核算形式是有效改革落后会计核算方式的主要途径,目前大多数会计核算形式都是非常有效的,这些内容都为高校后勤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应用。
(二)加强成本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是后勤工作部门提升绩效的主要方式。高校后勤成本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着手。首先,要应用标准成本法以及作业成本法作为其发展基础,联合高校后勤业务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机制;其次,按照成本管理制度的标准要求对其进行成本核算,为其提供较为可靠的发展数据;再次,依照成本核算结果之间的差异,对成本内容进行分析,发展其中存在的差异,找出影响因素并解决他们;最后,有效规范相应业务流程,减少资源成本的浪费、消耗。
(三)转变财务分析管理观念
随着高校后勤部门改革,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改变,只有不断转变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方式,才能够有效面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依照现代化财务管理要求标准,形成企业化管理形式,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其次,依照市场规律要求标准,形成市场化管理理念;再次,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标准,形成法制化管理理念;最后,依照市场形势发展变化,创新管理思路,形成创新化管理理念,促使财务工作能够不断适应改革发展的需求。
(四)强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因为内部控制设计以及运行是受到成本与效益限制的,一般内部控制的设计仅针对一些常规业务活动,并且会因为一些具体发展状况受到限制,比如执行人员判断失误、以权谋私等。针对这样的发展状况,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建设工作,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增强会计从业人员对政策的理解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财务管理人员应该自觉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意识,这样就能够大大增强组织的控制意识,有利于良好内部环境的建设,保障制度的落实,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有效目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发展。可以说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相应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后勤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有效完善健全相应的制度,不断强化财务管理方式。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效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并以学生作为发展主体,才能够不断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提升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使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促进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海蓉.浅议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及改进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0,13:286.?
[2]朱伟.浅谈如何建立高校新型后勤财务管理模式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07:133-134.?
[3]包晓明.浅议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与内部财务控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4:68-71.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长春市 1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