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中国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变迁

  • 投稿掌蘑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822次
  • 评分4
  • 64
  • 0

杨林

【摘要】作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他者”镜像,中国人的形象频繁地出现在美国电影当中,从文化层面折射出当时中美社会关系状况,充分体现了视觉传播的本身特点与其社会影响。本文分析中国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变迁,了解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看法和刻板印象,探究这种看法背后的深层原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变迁 美国电影 视觉符号

一、各个时期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变迁

1、十九世纪末期:电影滥觞期的神秘中国

1895 年12 月28 日是世界电影的诞辰日。1896 年,中国人的形象就开始出现于美国的荧幕上。

处于萌芽期的电影,其最大的社会功能是延伸人们的视线,承担着猎奇世界的使命。那时清末的中国对于欧美观众是一个遥远奇诡的巨大东方国度,自然成为电影制作者的关注点。1896 年美国谬托斯柯甫公司发行了两部记录晚清重臣李鸿章访问纽约的短片,《李鸿章在格伦特墓前》和《李鸿章乘车经过第四号街和百老汇》,迄今所知,这是关于中国最早的纪录电影,在美国曾有过公开放映。如果我们站在今天来看这两部“电影”,只能将其称为新闻短片。

清末中国闭关锁国政策仍然在延续,对于美国观众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猎奇对象。鸦片战争之后,野蛮、吸食鸦片、众多的人口都成为早期电影带给观众的印象。

2、二十世纪初—二战前夕:黄祸论中的东亚病夫

这个时期的美国电影已经初步成长为一门叙事艺术,中国的形象也由无指向性的记叙逐渐转变成具有文学想象性的文化符号。

傅满洲是19 世纪末开始的黄祸恐慌中最著名的中国人形象,也是黄祸恐慌的拟人化形象。他号称是“史上最邪恶的亚洲人”,高瘦邪恶,穿着清朝官员的服饰。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天才,却心狠手辣,被称为是“中国人奸诈取巧的绝佳象征”。傅满洲被塑造成了一个典型的“东方歹徒”。

同期,美国电影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位正面人物陈查理。陈查理是一位华人侦探,身着西服,体态肥胖,温柔机智,但缺乏男子汉气概,是“去性别化”、被“阉割”的华人男子。陈查理的作者并未去过中国,因而他创造的陈查理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当时白人社会所首肯的“模范少数族裔”——温和而恭敬,不向白人展现自己的不快。

傅满洲和陈查理作为美国电影中经典的中国形象,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现在我们仍然能在很多华人形象中找到他们的影子。

3、二战时期:饥寒交迫的病夫盟友由于二战时期缔结的盟友关系,美国对于中国的了解程度渐渐加深。这一时期中国男性和女性的形象开始出现分化。中国的男性展现出落后野蛮的一面,而女性开始展现出含蓄婉约的东方之美。

这一阶段描写中国的代表作是由女作家赛珍珠的作品《大地》改编的同名电影。影片主人公本来是贫困的农民,后来丈夫王朗得到了一笔财富,整天花天酒地,妻子阿兰只有发挥贤妻的耐性期待丈夫浪子回头。《大地》中被刻意渲染的贫困和萧条体现了众多美国观众的宗教救世信仰,即已经进入美国人应该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救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

《大地》突破性地塑造出一个勤劳勇敢的中国农妇,开辟了一种饱含东方主义色彩的中国女性形象:温柔沉静,忍耐牺牲,亟待西方男性来拯救。如《苏丝黄的世界》就是典型的西方白马王子征服东方贤淑美女的好莱坞式爱情戏。

同期,美国银幕上还出现了很多坚忍不拔的中国军民形象。这些形象虽然展现出一个朴实的田野中国,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又成为美国观众对中国新的刻板印象:农村和土地。这也解释了《红高粱》、《黄土地》等电影在美国取得良好票房的原因。

4、冷战时期:冷战思维下的敌对中国二战胜利后,正与苏联冷战的美国对中国的良好印象也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教条、狂热、热衷霸权的形象,对于中国人的人格描写大多掺杂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政治指向。

著名的《007》系列电影的开山之作《诺博士》就是在这一时期拍摄完成的。片中最大的反派诺博士被设定为中国人,穿一身立领中山装,并预谋发动核战争。这一时期也是中国黑帮电影形象较为密集的时期,傅满洲式的邪恶人物重回银幕。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末期,期间美国人仍在以冷战思维判断中国人的形象。

虽然闻名西方世界的李小龙电影也在这一时期上映,但李小龙所塑造的功夫形象并没能扭转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原因有二:一是美国方面仍然把中国大陆和香港割裂开来;二是李小龙所塑造的功夫英雄形象稍显单薄,电影以武打为主,剧情与思想层面的信息略少。再加上当时美国主流电视电影业对中国人的打压和限制,李小龙的单打独斗很难施展拳脚。

