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大学生党员身份认同现状与身份建构路径研究

  • 投稿周赛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902次
  • 评分4
  • 71
  • 0

李景玉

摘要:党员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党员”这一身份的接受和确证,其认同“党员”身份本身以及与“党员”身份相关的价值观念和角色期望。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同在知、情、意三个层面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对党员身份和党的性质的认知度较高,但在情感和行为层面上未形成与认知层面的统一性。要在知情意层面上实现身份认同统一,需要加强大学生党员的身份建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党员;身份认同;身份建构

身份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其核心内容包括特定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和行事规则,还包括该权利、责任和忠诚存在的合法化理由。[1]身份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身份的认可,它提供了一个自我在角色中的定义,包括和角色有关的目标、价值观、信念、规范、时空和角色间相互作用模式的认知。[2]身份认同具有层次性。一是对身份认同的认知,包含主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归属群体的认知。二是主体对自我归属于某一角色身份或群体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三是主体在这些认知和情感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的行为模式。[3]

党员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党员”这一身份的接受和确证,其认同“党员”身份本身以及与“党员”身份相关的价值观念和角色期望。党员身份认同的程度,即党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角色及其特征的认可程度和接纳态度,直接影响其对“党员”角色的履行程度。党员身份认同可分为认识、情感、行为三个层面:一是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认同的认知,包含主体对自我“党员”身份的确认和对归属群体党组织的认知;二是大学生党员对自我归属于“党员”这一角色身份和对党组织的情感;三是大学生党员在上述认知和情感基础上形成的与“党员”身份相符的行为模式。

社会转型加速期,在社会多元思潮影响下,大学生党员目前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坚定、入党动机功利化、党性意识薄弱、组织观念淡薄等一系列的问题。从社会学意义上看,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身份认同”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社会学视角,实证调查分析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同现状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党员”身份建构的有效路径。

一、大学生党员身份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党员身份认同现状,本研究以上海东北片高校为例,对学生党员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973份,其中男性占43%,女性占57%;大一占3%,大二占14.5%,大三占54.6%,大四占1.3%,研一占14%,研二占12.6%;正式党员占38%,预备党员占62%。调查显示:

1.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知度较高

认知是认同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它对于形成党员身份认同具有基础性作用。调查显示,大学生党员对党的性质和宗旨、党员权利和义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绝大多数党员能够正确回答相关的提问。98.5%的人表示曾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对党的基础知识有较为熟练的掌握。这说明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认同的认知,包含主体对自我“党员”身份的确认和对党组织的认知,是相对明确的。也就是说,大学生党员对所加入政党的性质以及“党员”身份所应符合的角色期望在意识上都有明确的认知。

2.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情感有待增强

在情感层面上考察党员身份认同,也就是考察大学生党员是否由于对党所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内心感受而产生个体对“党员”身份的热爱和心理满足感。伴随个体的认知过程形成的对于认同客体表现出来的抵触或者接收,它是对党员身份认同的动力来源和感情基础。

大学生党员对党的领导地位、光辉历程、优良传统、服务宗旨等都高度认同,表现出对党的热爱和拥护。他们对党的历史以及英雄人物先进事迹表示高度肯定和赞扬,认为这些历史与事迹能够让人体验到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从而在内心深处对党的性质形成认同。但同时也有12.4%的人认为,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让人对党的性质与宗旨的认识产生动摇。13.2%的人认为,因为这种动摇而对自身的党员义务和责任产生定位模糊。

同时调查显示,75.9%的人表示喜欢参加组织生活会,19.6%的学生党员表示不喜欢,另有4.5%介于喜欢与不喜欢之间。其中主要原因集中在支部组织生活枯燥乏味、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帮助等方面。在问及“你参加党支部活动是出于何种原因”时,38.3%的人选择的是“组织要求”,24.5%的人认为是“党员义务”,37.2%的人是因为“个人意愿”。39.3%的人表示对党支部归属感较强,41.5%的人表示有一定的归属感和主体性,18.4%的人对党支部没有形成一定的归属感和主体性,0.8%的人则选择不知道。

可见,多数大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政党的认同和对“党支部”基层党组织的认同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他们中的一部人一方面对政党有高度的认同感,一方面却对基层党组织的情感较为淡薄,而对集体意识的淡薄,直接影响到其对“党员”身份的心理体验和内心感受。在问及“作为学生党员有何内心感受”时,认为作为党员光荣的占50.7%,认为获得被认同感的占42.4%,认为没什么特别感受的却也占到6.7%。对自我归属于“党员”这一角色身份所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虽然65.3%的人选择源自“自我价值实现”,即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但也有18.2%的人是源自“社会声望”,即社会赋予“党员”的声望;16.5%的人源自“他人认同”,即来自同学对其角色行为的高评价。

