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朝,谭光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所,湖北十堰,442002;
江西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 在校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是否会影响学习成绩?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与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否一致?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调研,对参与创业和未参与创业的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比较,证明学生创业不但没有影响其学习成绩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揭示了两者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上的差异,获得了参与创业的学生更善于把握学习时间的结论。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发展创业教育,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学习状态;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5?0085?06
[收稿日期] 2014-06-12;[修回日期] 2014-09-26
[基金项目] 2013 年江西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3JY17);2013 江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XYJG2013053)[作者简介] 刘汉朝(1986-),男,安徽涡阳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所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创业教育;谭光兴(1954-),
男,江西永新人,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随着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普及与深入,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了创业活动,据麦可思研究院2013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2 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0%,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2011 届(1.6%)高0.4 个百分点,比2010 届(1.5%)高0.5 个百分点[1]。然而,他们的创业行为难免与正常学习产生矛盾,因此引起了不少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担忧。他们认为,在校生创业影响了正常学习,背离了上大学“求知、求学”的宗旨。许多教师反映参与创业的学生到课率低、课程考试成绩差。于是,质疑甚至反对在校生参与创业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校大学生创业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大学生在校创业是不是背离了上大学“求知、求学”的宗旨?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必须要弄清楚,否则不仅会影响创业教育的开展,也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江西财经大学学生中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问卷、访谈和考试成绩统计分析三种方式进行。选择江西财经大学进行调查的理由是,江西财经大学自2002 年开展创业教育以来,提出了“以学分制为管理框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建设创业文化,激发创业思想,开发创业潜能,培育创业素质,铺设创业桥梁,开展创业实践”的创业教育思想[2],并在2007 年正式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先后有上百名在校大学生入驻孵化中心,开展创业活动。从2010 年开始,中心每年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实施“普及+精英”两层次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江西财经大学逐渐形成了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将创业教育的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融化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并采取分层方式实施的特点[3]。
二、问题设计与样本选择
调查的目的是弄清楚在校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与大学教育目标是否一致。围绕这个目的,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主题,问卷涉及到学习时间、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多方面内容,访谈主题则集中在“创业会不会影响你的学习”、“你是怎么样处理创业与学习的矛盾的”、“你认为参与创业与你上大学的目标一致吗”三个问题上。
为了获得可供比较的数据资料,我们的样本采用随机抽样与定向抽样两种方式。由于正式注册公司从事创业活动的在校大学生只有几十人,因此,对这一部分的学生采用定向全院抽样,而对尚未参与创业活动的学生则采用分配随机抽样,即分别在大二、大三、大四三个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样本。没有考虑大一学生的原因是开展调查时大一学生入学不足半年,他们与已从事创业活动的学生不存在可比性。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 份,其中随机发放295 份,回收有效问卷281 份,其中随机问卷226 份,占随机问卷的76.6%,定向问卷55份,占定向问卷的100%。为研究便利,我们将281 名学生分为两个群体,55 名创业学生称为创业学生组,226 名非创业学生称为非创业学生组。用非创业学生组作为创业学生组的对照。我们还在创业学生组中随机选择了21 位学生做了深度访谈。同时还从教务处调取了这281 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单,将两个群体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了统计分析。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学习时间的比较
