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大众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建设

  • 投稿猪小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171次
  • 评分4
  • 61
  • 0

徐啸涛 凌海滨 黄忠慧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学院)

一 公选课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高职院校在公共选修课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较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程在开阔学生视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其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缺乏、学科布局局限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公共选修课教学明显地存在不足,急需要改进。

1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中,开设的公共选修课门类比较齐全,但在高职类院校要开设足够门类的选修课程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哲学、艺术、科技、文学等学科更是如此。开课量的不足既限制了学生选择余地,又使得一些质量低下的课程勉强开设,极大影响了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没有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公选课中大部分课程没有合适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师只能以必修课教材或者自编讲义作为参考资料、参考教材等进行授课,学生手头缺少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3 公选课师资力量薄弱

因为公共选修课课时量少、专业教学任务重、课程安排时间不合理等因素,一部分高学历、高职称、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不愿开设公选课,因此将一些知识储备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的党政管理人员和年轻教师推到了公共选修课开设的前台,从而使公选课师资力量成为整个课程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4 学生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积极性

很多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态度不端正,选修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知识面,而是抱着混学分的想法。一方面导致选修课的出勤率不高,另一方面盲目选课,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一般会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课程。或是热衷于选修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市场需求什么就学什么,什么能带来利益就学什么,老师讲的东西如果不能“立竿见影”就很难吸引学生,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5 管理难度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公共选修课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于各个专业,时间也不容易协调。因此,公共选修课大多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而且很多都是上百人的大班课。这给教师和职能部门的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职能部门对公共选修课质量的监控带来困难,造成教学质量下滑。再加上很多学校选修课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存在着对公选课重视不够,常态监控工作如教案抽查、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教学督导听课等活动不到位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教学秩序混乱,学生可以缺课或旷课,教师可以随意调课,考核不够严格,随意降低考核标准等现象。这些因素都加大了对公共选修课的管理难度,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 公选课建设的新思路

高职高专院校公选课有效地管理与建设,是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重要作用的保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目前高职院校的“体态”与选修课程“精彩”的外衣有一些不相协调。那么目前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做好选修课课程的设置工作,使高职选修课程越适合自己越好,而不是盲目照抄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

1 课程模块化

课程模块化要以课程的管理功能分析和教育教学为基础,充分考虑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时数,将课程内容按能力和知识要求,编排为合理的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化就是将高职选修课设计成若干个选修方向,每个方向设定为一个能力模块,每个模块有2~4 门左右的核心课程,采用“成组全选”(学生只能选修其中的一组)的办法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既提高了选修课的内涵,也拓展了选修课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角和范围,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扩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选修模块首先是要体现拓展性,通过该模块的教学,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理论知识得到延伸和扩展;其次是要体现综合性,模块主题的选择和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再次是要体现动态性,模块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教育教学的需求,适时加以调整和丰富。

2 深化教改,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高职公选课课程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在教学目标指导下,进行公选课教学内容的重组、精选、整合和凝练,把知识、素质、能力三者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切入点,以积极探索讨论式、自主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注重对学生科学意识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加强学生专业的培养,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手段改革上,通过增加硬件投入、启动网络课程、打造技术平台、鼓励教师研发多媒体课件、举办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等途径,广泛推广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3 课程考核方式创新

在选修课程的考核过程中,要侧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比如开卷与闭卷结合的半开卷考试方式、学生动手演示的方式、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论文的方式、网上考试等。通过考核方式的创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精品课程建设

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受众面广,因此更应高度重视,加强公共选修课的精品化建设。学校应允许公选课参加精品课的评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鼓励。首先,高职高专公选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要正确认识高职公选课的功能,特别关注高职课程实践化、综合化、职业化、灵活化等主流发展趋势。其次,高职公选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要有优秀的教学团队,学校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使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公选课程的开设,以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再次,高职公选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要有适用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体现科学性、前沿性、趣味性和适应性等,课程内容要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课程内容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主动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选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要突出特色、高水平、示范性,以此带动系列公选课程建设,逐渐形成公选课程的建设思路、建设特点、建设成果。

5 设立公选课课程库

要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的公选课课程体系,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公选课课程体系的被动设置状态。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不是简单地堆积,而是凸显主体地位与作用的主动建构。学院教务处作为教学管理部门是学院公选课顶层设计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教务处应派专人负责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立足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社会需求等进行调研,初步设立学院公选课课程库。教务处是学院公选课课程体系建构的重要主体,但绝不是唯一主体。各教学部门作为学院教学的一线单位,更容易掌握专业发展及学生发展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各教学部门应主动参与到公选课课程体系建构工作中来,立足本专业特色进行调研,并在教务处的组织下对初设公选课程进行集中研讨,查缺补漏,最终设立学院公选课课程库。

选修课程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建设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不同的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管理实践工作中要根据学校的现状与具体条件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革创新。总之,只要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我们就应该去尝试,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选修课程的作用。

三 优化公选课的建议

1 规范课程设置体系

学校在鼓励教师积极开设公选课的同时,应完善公选课的评价标准和开课规范。各学校选修课的设置应注意学科结构的合理化,注意选修课门类的均衡和全面。要进行全面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应具备综合素质的要求、校内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及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需求情况,为公选课的开设提供依据。应根据科学规范的体系设置,建立一套严格的审核制度,拟开设的公选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完整的课程简介、授课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有参考书或教材。同时对开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知识背景、开课的必要性等情况进行评估,以杜绝公选课开设的随意性。

2 丰富公选课资源

拥有一批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水平较高、数量充足的公选课程,才能保证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满足广大学生的求知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激励措施,给予公共选修课政策性的扶持,如让公选课参与精品课程评比,设立公选课教材建设基金、公选课教改基金和课程建设基金,鼓励那些有丰富教学经验、有一定学术造诣的教师开设公选课,在充分挖掘本校教师资源潜力的同时,聘请兄弟院校和其他行业的优秀人士和专家开设公共选修课。主管部门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学生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合理设置公选课的门类,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师开出丰富多彩的公选课,建立公选课课程资源库,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选课要求。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一要严格开课教师条件,开设选修课的老师一定要有教师资格,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二是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保证,鼓励教师争开公选课,鼓励教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头开设公共选修课,同时聘请校外知名专家、著名企业家、科研人员开设公共选修课,也可以聘请校内有特长的行政人员开设风格各异的选修课,建立多元化的公选课师资队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杜鹏.关于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思考[J].黑河学刊,2009(5).

[2]张海龙,肖月,周子明. 对如何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12).

[3]刘旭.教师专业教学机构设置体制的比较与选择[J].教师教育研究,2009(1).

[4]张丽娟.高校公共选修课程的缺失与管理对策[J].中国校长协会网,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