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欣 张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澳大利亚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政治法律制度完善,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北领地(Northern Territory)是澳大利亚两大领地之一,是一片粗犷、古老而与世隔绝的土地,被称为“地球上最后的处女地”。北领地拥有广袤的土地和极其丰富的能源矿产,是澳大利亚距离中国最近的地区,首府达尔文是澳大利亚重要良港。近年来,北领地政府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将与中国的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多次到中国开展投资推介活动,为我国企业扩大澳洲市场提供了良机。
一、投资北领地:机遇难得
中澳两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大国。近一年来,中澳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紧密,出现一些可喜的变化,为中资企业投资澳大利亚,特别是北领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一方面,阿博特政府的政策主张有利于投资北领地资源矿产领域。根据澳大利亚宪法,各州除被联邦分割了部分立法权和司法权外,其他方面保持完全独立。2012年7月1日,澳联邦政府开始征收碳税和矿产资源租赁税(MRRT)①。这两种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能源矿产行业企业的成本,自实施以来争议不断。迫于压力,时任工党总理陆克文于2013年7月宣布取消碳税,转而实施碳排放交易计划(ETS)代之,实则是“换汤不换药”。阿博特领导的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当政已半年有余,其在大选前做出承诺当选会取消上述两种税收。目前,澳大利亚下议院已经通过了取消碳税的决议,预计2014年6月在参议院讨论,通过难度不大。如决议能顺利通过,碳税将被取消,这对北领地能源资源等行业投资者是一大利好,值得中资企业持续关注。
另一方面,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近期或有重大推进。中澳视彼此为重要贸易伙伴,自贸谈判由来已久,2005年至今已进行了19轮但仍未果,进程远慢于已经签署了的中瑞自贸协定。究其原因不难理解,中澳双方对各自核心领域的开放均信心不足。澳方希望中国开放农业和金融领域,我国对金融业开放相当谨慎,目前仅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试点,短期内全面开放难度很大,农产品市场对澳完全开放在短期内也很难实现。我国关注澳大利亚矿业和农业领域,中资企业投资澳能源矿产领域较多,且近期中国地产商投资澳房地产项目火热,澳方担心能源、资源及土地被过多出售,威胁其经济安全,故设置的门槛较高。尽管如此,中澳双方对自贸协定的签署仍抱有较大期望,2013年10月APEC 峰会期间,阿博特总理就表示,澳大利亚有信心在一年内与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国家主席在会见澳大利亚总督布赖斯时也表示要推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早日取得突破。两国领导人的推动会加速自贸谈判的进程,如若协定能于今年顺利签署,将是对中资企业投资澳大利亚极大的利好,特别是对投资北领地能源矿产行业的企业来说,开放门槛的降低将使双方的合作更为顺畅。
二、投资北领地:重点领域集中
北领地经济以能源、资源和初级产品发展为主,与我国经济形成极强的互补性,未来能与我国开展合作的重点领域相对集中。
(一)矿业领域合作
澳大利亚是世界能源资源大国,其铁矿石、铝土矿、煤等蕴藏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铁矿石、金红石和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铅和铀出口量居世界第二,铝和黄金出口量世界第三。
北领地资源十分丰富,已探知的矿产有矾土、金、锰、锌、铅、银、铋、铜、钻石、方铅矿、云母、钼、赭石、欧泊、钯、磷、铂、钽、锡、钨、绿松石、红宝石、钨,较为著名的有铜、金、铁、锰、铀和铝矾土等,还有钯、铂、铋、钼等稀有金属矿,且大多数提供出口。如北领地锰矿经济可采资源量达1.51亿吨,占全澳的76.6%,产量1020万吨,占全澳73%;铅矿经济可采资源量800万吨(折金属量),占全澳22.2%,产量3.9万吨,占全澳6.3%。采矿业是北领地经济的主要支柱,中国是其多种矿产品的主要市场。
