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推论式选择题的分类与解答

  • 投稿VVVV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812次
  • 评分4
  • 67
  • 0

何小阳 范淑娟

摘 要:作为高考的常考题型,推论式选择题要求学生能根据已知信息或命题推出新的命题或观点。本文在研究近年高考真题的基础上,把推论式选择题分为“由表及里”、“由因推果”、“以果溯因”、“问计寻策”、“比较择优”、“归纳主题”等六类,并相应地提出每一类型的解题策略。

关键词:推论 选择题 类型 解答

何小阳,男,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中学一级教师;范淑娟,女,福建省泉州现代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政治试题经常出现推论式选择题,如2011年北京卷第35题、广东卷第25题,2012年福建卷第30题、北京卷第35题,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15题、北京卷第30题,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13题、广东卷第27题、山东卷第27题、安徽卷第1题、北京卷第32题、天津卷第3题、福建卷第33题等。作为高考的常考题型,推论式选择题要求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命题推出新的命题、观点,这既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能力,又突出考查了学生逻辑、辩证和发散思维等能力,体现了高考素养立意的命题思路。为提高今后高考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以高考真题为范本.对推论式选择题进行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解题策略。

一、“由表及里”类

“由表及里”类推论题是指要求学生由外在的现象推论内在的本质,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该类型题往往通过文字、数字或图表等情景揭示某种社会现象,要求学生对该现象能反映、说明的道理和观点进行正确的推论。

【例1】(2014新课标全国卷工13)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答“由表及里”类推论题,首先应正确获取和解读情景信息,能够从题干的情景中获取正确推论的有关信息,情景若是以图表或数字呈现的,应把数字语言、图表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实现由定量到定性的转换。如本题,变化图反映的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长的情形,其中人均用于日用品的消费支出增长率稳中有降,而人均用于奢侈品的消费支出增长率则不断提高。其次,运用所学知识对解读的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分析、理解和判断,从而为推论出其隐藏的深层次、本质性的问题做准备。最后,对题肢进行甄别,通过排错、排无关联,选出正确答案。如本题以消费支出变化作为主题,可调动的知识主要有: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消费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该国日用品及奢侈品消费支出都增长但增长率有差异,意味着该国居民享受资料的消费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些变化是无法说明消费观是否理性及收入差距是否扩大。最后,通过对照题肢,排除无关题肢,能够从这些变化推论出的内在观点是③④,正确答案为D。

二、“由因推果”类

如果某个现象的存在会引起另一现象的产生,那么这两个现象之间就具有因果联系,引起某一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另一现象引发的现象叫做结果。“以因推果”类推论题就是指从被研究现象出现之后才发生的各个情况去推论它可能的结果。该类型往往以文字或图表数据揭示某种现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推论该现象可能引起的影响。

【例2】(2014天津卷3)根据下图判断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趋势,并据此推断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B.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C.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D.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解答“以因推果”类推论题,首先应确定题干所揭示现象的内容或实质。其次,依据所学知识,确定题干的现象与哪一个或哪几个题肢间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存在着上一环与下一环的传导关系。最后,根据因果逻辑关系,选择正确选项,排除错误、无关或因果倒置的选项。如本题,题干所揭示的是2014年以来同量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总体呈增多趋势,这表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美元升值,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降低、人民币贬值。人民币贬值会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它会引起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提高,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同时引起进口商品的成本提高,不利于我国进口。因此,符合题干所揭示的现象及因果逻辑关系的是D。

三、“以果溯因”类

“以果溯因”类是对“由因推果”类的倒置,要求从被研究现象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各个情况中去寻找它的原因。该类型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引起题干所揭示现象的发生或变化的原因、情形进行推论,题肢与题干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例3】(2014福建卷33)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导致曲线Sl向S2平移(

)

①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

②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

③M商品是商品房,房贷利率下调

④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与“以因推果”类相类似,解答“以果溯因”类推论题,首先应明确题干所揭示现象的实质,即是什么现象的问题。其次,对照题肢,依据所学知识,确定哪一个或哪几个题肢所列情形与题于现象之间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最后,根据因果逻辑关系,做出正确选择。如本题,题干曲线图的变化所揭示的是M商品在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需求曲线由Sl向S2移动,即消费需求减少。接下来,对题肢逐个排查,寻找符合关系的。当M商品是汽车时,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商品,在一般情况下,汽油价格上涨,人们对汽油的消费需求会减少,这会引起人们对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的需求也减少;当M商品是大米时,面粉与大米是互为替代品,在一般情况下,面粉价格下跌,人们对面粉的需求量会增加,这会引起人们对大米的需求减少;当M商品是商品房时,在一般情况下,房贷利率下调,购房成本降低,会引起人们的购房需求增加;当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时,在一般情况下,会引起M商品价格上涨,这不符合曲线图所反映的M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形。因此,能与题干构成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是①②,正确答案为A。

