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生物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

  • 投稿水水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86次
  • 评分4
  • 41
  • 0
  摘 要 结合国内、国际热点实情,围绕中学生物教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所具有的地区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自然的热情。以利用贝类资源开展的“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探索,以期为开发高效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案例借鉴。
教育期刊网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贝类 宝贝计划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从2001年新课改启动到2005年全面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践中遭受到不少质疑和考验。从全国各地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各校开课情况很不均衡,不同程度上存在不开、假开、虚开的现象,有的学校甚至占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用于中考、高考考试科目的教学,严重违背国家教育教学法规。现今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教师感受到的“校内支持”、“校外支持”和教师的“关心事项”是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若能结合国内、国际实情热点,紧紧围绕中学生物教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所具有的地区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高效性。下面以利用海洋贝类资源开展的“宝贝计划”为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
  1 “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背景
   当今社会,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海域资源、海洋权益争端等问题越来越关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海域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所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我国东海、南海等海洋权益争取问题此起彼伏。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涉及“认识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软体动物、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以及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高中生物教学中,涉及“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活动建议中均有提及调查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我校做为一所滨海学校,靠山面海,校门口500 m处即是汕尾海域,地理位置相当独特,有着丰富的贝类资源。
   因此,笔者结合目前的国内、国际时局,围绕关于“软体动物”及“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等中学生物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校门口这片得天独厚的海域资源,依托我校的生物学社,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宝贝计划”,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融入自然、切身感受海洋生态环境和调查海域资源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丰富中学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给学生们提供接触自然、锻炼能力、探索创新的平台。
  2 “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2.1 活动一:学习贝类的基础知识、解剖观察及标本制作
   (1) 活动目的:
   ① 学习贝类的基础知识。
   ② 进行贝类解剖和观察的实验,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③ 掌握贝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为后续活动打好基础。
   (2) 活动设计:
   ① 了解贝类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 学习软体动物的简介及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为贝类解剖打好理论基础。
   ③ 动手实践,进行软体动物的解剖和观察。笔者要求学生根据理论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实验材料(沙白贝,又称为沙白、白贝,是中国文蛤的一种)进行解剖,结合所发资料上的图片,观察软体动物的形态和生理结构,指导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④ 师生合作,共同制作贝类浸制标本。
   (3) 活动成果及反思:
   ① 首先介绍了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贝类,把课堂的氛围一下子调动起来,教学效果非常好。
   ② 作为“宝贝计划”的第一次活动,加入了实验解剖这个环节,第一次接触解剖实验,学生们异常兴奋,积极性很高,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活跃氛围。学生们乐在其中,特别是初、高中学生进行合理穿插分组,恰逢初二学生刚刚学习完软体动物等相关知识,实现了彼此的优势互补。
   ③在实验材料这一块,因为采用的是提前买回来放在冰箱里冷藏的,因此个别沙白贝有些异味,给解剖实验带来一些困难和干扰。如果条件允许,可尽量买新鲜的、活的产品回来开展解剖实验。
   此外,解剖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最好买个大的贝类来解剖,比如一些较大的扇贝,效果可能会更好。
  2.2 活动二:调查贝类的应用,集体创作大型手抄报
   (1) 活动目的:
   ① 掌握科学调查的方法,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② 调查贝类在食用、生活、药用、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③ 集体创作大型手抄报,加强贝类应用的了解和宣传。
   (2) 活动设计:
   ① 提前布置活动任务,每个小组长给组员至少分配一个方面的调查任务,通过各种方法,或网上查阅资料,或去药店、菜市场进行实物拍摄,用两周的时间收集素材。
   ② 由社团干部精选学生查找或拍摄的照片,统一冲印,以备手抄报之用。
   ③在社团活动课上,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利用图片、彩色卡纸、彩笔、双面胶、剪刀等工具,分四大板块“食用”、“生活”、“药用”、“生产”,创作一幅高2 m、长6 m的大型手抄报,完成后在学校宣传栏进行集中展示。
