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一堂观摩课“重谈”对教学设计的“新”的认识

  • 投稿hina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374次
  • 评分4
  • 97
  • 0

文/王顺兰

【摘 要】笔者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初中八年级同课异构活动,教学课题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通过活动本人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颇有感触。新课程改革已经经历很长的一段路程,多数教师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从这次观摩课活动就可以看出这点,但是还存在着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教学案例照搬不精心备课、教学目标模糊指向性不明等导致教学行为低效。如何使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笔者选择其中一节课从“对教案的认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教学设计的新的认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观摩课;教学设计;新认识

一、教学案例

教学课题《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②知道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③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②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③通过观察感知平面镜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过程,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②自觉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③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课程资源】

1.演示器具:水、玻璃杯、一张带底座的玻璃、蜡烛、火柴。

2.探究实验器材:一块带底座的玻璃板、两只一样的蜡烛、火柴、一张白纸、刻度尺、一面小平面镜。

【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提问:水中的蜡烛能燃烧吗?

演示实验:把一块玻璃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只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和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拉上窗帘,使屋子变暗,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就会看到一个奇妙现象──蜡烛正在水中燃烧。

提问:你能解释一下吗?同学们想知道这神奇现象的原因吗?从而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感到惊奇,小组进行讨论、回答。

板书:1.平面镜成像特点

2.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布置任务1: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镜子照一照。

提问: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不是真实的自己?

(教师活动)教师边演示边介绍镜中的像。请学生继续观察镜中的像,并前、后、左、右移动平面镜,观察平面镜中像的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并思考。

可能有下列猜想:

(1)像与物体是等大的;(2)像是“近大远小”;(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5)像和物体是左右相反的;(6)像是只能看不能用手去接触的。

布置任务2:请实验小组就同学们提出的猜想应用平面镜进行探究。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及应用平面镜进行实验。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那些结论?

(根据我们本节课的目的,小组就探究问题进行猜想。根据各组的猜想,各自进行实验设计。)

小组间探讨完,请小组间交流一下。

(教师活动)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总结出学生提出的问题:

①为什么用玻璃板作平面镜?用镜子做该实验有什么不方便?

②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

③我们怎样确定像的位置?像是否真实存在?

④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关系?

⑤实验过程中,刻度尺有什么作用?

⑥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⑦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左右、上下与物体是否一致?

学生继续观察镜中的像,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1: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前,我们可以看到在玻璃后有一个蜡烛的像。我们开始认为这个像是真实存在的,可我们用手去摸,摸不到这个像,所以我们发现原来这个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学生2:我们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无关。

学生3:我们组通过实验发现用玻璃的好处是可以找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位置,而用平面镜则找不到像的位置。

学生4:拿一张白纸,放在玻璃后,移动它的位置看在白纸上有没有蜡烛的像,没有,证明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学生5:像不是真实存在的,为了好比较我们利用手头另一只一样大的蜡烛,放在玻璃后,移动它寻找蜡烛的像,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学生6:当玻璃板后的蜡烛好像在燃烧,说明我们找到像的位置,像的位置就是镜后蜡烛的位置。

学生7:我们找到像的位置后,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像和物到玻璃的距离,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8:改变镜前蜡烛的位置,重新找像的位置进行测量。发现像和物到玻璃的距离都相等。

(学生活动)将实验观察的现象、测量的数据,填写在自己设计的表格内。

教师将结果展示,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分析论证,得出规律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及其结论。

证据一:玻璃板(平面镜)后面的像都与物体完全重合。结论一:像与物大小相等.

证据二:物距和像距的实验数据。结论二: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结论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教师小结:可认为像与物体也是关于镜面对称。

最后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等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4.交流讨论,巩固规律

教师活动:提问: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从理论上说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呢?

板书:2.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作图进行科学的总结。学生所画的图进行探讨、交流、总结。

如图所示,人眼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物体位置的。人能看到像是因为有光线入人眼。点燃的蜡烛上S点射出的任意两条光线SA、SB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E1A、E2B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S′点,人就会感到S′点是一个“发光点”,而S′点就是S点的虚像。同理,蜡烛上的其他点也都能在平面镜内产生对应的虚像点,它们共同组成了蜡烛的虚像。因此,平面镜中的虚像是由射入人眼中的发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所形成的。(这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交流讨论:

(1)这些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哪一点?(这就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屏上的原因)

(2)若已知像点S′和入射点A,不作法线,能否画出反射光线?若能,请说出为什么?

(3)解释为什么能看到蜡烛的火焰可以在水中燃烧?

5.梳理反思,课外扩展

让学生以“学到了什么”为线索进行小结,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困惑。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再做适当的补充。

6.课堂巩固,迁移训练

二、解读与评议

本节课基本的思路是让学生自主的探究,教师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打开他们的思路,学生根据实验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大胆猜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想法不加评价对与错,只是引导他们。但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自始自终注意引导,即不失控,也不包办。课堂效果好。

(一)本节课教学设计线索

(二)本节课教学特点

1.课堂引入源于生活,生动有趣

教师利用“蜡烛成像”的小魔术,并利用生活实际“照镜子”展开问题讨论,引入新颖,展示了一堂原生态的教学设计。十分有效地将学生带入了问题情景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一种迫切需要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一种欲望和冲动。教师通过这种“设疑激趣”的手法,自然地将学生带进了物理知识世界。

2.教法得当,敢于创新

一堂好的课,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创新的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研究学情。知道学生会些什么?该怎样学?考虑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可能会有很大的难度,并且多数同学在课内难以完成,所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学习,减小了学习的盲目性,并积极引导同学之间的讨论研究、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导促学,提高学习效率。整个课堂教学效率高,可以说是一节“高效”课。

