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国际贸易毕业论文范文,国际贸易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反倾销冲击下我国蜂蜜出口美国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 投稿波意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604次
  • 评分4
  • 17
  • 0

陈显顺 西南财经大学

当前,我国蜂业养殖工人已达30万人左右,相关生产产商约2000户,蜂蜜年总产量从1958年的1.23万吨已发展至2012年的44.8万吨,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1/4,年创汇超1亿美元,主要面向美国市场。

然而,蜂蜜出口美国之路艰难坎坷。2012年11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再次做出日落复审决议,其中提出要对华蜂业出口企业征收高至183.8%的关税。面对美国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中国企业从积极应诉到选择沉默,这对中国蜂蜜出口造成了更大打击。2013年2月,为了躲避高额反倾销税,中国企业采取“灰色通关”的做法遭曝光后,蜂蜜行业因反倾销欺诈行为而受到了攻击。在中美长达20年的“蜂蜜贸易战争”背景下,近来的此类事件给我国蜂蜜产品出口带来了新一轮的考验。

一、我国蜂蜜产业发展概况

(一)蜂蜜产量逐年增加,且生产区域分布广泛

我国蜂蜜产量一直处于世界第一地位,2000年产量为24.6万吨,到2012年产量为44.8万吨,产量在12年之间增长了1.82倍。追寻我国蜂蜜高产的原因,除了环境因素之外还存在着历史体制原因,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加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使得蜂农养蜂热情空前高涨,蜂蜜产量因而逐年增加。我国蜂蜜产量自从1997年突破20万吨之后,便一直以平均5.22%的速度保持逐年增加的态势(如图1所示)。另外,我国蜂蜜生产分布区域广泛,根据2011年数据,我国28个省份生产蜂蜜,共计产量为43.1万吨,其中河南以10万吨高居榜首,浙江省以7.8万吨的产量位居其后。虽然河南、浙江和四川三地的总产量已然占全国总产量的51.28%,但是从区域分布上说,全国各地的蜂蜜区域分布还是较为均匀,无较大地域差异。

(二)蜂蜜产品呈现贸易顺差,出口量波动幅度大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蜂蜜产品在对外贸易市场上发展迅猛,呈现出贸易大顺差的特点。从整体方面进行分析,我国2006年蜂蜜对外贸易总值已经达到11150万美元,其中进口额占比只有2.92%,而出口额占比则达到97.08%;从出口量上分析,我国蜂蜜出口在1994年以56.4%的出口率达到峰值,2009年蜂蜜出口率跌至谷底,为17.93%。自2000年以来,我国蜂蜜出口数量稳定在10万吨上下波动,平均约占世界蜂蜜贸易总量的18.6%,波动幅度较大(如图1所示)。深究蜂蜜出口量波动幅度大之根源,主要是蜂蜜需求大国突发性、经常性地采取关税壁垒或非关税壁垒措施,对蜂蜜进口进行了限制。

(三)市场规模和成本优势明显,确立了蜂蜜出口的强竞争力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世界蜂蜜年总产量将近150万吨,其中40-50万吨用于各国及地区之间的贸易,剩余部分供各国内销。2012年,中国以44.8万吨的产量和11.0万吨的出口量位居世界蜂蜜生产和出口榜首,在世界各个贸易地区都有中国蜂蜜产品的一席之地,这确立了中国蜂蜜出口的规模优势。其次在成本方面,与欧洲或美洲国家相比,中国生产单位价值所需成本远低于美国、墨西哥、土耳其等蜂蜜生产国。以2006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中国生产单位蜂蜜所需成本仅为552.59美元,而美国生产单位蜂蜜所需成本为1165.80美元,阿根廷甚至需要5689.01美元。随着近几年的科技手段的进步和养蜂技术的发展,我国在蜂蜜生产方面的成本优势更为突出。这使得我国蜂蜜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有极大竞争力,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二、反倾销冲击下我国蜂蜜产品出口美国面临的困境

