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电影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电影文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于电影文学教育的优质论文整理(共4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21
  • 阅读量145次
  • 评分0
  • 0
  • 0

  电影文学是现在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的一门课程,而且在这门课程的教育上现在国家也是非常重视的,那么电影文学经教育的论文应该如何撰写呢?下面小编就特地整理了关于电影文学教育的相关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评介电影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翻译


  张兵(南宁学院,广西南宁530200)


  摘要:本文评介了电影作品中语言翻译的由来及现状,同时回顾了中国电影的翻译过程,并分析了现状。探讨了六种翻译方法并分析了相关的电影作品,以期提高电影作品的翻译,帮助观众更为深入地领悟电影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电影;作品;翻译


  一、引言


  电影诞生之初,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全球交流工具。这对于最初的无声电影时代,此观点可谓正确,因为当时没有语言的对白,没有字幕,更无需在不同字幕间进行翻译。尽管电影的某些图片可能包含一些独特的文化标记,此会造成拥有不同源文化的外国观众在理解上稍有困难。然而,由于这些文化标记可以很好地附于其图片中,因此即使没有语言的对白,外国观众仍可以简单地识别电影中的人物特征。往往早期的无声电影描绘对象都不需要任何文化翻译。如早期电影《卢米埃尔兄弟》,在描绘火车到站,打斗场景,工厂实境等都能很好地跨越文化的差异。直到后来的电影开始注重叙事结构,电影对白及字幕继而出现,电影的翻译才由此诞生。


  由于字幕的引入,叙述或对话等继而需要出现在一个空白的屏幕上,再加上需要满足日益复杂的各种电影场景,简单地带动了电影的翻译需求。大多数电影对白并不复杂也不冗长,主要为了满足观众不同程度的读写能力。这使得电影翻译比文学翻译更为容易。但同时电影翻译也有其独特的风格,翻译者需要选择是否追求逐字翻译,或是一个基于源语言的意义上的翻译。由于电影对白是基于电影场景描绘的基础之上,这些都无形中帮助了观众对电影的理解。


  初期电影引入声音时,其普遍性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因此,初期有声电影的创造集中面向本国同一语言文化的观众群体。人物在电影中通过使用自己的语言可以表现不同的身份。由于每种语言都有多种形式,如不同形式的语气,区域发音,或其他社会特征,从而方便了演员通过他们说话的方式描绘角色的差异,而不是像最早的无声电影一样通过夸张的动作,表情,或服饰来表达。这也为角色发展引入了一个微妙点。这一微妙点虽然没有立即发挥作用,且其夸张的动作和服装仍是一些现代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声音的引入已经一定程度上帮助导演和演员避免过于依赖夸张。


  初期的有声电影为了试图保留一些电影的普遍度而创造了多种语言版本,即“双重拍摄”。即通过不同的演员不同的工作人员拍摄同一个场景,继而创造另一个语言版本。在某些情况下,懂得多语种的演员会参与可能会同时出现在两个或三个语言版本的版本。比如早期电影《让·雷诺阿的金色教练》就同时拍摄了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三种版本。然而多语言版本的拍摄过于浪费时间和资金,因此电影的翻译显得极为重要。


  二、电影翻译的回顾


  1.电影翻译的阶段划分


  电影最初的形式是无声电影,继而转变成有声电影,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入,电影也越来越国际化,从而导致了电影翻译的产生。在中国,电影翻译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完全处于摸索阶段或起源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电影翻译进入了发展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电影翻译蓬勃发展。因此,电影翻译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原始到高速发展,从基本到历练的过程。


  2.电影翻译方式的变革


  电影翻译的方式自诞生后,随着观众对电影的喜爱,电影已经成了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电影翻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20世纪10年代中期,出现了放映电影过程中进行剧情的讲解需求。20年代,第一次为外国影片进行翻译。30年代,一种类似同声传译的方法出现。即观众戴上耳机即可听到电影讲解人员对剧情的讲解,边看边听讲解。然而这些都不能成为当时看电影的主流方式,都迫切需要提供方便的翻译。50年代译制片推出,但是数量极其有限,满足不了广大观众的需求。90年代,字幕翻译成为主流。但从技术上来说,中国电影翻译举步维艰,翻译方式几经变化,道路漫长,特别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虽然当时国外影片较少,但是观众仍对此有一定的需求,因此造就了翻译需求庞大的局面。到了90年代英语浪潮的兴起,电影翻译有了更深层次的提高。


