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 投稿通信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763次
  • 评分4
  • 24
  • 0

胡建波

摘要:深入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的原因及物流行业的用人需求,提出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三个能力(公共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平台。指出示范院校“示范”效应还未完全显现,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准确定位;物流行业细分,特殊物流人才需求强劲。并对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订单培养的策略与举措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物流管理;工学交替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课题“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ZY14B18);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精品课程建设的优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DJA130333)

作者简介:胡建波,男,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7-0060-03

在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缺乏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很难能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要。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原因分析

(一)示范院校“示范”效应还未完全显现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当年的中专学校多数已单独或联合升格为高职院校。为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三批)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目前,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基本结束。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本着重点支持、以点带面、滚动发展的原则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建设”“推广”两张皮,方案“高大上”、落实不到位等现象也确实存在。而“示范”效应的显现有一个过程,需要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需要这些院校经过几年的建设,方案真正落实,确实存在“示范”点,而且,能与世俱进,在高职人才培养中不断创新,领先同业;另一方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定目标、下任务,通过有效管理,让示范院校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者不了解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

物流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步入快速发展期。需求的多元化与差异化,促进了现代物流与行业的深度融合,物流产业细分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例如港口物流、连锁物流、快递物流、金融物流、冷链物流、会展物流、危险品物流、工程物流、大件货物运输等。一方面,物流行业细分的倾向明显;另一方面,多数高职院校只能培养普通物流人才,例如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普通的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业务。事实上,能够从事这些普通物流业务工作的人员较多,供过于求,难于就业。而那些真正存在需求的岗位,很多高职院校又培养不出相应的人才。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师团队对行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对行业缺乏应有的把握,不清楚行业企业的真正需求,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定位。

二、物流行业的用人需求分析

总体而言,能提供普通物流服务的企业(一般的运输型、仓储型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激烈。这类企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对物流专业人才存在一定的需求,但总体需求层次不高,中职毕业生或社会人员通过短期上岗培训或锻炼就能满足需要。目前,对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存在需求的是那些与行业深度融合、具有一定行业背景的物流企业,特别是一些特殊物流行业的企业。

(一)港口物流

与水运密切相关。在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通过水上运输实现的货物周转量多年来持续领先,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相应地,港口物流企业对港口物流人才的需求旺盛。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一些省市也产生了对港口物流人才的需求。例如四川的泸州港、宜宾港,近年来,就组织人员到四川省内有关高职院校去招聘港口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未能如愿,最终到重庆一所高职院校招聘到了毕业生,也仅仅是因为看到该校开设了港口物流方面的一门课程。

(二)连锁物流

属零售物流的范畴,是物流的典型形态之一。主要特点:集中采购、集中配送,同时开展配送加工。一些高职院校在和一些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开展合作,培养连锁物流人才。连锁零售企业对连锁物流人才存在一定的用人需求,但院校之间的就业竞争比较激烈。

(三)电子商务物流

也属零售物流的范畴,是物流的新兴领域之一。主要特点:集中采购,也存在配送加工(这两点与连锁物流相似)。在配送方面,大件商品与连锁物流相似,统一集中配送,小件商品则采用快递物流的方式运作。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对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劲。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如京东商城等)已经在自营物流,在国内一些主要的大中城市建立起了自己的配送中心。而多数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则实施物流外包,通过与快递企业合作来完成货物的递送。

(四)快递物流

主要针对件杂货及小件商品的快递,速度较快,有健全的网点,涉及取件、送件等业务和服务。近年来,快递物流发展迅速,对快递物流人才的需求旺盛。

(五)金融物流

金融物流业务在国内已开展了10余年(例如物流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开展仓单质押融资等业务),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地方银行对金融物流业务很感兴趣,人才需求旺盛,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科书严重滞后,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企业有需求,但招不到这方面的毕业生。近年来,金融物流发展快速,甚至已经发展到了供应链金融阶段(像海尔、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等大型企业都在开展这些业务)。企业对金融物流和供应链金融人才的需求旺盛,供不应求。

