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三位一体”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 投稿郝完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636次
  • 评分4
  • 83
  • 0

王连英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15)

摘要: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已成为制约职业院校事业发展的“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和创新适应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以培养“三位一体”复合型师资为目标,通过技能达标、专业补缺、脱产进修、学历提升、企业实践、教学评价、教学比赛及课题研究等不同途径进行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三位一体;师资培养;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79-03

作者简介:王连英(1971—),女,浙江永康人,硕士,浙江交通技师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技师培养。

背景描述

我校数控加工专业始建于2004年,主要由原汽车维修类专业的机械基础教研室组建,多数教师都在近3~8年内引入。目前,我系有专职教师45人,师资来源主要有引、调、聘、留四种。“引”主要是指引入普通工科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或本科应届毕业生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0%;“调”是指从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学校选调进来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9%;“聘”是指不占编制的外聘教师,主要由企业的技术骨干、企业退休的高级工程师和部分高校毕业生构成,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8%;“留”是指留校的优秀毕业生,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3%。各种渠道进来的教师各具优势和不足,教师培养培训和学历达标任务比较繁重。

从年龄结构上看,我系中青年教师占93%,老教师只占7%,这与我系成立时间不长有关。从职称构成上看,我系也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即“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高级职称教师占31%,初级职称教师占47%,而作为中坚力量的中级教师仅占22%。

综上所述,在我系的师资队伍中,年轻教师和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居多。他们多数理论知识较好,实际操作技能较薄弱,且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而数控加工专业是工学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只懂理论的教师很难胜任课程教学的要求,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基础。

主要目标

为满足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应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德育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育一批优秀的教学骨干和学术骨干,建设一支适应课堂理论教学、实训指导、生产实践“三位一体”(理论教学、实训指导、生产实践)的数控加工专业复合型教师队伍。

实施过程

我系的师资队伍培养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培养“三位一体”复合型师资为目标,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改革教师管理制度,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进行师资摸底,制定教师素养提升方案 通过对现有师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划分,了解各类师资来源的优势和不足,根据需要制定教师素养提升方案。例如,普通工科毕业的硕士生或本科生,他们学科知识比较系统、但技能方面明显不足,并且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也较薄弱;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对企业具体工种、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定位不准确;留校的毕业生技能操作水平较好,但学历较低,缺乏教学经验等等。为此,应依据不同的师资来源制定不同类型的培养方案,帮助教师策划、制定生涯规划,通过技能综合训练、企业生产实践、学历提升及教育方法探究等模式弥补其“出身”的短板。

培养途径 主要有以下培养途径:(1)技能达标。利用校内实训设备,我校在暑假期间对从普通高校引进的教师和从科研机构等调进来的教师进行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各类机床的操作技能训练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训练,要求专业教师技能达标,通过训练后考取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另外,学校通过每年举办“技能节”,进行技能综合训练,以“赛”促“练”,多位教师实现了多工种的技能复合与提升。(2)专业补缺。不同教师都有自己的短板。两年来,我们安排教师参加“数控编程操作”、“全国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技工院校职业能力教学管理”、“中职教育中德合作教师培训”等校外组织的各类培训15人次。还先后派出3位教师赴德国参加“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派1名教师赴新加坡考察学习。通过开展各类职后培训与专题培训,加快这些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3)脱产进修。学校鼓励教师通过带薪脱产的形式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职业教育方法与操作技能训练。期间已安排3名教师分别前往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强化实践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技能。(4)学历提升。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学历提升,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对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提供15 000元/人的学费资助,期间有3名教师分别考取了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攻读在职工程硕士,以提高其教学研究水平。对学历尚未达标的教师,学校以学费全额资助的形式鼓励他们接受继续教育,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期间有2名教师取得本科学历。(5)企业实践。除了从企业聘请的技术人员,大部分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验。为此,我校主动联系合作企业通过给予经费补贴的形式,利用假期安排教师进企业锻炼。两年来,已有11名教师分别前往金华汤齿机床有限公司、今飞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金华汤齿齿轮箱厂有限公司、浙江金轮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科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金华市科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浙江固驰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教师企业生产实践,了解企业的文化,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流程、工艺路线,岗位人员的职责和需求等,提高其实践生产能力。(6)教学评价。通过组织听课、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开展评价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方法是否有效,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学评价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适时的客观的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工作中需努力的方面。(7)教学比赛。青年教师学历普遍较高,但具备高学历并不等于就是合格的教师。如果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难以迅速提高。教学比赛用特殊的形式宣示了学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营造了一种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的氛围,是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提升教学基本功的有效形式。我校每年组织说课比赛、技能节比赛,开展与企业的技能交流等,通过各种比赛促进教师成长。(8)课题研究。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确立了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研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实施条件