  3.中国电影翻译


  中国电影翻译的起步点在于新中国建立时期的译制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普通一兵》。虽然当时刚刚起步,但却迅速发展。八、九十年代成为鼎盛时期。《简爱》《呼啸山庄》《双城记》《雾都孤儿》都是当时译制片的代表作。


  为了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字幕译制成为了后期电影翻译的主流。主要是随着观众外语水平的提高,也为了欣赏原汁原味的感觉和原来电影的风格。字幕译制有明显增长趋势。[1]


  三、电影翻译面临的难点


  1.同步配音


  翻译的第一个难点在于同步配音,也就是配音需与屏幕上的嘴唇的变化相一致。由于字幕的空间局限性,需要在配音和字幕翻译跟上屏幕对话和行动的步伐。同步配音稍有不足,容易造成观众在观赏时候的分心。


  美国是世界上生成电影最多的来源国之一,然而美国观众在观赏电影时却极少接触翻译过来的电影。相反欧洲和亚洲国家95%以上的群体都看过翻译的电影。但是由于亚洲电影产业发展蓬勃,如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最大的电影生产国。而中国也想输出电影到美国等国外,从而扩大其软文化的影响力,而翻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保证极少接触外来电影的美国观众能够理解中国电影的语言特色及内在表达。


  2.俚语翻译


  翻译的其中一个重要难题就是俚语。首先,并不是每一个源语言的俚语都有一个目标语言的表达,或者可能有超过一种的目标语言表达。这可能迫使译者选择表达时会产生稍微不同的韵味。其次,翻译俚语最大的问题就是影片的审查。审查极大地改变一个文本在目标语言的影响,特别是如果使用俚语能对角色或剧情发展产生影响。翻译时既要保证审查的通过,又要保证源语言的表达。


  由于美国电影的俚语表达过于露骨,比如LouisevonFlotow在其所著的电影翻译效果这本书中就谈及可以通过减少特定词汇的重复性,并以具有同种表达意思的但却更为委婉的词汇来代替。


  3.方言的翻译


  翻译的另一个障碍就是方言或区域语言的变异。在文学中方言通常是通过使用不标准的拼写及语法规则而创造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将口头的交流方式翻译成书面形式的文学形式。电影中出现的方言一般是一种标准语言的一个变体,虽然听时有时可以理解,翻译起来却造成异化的效果。如经典电影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结合了美国多种南部方言。译者可能会面临如何用目标语创造同样效果的困局。如果方言不能被准确地再次进行创造,则会造成观众对影片的误解。


  4.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本身是体现译者主体性的过程,是通过译者发挥其主体性,从意识形态,审美要求,想象创造等能力方面与电影本身达到融合,发掘作品的内涵和韵味,分析从而归类出最适合的表达。[2]对于译者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信赖”。对影片的信赖是译者翻译作品的基本要求。译者需要通过提高审美观调动观众的意识及欣赏能力。比如早期的俄国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译者需要对其进行历史上的认知,才能翻译出其特色,能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符合改革开发的浪潮,体现翻译影片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侵入”。译者需要对电影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有一定的理解。于此,需要对有关的背景侵入,了解及挖掘深层次的语言符号形式,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将其功能进行分析及表达,创造出合适的语言表述。[3]如《烈日灼人》的翻译就很符合其历史背景的要求,即很好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吸收和补偿”。译者需要理解其所处的时代境况及作品的时代氛围。两种情况所处的时间间距所造成的差异译者需要理解。译得过于直接,失去了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译得过于含蓄,则无法表达宗旨。电影的结构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吸收其知识,补偿其所缺的知识,在吸收和补偿中采取策略进行人与作品的融合。


