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刚
苏北的每一个县都有一个及以上省级经济开发区,这个经济开发区是集聚县域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县委、县政府往往举全县之力来建设、培育。开发区的区位、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是影响开发区发展的基础,而是否实现集中供热是衡量开发区品位的重要因素,也是增强开发区吸引力的基本条件。这几年,县域开发区也在极力推动热电(冷)联产项目的建设,但是效果很不理想,苏北绝大多数县域省级开发区还没有实现热电联产或热电冷联产集中供热、供冷。
一、影响县域省级开发区热电冷联产项目推进的主要原因
1.发展定位不高
苏北的经济开发区基本上是从2000年左右启动建设的,受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理念的限制,经济开发区的定位模糊且不高,基本上都是抱着“摸着石头过河、试试看”的思想,很多县提出“产业不分一二三,项目不分大中小”,开发区项目“小而乱”“小而全”的现象普遍存在,缺少清晰的产业定位,没有形成支柱产业。
2.发展理念陈旧
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唯GDP是从。对人与自然是否和谐、当前与长远是否兼顾、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协调、发展是否可持续等思考得较少。不管效益如何,只要来投资,都欢迎;不管环境影响多重、能耗多高、安全隐患多大,只要能增加GDP,都接受。导致开发区企业生存时间短,替换频繁,生产运营不稳定。
3.园区规划滞后
苏北的经济开发区在建设初期,没有比较完整、清晰的规划,只有一个初步的、框架的构想,规划是在引进项目、建设项目的过程中被动地向前推进的。园区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供热、管线、地面标高等应该提前规划好的事项,也多是临时确定的。尽管各县都承诺免费做到“五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通话、通气、平整土地),但“五通一平”的时间滞后、标准较低,影响企业建设进度和正常运行。
4.产业布局散乱
省政府批准各县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的面积一般为2.5平方公里,但事实上,苏北县域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占地面积没有小于15平方公里的。由于规划的滞后,企业在园区内的分布是零散的,有的县甚至是随投资商在较大的范围内自由选择的。产业不集中,无规则、散乱地分布于开发区的各个角落。这几年,虽加大了园区的规划管理、投资密度管理,使乱象有所控制,但仍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布局的混乱,大大增加了集中供热的难度。
5.环境容量限制
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执法的力度也明显加大。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核准的前置性条件,是判断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依据,和土地、规划、安全、能耗一样,是具有否决权的因素。目前,环境保护部门对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管理,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环境容量相对较大,但因没有污染物排放指标,使很多环境影响很小、经济效益很好的项目也难以通过环境评价。如:盱眙是一个农业大县,每年农作物秸秆量100万吨,秸秆禁烧已成为夏、秋两季乡镇的重点、难点工作,尽管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秸秆禁烧效果依然不理想,时常出现因秸秆焚烧问题而处理县、乡、村干部的现象。盱眙是全国生态示范区,环境容量较大,然而盱眙为解决秸秆利用问题申请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时,却因盱眙没有污染物排放指标而无法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只能通过省污染物交易平台,花大价钱向污染严重的苏南地区购买他们减排下来的污染物排放指标。
6.准入门槛较高
热电(冷)联产项目由省级及以上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核准,国家鼓励300MW及以上集中供热的热电(冷)联产机组,严格控制新上300MW以下热电联产机组,热电(冷)联产项目实行“以热定电”的政策,区域内的热负荷是确定热电(冷)联产项目规模的最主要依据。苏北县域经济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热负荷一般在150吨/小时以下,最多只能上一个30MW规模的热电(冷)联产项目,远低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最低标准,给项目核准增加了难度。从环境准入看,新修订的发电项目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仅指标要求高,而且污染物控制范围扩大,除原来的CO2、SO2 外,还增加了NOX 等指标,提高了环境准入的门槛。
二、加速推进县域省级开发区热电冷联产项目的着力点
如何破解县域经济开发区热电(冷)联产项目建设的困境,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制定热电(冷)联产规划
为了减少盲目投资、重复投资、无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创新投入转变,国家特别强调规划对产业、项目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制定区域热电(冷)联产规划,在深入研究分析区域热(冷)负荷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热电(冷)联产方案,是争取国家对限额以下热电(冷)联产项目审核的前提。2012年初以来,苏北部分县启动了区域热电(冷)联产规划,有的已通过省发改委(能源局)组织的专家论证,这为接下来建设热电(冷)联产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颠覆性因素分析
项目可行性研究需要从政策、市场、社会、经济、文化、土地、规划、环境、安全、稳定、能耗、技术、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竞争力等多方面进行,排除颠覆性因素是项目可行的最基本要求。一般项目的颠覆性因素主要有政策、规划、环境、安全、稳定等,要切实加强对这些颠覆性因素的研究,排除这些因素对项目的颠覆性影响。就热电(冷)联产项目而言,最难排除的颠覆性因素是环境,必须突出对环境影响和评价的研究,解决环境影响的颠覆性问题。从盱眙这几年推进经济开发区热电(冷)联产项目的实践来看,项目没能获得核准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环境因素。2012年,盱眙禾睿热电联产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人:上海)在盱眙经济开发区的热电联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并完成投资约1000万元,后因发电项目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需要增加20%的投资,致使项目经济效益下降,投资者不得不放弃。2013年,浙大网星有限责任公司拟接手盱眙经济开发区热电联产项目,几轮谈判已近尾声,因盱眙方考虑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要求采用天然气作燃料,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致使项目经济上不可行,投资者只能忍痛放弃。现在,盱眙经济开发区的热电(冷)联产项目由光大集团接盘,计划用生物质作为燃料,1300万美元注册资本金已于7月到位,正在快速向前推进,预计也将因环境影响评价难以通过而搁浅。
3.重视投资者选择
不管行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同一行业同一时间内,这个行业都既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个性特征。即使是处于高速成长期的行业,也有令人心酸的失败者;即使是处于衰退期的行业,也有令人羡慕的成功者,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此,我们招商引资要选择那些在行业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来投资,才容易成功,才不至于出现3-5年优惠期一满企业就撤出的现象。就热电(冷)联产这类投资额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项目来看,一要选择实力强的企业来投资,解决钱的问题;二是要选择现金流量好的企业来投资,解决回收期长的问题;三是要选择省内有污染物排放指标的企业来投资,解决审批难的问题。
4.科学安排工作进度
热电(冷)联产项目,需上报省级以上发改委(能源局)核准,材料要求高、事项范围广、程序执行严、时间周期长,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甚至需要组建一个项目班子来统一有序地推进项目。虽然,许多县区设立了重点项目考核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负责重大项目的事后考核(目标考核),还应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的班子,来推进重大项目的尽早落地。有的县设立有重大项目办公室,一般挂靠在发改委或经信委,其职能是重大项目的前期推进和项目建设,但其工作没有正常开展起来,要尽快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盱眙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