   (3) 活动成果及反思:
   ① 本次手抄报共展示了50多种贝类的具体应用,部分学生拍摄了很多实物照片,非常贴近生活。
   ② 每个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成果,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共同完成作品,体现出合作和创新精神。    ③ 在校园进行展示,受到师生的大力关注,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2.3 活动三:“汕尾海洋贝类生态环境调查――海岸线徒步10 km”实践活动
   (1) 活动目的:
   ① 调查校门口汕尾海域海岸线附近的生态环境,关注人类生产、生活等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影响。
   ② 采集贝类,利用所学的生物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为今后制作贝类工艺品收集原材料;部分活体贝类带回学校制作标本。
   ③ 每隔一段距离调查海岸沙滩的贝类多样性。
   ④ 冬季开展徒步十公里的活动,能够锻炼身体,同时能够扩大宣传,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2) 活动设计:
   ① 注重社团文化建设,发动学生设计好统一的社服和社旗。
   ② 加大前期的宣传力度,在活动开展前进行“保护海洋环境,关注海洋资源,守卫海域疆土”的现场签名活动,在校园内营造积极的氛围。
   ③ 统一乘车前往活动的起点――白鹤寺,集结队伍,点名确认后出发,沿途采集贝类标本,观察海岸线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拍摄,按计划开展“探究海岸沙滩的贝类多样性样方调查”实验。
   ④完成徒步10 km的活动,返校后对采集的贝类进行处理(贝壳的清洗及活体标本的制作),为后续的活动作准备。
   ⑤撰写实践活动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建议书。
   (3) 活动成果及反思:
   ① 作为本校第一次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的活动,反响强烈,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② 徒步10 km的活动是个较大的挑战,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地完成任务,收集到较多的贝类标本,为后续的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③ 沿途发现黑黢黢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大海,学生对此进行了统计和拍摄,为制作调查报告收集了真实的宝贵资料。
   ④ 在高二学生的主导下,各个小组完成了“探究海岸沙滩的贝类多样性样方调查”实验,记录了详细而真实的数据,将生物教学的实验平台置于真实的大自然情境下,学生收获了不一样的经验。
   ⑤ 从学生的实践报告和活动反思来看,本次实践活动非常成功,学生的内心体验受到极大的感染,也争取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实践调查报告,希望环保部门加大对污水直入大海的控制。
  2.4 活动四:软体动物的分类及命名
   (1)活动目的:
   ① 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
   ② 学习贝类的分类。
   ③ 利用参考书,尝试对采集的贝类标本进行分类和命名。
   (2) 活动设计:
   ① 指导老师结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等内容进行理论教学,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以及软体动物的分类。
   ②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参考书《中国海洋贝类图鉴》和《中国南海经济贝类原色图鉴》对实践活动中所采集的贝类标本进行分类和命名。
   ③ 展示分类和命名的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3) 活动成果及反思:
   ① 践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践操作,本次活动共鉴定了大约40种软体动物,为组建学校的“宝贝馆”收集了第一份资源。
   ② 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问题,激发了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2.5 活动五:贝类海鲜的食用及安全问题
   (1)活动目的:
   ① 了解中国菜系。
   ② 了解贝类的烹饪方法。
   ③ 了解有毒贝类及常见的中毒案例及对策,熟记吃海鲜的禁忌等生活常规。
   (2)活动设计:
   ① 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四大菜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② 了解贝类常见的烹饪方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家庭贝类的烹饪方法。
   ③ 向学生介绍有毒贝类的种类、有毒成分、中毒的原因、症状、诊断、急救处理和预防措施,了解我国的“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等法律法规。
   ④ 识记吃海鲜3禁忌:不能与大量维生素C同食;不能与寒凉食物同食;不能与啤酒、红葡萄酒同食。
   (3) 活动成果及反思:学生们了解国家在食品方面的法律、法规,掌握了实用的应急方法,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健康问题。这些项目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们收获了课堂教学里所不能学到的东西。
  3 “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因此,“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记录、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决定了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前设计并准备好每次活动的评价表。如“海岸线徒步10 km”活动中设计的评价表包括的具体项目有:① 各小组采集到的贝类标本情况;② 活动参与情况自评;③ 组内成员互评(生生互评);④ 教师评价(师生互评);⑤ 个人的活动反思及小组提交的活动报告。总的要求是既注重个人评价,也注重小组评价,力求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4 “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的反思
   本次活动自实施以来,在校园内产生极大的影响,无论是活动的文化建设还是具体项目的开展,都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恰逢国际海洋争端此起彼伏,海洋漏油、沉船事故频发,巧妙地将此与初高中生物教学相关内容衔接起来,将课堂从课室转移到大自然,充分利用地方的资源特色,打造特色校本活动。“宝贝计划”的目标不仅仅是定位于一个学期的实践活动课程,更是为了组建校园的“宝贝馆”以及进一步将本次活动打造成一个常态化实施的特色校本综合实践活动。今后可以继续拓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诸如邀请政府的渔政部门来校演讲,带领学生参观贝类养殖场,带领学生进入汕尾其他海岸线附近或者海岛进行实践活动等,进一步充分利用资源、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