  5.电影的归化和异化


  归化就是“读者反应论”。也就是对翻译的要求是简化观众对电影作品的理解难度,让电影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异域文化。异化则是指语言文化的开放性,译者需要了解作品的渗透力,并随时更新知识。[4]简而言之,归化就是用简洁的目标语描述成源语言所特有的语言表达习惯,从而提高观众对作品的深层理解。异化就是译者用源语言的表达方式呈现,让观众自行理解。比如1955年所拍摄的电影《七年之痒》就是描述男主角由于妻儿外出度假,自己突然萌生想追求住在楼上的模特。但是想法又与内心矛盾,其内心碰撞的过程就是电影中语言翻译归化的过程。通过归化能极具特色地描绘出男主角内心的转变,让观众更能理解男主角为何最后舍弃追求模特,继而去和妻儿共同度假时内心转变的复杂之处。


  6.需要多种翻译方式的运用及互补


  由上所述,电影翻译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配音译制,另外一种是字幕译制。但无论是哪一种翻译方式,其都是为了把外国电影呈现给中国观众,让观众理解看懂电影或是将中国电影推广到国外,让国外观众喜欢中国文化。


  要达到此目的,译者需要结合多种翻译策略对对其探讨,从而找出并翻译出最能反映作品本身的目标语,将多种翻译方式及策略的劣势或优势进行互补。


  四、结束语


  翻译是一项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人和电影作品进行融合的过程。在此融合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翻译方式创造出新的视角,从而将翻译语言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去领悟、去理解整个电影的情节及所反映的深刻意义。


  电影翻译有别于文学翻译,其特殊性在于简洁,而文学翻译过于复杂。电影翻译就是要将最简洁的语言说给观众,让观众在情节的瞬息万变中领悟其韵味。


  本文提出了六种促进电影翻译的方式,最后提出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多种翻译方式进行互补。笔者于此也希望能对电影的翻译进步有所帮助。


  第2篇:宋飞(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136)


  摘要:历年来对朱天文的研究文本都主要集中在她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而朱天文作为幕后30多年的电影编剧生涯,20多部电影剧本创作的价值却被淡化。以朱天文电影剧本为研究对象,不难发现其以弘扬人文精神为核心,渗透出丰富的人文底蕴,对家庭的关照和复归是其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显示出思想内涵的保守与传统。


  关键词:朱天文;电影文学;人文底蕴;思想内涵


  一、朱天文电影文学的人文底蕴


  朱天文的电影文学作品始终坚持描写人生,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价值,具有深刻的人文底蕴。特别是人被现实夹持后所展现的温情、执着和无奈,进而挖掘丰富复杂的人性,探讨了人与内心,人与人,人与社会微妙复杂的关系。少年在不经意间长大,嫌隙在不经意间拉大,孤独在不经意间流露,人性中那些细小甚微的变化,朱天文都看在眼里,记于笔尖,但她并没有将其放大,而是每次偶尔一笔,点到为止,含蓄内敛,却气韵深长。


  在早期的乡土题材作品中,朱天文的笔调是温暖平和的,《风柜来的人》返乡奔丧的阿清,一进门得到的就是哥哥紧握的双手和浅浅的微笑,哥哥是小毕心中的暖阳,也是剧本中的一抹人性的亮色,为阿清谋差事,替阿清挨打,庇护着阿清,多年以后阿清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变得和哥哥一样成熟稳重。《安安的假期》中安安的童真不仅融化了严肃的外公,也使他成为舅舅唯一的倾诉对象,成为外公与舅舅之间的润滑剂。不知不觉间,安安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虽然并不是特别懂,但他还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大人们精于世故,碍于面子时,结尾处安安主动领着外公来到舅舅的住处,让外公与舅舅和好如初。这一刻,人性的本真与爱令人动容。


  随着自身阅历的不断增长,朱天文深感台湾历史的动荡与变迁,敏感的神经与细腻的体悟,加之导演的外在要求,这些因素使得朱天文中期电影文学作品的广度与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于是创作出了具有较长历史跨度和深刻影响的《悲情城市》,在巨大的历史悲情下,依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进步人士的爱国热情,深沉无言的父子之情,羁绊牵挂的手足之情,惺惺相惜的男女之情,生死与共的革命友情。即使是在陌生人之间,危急关头,焕清将无辜的外省妇女拉到自己身边躲过暴民的袭击。历史无常,政治永远是统治者的游戏,而人性却是永恒的,即使人们曾被人性的恶蒙蔽了双眼,人性的善依然给予人以力量,指引人以方向,支撑着人们走出阴霾,寻找新的希望。


