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研究综述

  • 投稿ido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1004次
  • 评分4
  • 90
  • 0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夏 天

[摘 要]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是通常在青春期发病并会长期蔓延的一种慢性心理障碍。患病者大多数对社交活动有持久而明显的害怕、恐惧和焦虑情绪或出现逃避行为,影响他们的社交功能和日常生活。文章从社交焦虑的定义、成因、治疗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对社交焦虑障碍进行叙述和概括。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交焦虑;成因;治疗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5-0004-02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社交焦虑障碍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患病者往往得不到他人重视,被归于害羞或性格原因等一般性问题。研究指出青春期是社交焦虑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旦得不到矫正或治疗,就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社交焦虑障碍,并持续影响成年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等。随着心理学基本知识的传播和精神卫生领域的进展,社交焦虑障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社交焦虑的定义、成因、治疗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对社交焦虑障碍进行叙述和概括。

一.社交焦虑的界定

英国精神病学家Mark&Gelder在1966年最早提出“社交焦虑”一词,Marks在此基础上于1970年提出了社交恐怖症(social anxiety)的概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社交恐怖症在国际公认的诊断分类系统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II将社交恐怖症作为“焦虑性障碍”的一个类型被沿用至今。我国学者郭晓薇认为社交焦虑是指对某一种或者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其基本表现是:害怕与别人对视,害怕被人注视,怕自己在人群中有丢面子的言谈举止,怕当着人面吃饭、书写等。

二.社交焦虑的成因

不同理论流派的心理学家对于社交焦虑的形成原因持有不同观点,主要分为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以及依恋理论以及其他遗传、生理、家庭、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分析。

1.早期创伤经验。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由于早期的客体关系未处理好因而无法建立信任,造成了社交焦虑,更多的强调受社会文化影响的早年经历。霍尼认为人际焦虑产生于童年期的不安全感、不喜爱感或不受重视感,个体因此采取迎合、对抗或远离人群的方式应付。

2.行为强化、模仿习得。行为主义理论运用条件作用原理解释社交焦虑的形成原因。他们认为社交焦虑的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与社交情境中的刺激和恐惧事件紧密相关。他们认为行为一旦受到强化或奖励,对恐惧刺激的回避就成了习得性反应,并通过负强化而使个体感到持续的恐惧。 替代性学习的观点认为,社交焦虑的产生是模仿习得的结果,与父母和关系亲密的人焦虑模式存在相似之处。还有人认为社交焦虑的产生是由于社交技能习得的缺乏。

3.错误认知。认知理论认为错误的认知导致了社交焦虑情绪的产生,最终导致回避行为。刘会兰指出,对于自己的社会表现的否定性自我评估、在社会交往之前或者之后的否定性自我声明、不合理信念、对自己社会表现中积极与消极事件的选择性记忆、注意偏向社会威胁性线索、对于自己能力和表现的低期望等等,导致了社交焦虑情绪的产生,最终导致社交回避行为。

4.心理需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爱与尊重的需要未被满足,容易导致个体缺乏归属感,进而使个体产生社交焦虑。

5.非安全型依恋。依恋理论认为婴儿只有亲近自己的抚养者才能满足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过早的与母亲分离,受到严厉管教或者需求总不能被满足,容易形成非安全型依恋,早期的非安全型依恋一旦被儿童内化后,更容易在以后表现出焦虑和回避行为。

6.其他原因。还有许多研究者从生理、遗传、家庭和性格方面解释社交焦虑的成因.Nutt D.J,等人发现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有52羟色胺功能和多巴胺功能失调。

Kendler等研究发现,女性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共患病率高近10%。如果父母双方患有焦虑障碍,那么他们子女患病的风险是父母一方患焦虑障碍或双方都无焦虑障碍的子女的三倍。如果母亲患病,那么她的孩子患病的几率将更大。另有研究母亲社交焦虑障碍与儿童社交抑制的结果表明,社交抑制的儿童,其母亲患社交焦虑障碍的数量更多。

家庭因素包括父母教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父母的健康情况。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或过度控制、家庭中情感疏远、缺乏父母温暖以及混乱的依恋关系都是子女社交焦虑的发病因素。社交障碍患者倾向于模仿他们父母对于环境威胁的感知,他们目击了父母在这种情境中所显出的小心、谨慎和回避,然后在自己的社交场合仿效这些行为。Chader、Walker等研究发现,儿童期经历的一些负性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死亡、父母患精神疾病、家庭冲突等都有增加儿童患该病的风险。

性格特征包括社交预期、无法控制的感觉以及行为抑制。社交焦虑患者通常对社交结果有一个最坏的预期,他们常常还提到自己感到无法控制,一种普遍的习得性无助感。行为抑制是一种稳定的与生俱来的特质,具有安静、退缩和胆小,不愿意讲话,对陌生场合包括与不熟悉的成人交往,都会导致进入神经唤起状态的特征。

此外,生活应激事件,尤其是与社交创伤有关的事件,都会引起焦虑和回避的发生。

三、社交焦虑的治疗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干预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两大类。