5、二十一世纪以来:多元化和友好的中国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中国的国际形象逐渐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也实时地体现在好莱坞电影之中。这一时期按照时间顺序,体现中国元素最明显的分别是《花木兰》、《功夫熊猫》和《2012》。

《花木兰》开西方视角重新解构中国故事的先河,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是迪斯尼借助中国元素而完成的一次创作。木兰的形象是美国人眼中典型的东方美人形象,但是不同于“苏丝黄时期”的是,她同时又被赋予了西方女性的个性特点:勇敢、坚毅、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花木兰》的创作可称为一个文化转换的过程。

《功夫熊猫》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充满中国元素,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虽然故事的主线仍然展现了美国式的英雄主义,但它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比《花木兰》更加深刻,在国内外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

除以上两部动画片之外,好莱坞大片《2012》中也出现了中国人的形象。在人类末日逃亡之时,承载人类最后希望的诺亚方舟被建造在中国的西藏雪山之中,现场还有中国军人在维持秩序。这是新时期的中国形象:“中国制造”和中国军队和政府在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的团结和高效率,以及中国在对国外灾害的人道主义援助中树立起的良好形象。

在2013 年上映的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明确地将拯救人类的科技归于中国的名下。电影中出现了我国的空间实验器“天宫号”,成为拯救女主角的唯一逃生之路。自此,好莱坞大片对中国元素的应用不再仅仅局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科技、经济的现代化也渐渐进入了美国观众的视野。

二、中国形象变迁的原因

1、经济原因

(1)中国形象的应用是吸引票房的利器。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元素的应用,其经济原因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吸引票房,其原因细分可以以21 世纪的开端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形象的出现是为了取悦美国本土观众。从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末,美国观众是站在优越的角色定位中“窥探”或者“审视”中国社会的。这段时期中国始终以一种猎奇的、非正常的形象出现在电影中。在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这样的形象能够满足美国观众的猎奇心理。

第二阶段的开端定位在新世纪的开端,这一时期的中国形象是为了取悦中国观众而出现。世界真正开始了解我国是2001 年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诸如《泰坦尼克号》等第一批进入中国的好莱坞大片均取得了令制片方惊异的票房成绩,展现了中国庞大的未被开垦的电影市场。而在美国电影中添加中国元素,一能有效地吸引中国观众,二能让中国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得到心理认同感,从而提升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认同。

(2)中国形象的应用能够节约电影拍摄成本。中国本身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电影制片方可以在其中寻找拍摄素材。并且如果在中国拍摄,可以利用中国风景如画的山水、历史悠久的古城和现代化的都市作为取景地,可以用中国独特的风土人情、社会状况作为影片情节内容,可以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艺术为影片锦上添花。此外,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场地建设成本也是吸引众多国外制片方的原因之一。

2、政治原因

综合国力决定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从前种种错误和歪曲的“他者”形象已经行不通了。

中国和美国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也是促使中国形象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电影作为表达意识形态的工具,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了美国政治宣传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通过电影中正面而良好的中国元素传达友好的信息是政治的需求。

这种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不仅表现在国际关系上,华人华侨正在美国的国家运转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的华人华侨数量不断增加,其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在增强,他们需要在美国的电影中看到真实的中国,同时他们的存在也在美国民众中潜移默化地传播了中国的形象,一定程度上矫正了美国民众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歪曲印象。

此外,中国近些年来宣传中华文化的种种措施,如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在多个国家开设孔子学院等等,不仅让我国文化“走出去”,也在外国观众的心目中树立起了新的中国形象。

结语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中国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中国面孔越来越呈现正面化的趋势。电影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表现手法,透过它我们能看到中国与美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关系等种种方面的变迁。

而现在,中国已经能够通过自己的电影语言向世界广播重塑自己的形象,中国的电影开始走向世界。但值得忧虑的是,一部分我国走向世界的电影似乎正在因袭着曾经西方对于我们的刻板印象,如描绘宫廷生活甚至歌颂封建王朝,片面夸大社会阴暗面等等。这样的电影不仅不能重塑一个正确的中国形象,反而在加深中国在美国观众心中的刻板印象。我们不能希望中国作为完全意义上的主角出现在美国的电影中,中国形象的逐渐矫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真正让世界了解、喜欢中国,还是要靠中国电影人自己的努力,用我们的胶片记录真实的中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朱波,《从〈2012〉看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变化》[J]《. 电影文学》,2010(12):47-48

②刘蓓,《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D].上海交通大学,2013

③王丹阳,《中国形象在美国文化中的飞跃》[D].重庆师范大学,2009

④张雷,《作为“他者”中国的样子在改变——论好莱坞的中国形象》[J].《作家》,2008(10):214-215

⑤周勇、张雅佼、吴迪,《电影框架与大国形象建构》[J]《. 现代传播》,2012(3):43-47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