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佳
(保险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循环经济是我国城市群建设乃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及其理论的哲学思想,对把握我国循环经济和城市群的发展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循环经济;哲学思想;中国特色城市群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213
1引言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萌芽的循环经济理论揭开了现代社会管理方式变革的新篇章,使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成为国际社会并驾齐驱的两大趋势,那么我国从90年代起引入的循环经济理论则开启了社会管理新方式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使循环经济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标杆性要求,成为方兴未艾的城市群建设乃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发展模式。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但是,在我国的社会实践中,循环经济及其理论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却知之者不多。而笔者却认为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及其理论的哲学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循序发展中国特色的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2循环经济的哲学思想
2.1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
综观循环经济理论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笔者以为,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相吻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原则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
2.2循环经济模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律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是降低经济活动中的环境损害,从资源开发到消费品的生产、再生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最终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是对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一种革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者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3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与中国特色的城市群
3.1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我国乃至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科学发展观与实施循环经济相结合,体现了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的辩证统一。当前,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继续向纵深推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2)循环经济的“新农村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面实现循环经济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当前,城市和工业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已经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产生了十分严重恶劣的影响,农业、农村和农民也正在产生大量污染影响环境、破坏生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永续利用,促进大范围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因此,只有紧密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的循环经济才能步入良性持续发展的轨道。
(3)循环经济的“多文明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生态文明与“三个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文明创造的生态环境必然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反过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又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因此,“多文明性”是我国循环经济的重要特征。
3.2中国特色的城市群
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城市群的建设普遍体现在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配置密切、主导产业的聚集度高度集中、辅助产业对主导产业的依存不断提高等方面。例如,美国华盛顿城市群,就是以华盛顿为政治中心,以周边服务业、金融业为主体的城市群组建的。
那么,现阶段我国城市群有哪些特征呢?
(1)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含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城市群是一定思想下的产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因而中国的城市群建设必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时代性。
(2)民族性。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积淀和社会历史意识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民族化的精髓,深深渗透于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因此,中国的城市群也必然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这是不可逆的。有的地方在城市群建设中搞以破坏民族名胜为代价的大拆大建,这显然是违背民族性的。
(3)民主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民主意识,把优良的民主传统和作风贯穿于城市群建设,使民主精神在城市群建设中开花结果,这是有中国城市群应有的含义。我们提倡城市群多样化,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势按照不同的风格发展,同时,合理吸收外国城市群一切好的东西,这是我国城市群建设所不可忽略的。
(4)群众性。我国城市群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城市群建设的主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城市群。说到底,我国的城市群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城市群,一切不利于人民群众的东西都不能带进我们的城市群建设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77-79.
[2]陈为邦.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4(4):13-21.
[作者简介]谢佳(1981—),女,保险职业学院经济学讲师,中级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循环经济、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