两个群体对学习时间的安排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学习态度,也反映了他们的学习方式。我们从正常上课的到课率、周一至周五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时间、双休日用于学习的时间和寒暑假用于学习的时间四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其结果如下。
(1)图1 显示,创业学生组到课率90%以上的占54.50%,到课率在70%以上的占80%;非创业学生组到课率在90%以上的占79.60%,到课率70%以上的达到94.60%。创业学生组到课率在50%以下的比例为9.1%,远远高于非创业学生组的0.4%,这些数据说明创业学生的到课率远远低于非创业学生。
(2)周一至周五,创业学生组每天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于非创业学生组,而且创业学生组课余时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还要多一些。具体数据见图2。
(3)创业学生组双休日用于学习的时间与非创业学生组相比在总体上无明显差异,但创业学生组花3 小时以下和5 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学习的人数比例明显少于非创业组,而花3-5 小时在学习上的比例又明显高于非创业学生组。见图3。
(4)图4 数据显示,寒暑假期间,创业学生组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在2 小时以上的比例达到43.70%,非创业学生组的这一比例仅为30.10%。总体上看,创业学生较非创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要更强一些。
(二)关于学习方式的比较
(1)从图5 看出,创业学生组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社会实践,比例高达61.80%,非创业学生组则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课外学习,比例为32.30%,“科学研究”这一学习方式在两者中的比例都最低,分别为1.80%和2.60%。
(2)图6 表明,创业学生组与非创业学生组都认为学习交流的最佳方式是小组讨论。比例分别专题调研 刘汉朝,谭光兴:关于在校大学生参与创业是否影响学业的调查87为61.80%和56.20%,除此之外,创业学生组更倾向于小型会议,而非创业学生组更喜欢两人交流。数据显示,网上学习尚未普遍认可。
(3)图7 显示,创业学生组和非创业学生组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都比较偏向于自主学习,比例都接近60.00%。二者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老师讲课与同学交流两种方式上。创业学生组通过老师讲课这一方式获取知识的比例为16.40%,而非创业学生组则高达32.70%;创业学生组通过同学交流获取知识的比例为18.20%,非创业学生组仅为7.00%。
(4)图8 表明,创业学生组在课余时间花在创业或兼职的时间最多,比例高达38.20%,而非创业学生组花在上网娱乐的时间最多,比例高达58.00% , 而创业学生组这一比例最低, 仅为21.80%。
(5)创业学生组和非创业学生组上网的主要目的都集中在获取某种信息与休闲娱乐方面,比例分别为78.20%和89.40%,但是非创业学生组用于休闲娱乐的比例远高于创业学生组。见图9。
(6)创业学生组上网时用于学习的时间比率达到60%以上的人数最多,为38.10%,时间比率在20%的以下的人数最少,仅为9.10%;非创业学生组上网时用于学习的时间比率在20%-40%内的人数最多,比例为54.40%,而时间比率在60%以上的人数最少,仅为3.10%。见图10。
(三)关于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比较
(1)创业学生组的学习目的主要集中在完善自我方面,比例高达70.90%,而非创业学生组则集中在“找份好工作”上,比例达51.30%。见图11。
(2)创业学生组偶尔课前预习的比例最高,为67.30%,而经常预习的比例仅为21.80%,每次都预习的没有一人;相反,非创业学生组经常预习的比例最高,为51.30%,每次都预习的比例也很低,仅为4%。见图12。
(3)创业学生组与非创业学生组在偶尔复习上的比例几乎相同,分别为65.50%和65.60%,而经常复习的比例也差别不大,分别为27.30%和25.70%,从来都不复习的比例也基本都一致。见图13。
(4)创业学生组与非创业学生组在做课堂笔记上情况基本相同,两个学生群体中都存在从来不做笔记的现象,比例分别为5.40%和1.80%。见图14。
(四)其它方面的一些比较
除了上述几方面的比较外,我们还比较了两个群体感兴趣的课程类型和处理不感兴趣课程的方式以及缺课的主要原因和学习精力集中的方向四个方面。
(1)创业学生组最感兴趣的是选修课,非创业学生组最感兴趣的是专业课。见图15
(2)创业学生组和非创业学生组对不感兴趣的课程大多数都采取“坚持听课、应付考试”的做法,但创业学生组较非创业学生组有更多的人选择了“设法逃课”。见图16。
(3)图17 中的数据是在多项选择下获得的。数据显示,创业学生组缺课的主要原因为“对课程不感兴趣”和“参加创业活动”两个方面,比例分别为60.00%和38.20%。非创业学生组缺课的原因主要分布在“身体状况”“对课程不感兴趣”和“团学活动”三个方面。而非创业学生组缺课基本不受创业活动的影响。
(4)图18 的数据也是在多项选择下获得的。数据显示,创业学生组学习的主要精力与非创业学生组相比,其区别表现在“提高本专业水平” “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和“获取创业信息”三个方面。在“提高本专业水平”和“考取职业技能证书”上,创业学生组均比非创业学生组低将近30 个百分点,而在“获取创业信息”上,创业学生组比非创业学生组高出30 个百分点。
四、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
为了弄清楚创业活动究竟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在教务处的帮助下,调取了样本学生的学习成绩单,并对其作了统计分析,其结果如表1。
从表1 中看出,创业学生组与非创业学生组学习成绩的各项统计指标都十分接近,说明两个群体的学习成绩无明显差异。
进一步采取统计检验的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无论是单侧检验的P值(0.102 0),还是双侧检验的P 值(0.204 0)均大于显著水平0.05,表明接受原假设,即两组学生成绩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五、访谈结果及分析