  进入到新世纪后,朱天文少了些温情与感性,多了些冷静与深邃,这一时期的电影文学作品展现了都市社会的众多景象:历史的淡薄,消费的膨胀,人欲横流,假冒泛滥,投机倒卖,蝇营狗苟,流露出失落、颓废、迷茫的情绪,是都市的残酷造成人情感上的疏离,信任的危机,理想的破灭。《南国再见南国》中与小高感情很深的阿瑛最终选择从小高混乱的生活中抽离,到美国发展。《千禧曼波》中vicky在三个男人之间徘徊,说不上最爱哪一个,爱情观较之以往也大为不同等等。在无数的各式各样的诱惑下,人性的表现是多层次的,人性的指向不再简单化了,朱天文旨在用更深刻的笔法挖掘人性的复杂性,以此揭露喧嚣背后的孤独。


  二、朱天文电影文学的思想内涵


  朱天文的思想观念与她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密切相关,她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并将这份对儒家传统思想的坚守保留在了电影文学作品中,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儒家所重视的家的概念贯彻始终,植根乡里,三代同堂的大家族成为朱天文习惯性的书写对象。以家为单位进行描写,长者是一家之长,虽然他们的形象特点各有不同,但都是家族的精神支柱。《童年往事》里的祖母和蔼慈祥,疼爱着阿孝咕,家里吃饭一定要等到祖母上桌才开动。《悲情城市》里的林公镇守着林家老宅。对于长辈,晚辈是孝顺尊敬的,办大事之前,大哥总会询问林公的建议。《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和《恋恋风尘》中的丈夫角色有的因为井下事故砸断了腿,有的因为偶然事故导致半身不遂,有的因为积劳成疾,久卧竹椅。作为妻子,一边照顾丈夫,一边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凡是家庭的一份子,无论在外漂泊多久,在剧本的最后,主人们都选择回归了家庭。然而这种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互敬互爱,落叶归根的家庭观念在进入新千年后被逐渐削弱,作品中的大多数人都处在一种非家庭的状态,没有父母、也没有亲戚,只有所谓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是不稳定的,随时可以为了某种利益站到你的反面,所有这些都注定了他们的生活将是放浪形骸的。


  朱天文在骨子里始终是一个重传统的人,在这个现代工业文明向乡镇不断侵蚀的时代,家庭成为记忆的温床,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最为温馨和谐的时刻。反思现代,家庭的缺失使人们失去了精神的上的指引。朱天文对于儒家思想下传统的家族式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终保持着极大的眷恋和热情,旨在通过维持着家庭的完整性和团圆感,解决现代人精神失落的问题,求得心灵归属与满足。


  三、结语


  台湾新电影运动的三十年里,朱天文的电影文学创作是独一无二的,曲折的历史背景成了朱天文创作的源泉,加之她跳脱闺秀文学,摄入宽广社会生活的自觉意识,最终使她的电影文学作品涵盖了从乡土、本土到现代如此巨大的跨度,呈现出不同的格局,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深远的思想内涵。


  第3篇: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吕强(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剧情、结尾等方面,这些差别都是明显的。但是,两者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一部文学作品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电影口碑的好坏,文学作品是电影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另一方面,一部电影的成功也会推动对应文学作品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文学作品;电影文学作品;比较分析


  自从电影发展开始,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就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了,它们之间虽然具有相似的地方,但还是有所区别的。正是由于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的相互结合,才会使电影事业不断发展,给观众带来更好的电影作品,也为日后电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文学作品是指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的作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其优美的表达形式给读者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将这种文学力量延伸到读者的内心世界当中。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给人精神上的鼓励,给人带来一种启示或者思考,读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时,能够感受到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


  电影文学作品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是与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相互区别的,主要是指电影剧本。它是经过剧作家的直接创作或者是根据其他作品改编的艺术形式,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形式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电影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应当以生活中的矛盾作为题材的内容,以其独特的改编方式,主要侧重于分析人物的行为动作与台词,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一、文学作品是电影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