3.大学生党员行为方式与“党员”角色期望的匹配度尚待提高

在行为层面上,大学生党员作为认同主体在政治生活中以党员身份所进行的各种政治实践活动,是党员认同的外化表现,其行为的状况体现了党员对于党员身份认同客体的忠诚度。

在问及“你认为你身边的学生党员是否很好地履行党员义务”时,84.4%选择“是”,13.4%选择“否”,2.2%选择“不清楚”。说明学生党员的行为表现能够得到一定的认可和肯定。但同时调查显示,24.1%的人的入党动机是功利型的,他们认为“入党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和个人发展”;21.8%的人选择荣誉型,认为“入党是一种荣誉,是对自身的一种肯定”;17.6%的人认为“入党是随大流,动机尚不明确”,这属于盲从型;只有36.5%的人选择“入党是因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53.5%的人愿意牺牲自身利益,优先考虑他人利益;32.8%的人则选择兼顾综合考虑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同时13.7%的人在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首先考虑自身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角色要求和其所属群体的性质的认知度较高,但是部分学生党员未在认知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自我意识,也就是说未实现个人主观认同,未在反思层次上、在内心接受对党员身份的认同。这种意识上未实现认同,直接反映到行动层面。

对于“你更会因为何种因素而履行党员角色期望”的问题,56.3%的人选择“自觉自愿”,25.7%的人选择“社会期望”,14.5%的人选择“舆论监督”,2.1%的人选择“跟风随大流”,1.4%的人选择“其他”。虽然大多数学生党员能够内化角色期望,但仍有部分学生党员履行角色期望是基于外界因素,可见行为并不一定能够反映个体真实的认同心理。在特殊的政治关系和情境中可能存在强制性的因素,会迫使个体做出与其真实意愿相偏离的行为,大学生党员行为方式与“党员”角色期望的匹配度尚待提高。

综上所述,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在知情意三个层面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程度脱节,对党员身份和党组织性质的认知度较高,但在情感和行为层面上未形成与认知层面的统一性。

二、大学生党员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1.社会价值观多元化

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90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发展,缺乏规则约束与权益保障的从属性力量,社会结构呈现碎片化状态。这一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党员造成极大影响,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大学生党员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行动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部分大学生党员仍存在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韧性不足的现象。

2.信仰空心化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共产党员的信仰。然而有些党员对于共产主义的内涵并不了解,对共产主义能否最终实现存在疑问。因而在信仰问题上,党员的思想认识反而不如思想觉悟重要,舆论导向更注重的是信仰的虔诚度,而非信仰的实质,导致信仰存在空心化现象。

3.党员发展工作欠严谨性

党员发展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步骤。但一些党支部在开展党员发展工作中对发展标准、发展流程、材料规范等细节问题欠缺严谨性,使得发展过程产生形式化倾向;党员发展工作指标化,盲目追求数量,影响了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导致学生对入党的神圣性产生困惑,对党员的角色期望产生迷惘。

4.党支部活动过度模式化

随着班级概念的逐渐淡化,大学生日常互动的场域已发生改变,以年级、专业、班级为单位构建党支部已不再能够完全适应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而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基本仍旧维持传统设置方式,致使学生党员在党支部内互动频率和质量都不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不强。党支部活动过度模式化,以组织发展、理论学习为主,活动相对刻板,创新性支部活动难以形成,致使党支部活动吸引力存在缺陷。

5.党员自身角色集的冲突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其中一种情况就是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4]也就是说角色集是一个人在某一特定地位中间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整体。[5]大学生党员大多是学生群体中的精英分子,他们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都是主力,担任着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青年志愿者等职务。他们扮演数个角色,这些角色与学生党员角色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角色集。角色之间因为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而无法有效统一,容易发生精力分散,角色冲突,党员角色意识易在冲突过程中被弱化。

三、大学生党员身份建构路径探讨

某种程度上,身份建构主要是通过社会定位、界定自己的所属群体来实现的。这种身份认同方式是要努力使自己进入某个群体。对于大学生党员而言,其在组织关系上已经进入党组织,成为身份意义上的“党员”,但其主观意识上是否实现身份认同,值得商榷。因此,党员身份的建构更注重的是个人主观认同的建构。

1.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出发开展“信仰”教育

避免重信仰虔诚度的形式主义,注重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建设,丰富共产主义信仰内涵;“信仰”教育应大众化、去政治化,避免一味学习政治理论的枯燥性,增强“信仰”的可接受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开展“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思考“信仰”重要性以及坚定何种“信仰”等问题。

2.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

以各种学生组织为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创新,将党建工作推进到大学生日常互动场域中。例如,在学生社团、大学生创新团队等组织中建立实体化党支部,通过趣缘群体的建设,以共同兴趣爱好为媒介,以创新型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党支部创新性活动,有助于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力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党员角色集的有效统一。

3.创新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平台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促进大学生党员深入体验社会,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党性修养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的培养,注重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化,使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4.构建大学生党员校园文化平台

学生党员日常组织生活基本在党支部内部,跨支部的组织生活开展相对较少,因此较难形成组织文化氛围。借鉴共青团建设经验,借助校园活动、网络媒体等各类载体,构建大学生党员校园文化平台,形成党员文化浓郁氛围,以文化熏陶人、培养人,形成集体性文化共识,促进党员文化内化,提升党员身份意识。

5.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人文关怀

增强党组织的人性化和情感投入,发挥组织优势,关心关爱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尤其是要在新生入学适应期、毕业生就业冲刺期等关键节点关心大学生党员的个人发展问题,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和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党员,使学生党员在关键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与温暖,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