对21 位创业学生的访谈是围绕“创业会不会影响你的学习”“你是怎么样处理创业与学习的矛盾的”“你认为参与创业与你上大学的目标一致吗”三个问题而进行的。
根据访谈记录整理,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创业在时间和精力上与学习产生了冲突,创业中遇到的麻烦事也会影响到学习的情绪”,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有些创业活动需要利用专业知识,因此创业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还有几个学生认为“创业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创业实践能帮助更好地消化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问到如何处理创业与学习的矛盾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充分利用好时间”,“把别人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用于学习或创业”。
在问到创业与上大学的目标是否一致时,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如果从成才角度看,目标基本一致”,少数同学认为“与当初入学时的目标和家长的目标不完全相同”。但所有的学生都认可“学生以学为主”的观点,有个学生明确地说:“创业只是锻炼自己能力的一种途径,搞好学习才是根本。”
六、调查结论与建议
总结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参加创业活动确实影响了他们的到课率,但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使他们更加珍惜时间,学会了有效地利用时间,从而创业学生的学习成绩与非创业学生相比并无明显差异。
(2)创业学生的学习目的较非创业学生更为明确。创业学生更加重视“完善自我”,非创业学生更加重视“找份好工作”;另外,创业学生在学习中非常重视“获取创业信息”,而非创业学生更加关注“提高专业水平”和“考取职业技能证书”。
(3)创业学生的学习方式与非创业学生存在差异。创业学生重视“社会实践”,而非创业学生偏好“课外学习”;非创业学生比创业学生更依赖教师讲课,而创业学生比非创业学生更喜欢与同学交流。另外,创业学生偏好选修课程,非创业学生偏好专业课程;创业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创业学生上网娱乐的时间远远低于非创业学生,而上网学习的时间却远远高于非创业学生。
(4)创业学生并没有因为参与创业活动而轻视或放松学习,他们大多数人认为从事创业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在创业的同时,他们能采取多种方式弥补缺课耽误的学习。
(5)只要加强引导和指导,学生参与创业活动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学会管理时间、学会处理矛盾、学会知行合一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此,我们建议:
(1)高校应理直气壮地开展创业教育,大胆地鼓励学生参与适当的创业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校“推进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部也发文强调高等学校要“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4]。我们的调查证明,学生参与创业活动不仅不会影响其学习成绩,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和上课请假。创业需要时间,在处理创业与学习时间上的冲突方面,学校能做的就是将固定教学时间改为灵活教学时间,为创业学生提供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实行学分制、选课制、弹性学制和免修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3)加强对创业学生的创业指导,成立创业指导机构并配备创业指导老师,教育学生合理安排创业活动,处理好创业与学习的关系。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凡是认为创业有助于学习的被调查者都是从事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创业活动,而认为创业影响了学习的基本上都是从事与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大的创业活动。因此,指导学生选择创业项目,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创业活动应该成为学习创业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从事创业课程教学方面的师资大多不具备与创业或投资的经历,对学生的指导有限。创业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双师型”师资,但这方面的师资十分短缺[5]。所以,加强对创业学生的创业指导,帮助创业学生处理好创业与学习的关系,师资至关重要。
(4)深化教学改革,提倡讨论式、情景式和体验式教学。根据调查结果,无论是创业学生还是非创业学生最受欢迎的并非课题教学,而是社会实践(创业学生组)和课外学习(非创业学生组)。获取知识的最佳方式是自我学习而非教师讲授,交流的最佳方式不是师生对话而是小组讨论。这就提醒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应从课题教学为主转向课外学习为主,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向学生自学为主,从教师讲课为主转向小组讨论为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3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
[2] 史忠良.江西财经大学第五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所作的《学校工作报告》[R]. 2003- 03-14.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37-593.
[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地意见( 教办[2010]3 号)[C].2010-05-04.
[5] 施永川,黄兆信,李远熙.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21):71-75.
[编辑: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