3.注重实验探究,培养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师十分重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主题鲜明,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整个探究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实验,加强了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十分注重科学方法教育。通过不同的途径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利用“对称法”来解决平面镜成像的实际问题。这通过学生的巩固练习中可以看出。

三、新课理念指导下的对教学设计的重新认识

(一)新课程理念要求

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即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

教材只是一个范例,即提供了一个例子,不是唯一内容。教师使用教材,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可以调整,可以拓展延伸教材内容。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要用活教材。因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即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设计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倡导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是互动、互惠的关系。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设计灵动的教学方案,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1.对教案的认识

教案是课堂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预案。它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结晶(教学基本功的体现);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备忘录);是教学检查的基本依据之一;是总结教学经验的参考资料之一;是交流教学经验的一种形式。

2.教学目标的制定

(1)制定教学目标的要求要科学合理、全面规范、明确具体

科学合理:就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综合分析各项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学生、设备、设施等)的基础上,源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的三维教学目标。

全面规范:就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三维目标。制定目标要有明确的行为动词。

明确具体:便于评价测量(教学目标的ABCD模式,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2)制定教学目标的ABCD模式

1962年,马杰(Robert F.Mager)出版了著名的《编写教学目标》一书,因而使得“行为目标”一词颇为流行。“行为目标”又称“教学具体目标”。它是对某一教学活动终了时学生将能做些什么做出具体说明。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行为程度(Degree),取其首字母即构成教学目标的ABCD。

①行为主体的阐述

我们常说的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物理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而,陈述就不应用“培养学生……”、“提高学生……”、“教给学生……”、等词句,这样表述时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新课程中我们应当这样表述:“初步学习观察……”、“形成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能感受、欣赏……”、“能体验到……”等,叙写教学目标主体时不出现“学生”,但意思上明显地感觉到是隐含了学生这个主体。

②行为动词的阐述

行为动词是目标ABCD的核心。针对教学目标它应阐明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能够做什么,使用表达目标的行为动词要具体准确,尽可能使之具有可评估、可理解的特点,即要有好的操作性。如“看懂、了解、理解、认识、区分、判断、解释、发现、比较、归纳、设计、计算”动词等。

③行为条件的阐述

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也就是说同一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如果行为条件不同的话,那么对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要求也是不相同的。行为条件应是清楚的,不可模棱两可,否则学生难以适从。所以制定目标要准确,如“学习凸透镜后,能够区分平面镜、凹透镜”、“通过组装滑轮实验后,了解滑轮可分为动滑轮和定滑轮”、“学习测定物质密度之后,能在表中查到铜、铁等不同材料的的具体密度值”、“学习电荷后,能用实验证明自然界中只有二种电荷”等。

3.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1)物理情境的内涵

一切可以引发学生探究活动的情境,都可以说是物理(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开展问题研究的过程,就是进行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基本过程的六个要素中,“提出科学问题”是第一要素。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独立探索知识提供引导,使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激活知识储备,使问题与激情互动。

(2)创设情境的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研究问题。创设发现情境,引发学生质疑,主动探究;创设纠错情境,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创设活动情境,理解内涵,增加学习欲望,提高学习乐趣;创设反思情境,交流体验,提出反思任务。

(3)创设情景的类型

物理的问题情境有多种多样,但其实质都是引导学生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问题能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去实验、去观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把握问题情境的四个要素,注意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和递进梯度,创设合适类型的问题情境。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的问题情境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①实验现象情境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而实验现象情境是指教学中利用实验现象来创设物理问题的一种情境。我们通过实验结果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概念发生冲突,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本节观摩课在进行“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时,教师利用演示实验“把一块玻璃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只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和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拉上窗帘,使屋子变暗,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蜡烛正在水中燃烧。”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感到惊奇,激起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②生活现象情境

生活中很多物品是利用物理原理制成的,生活中大量现象也包含一定的物理知识,而人们的生活经验却有很多与物理的知识相违背。生活现象情境就是指教学中利用人们生活经验的局限或错误来创设物理问题的一种情境。例如,在进行“热传导”内容教学时,可以以“冬天里,室外的铁和木头哪个温度低”为题来设计问题情境;在进行“浮力”内容教学时,以“铁比水重,为什么铁船可以浮在水面上”为题来设计问题情境;本节观摩课在进行“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时,也可以利用生活实际“照镜子:一位同学拿着一面大镜子,另一位同学、向后移动,让班级同学共同观察该同学在镜子中的像——与物大小‘不等’”为题来设计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视觉冲突,设计新颖。

③自然现象情境

自然现象中普遍存在着物理原理和规律,物理知识的重要应用就是解释自然、探究自然和改造自然。而自然现象情境是指教学中利用客观的自然现象来创设物理问题的一种情境。如本节观摩课教师设计问题“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水中捞月”等等。

④知识拓展情境

学习了一个物理知识,必然要讨论其内涵和外延,必然要使之和前后知识、相关知识(学科)发生联系。知识拓展情境就是在此讨论过程中向学生展开的一种情境。例如,“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际上是“伏安法测量测量电阻”的拓展问题。再如,本节观摩课在进行“平面镜成像规律”教学拓展时,提供下列背景:如图,MN是平面镜,S是一个点光源,P是空间中的一点,请在图中画出由点光源S发出的能过P点的所有光线。此题很易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学生探究激情较高,通过探究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得到了有效的拓展。

教学设计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媒体安排、教学评价设计、课后拓展设计等。笔者仅从以上三个方面谈自己对教学设计的新的认识。难免有不到之处,也必定有不成熟之处,敬请同行和专家的指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的策略》.北京师范大学.肖川

[2]《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华东师大出版社.钟启泉等

[3]《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大出版社.关文信主编

[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胡炳元

[5]《科学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

(作者单位:浙江省建德市杨村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