1.治疗目的。 (1)改变患者对社交情境的恐怖情绪和错误认知。 (2)缓解社交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 (3)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氯硝安定能有效治疗社交恐怖,有效率为78%.阿普唑仑也对社交恐怖有效,但有效率不及氯硝安定。SSRⅡ中的帕罗西汀近几年被较多地用来研究治疗社交恐怖。在药物治疗的任何治疗阶段均可合并认知行为治疗。

3.心理干预。

(1)认知行为治疗。CBT是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的最有效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包括4个组成部分暴露、运用放松技术、社交技能训练、认知调整。治疗办法分为个体和团体两种认知疗法。治疗起作用的关键在于通过让患者暴露在其害怕的社交情境中,通过反复的暴露,进而让患者适应此环境,从而减轻再度遇到社交情境时的恐慌和焦虑程度。

(2)森田疗法。森田疗法认为精神交互作用是产生病理心理的重要因素。森田疗法主张将焦虑等负性情绪看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将这些情绪感受正常化。首先要承认焦虑这一感受,其次是帮助患者改善与焦虑共存的感受,让他们能以正常的心态来面对焦虑。当个体能逐渐忍受焦虑、与社交焦虑情绪的和谐度变高,他的社会功能也就能逐渐恢复,身心状况也就越好。森田疗法以生活中常做的事为其实践内容,从有意识去做、带着症状去做到自然地去做,从治疗阶段自然过渡到社会环境中去,达到康复的目的。

(3)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从实验中获得的行为纠正的方法,在心理治疗和咨询的过程中采用该方法对儿童的sP进行治疗效果较好。DSM-IV描述了儿童和成人在社交焦虑上的4个不同点:①患病的儿童必须具备有和熟悉的人交往的能力,他或她的社交焦虑不仅仅是对成年人,在同辈之间的交往也应该出现。②由社交环境产生的焦虑可能表现为儿童的哭泣、发脾气,或者社交环境中遇到不熟悉的人而退缩。③由于年幼儿童认识和感知觉的限制,识别患病儿童在社交环境中的害怕是困难的。④18岁以下,必须有存在最少6个月的社交害怕的现象。因为存在以上4个不同点,在使用该方法的时候要着重确定儿童的适用不良与异常行为的主要症状表现,作为治疗的目的,即需要确定治疗的行为。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因素,根据儿童行为改变的情况应及时给予阳性强化(如表扬、鼓励、物质奖励等)。对患病儿童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出现反复的几率较大,治疗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

四、社交焦虑的研究进展

1.社交焦虑与自我认同的研究。从国内外研究看来,社交焦虑与自我的研究内容多涉及自尊、自我评价、自我和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等方面。高文凤在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中发现,自尊与自我接纳是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高蕾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吴琛研究发现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并且可以预测社交焦虑。梁执群等人研究发现个体固有的低社交自尊、高焦虑特质、个体遭遇挫折后采取的消极应对方式与社交回避和苦恼有显著的正相关。

2.社交焦虑与家庭因素的研究。家庭内部的联系常被看作是一种父母塑造儿童行为的过程。家庭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认知特点以及人格特征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任顺元等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高于溺爱型的大学生,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显著低于放任型的大学生,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溺爱型的大学生。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关系密切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家庭关系疏远的大学生,家庭关系一般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家庭关系疏远的大学生,即:家庭关系疏远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最高:单亲家庭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的大学生。

3.社交焦虑与依恋类型的研究。小时候建立的不安全依恋关系对以后的社交能力会产生较大影响,依恋关系体验中有回避和焦虑倾向的个体,会将这种焦虑情绪蔓延到社交行为中,从而造成社交焦虑。李玲玉等在对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发现社交焦虑的害怕负面评价、社交回避新环境、社交回避一般环境都与依恋焦虑维度呈显著正相关,除了社交焦虑的害怕负面评价外,社交回避新环境、社交回避一般环境也与依恋回避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4.社交焦虑与学业因素的研究。社交焦虑多发病于青春期,学业压力的增大也是导致社交焦虑的原因。彭纯子等研究发现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前面三个年级的社交焦虑水平都明显高于大四学生,本科学生与专科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任顺元等研究发现担任过学生干部的社交焦虑程度明显低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低于学习成绩差的大学生。

5.社交焦虑与人际因素的研究。辛自强等人在不同社交地位初中生的社交焦虑特点的研究中发现,在总体社交焦虑上,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被拒绝组、被忽视组、有争议组、受欢迎组、普通组。被拒绝组比受欢迎组和普通组体验到更高的社交焦虑。在社交回避上,被忽视组的得分最高,被拒绝组次之,其他组依次降低,在害怕否定评价上,被拒绝组和有争议组得分较高。

王艳芝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发现社会支持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呈显著负相关。幸蓉等人研究发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社交回避及苦恼现象,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的社交回避心理显著高于有恋爱经验的大学生。

(编辑:秦俊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