中国是澳大利亚铁矿、铜矿和镍矿最大的出口市场。2012年,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铜和锌分别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量的72%、33%和31.4%。2013年5月,首届澳洲中国矿产投资峰会有100多位中国代表参加,北领地政府希望利用此次峰会概述北领地的投资机会,以吸引中国投资者。目前,湖南有色、华东地质勘查局、华西钢铁、五矿、河南豫光金铅股份等多家公司已投资北领地矿产领域。
(二)基础设施领域合作
澳大利亚立体交通体系健全,公路总里程排名世界第9位,空运是全球第8大航空市场,铁路已有150年历史,海运港口密布,航线繁多。尽管如此,近十几年来,依靠出口能源资源实现迅速增长后,澳大利亚在交通基础设施出现一些发展瓶颈。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局(ABARE)预计,仅在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到2020年就将增至300亿澳元。
北领地有3条州际公路,由于地广人稀,乡村道路以土路为主。大多数消费品和货物均由昆士兰州或南澳州通过公路输送到北领地。达尔文是亚洲飞往澳大利亚的国际航班首站,达尔文港是澳大利亚北方最大的深水港口,包括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的集装箱装卸码头,能够运输种类众多的船只和货物。整体看来,由于人口稀少且集中在达尔文等城市,北领地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在公路、港口、铁路等多领域存在中国企业的投资合作机会。
(三)农业领域合作
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农业区域性专业生产地带明显,农业由以畜牧业为主向畜牧业、种植业并举发展。大田作物主要包括小麦、大麦、高粱、燕麦和水稻、甘蔗、棉花等农作物,养牛农场和养羊农场面积较大。
北领地的农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是畜牧业及其他活畜饲养,以及部分庄稼、干草和草籽的种植。畜牧业对北领地的地区性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和出口收入极其重要。北领地的牧场规模巨大,以自然放养为主,开发程度较低。
中澳农业合作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良好的合作基础。2013年初,澳贸易部长呼吁澳中两国加强农业合作,并称澳洲政府将继续优先在农业方面实现外国投资透明化。2013年4月,中澳农业部长在第十一次中澳农业联委会上共同签署了《关于修订<中澳农业合作协定>下的农业合作活动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在澳洲农业产品领域的投资正处于初期阶段,其投资项目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相对较小,但投资范围、类型、模式以及领域正在逐渐扩大和多元化。目前,中福集团与北大荒集团在北领地投资的农业项目已开始运作。
(四)旅游领域合作
旅游是澳大利亚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目前,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班所在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西澳州和北领地旅游发展较为薄弱。
北领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块之一,是一个充满活力及多元文化之地,一直以其世界级的国家公园及完善的旅游服务闻名于世。旅游业是近年来北领地发展迅猛的经济门类,酒店入住率超过60%,已成为该地区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
目前,中国已是澳洲第二大游客来源国,仅次于新西兰,每年有近67万名中国游客来澳大利亚旅游,两国间航班数高达每周66个,每年为澳大利亚带来45亿元左右收入,人均7000元,在澳洲属于消费增长最快的群体。澳大利亚重视中国游客的到来,其旅游局准备在2020年吸引100万中国游客,已与国航(Air China)签署了为期3年的谅解备忘录,增加来澳航班数量。
北领地旅游资源富集,尤其是土著传统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北领地旅游开发有限,尚未形成主打的旅游线路和产品,较适合发展高端休闲深度游。北领地旅游产业的空白有利于中资企业投资其旅游业,投资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设计适合中国游客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共同开发北领地旅游市场。2012年,我国投资者已买下黄金海岸范思哲酒店(Palazzo Versace hotel)和昆士兰州北部的林德曼岛(Lindeman Island)。
三、投资北领地:综合风险较低
