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教育

  • 投稿席琳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826次
  • 评分4
  • 53
  • 0

赵欣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人才培养,其关键在指引高校社会实践教育。文章从社会实践教育的理念培养、组织实施、运行模式、师资力量等现状入手,研究如何通过参与组织全员化、实践内容课程化、考评机制多元化等途径增强社会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推动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简介]赵欣(1 98卜),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护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 南通226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南通大学共青团工作专项研究重点课题“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tj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112-0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化的任务;党的十八大则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学习,并明确了践行和培养的重要战略目标。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当前大力弘扬和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着一定的规范和主导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和指导社会实践教育。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高校作为文明薪火的传承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人才资源的聚集地,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思想引领是人才培育的前提基础和关键所在,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所倡导的价值准则,这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使命。

社会实践教育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下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与实践,从而实现全面育人效果的教学活动,在促进学生正确认知形成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教育作为高校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之间转化、递进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通过社会实践的教育途径加强大学生的“三观”培养,坚定其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正确的政治立场,最终形成其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实践教育推进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本质,也是认识的来源,正是实践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由低到高的发展。当今,实践育人也是全面落实我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中国梦”系列重要讲话也多次提出要组织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认知、认同、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实践教育丰富了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形式,拓展了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途径。通过实践,在校大学生提前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深刻感知并生动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将思想上的认识内化到自觉的具体行动中。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可从不同角度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功能。社会调查类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加大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在具体情境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的认知与认同;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类实践,鼓励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提升自我,自觉倡导引领良好道德风尚,潜移默化中推进核心价值的转化与提升;专业类实践则通过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深化其专业素养、提高创新意识与思维,以更好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引导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诚信友善,在生产劳动中勤奋尽责、磨炼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践行和弘扬,是检验核心价值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以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

二、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整体规划和理念培养欠缺,社会实践教育的主体性和重视度较弱,核心价值教育的全局意识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起,各高校积极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改进。然而,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一种具体方法和手段,其最终目的是社会实践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和高校各部门从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来全面贯彻落实的教育理念。社会实践教育作为理论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其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保障。无论社会还是高校自身,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偏见,或将社会实践教育等同于社会实践活动,列为理论教育的“从属”地位,主要交由团委负责,每年象征性地组织一些活动。如果不将社会实践的组织和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就无法真正发挥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服务的实践功能。

2.组织实施和运行模式局限,社会实践教育的灵活性和特色重点不鲜明,核心价值的养成教育针对性不足。教育始于认知与认同,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与认同,各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时,主要以“主题式”模式为主,即响应上级政府和部门号召,围绕社会热点,基本遵循相对固化的流程组织实施,开展政治理论宣讲、社会热点调研、生态文明建设、专业实习见习等形式的具体活动。这类活动主题鲜明,时间、规模和经费都有保证,对核心价值的认知与认同无疑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自觉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内化。由于实践主题都是自上而下,运行模式难免千篇一律,实践教育的灵活性较差。在学生自主选择实践的空间、实践涵盖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不易凸显教育的重点和特色,在拓展实践范畴和内化道德行为等方面不能因人因团队而异,核心价值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受局限。同时,绝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组织方式,将大部分资源投在少数实践团队中,这种“精英实践”的做法导致学生参与面不广,实践教育的覆盖面和个性化不足。

3.师资优化和资源整合不够,社会实践教育的协同性和创新性不够,核心价值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不足。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看,社会实践教育存在于高等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包括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实习见习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团委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课程的实习见习环节,一般由高校专业理论课教师指导定期开展,知识性和专业性较强,但独立性也很明显,与其他形式实践教育的协同性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绝大部分院校都缺乏合理安排和组织实施,整体流于形式。寒暑假集中的团委社会实践,一般都能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形成一定社会影响和积极意义,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育人效益都集中呈现区域性、阶段性特征,而且活动进程和安排随意性较大,社会实践教育缺少整体性和延续性。各高校之间、历年各实践团队之间以及同年度各具体项目之间都相对独立,缺少内在逻辑性和关联度,实践教育整体创新性不佳。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作为一项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的复杂的教育工作,在指导师资、经费保障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及资源整合明显不足,导致学生在实践内容设计、实践地点选择和实践行程安排上受到一定限制。

