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专中职教育论文范文,中专中职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职教育互动式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新探

  • 投稿浅川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595次
  • 评分4
  • 29
  • 0

王凡录 李刚

(新疆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新疆 奇台 831800)

摘要:以涉煤企业为主体,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合作,创建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三方三层”办学管理模式,“366”、“2+1”、 “4·2”人才培养模式,“4·3”互动教学模式;强化管理内涵建设,优化管理运行机制;以企业(社会)评价为依据,以政府监控为指导,以学校自我调控为核心,逐步形成学校、企业、政府及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职教育;互动式质量管理体系;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1-0038-04

一、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价值目标

正确的质量认识,直接关系到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自身的健康发展。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满足学生个人需求的程度,即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配备等要满足受教育者的求学和就业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是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程度,即中职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中职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满足了学生个人和经济社会的双重需求,即是体现了中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而要同时满足这两个层面的需求,必须从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具体特征着手,注重常态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我校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是:以涉煤企业为主体,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合作,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强化管理内涵建设,优化管理运行机制;以企业(社会)评价为依据,以政府监控为指导,以学校自我调控为核心,逐步形成学校、企业、政府及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现代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基于上述论点,不难引申出一个现代管理学的基本结论,这就是:现代管理是主体间性管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互共在关系是现代管理的本质所在,而其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互动)则是现代管理过程的关键所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构成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意义建构的协作者和帮助者。

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职业教育是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生产或服务所需知识、技能和品德的教育,而中职教育则是培养与国家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或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具备职业针对性、管理多元性、实践互动性、技能操作性等本质特征,而现代中职教育则侧重于师生间的实践互动并突出学生的技能操作(训练)过程。

三、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

(一)学校层面:“三方三层”办学管理模式

1.校企联办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参照现代职业教育“双元制”办学模式,结合本地实际状况,建立健全我校的“三方三层”办学管理模式,“三方”是指学校、企业、政府主管部门三个办学方面,“三层”是指学校、教研教务室、专业教研组三个纵向管理层次。建设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学校(决策层)、教务教研室(管理层)、专业教研组(执行层)的,或教研(指导)、教管(施行)、督导(监督)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动态监控机制,及时反馈信息,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强化教学督导机制,规范各教育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实现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管理。

2.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标准体系与评价程序体系。评价标准体系由职业标准体系、专业标准体系、课程标准体系、校企标准衔接整合、静态(理论)标准与动态(操作实践)标准组合、程序(过程)标准与目的(结果)标准转化等组成;评价程序体系分为前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

3.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包括监控体系、评价监控协调、制度保证系统与人力资源保障系统。监控体系分为程序监控、目的监控;制度保证系统包括组织制度系统、行为制度系统;人力资源保障系统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包括专职队伍与兼职队伍的配置与协调,教研队伍、教管队伍、督导队伍的分工与协作等。

4.教育教学管理支持服务系统

构建集教学、教研、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园信息化平台,推动学校的管理内涵建设和创新,最终实现行政办公、教学手段、学习方式、管理服务数字化的校园信息化目标。

5.企业与校园文化

经过认真考察观察,仔细筛选提炼,获得适合本地区及我校具体实际的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精华,逐步形成“企业文化进课堂、行业文化进专业、产业文化进校园”的学校文化氛围。

(二)专业层面:“366”、“2+1”、“4·2”人才培养模式

1.煤炭综合利用(煤化工)专业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构建“工学结合三时段、教学实施六环节、能力培养六递进”的“366”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三时段”(学习学期、工学交替、工作学期),达到“练与教、做与学、导与做”的三合一;通过“六环节”(参观体验、基础训练、专项实训、综合实训、轮岗实习、顶岗实习),依次实现学生认知能力、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国标初级技能、国标中高级技能的“六递进”。根据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明确学习领域所需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由此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课程门类,科学设计课程结构,形成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职业素质课程与实践技术课程的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而归纳提炼出专业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开发建设核心课程,实施煤化工专业“实践先行,理论跟进”的课程教学模式。

2.机电技术应用(机电)专业

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构建“二学段、一工段”的“2+1”工学交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第一学年,校内校外)施行文化素质及单项技能培养,第二阶段(第二学年,校内校外)施行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第三阶段(第三学年,校外)施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与合作企业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考虑产业背景,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共同制定课程标准;针对实际工作岗位,以项目建设与工作任务为导向,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多样化预设课程教学模式。

3.焊接技术应用(焊接)专业

根据焊接生产技术性强的特点,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分层次培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构建“四阶段、二层次”的“4·2”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四阶段之第一阶段(第一、第二学期,校内)开展文化素质和生产安全教育及专业基础技能训练;第二阶段(第三、第四学期,校内)开展一般焊接技术实训;第三阶段(第五学期,校内校外)开展焊接综合技能实训;第四阶段(第六学期,校外)开展焊接新技术操作与焊接职业技能养成训练。二层次即学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实现由“一般焊接工人”层次向“高技能焊接工人”层次的飞跃。以一般焊接技术生产流程主要岗位工作必备的专业技术技能为主线,辅之以对应新焊接技术工作必备专业技能拓展课程,整体构建完善的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