综合而言,北领地整体投资环境良好,属于经贸投资低风险地区,适宜中国企业去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一)自然地理环境
澳大利亚虽在南半球,但地理位置距中国较近,特别是北领地首府达尔文,是最接近亚洲的澳大利亚州首府,且是澳大利亚的良港,有利于中国企业适应当地环境,顺利开展经贸合作。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北领地在澳大利亚属于偏远地区,约有4/5的土地处于热带,终年炎热干燥。北领地地广人稀,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是澳大利亚第三大行政区,但仅有23.9万人口,平均每6平方公里1人,且主要集中于首府达尔文。这样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但地域辽阔也造成两地之间相隔较远,导致陆路交通时间过长,联络困难,只能依靠小型飞机往返,补给存在一定问题,网络信号也配置较差。
(二)政治安全环境
北领地政治环境完善,尽管存在多党轮替执政的变动,但政策连续性较强。北领地是自由党当政,2012年8月自由党战胜工党,11年来首次在该地区获胜。因此,联邦大选政党轮替对北领地政策连贯性发展有利。
中资企业需要重视的是政治安全问题。澳大利亚联邦四面环海,人口稀少,军事力量较为薄弱,国家安全主要依靠美英等国家提供军事保护,在国际经济事务上也追随美英的观点和立场。北领地达尔文港是美军基地,目前驻有美军超过2000人,政治关系变化对于我国对北领地的大型投资并购项目有一定的影响,且解决起来复杂难测。如中铝注资力拓一案,2009年6月,力拓集团撤销对当年2月宣布的195亿美元交易的推荐,中铝只可获得 1.95 亿美元的“分手费”;又如2012年3月,澳大利亚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了华为参与投标359亿澳元(约合378亿美元)的国家宽带网络(NBN)项目,巨额的经济损失只是政治风险给海外投资带来的损失的一部分。
(三) 法律制度环境
澳大利亚联邦法律制度健全,与经贸相关的法律主要有《商业行为法》、《公司法》、《破产法》、《外国人收购和接管法》、《1959年银行法》、《1998年金融法》、《外资收购合并法案1975》、《商标法》、《版权法》和《专利法》等。澳大利亚对投资其能源矿产、房地产、金融、保险、航空、媒体、电信、机场等敏感行业的外资项目需要进行个案申报和审批。2008年,澳大利亚收购委员会就以违反《公司法》和《外国人收购和接管法》为由,否决了首钢收购吉布森山铁矿公司股份的交易。
此外,用工签证问题也值得中资企业关注。北领地人口极其稀少,熟练劳工不足,大型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工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引入国内熟练技工维持项目正常运转。但用工签证属于联邦政府管辖范围,需遵守联邦法律规定,即企业必须在当地劳工无法获得的情况下才能聘用外籍劳工,且外籍劳工英语必须熟练,享受与当地劳工同样的薪酬水平,这种规定极大的增加了中资企业从国内派遣劳工的难度。中国政府及各商会协会已通过多种形式与澳方沟通,希望解决用工签证难问题。为此,澳大利亚联邦于2011年5月出台了企业移民协议(EMA),适用于用人规模在1500人以上,投资规模超过20亿澳元的大型项目。项目方可在无法找到本土劳工的条件下,通过457签证体系引进海外半熟练(semi-skilled)劳工和商人。目前,该协议已在西澳州Roy Hill铁矿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给中资企业一些用工启示。此外,2012年7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实行了新的移民政策,即澳洲偏远地区雇主担保签证(Regional Sponsored Migration Scheme Visa),适用于澳大利亚境外的技术劳工或目前居住或就职于澳大利亚的临时性技术居民,隶属雇主担保永久签证项目。该签证适用于澳洲的二线城市,包括除去6个一线城市(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黄金海岸、纽卡斯尔、卧龙岗)以外的所有城市。
(四)宏观经济环境
北领地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单一,近几年增长速度较快,但受全球矿业资源需求变化影响较大。2011-2012财年,北领地地区生产总值(GSP)181亿澳元,增速4.4%,人均GSP 达到78292澳元,高于澳大利亚63754澳元的平均水平。2012-2013财年,北领地GSP增速4.6%,较上年略有提升。
北领地的失业率低于澳大利亚平均水平,2012年北领地失业率仅为3.7%。矿业和制造业的大型项目加大了对就业者的需求,弥补了零售业、旅游业、公共部门对就业者需求的疲软。预计2014-2017年,矿业将继续引领北领地经济发展,建筑业、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将有所提升。
(五)社会文化环境