(一)高额反倾销税重挫我国蜂蜜出口量

2012年11月,ITC再次做出日落复审裁定,该裁定将对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河南等小部分中国蜂蜜厂家收取25.88%至57.13%的关税,对其余大多厂家将要征收高达183.8%,即每千克蜂蜜缴纳2.63美元的关税。此裁定一出,我国蜂蜜出口量与出口额骤然缩减:2013年3月我国天然,蜂蜜产品出口量为7611.43吨,完成出口额2004.8万美元;今年1-3月我国天然蜂蜜及蜂产品出口量为23817.59吨,较去年同期下降9.2%,完成出口额5924万美元,较去年同期降低3.9%。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通过关税壁垒手段阻碍中国蜂蜜产品进入其市场。早在2000年9月29日,美国两主要蜂蜜协会曾分别向ITC和美国商务部提出诉讼,控告中国商家在美国市场倾销蜂蜜的行为,而且该诉讼幅度高达169%至183%。美国作为中国蜂蜜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其接二连三的反倾销手段使得中国蜂蜜出口受到极大冲击,使国内厂商对美出口的信心受到重创。

(二)低质量蜂蜜出口遭遇技术壁垒

美国年平均消费蜂蜜量约为15万吨,是我国蜂蜜产品进军的主要市场,但其完善的技术贸易壁垒,加之我国蜂蜜的质量问题,使得我国蜂蜜出口率从2000年的41.87%跌至2012年的24.60%。根据中国WTO/TBT-SPS数据,2003-2011年因质量问题而扣留的中国蜂蜜占FDA扣留总量的93.75%。美国对于蜂蜜有着严格的技术规定,例如,其认定方法中要求蜂蜜碳同位素与蛋白质同位素绝对差额小于1,且碳同位素绝对值不得小于 23.5‰,如若违规,不能进口。此外,由于2002年美国检疫机构发现中国出口蜂蜜存在氯霉素残留超标的现象,之后FDA决定降低其残留限量至0.3ug/kg,这给中国出口企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冲击。同年9月,美国FDA推行了公众身体健康与生物产品进口标准相关法律,要求进入美国市场的企业必须在FDA登记,并提供连续5批产品检验合格资料才能成功注册,这使得美国成功达到了提升国内蜂蜜价格,保护本国蜂农利益的目的。

(三)“灰色通关”现象严重,中国蜂蜜产品受质疑

为了绕开美国严格的关税壁垒,不少企业不得不在商品包装和提货单上将蜂蜜易名,例如改为果汁、糖果、调味品等进入美国市场。而且,多数中国企业还通过转口贸易、低价报关等其他“灰色通关”方法,寻求低税高利的方式进入美蜂蜜市场。据彭博新闻社报道,2013年12月,美国海关执法局(USICE)宣布破获了一起严重的进口倾销事件,该案件发生于2008年,起初是联邦当局调查发现有14人涉嫌避税8000万美元,之后于2013年2月涉案最大的两家国内蜂蜜厂家同意了延期诉讼协议,并赔付了100万美元和200万美元的罚款才平息,这样类似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使得蜂蜜出口一路坎坷,更使得中国蜂蜜产品在美备受质疑。这种灰色通关的行为,不仅未曾获得较大的贸易盈利,还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强力打压,更严重的是还影响了我国出口蜂蜜的品牌形象。

(四)“数量扩张,低价竞销”的出口理念亟待转变

2013年11月,中国蜂产品协会发布的《中国蜂蜜产业现状与发展》报告指出,尽管我国蜂蜜原料出口已是世界第一,但部分蜂蜜产品国内外差价却高达7倍,数量扩张,低价竞销是导致我国蜂业发展缓慢滞后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蜂蜜产品应遵循价格规律,体现产品真实的价值。我国国产蜂蜜价格大多在30-60元/kg左右,然而国外进口蜂蜜价格普遍在300-500元/kg左右,卢卡花蜂蜜(18+)与宝生园高端蜂蜜品牌琉璃苣蜂蜜单价差价达7倍。我国蜂蜜价格被严重低估,不仅损害了我国蜂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损害了蜂农利益,也影响加工企业技术投入,削弱了中国蜂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发展,中国老百姓对于生活品质和高端品牌的追求渴望日益明显,2012年我国蜂蜜产业进口数量达到3300吨,较2011年增长36.6%。单从进口数据就可看出,我国蜂蜜的中高端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坚持低价理念会使蜂业企业失去商机。