四、“问计寻策”类

“问计寻策”类推论题是指由某种现象或问题推论出解决的对策或合理的行为选择。该类型要求学生以题干呈现的现象或问题为前提条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从备选题肢中推论对策,解决问题。

【例4】(2011广东卷25)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

)

A.增加现期消费

B.提前归还债务

C.持有债券

D.增加储蓄

解答“问计寻策”类推论题,首先应明确现象、发现问题。其次,应明确作答的主体限定、知识限定及目标任务。然后,根据知识范围、主体、目标任务,综合运用知识推论出解决的对策或合理的行为选择。本题题干反映CPI上升、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的现象,这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纸币贬值、物价还会继续上涨的问题。限定主体为消费者,目标任务应是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如何尽量减少损失。根据消费者如何在通货膨胀背景下尽量减少损失这一目标任务,对题肢逐个分析。A项“增加现期消费”,即将未来要购买的商品提前购买,以防未来物价继续上涨、纸币继续贬值,这是合理的经济行为选择,故A项正确。通胀有利于债务人,因为纸币贬值,同等数量的纸币的购买力低于通胀前,因此通胀预期日益强烈,延迟归还债务更加划算。故B项排除。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若债券利率和储蓄利率不变,债券收入和储蓄收入会相对减少,如果债券利率和储蓄利率低于通胀率,消费者的实际收益将为负值,因此C、D项也排除。

五、“比较择优”类

比较就是根据一定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或异同。“比较择优”类推论题往往将比较的内容以文字或图表形式呈现出来,要求学生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发现对象本身的变化或对象之间的异同,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做出合理的推论与较优的选择。

【例5】(2014安徽卷1)读下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甲乙两国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推断(

)

①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

②乙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

③甲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

④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答“比较择优”类推论题,关键是要审读信息,准确发现“比较的主体、比较的内容、比较的方式、比较的标准、比较的目的”。比较的主体既可以是同一个对象,也可以是对象之间;比较的内容指比什么,在哪些方面比;比较的方式分横比与纵比;比较的标准即比较的依据,以什么为衡量尺度;比较的目的即为了什么而比,这几个方面对做出正确推论与较优选择具有指向性作用。如本题,比较的主体是甲国与乙国,比较的内容是粮食生产与肉类生产,比较的方式是横比,比较的标准是劳动生产率,比较的目的为了更好发挥相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与贸易。观察图表,对比甲乙两国粮食与肉类的劳动生产率可知,甲国生产粮食与乙国效率较接近,而生产肉类的效率则远远不及乙国。因此,可推论出:在对外贸易中,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更具比较优势。对乙国而言,乙国生产肉类的效率是甲国的两倍,而生产粮食的效率与甲国差不多。因此,可推论出:在对外贸易中,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更占优势。可见,正确答案为B。

六、“归纳主题”类

所谓“归纳主题”类推论是指以个别性、特殊性的现象为前提,要求推论出一般性、共性的主题。该类型的题干提供了某些现象,要求对它们的共同主题进行推论,题干的材料与题肢的观点之间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例6】(2014山东卷27)某同学为一次政治讨论课准备了一些材料,内容涉及民主党派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的协商、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居民委员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事务提出建议。据此推断,该次政治课要讨论的主题是我国的( )

A.政党制度

B.根本政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基本政治制度

解答“归纳主题”类推论题,首先应分析题干中每一个现象的内涵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概括归纳出它们的共性,共同反映的理论知识。最后,排查题肢,确定题干中的现象与哪一个题肢在内涵和外延上是相符的,对哪一个题肢的观点构成有效的支撑。如本题,讨论内容涉及民主党派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的协商,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体现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居民委员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事务提出建议体现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大制度的共性是都属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据此可推断,题干这些现象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外延,它们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构成有效支撑。因此,正确答案是D。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