澳大利亚社会稳定,政府清廉,治安良好,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北领地有100多个民族,具有多样化的文化组合,国际化包容性好,但赴北领地投资会遇到其独特的社会问题,如原住民问题。
北领地是澳大利亚唯一由原住民自行管理的区域,原住民人口占北领地总人口的1/4强,北领地约50%的土地和85%的海岸线由原住民共同拥有。联邦《土著权法1993》对原住民权益有详细的规定,“凡原住民继续遵循其传统规律和习惯,且与国家保持联系的地方,均可存在土著权”。土著权可以排他的形式,拥有和占用某一特殊地区。原住民问题是中国企业投资北领地不可逾越的“槛”,必须谨慎处理,小心应对。
四、投资北领地:策略选择
综合看来,中资企业投资北领地,除了在企业自身资本规模、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达到北领地市场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重视尽职调查报告。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在项目确立前,需要对东道国政治立法体制、民族感情、外商投资法律政策、执法惯例、环保税收政策、出口管制、社区劳工、本国其他机构的案例、第三国的经验进行详细分析,并对项目的整体环境、历史业务发展、资产价值、负债与盈利能力、管理层素质、风险等进行周密调查,评估项目的可操作性。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往往急于求成,忽视尽职调查的重要性,仅将尽职调查作为过场或形式,结果出现了项目已经施工发现无水电供应、产品无基础设施运出等“怪”现象,导致项目失败。针对北领地地广人稀、基础设施私有、信号覆盖不足、土著权、土地买卖印花税等问题,企业一定要切实重视并做好尽职调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与当地机构沟通时,可选用当地政府推荐的中介机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注重文化融合。中澳两国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澳大利亚人惯用直线思维方式,而中国人惯用曲线思维方式;澳大利亚人没有中国人那么强的等级观念,但对制度和规则严格遵循,中国人有很强的上下级观念,但对制度和规则常下不为例。同时,中资企业受国内思维模式的影响往往走“上层路线”,只注重领导攻关,忽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声音。北领地是澳大利亚原住民最集中的地区,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原住民与其他民族的人士交流存在一定困难,澳大利亚《土地权法》授予原住民的土地,必须由土地理事会作为原住民的代表,代为沟通处理。中资企业投资北领地项目涉及原住民土地时,问题会变得相对复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中资企业要高度重视文化融合,增强攻关拓展经验,增强责任意识,处理好与原住民、社区、媒体、工会等多方的利益关系,防止各种不必要的纠纷的发生。
三是加强与北领地政府及相关协会的合作。中资企业进入北领地市场,要加强与政府、投资促进机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的合作。澳大利亚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对于潜在投资者提供的服务都是全方位的,会定期推出各行业发展规划和寻求合作的项目介绍。北领地州长办公室下属的亚洲事务、贸易与投资办公室主要负责北领地大型合作项目的实施,中资企业赴北领地投资,需首先认真考虑该办公室对投资项目的意见,并充分利用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咨询服务。
四是切记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环境问题一直是投资海外制造业、能源、矿产、基础设施领域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澳大利亚是全球最早制定环保法律的国家之一,50多个联邦立法与20多个行政法规构建了其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依据联邦政府设立的严格的环境评估程序,环评不通过项目无法开始运营,且多数通过环评的项目都带有整改要求。中资企业往往忽视环评的重要性,导致前期已投入较大成本,却在环境问题上受阻,最终不得不投入巨资进行改善,造成投资成本过高,甚至项目投资失败。因此,环境问题值得企业在投资前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环评工作。
注释:
①碳税是对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税种,每吨23澳元;MRRT则对年利润超过7500万澳元的煤和铁矿石企业征收,计算方式是开采利润扣除开采津贴,再乘以30%的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