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高校社会实践教育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各高校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有许多的成功经验,然而仍需对各高校现有的社会实践教育进行扩面、提质、接地的改革与创新,这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扩面:明确社会实践教育的指导思想,扩大教育的影响面和覆盖面,实现实践对象全员化、实践类型全方位、实践内容全程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引领社会实践教育的主旋律和发展方向。大学生自身、高校乃至全社会,广义上都是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理应都纳入社会实践教育的参与对象。大学生是实践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应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包括硕士、博士等研究生,构建优势互补的梯队团队,以实现实践教育真正的全员化。高校是社会实践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应以学生为本,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确保实践育人的理念支持和机制保证。社会各级政府和部门是实践教育的支撑和依托,在基地建设、合作教学方面提供社会支持,要积极构建和谐的整体氛围,以发展全员全社会育人的良好局面。

在教育模式方面,要努力实现社会实践教育的常态化和多样化,消除传统观念中对社会实践的狭隘理解。充分利用节假日、特殊纪念日等时段,将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和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互动相结合,专业实践与非专业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构建立体全方位的实践模式。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教务和团学等部门的协调管理职能,鼓励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实践团队,搭建研本互动平台,探索和丰富实践教育活动的新形式。在教育内容方面,应将与核心价值教育有关的一切教育活动都纳入社会实践教育中,并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和年级的差异性,构建分层推进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社会实践教育纵贯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2.提质:深化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扎实推进“实践活动一实践教学一实践教育”的过渡与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实践教育中深入化、具体化,必须推行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落实到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为广大青年学生所认同和内化,形成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育人的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探索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明确了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各高校努力在实践活动到实践教学的转型道路上探索,不断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课程化发展,有益于实践教学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化、拓展和延伸,同时有益于以课程的形式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实践育人的整体效应,体现了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时代需求和必然趋势。课程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实施载体,只有推进课程化建设,以课程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促进社会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规范化、系统化,才能提升实践教学真正的育人效果,实现实践教育的科学、有序、实效。

3.接地:健全社会实践教育的运行保障,全面优化教学、学习和考评的多元化、过程化管理。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顺利运行,首要前提是构建各项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以健全和落实教学管理的各项保障。教学方面,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全员化指导教师队伍以推动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广义上,是将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践行核心价值教育所涉及的社会、高校及家庭的相关人员,都纳入实践教育的师资队伍中。狭义上,是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以及实践单位相关人员参与指导和协调。全员化全社会化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机制,可以进一步推进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其他企业和组织之间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学习方面,体现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性原则。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年级、专业特点及其他课程安排,合理选择时段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高校可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络平台”或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记载本》等,并指导学生自行记载参与实践教育和相关活动的情况,在毕业前给予相应的实践学习和实践拓展学分。也可进一步完善综合测评体系,将实践拓展情况与学生的评优评奖等工作结合,真正将社会实践教育融人高等教育全过程,同时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开发。

考评方面,优化多元化考核方式,综合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成绩评定时,既兼顾其在实践过程中的态度、能力、实践强度和服务时间等现实表现,也考查学生实践结束后上交的活动总结、调查报告等相关材料和成果。在课程质量反馈上,综合采用三方评价机制,即实践基地指导教师、校内专职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课程评价和监控。制定实践项目管理、考核评优及学分认定等相关政策办法。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总结表彰、经验交流及指导教师工作量核定,提升师生双方参与实践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结合实践教育经费保障、实践基地建设等各方面完善落实,共同构建社会实践教育考评管理长效的激励与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