  现如今,人民群众对于电影的期望越来越高,电影事业日益迅速发展。在今天,许多影视公司特别喜欢将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把文学作品作为电影文学作品的基础,并将这些文学作品通过电影的形式展现给大众,以获得一大批文学爱好者与影迷的强烈支持。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通过电影的形式更加生动直接地呈现给观众,观众通过视觉、听觉的体验,更能感受到文学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弥补了文学作品只能靠读者想象的不足。


  电影文学作品是编剧根据生活的体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悟,依靠其创造力和灵感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加工、提炼,构思出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用创造性的思维设计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中国首部由文学作品改编出来的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此电影是在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文学基础上进行的加工和构思。而到了19世纪30年代,电影《春蚕》的出现表现出电影创作风格发展到新的高度。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文革”时期,有许多的文学作品都经过改编而创造出来,比如《青春之歌》《龙须沟》《祝福》《李双双》等。1990年以后,张艺谋导演相继拍出《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分别改编自刘恒的《伏羲伏羲》和苏童的《妻妾成群》。2007年李安拍摄的《色戒》一时间引起了电影界的轰动和关注,其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色·戒》;2008年冯小刚导演把《赤壁》《画皮》都拍摄成了电影,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受到了一致好评。


  现如今,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文学作品的例子数不胜数,这充分说明文学作品是电影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正是通过这种改编,才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带给我们全新的艺术感受。


  二、电影文学作品与文学作品故事叙述观点不同


  电影文学作品与文学作品的故事叙述观点不同,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电影通过镜头来回切换的手法改变了文学作品来回翻页的形式,使观众对于文学作品有了新的认知。美国导演理·布鲁克斯认为,文学作品和电影文学故事叙述观点是不同的,即使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需要编剧进行后来的加工、创作,直到创作成符合电影需求的作品来。


  比如威廉·斯特朗的《苏菲的抉择》,这本小说主要是通过叙述者的描述来展开故事情节的,但是这个叙述者并不是主要人物,他只是起到一个传递信息的作用,所以在电影拍摄的时候,叙述者不能作为主要人物出现,不能抢了主角的光环。


  三、电影文学作品可以适当增加故事情节


  电影文学作品发挥性比较强,可以在借鉴文学作品的同时,利用创造性思维,适当地增加故事情节,创造出文学作品中没有的内容。这些增加的故事情节,可以是编剧对原文学作品的解读,体现其发散性思维,也可以是编剧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这些增加的故事情节都会丰富文学作品的故事内容,更能突出主题。


  比如在电影《赤壁》当中,编剧是对原著《三国演义》进行的改编,但是导演并没有全部按照文学作品来拍摄。他是在原有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对原著进行重新编排、加工、增减,可以增加电影的艺术效果,更有利于表现主题思想、表现故事情节。


  总之,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是相互联系的,二者虽然有不同之处,但是在一定形式上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编剧在进行电影文学作品创作时,可以学习借鉴文学作品的优秀之处,努力创作出更好的电影作品,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带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


  第4篇:试论中西电影文学中的美学思想及其表现


  高艺煊: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国际高中


  摘要:电影文学作为电影艺术特色和文学艺术特色的完美整合,即实现了人文美学特殊的表达。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比较重视传统人文思想的体现,在电影文学美学思维和西方电影文学具有一定的差异。电影文学属于艺术表达特殊的载体,也是为文学和电影搭建完美的桥梁,电影导演通过加强了解电影文学,进而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结合西方美学思想,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在电影文学中美学思想及其表现。


  关键词:中西电影文学;美学思想;表现


  中国电影迄今为止诞生110年,也明显突出电影获得良好的绩效。无论是商业性电影还是艺术性的电影,都已经成功的买入了快车道。但是,中国电影逐步形成的“井喷式”提升仅在中国拥有明显的显示,中国电影要想成功的进入国际化路径还具有很多局限性。张艺谋导演出的《英雄》就打开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更能充分表达出中国电影具备独特且丰富的美学思想。另外,徐克等诸多有名的导演所导演的电影也获得国际上久负盛名。电影文学元素作为美学思想的基本表达形式,怎样才能串联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还要与西方美学的思想进行完美的结合,此种结合作为相关人士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话题。