三、促进我国蜂蜜产业未来发展的应对之策

(一)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把好质量关

蜂蜜质量是决定中国蜂蜜产品能否立足国际市场的唯一出路,质量问题不得到解决可能会使中国蜂蜜产品被排挤出美国市场,因此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刻不容缓。中国蜂蜜要从源头上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加工成熟蜜是个必然选择。成熟蜜是指含水量低于20%,葡萄糖和果糖总含量高达70%以上的高质量蜂蜜产品,它能够带来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然而,我国以蜂农为代表的生产方和以企业为代表的销售方还未形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这将导致对源头管理的意识淡薄,依赖检验设备控制质量的思想严重,这种观念必需尽快转变。为保证生产线全程质量,需要将独立的蜂农养殖户集合转化为企业集体化的生产行为,同时提高蜂农的文化素质,在集体内部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保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增加出口成功率。

(二)加强经营创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确立中国蜂蜜品牌

我国蜂蜜产品企业大多采取粗放型经营,且经营方式陈旧无创新,因而在营销上,企业需加快向集约型的转变,着重创建优质品牌,开发中高端市场。此外,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普遍,科研投入不足,缺少科技含量高的蜂蜜品牌。企业需加快技术的升级换代,引入国外专业设备、专业人才和研发科技含量高的精品。在包装上企业也不能忽略,由于中美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适时采用新型的包装材料与包装创意可能会吸引部分消费者。另外,由于之前蜂蜜出口产品的“低价低质”竞争理念的存在,我国蜂蜜产品定位于低端市场,阻碍了蜂业企业品牌优势的建立,因此,我国蜂产品流通企业急需树立品牌优势,注重打造品牌文化和产品质量,从根源上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三)接轨国际标准,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贸易壁垒愈发隐蔽的现代国际贸易竞争中,我国要扩大蜂蜜出口,首要问题便是如何克服技术性壁垒。而打破国际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之一,便是广泛获取蜂蜜出口产品检疫措施的反馈信息,并且合理运用于日常的质量管理之中。我国蜂业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相关国家法规、标准和认证制度等,特别是美国独特的法律制度及其所形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以提高出口成功率。近年来,绿色壁垒也逐渐引起对外贸易产商的重视,因此,我国企业需建立相应蜂蜜技术性壁垒预警机制,在了解WTO有关协议规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WTO收集资料,了解各个成员国政府采取技术或绿色规定的细节,做到知己知彼。

(四)拓展多元化贸易主体,分散市场集中性风险

我国蜂蜜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仅美、日、欧三地便占出口的90%,这样的贸易出口市场结构可能带来市场集中性风险,给中国蜂业企业平稳发展造成威胁。如果继续坚持主要出口美国市场的原则,那蜂业产商面临的贸易风险也会继续扩大。由此,我国蜂蜜企业还要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例如在2013年1-8月,我国在北美洲以外的地区出口蜂蜜数量为72852.3吨,同比增长11.4%,金额为14155.5万美元,同比增长12.8%。这体现了我国蜂蜜拓展多元化贸易的方针是有成效的,这也有利于分散贸易壁垒或政策打压带来的风险,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稳定和长期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吴杰.我国蜂蜜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10):26-31.

[2]周灏,祁春节.美国对华蜂蜜反倾销效应分析[J].生态经济,2010(7):119-124.

[3]盘和林,何敏红.中国蜂蜜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5):136-138.

[4]戚亚梅,叶志华.美加蜂产品安全标准对中国蜂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3(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