制度保障 (1)建立教师培养推荐制度。有计划地由系主任、教学副主任、专业带头人共同向学院推荐各层次、各类型的教师参加相应的学习、培训、考察、实践等。(2)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由系部会同专业组共同制定校内和校外师资培养、培训制度,完成各层次的培养与培训工作。(3)建立教师培养考核制度。由系部会同专业组共同制定校内和校外师资培养、培训考核制度,进行相应的考核。(4)建立教师培育“成长档案”制度。由系部给全体专业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编制培养计划、记录培养过程、积累培养成果。

经费保障 (1)在系部专业建设过程中,划出师资培养专用资金用于教师校内培养。(2)学院人事处统一师资校外培养资金实报实销制度。(3)努力争取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的各类师资培养经费。

人员保障 落实师资培养系主任负责制,成立由系主任、教学副主任、专业带头人组成的师资培养管理小组,负责实施校内培养计划,推荐校外培养人选。

实施成果

通过“送出去”、“请进来”、“以赛促教”、“产学研结合”等多种途径、全方位的培养,两年来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德育工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批教学骨干、技术骨干和学术骨干迅速成长,形成了一支以省级专业带头人、校级专业带头人、校级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富有职教特色的师资队伍,学校的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教师素养提升 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本专业的专任教师普遍接受了新一轮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其中骨干教师培训数量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专业教师每两年进行两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在这两年间,机电系新增技师7名,新增高级技师3名,有2人学历达标,获得本科文凭,有3人在职读硕士,还有4人获得心理健康教育C级资格证书。教师在学历层次、教学水平、技能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教师科研能力提高 在示范学校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企业调研和课程开发,参与教研、教改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论文和课题。我系教师参与并完成省级课题2项,完成校级课题1项,已经立项省级课题2项。两年内在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5篇,有10篇论文在不同级别的论文评比中获奖。(2)一体化教材开发。由骨干教师开发的《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铣工实训指导书》、《数控车工实训指导书》等多门一体化校本教材投入使用后,深受学生喜爱。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发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基础”、“车工工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相结合,把静态教材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素材,使机床设备、生产过程等过去看不见、摸不着、讲不明的内容,生动、形象、明白地呈现在屏幕上,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理实一体化课堂 通过学校教师下企业与企业技工进课堂的培育模式,学校里培养了一批有企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他们把企业的生产管理、新技术、产品发展特征、人才需求等技术与信息带入学校,融入教学,使校内教学与校外企业实践无缝对接。同时,部分教师把这些结果提炼成教学研究成果进而推广指导学校教学改革。通过两年的培养,我校的教师基本能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成为了教学的多面手。目前,机电系有10个理实一体化教室,使每一课题都能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融会贯通,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了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

校企深度合作 通过培育,多数教师不但具有了深厚的理论水平,同时都具有了实践动手能力,与企业合作后为企业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同时也与企业合作进行了项目开发与合作。在两年时间里学校教师为周边企业完成了多个批次的产品加工,帮助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

教师专业结构更加合理 之前数控加工专业的教师队伍中三分之二的教师负责理论课程,另三分之一的教师负责实习指导课,相互之间少有互通,导致一学期中实训课教师工作超负荷运作,而理论课教师还“吃不饱”却也爱莫能助,出现教师数量的不平衡。通过培养,各类型教师加速成熟,成长为既具有理论教学水平与操作技能,又具有生产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人人都是骨干,有效地解决了教师缺口,改变了“一条腿走路”的尴尬局面。

体会与思考

领导重视 师资是一个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师资培养的过程必定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有时还会暂时影响到教学的安排。领导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只有领导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师资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提前规划 目前,社会上各类培训很多,其中也不乏骗钱的机构。术业有专攻,没必要每个培训都参加。管理者必须事先有用人的规划,每个教师发展的方向不一样,要结合教师的兴趣、特长等确定明确的培养思路。有针对性地培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定位 要根据办学层次、办学定位的要求确定师资培养的重点,不盲目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重点加强职业能力培养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建国.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职业,2010(3).

[2]程相波.对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方法的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l):68-71.

[3]王斌,杨侃.构建“三位一体”的师资培训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1).

(责任编辑:谢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