  一、中国电影文化的具体含义


  (一)内涵分析


  要相互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电影的传统文化,应该基于大局的角度着手。中国传统的文化不仅是单独存在,则是利用更加具体或者是抽象的方式留在国内人士的行为方法和具体的生活中。中国电影的美学特别关注“神韵”,强调将抽象和具象的结合起来之后在作表达,传统文化在书画的层面上,将具体化和抽象的艺术表达方式很少创造出有关艺术性的作品。在中国文化中,民间艺术属于至关重要的艺术之一,针对某种角度而言,以冯小刚为主导代表的“草民文化”电影作品,即是利用民间传统艺术的方式进行表达,并且不失乏智慧的电影作品主题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特别吻合。在充满文学气息的电影作品中,通常要想充分的表达传统文化必须要具有相应的落脚点,并以恰当的故事加以叙述,譬如,郑晓龙导演的《刮痧》电影作品中,就致使中西文化之间产生的碰撞利用中国传统的医学为着手点,并逐渐拓展到各种文化方面的冲突。一般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仅依靠某一句话、一个词就能清除的表达,它主要体现在静物和动物的层面上,促使大地的各方面融化。并且还对中国人的生活有深刻的影响。


  (二)电影文学中体现传统文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加强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不只是电影,第三产业中,包括旅游行业、服务行业等等很多领域都主要以传统的文化当做谋求发展的基点。在传统的电影元素中,明显的体现出商业特性,创作者结合电影文学与传统文化所创作出的作品,不仅能实现艺术价值,还能为电影投资者提供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整个电影文学中,合理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以此能在很大限度上,提高电影的艺术性。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电影作品,就是有效的结合了京剧和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主线。在整部电影作品当中,利用适当的灯光色彩、高效的拍摄方法,合理的描绘出符合电影文学的场面,以此确保导演在具体创作的过程中,从电影文学中找出创作的灵感。电影文学就是利用剧本的形式突显,在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中,创作是电影的灵魂。电影文学中,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以雕刻、书画等方式当做故事的陈述干线或者背景,这样才能促使电影作品利用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的方式实现有效的表达。徐克导演的《黄飞鸿》一系列电影作品,就明显突出中国功夫,这样的电影作品从头至尾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三)电影中的伦理道德


  中国文化最简单的要点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关于这种文化对中国电影文学中,表达的美学思想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文化必须从自身出发,由小到大,逐渐确定自己的思想体系。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从古至今“家”思想作为不可或缺的,人类所有的生活都是以“家”的方式开展,人们的“家”特别强调关注伦理道德,加以关注等级的次序,并且“家”还是频繁出现冲突的地方,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传统的电影创作人员提供丰富的创作资源。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阶段,家庭伦理道德并非灵活,甚至还显现出非常扭曲现象,在这样的伦理基础下,会将家庭成员的所有动力消耗殆尽。在中国传统的电影文学中,主要讲家庭伦理道德故事作为表达的基本,以此提高人们对故事的兴趣。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电影的美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以家庭伦理道德的形式表达冲突。


  二、中西电影文学美学思想的辩证


  在18世纪,英国、法国、爱尔兰等国家就已经具有显著学科特性的美学体系,并且对欧洲文学的创作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当时也已经形成进一步研究美学的性质与表达形式,在诸多领域都比中国的速度快。西方国家的文化强调“个体”的适应性,特别突出重视维护人们自由的权益,以及关行为选择的适用性。并且提倡个人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声明个人的利益。所以在西方美学思想中,占据十分重要位置的就是个人主义及实用主义思想。