(三)课程层面:工作任务导向型课程体系、“4·3”(四环节、三课型)互动教学模式

1.模拟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建设

工作任务导向型课程体系: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典型技能);工作情境→学习情境(主题单元);工作领域→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2.基于实践活动的教育教学模式创设

四环节互动教学模式:体验学习——技能训练——理论教学——实训实习。

3.基于实践活动的模块教学法创设

三课型互动教学法:实践作业课→领受;探究活动课→领悟;评价激励课→升华。

四、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技术方法

(一)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技术过程

第一,以现代职业设计原理与就业实现理论为指导。

第二,依据现代主体间性教育思想与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

第四,以现代教育媒体(多媒体投影仪、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为导辅。

第五,以近代教育媒体(挂图、标本、模型等)与传统教育媒体(书本、粉笔、黑板等)为侧辅。

第六,全方位形成“教师—服务系统—教师”、“教师—服务系统—学生”与“学生—服务系统—学生”的主体互动系统。

第七,多层次形成“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个性文化”、“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个人素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职业素质”、“教学教研—系统服务—教育管理”与“学校教育—企业教育—社会教育”的对象互动系统。

第八,建立师生间的各种主体交互关系、对象交互关系与主体—对象交互关系,不断促进师生的德、才、学、识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二)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方法

首先,在与新疆中泰矿冶公司、新疆宜化化工公司等多家煤电煤化工企业初步达成双元办学协议的基础上,创建立足奇台、辐射准东的理事会制中职教育集团,建立三方联合办学会议室、联合教研室与联合督导室,初步形成“三方三层”互动决策管理机制,逐步实现教学实习一体化。

其次,在三方联合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煤化工、机电与焊接三大类专业的互动课程标准、多元管理标准与岗位工作标准,共同制定教学、管理与岗位工作评价程序。

再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各专业教学教研组结合本专业、本学科师生实际情况,认真实践“4·3”(四环节、三课型)互动教学模式,逐步探索形成适合本专业、本学科具体实践的“3·N”(三课型、N要素)教学法。

复次,创设教学互动参数,制定课程互动难度系数表,建立初级互动量化模型,初步形成师生平等条件下的量化互动教学机制。互动参数=互动难度系数×互动次数;质量参数=初始评分×互动参数÷100。

最后,建立教研室(指导)、教管处(施行)、督导室(监督)与企业联合参与的教育教学监控系统,初步形成“三方三层”联合监控机制;制定《奇台中职学校“三方三层”管理章程》、《奇台中职学校互动教学量化管理办法》、《奇台中职学校学生实训实习管理办法》、《奇台中职学校课程评价办法》、《奇台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严格的制度约束机制;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包括专职队伍与兼职队伍的配置与协调机制,形成教研队伍、教管队伍、督导队伍分工协作的常态化互动系统;加强人力资源保障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五、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特色及成效

本体系拟突破的关键问题:创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及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互动式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本体系的主要创新之处: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升师生的主体活动性,具体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师生间的交互关系并加以细化甚至量化(创设互动参数),从而准确把握师生间的交互活动,不断提高教学与管理实践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应当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体现“学生需要、个性发展”的原则,但不能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转移,因为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兼具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二重性,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体系构建试图做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准确把握师生间的交互关系,尽可能准确把握师生的兴趣和需要,积极引导师生不断实现由内在思维向外在实践的迁移、由外在活动向内在心灵的升华。

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初步构建以来,我校教师教学教研能力与学生职业综合技能逐步增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我校经教育部审批进入国家级1 000所中职示范学校建设行列;2011年,煤炭综合利用(煤化工)专业被自治区教育厅审定为中职学校精品专业;2012年,“化工单元仿真”课程被自治区教育厅审定为中职学校精品课程;2013年,机电技术利用专业被自治区教育厅审定为中职学校精品专业,“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被自治区教育厅审定为中职学校精品课程;2012年,化工工艺专业(学生组)在自治区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2013年,化工工艺专业(教师组)在自治区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近五年来,煤化工、机电、焊接三大专业95%以上毕业生达到初级或中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十多名毕业生已分别成为中泰、宜化等公司基层岗位技能骨干。近五年中,我校有3项自治区级研究课题先后获批立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2篇为核心期刊论文,1篇荣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优秀奖。我校通过校内外较高水平的管理体系构建,以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为基础,以规范的监控机制为保证,以实用的能力意识为核心,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开始发挥区域性示范和引领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秋明,王正,龚蓓.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1):19-23.

[2]王凡录.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22-23.

[3]王学让,赵怀瑞.汽拖专业“2+1”教育模式的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27-29.

[4]丑武江,李玉鸿,杨贵泉.畜牧兽医专业“四阶段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8.

[5]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34-36.

(责任编辑:王恒)

Exploration of Establish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Interactive Quality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Fan-lu,LI Gang

(Xinjiang Qitai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Qitai Xinjiang 831800,China)

Abstract:With coal enterprise as the main body,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in enterprises , the following management patterns are established: 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anagement mode-“three party three layer” school-running mode, “366”, “2+1”, “4·2”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and “4·3”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Strengthening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operation mechanism, using enterprising(social) evaluation as the basis,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 as a guide, and self control of schools as the core, gradually form the diversifi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teractive education quality,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o cultivate talents of high quality for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management system with interactive quality;intersubje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