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艳徐智策张雪梅
[摘要]文章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化工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展开调查,就当前影响学生就业的社会背景、高职院校、企业、学生自身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较客观、清晰地反映出高职化工类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根据调研情况从企业、学校、政府三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方案,探寻提高化工类高职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化工类就业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张志艳(1975-),女,河北平山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河北 石家庄 050026)徐智策(1975-),男,河北沧县人,河北科技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工技术经济、工业催化。(河北石家庄 05 001 8)张雪梅(1963-),女,山东桓台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河北石家庄 05 002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高职化工类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3SH03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70-0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化工类高职学校更是为石化行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场所。当前高职化工类学生的就业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石化企业招不到合适、足量的员工;另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满意工作,就业质量偏低。本文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化工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调查,就当前影响学生就业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客观、清晰地反映了高职化工类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可行的对策方案。
一、高职化工类学生就业状况
本文选择河北省高职院校2010~ 2012级三届化工类毕业生为调研对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67份,有效收回率95.29%,同时走访重点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进行个别访谈。目前高职化工类学生就业有如下特点:
1.入学前对专业了解不充分,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意愿不足。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但现实生活中,化工类专业并不是家长、学生眼中的好专业,许多学生对专业、就业等情况认识不全面、不准确。体现在高考志愿的填报上,受调查的667名学生中,只有10.51%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及今后就业方向;60.73%的学生认为本专业与高中的化学课程相关,但说不清具体内容;18.32%的学生不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有10.44%的学生本身不喜欢本专业,是调剂录取的。入学前对专业了解不充分,导致毕业后从事专业意愿不足。
2.就业期望值高,导致初次就业质量偏低。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在企业知名度、经济效益、所在地、发展前景、个人发展空间、薪酬待遇、专业对口、工作环境、家庭影响9个因素中,首要影响因素是“薪酬待遇”,占到65.5%,然后依次是“个人发展空间”“工作环境”“所在地”“经济效益”。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更注重薪资水平、个人兴趣、个性发展等因素,更看重性价比高的工作,关注企业的发展前景、用人机制,愿意选择舒适和适合自己文化的工作,不愿选择节假日少、加班加点、经常出差的工作。
企业问卷调查显示,近4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假期要求等方面。不少学生成功欲望强,对自己对工作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好高骛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部分学生互相攀比,心态浮躁,很少考虑自己能为单位创造什么,而一味强调企业应给予他什么,甚至要求超出单位愿意支付标准的待遇,缺乏主人翁意识,企业认同感差。基于这些问题,很多企业只愿意招聘已具备工作经验或更珍惜就业机会的求职者,导致化工类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偏低。
3.化工生产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使化工类学生离职率较高。受调查的毕业生中51.2%初次就业选择化工行业,35.7%选择制药行业,9%选择与化工制药相关的销售等工作,极小一部分选择其他行业。但工作一段时间后一旦条件成熟,他们即转行或跳槽,其原因排前几位的是:工作环境较差、薪资水平低、工作需倒班、个人发展慢、空间偏小等。
调查分析造成这种局面有多种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及家长更倾向于工作环境好、薪资水平高的单位,而媒体对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负面报道和部分学生家长的片面认识,使一些学生家长反对子女进入本行业。其次,学生在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阶段,目睹了个别企业由于资金缺乏或经营困难,对设备不能及时更新,达不到安全等级标准,部分企业领导安全意识淡漠,员工加班加点,导致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发生意外事故。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化工类企业的认同,使得学生离职率较高。
4.化工行业平稳较快发展,高职化工类学生就业前景广阔。近几年随着化工行业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资源利用提高,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化工行业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据河北省发布的《河北省石油化工行业2012年度发展报告(摘要)》显示,2012年河北省石油和化工总产值持续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4126.03亿元;销售额5563.58亿元,同比增长11.76%;主营业务收入5076.50亿元,同比增长7.7%,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化工行业与钢铁工业、装备制造业共同形成河北省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同时也是我省未来一个时期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化工行业的平稳快速发展和良好的企业发展势头为河北省高职化工类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对高职化工类学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调查数据显示,2010~ 2012级三届化工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且化工企业对化工类毕业生的实际需求与学生人数比例为1:4~1:6.