  (一)中西电影文学世界本源存在的差异


  针对哲学层面的来讲,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当中,明显体现出思维和关系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时间内,中国的思想模式关键所在就是“思想决定存在”,这对于现实生活和艺术表达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国人上千年生活在受到传统文化以思维模式为主的影响,在如今的电影艺术中仍然能够见到其的迹象。但是,西方国家特别关注存在论,大多都以为由世界本源决定着物质意识,而且还产生众多美学思想学家,例如说,亚里士多德所体现出的美学思想。西方形成美学思想的合理性促使其在印证和分析美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明显的体现在文学作品当中。西方顶尖的文学作家莎士比亚在文学中合理的融入美学思想,进而形成很多流传于后世著名的电影作品。另外,西方国家体现出的美学思想不失逻辑性与层次性,并且给在某种层次上,具有比较谨慎的特性。中国传统的思维轮则是比较重视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并且给还形成比较抒情的诗歌和书画等特有的表达形式。


  (二)中西方电影文学艺术存在的差异


  鉴于西方诗画文以为,模仿自然属于艺术相关的活动,人们经过模仿所创作的独特艺术,导致艺术高于生活,甚至好超过了自然,在西方国家的美学思想中,模仿具有极高的位置,将创作当成蓝本,只要提高模仿程度,就会是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世界的美。所以在西方的描绘中,尤其关注写实,着重关注自然情景的再次出现。中国传统的诗画文化却大不相同,中国则比较关注神似,重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传统的说法,以自身最大的努力来维护美更加真实的感受。笔墨传达方式比较重视“韵外之旨”体现出它在电影文学深切,因此,中国传统的电影文学,主要就是以“武侠”当成是创作电影作品主要使用的题材,通常都比较重视必须历经大喜大悲、艰难险阻、处理好世人的危险后在选择隐居,进而深入提高个人的修养、西方国家的电影文学强调关注个体,在模仿创作的层面上,此种创作形式十分贴近西方一般生活,四方国家比较过分的追求名利。因此,在整部电影作品中,一些获得成功的大英雄往往都会身陷名利的陷阱,创作电影的导演也会随着跟进艺术的步伐进行创作。


  三、深入分析中西方电影文学中的美学思想及其表达


  (一)好莱坞美学和中国电影文学的冲突


  中国电影导演李安在访谈中曾说过:“和好莱坞相比较,中国传统电影存在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商业嗅觉不够灵敏”。因此,每当法定假日来临,就会明显突出好莱坞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撞击了中国的电影市场。而伴随着我国相继颁布出一系列的有效对策,在保护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中,电影文学创作者或者电影人都要从本身的层面着手,逐渐提升电影制作的水平与质量。在世界的电影作品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就是好莱坞,好莱坞对于世界电影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电影文学中,好莱坞呈现出来的特征就是多样性与丰富性。并且形成自己重要的品牌与标签。在此过程中,还要加以掌握观众的多方面需求,根据市场的逐渐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此来体现出电影自身具备的包容性。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电影文学间的不同就是具有众多的领域,不只是表现在艺术种类上。中国传统的电影文化比较强调“和”元素,还不会被电影的发展作用禁锢,还能充分的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点,促使电影文学充满时代性与传统的特征,合理的促成电影制作的相关体系。电影创作自身就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怎样才能明确的博取观看群体的视觉,促使其都能积极的迈入电影院,需要依靠电影文化独特的品牌。目前,电影票房的金字招牌充分的体现出电影导演的知名度,电影文学就是所有电影导演创作出优秀电影作品的基础。因此,电影创作者必须结合电影文学与如今的时代主题,更加积极努力的为人们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电影作品。


  (二)电影文学的发展远景


  电影文学应用的美学思想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才能顺应现今的主流价值观。基于中西方电影文学的角度而言,西方电影文学要比中国电影文学快一些,关于此种差距不只表现在电影文学的表达方式及电影票房上,重点体现在创作观点上。传统电影文学的表达方式必须积极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多学习西方国家的电影文学,以此来提高自身电影文学的整体创作水平。中国导演徐克的电影作品《智取威虎山》,就是突显出中国的经典故事的改编,从这部电影中深刻的体现出传统文化电影文学的元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西方不同的电影文学中,美学思想极具独特与共性结合的优势。而如今信息交流日渐畅通,人们娱乐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电影创作者必须进一步研究与实践电影文学当中的美学思想,基于整体的角度,促使中国本土电影发展水平的日渐提高。关于电影文学的创作必须和市场、观众的各种要求结合起来,以此来实现提高电影艺术的内涵以及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