二、高职化工类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1.客观环境因素。第一,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中进行宏观调控与指导,把握大的方向。近年来随着就业制度的变革,出现了一些问题,政府有关促进高职学生就业的政策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第二,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在学生就业中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部分企业只考虑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希望学生“拿来就能用”,没有培养和带教新人的制度和计划。刚出校门的高职毕业生往往在就业时被拒之门外,连面试的机会都无法获得。甚至一些企业短期用工、恶意用工,不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或合同签订不规范,使得学生在实习期过后变成失业者。另外,部分企业在招聘高职学生时,一味抬高学历要求,脱离实际需要,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浪费。
第三,学校在学生培养质量和结构上决定了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程度,是影响高职化工类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一些高职学校对学生质量的培养上存在忽视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培养不到位。在企业访谈中,许多用人单位表示,高校部分课程落后于当前形势,培养针对性不够,难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有个性、有特长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导致部分应届高职毕业生在毕业时不得不面对失业的痛苦。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不能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和求职技巧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培训,而且就业指导工作不连续,具体实施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限于大学生毕业阶段,使得许多高职学生难以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主观个体因素。第一,能力素质不高。高职化工类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是叩开企业的“敲门砖”,调查显示,化工企业都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目前,有不少高职学生在学习上敷衍,考试成绩不佳,不能全面掌握化工专业基本知识;还有些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化工企业岗位的需要,失去就业竞争力。
第二,就业观念不端正。虽然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但在现实的就业过程中,化工类高职学生不能全面合理地认识自己,缺乏对当前就业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客观、理性分析。就业过程中急功近利,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有较大的差距,向往大城市,不愿意到小城市、基层和边远地区,不愿意从基层开始干起。这些不良就业观念让高职化工类学生失去很多机会。
第三,就业知识不充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48.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主动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能主动学习一些就业面试和服饰礼仪等知识,做好就业材料的准备工作;32.5%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学校提供的招聘信息没有认真全面考虑;12.3%的学生在参加面试前不积极准备自荐材料,参与过程懈怠和散漫,错失就业机会;还有4.6%的学生称他们参加企业到学校的专场招聘会是辅导员催促才勉强参加的,根本没做准备。
三、提升高职化工类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基于高职化工类学生就业情况,只有建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调整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1.政府方面。首先,要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改善化工企业工作环境,避免“谈化色变”;其次,应为化工行业员工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工资待遇,提供多方面的培训晋升机会和发展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和留住化工行业技术员工;最后,进一步完善化工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推进就业市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起多层次、多功能、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好化工类毕业生就业工作。
2.企业方面。首先,化工企业加强与学校的交流合作,通过对化工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到校进行专业讲座、企业文化介绍等形式,加强与高职化工类学生的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化工企业对人才的标准和需求,使学校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其次,面对当前化工类学生实习难的现状,化工企业应提供给高职化工类学生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通过实习和实践环节,不仅使学生学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还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企业也能在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挑选出适合企业需求的员工,节约招聘成本。最后,适当调整用人观念,合理估计高职化工类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和用人成本。
3.学校方面。首先,做好有化工特色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应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进行分层指导。大一阶段,要让学生了解高职化工类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关注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二阶段,要强化化工的职业知识、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教育,通过实习和实践等方式进行化工职业环境教育,让学生初步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大三阶段,从求职准备、职场关系、职业选择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强化求职技巧,根据毕业生就业阶段出现的恐慌、茫然、焦虑和浮躁等情绪心态,进行必要的心理慰藉,让学生从心态到行为上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形成全程、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
其次,构建化工类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了解新形势下石化行业从业环境、现状、企业用人要求与运行整体情况,进而分析自己的条件,预测就业前景、制定就业目标,为满意就业做好准备;同时也让企业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生数量等情况,为企业招聘提供信息依据。
最后,建立就业调查信息反馈网络。通过这个平台广泛调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使用、评价和需求动态,进而汇总、整理、统计分析,为学校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制订培养计划等环节提供重要依据。
4.学生自身方面。第一,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高职化工类专业为石化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从事产品开发、生产一线操作、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品质检验等专业技术性工作,这些都需要学生有胜任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学生应合理制订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目标,不断激发学习动力,加强学习自主性、自觉性,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见习基地,通过实践、实习提高动手能力。
第二,提高职业素养。石化行业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特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所以企业在安全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劳动纪律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高职化工类学生应具备石化行业员工应有的职业素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讲座、第二课堂,组织多种活动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等方面的培养;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习环节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培养。正确对待将要从事的石化行业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能在将来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应用到工作中去。
第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一是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清楚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避免就业中的盲目性,避免因个人自负清高而就业失败。二是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过于追求职业声望。不对职业条件要求太高,应立足现实的社会需要,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职业意识,积极就业,在实践中开拓事业,增长才干。三是保持乐观的择业心态,在择业的过程中,不能一步到位属正常现象,不能因此而沮丧,要保持谦虚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毕业生有很多就业机会可以选择,即使在择业受挫后,也要正视现实,敢于自我解剖,主动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娟.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以淮海工学院为例[Dl.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2]田婧,当代大学就业能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山西:中北大学,2010.
[3]黄艳,田辉玉,王建农.湖北省高校化工类毕业生就业流向与发展趋势的实证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3(5).
[4]叶娟,化工类高职学生就业心理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18).
(栏目编辑: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