(六)冷链物流

属特殊物流的范畴。对于农产品和水产品等生鲜产品,由于保值期短,货物易变值,需要在储存、运输和交易中保持低温,冷链物流企业则主要为这类商品提供相应的低温物流服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海岸线长,内陆水资源丰富,农产品和水产品等生鲜产品产量高,对冷链物流的需求旺盛。特别是近年来,各地都在规划建设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例如四川成都天府新区龙泉“大华国际物流港”就是四川省政府规划建设的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然而冷链物流人才匮乏,很少有高职院校能够培养。

(七)危险品物流

属特殊物流的范畴。多数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特点,需要使用专用设施设备对其进行储存和运输。①对于危险品物流,由于安全隐患大,潜在风险高,国家对企业的资质控制得很严(像四川泸州的叁陆运业、宜宾的天长物流公司等,有些已经达到了3A级以上),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从事相应的物流业务和管理工作。企业存在需求,但很少有高职院校能够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八)项目物流

像会展物流和工程物流等,都属于项目物流的范畴。项目物流服务于项目,项目结束,项目物流也就结束。与普通物流相比,项目物流具有以下特点:需要租赁设备,管理按项目对待,采用矩阵式组织机构等。目前,项目物流人才匮乏,很少有高职院校能够培养。

(九)大件货物运输

主要是针对长、大、笨重等特种货物的运输。一些重工业基地(像四川德阳),就有很多这样的运输企业(比如飞龙运业等)。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而很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又缺乏针对性,人才培养与需求严重脱节。

三、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筑三个能力培养平台

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公共能力培养平台、行业通用能力培养平台、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平台三个平台。如图1所示。

1.公共能力培养平台。该平台主要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等基本能力。特别地,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要确保人才培养方向的正确性,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形势与政策教育”“就业指导”“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必须开设,并且要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学分执行。结合行业企业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用人需求,高职院校要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课件制作、电子表格的使用等能力。可以考虑开设“物流英语”“物流数据处理”“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公共能力培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要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2.行业通用能力培养平台。该平台主要培养学生在物流行业工作应该具备的通用能力。包括“物流认知”“货物运输组织”“仓储与配送实务”“商品采购与供应”“供应链设计与优化”“物流信息处理”等课程。换言之,无论学生毕业后在何种类型的物流企业或货主企业(工商企业)从事何种物流业务或管理工作,这些能力都是必须具备的,而且,能够支持从业者在物流领域的工作轮换(转换)。[1]

3.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平台。该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这些技能需要高职院校和物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分专业方向办学(如港口物流、连锁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物流、金融物流、冷链物流、会展物流、危险品物流、工程物流、大件货物运输等),通过开展订单培养来实现。

(二)校企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如果高职院校的办学没有差异化,就没有特色,必然缺乏市场竞争力。而校企深度融合,开展订单培养,是创造办学差异化,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必然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双赢。[2]一方面,企业可以共享共用高职院校的现有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场地、图书、学生等资源,通过合作,可以“量身定制”,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降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等)。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通过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中可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施设备等生产资源、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规章制度等组织资源;通过把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可节省大量投资,降低办学成本;通过教师的顶岗锻炼,可提高整个教学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3]

(三)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具体做法

1.高职院校首先应进行调研,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这可以通过借助行业协会、早期的毕业生及其他社会资源来实现。

2.根据调研结果和合作企业的需求情况,选择专业方向。总的指导思想是“大专业,多方向”。换言之,核心主干课程(行业通用能力培养平台课程),无论哪个专业方向的班级都要开设,区别只是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平台课程)不同。当然,也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制订或调整培养方案,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提供增值服务。当然,为了控制办学成本,可以限定专业方向的数量,通过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确保订单班的人数,从而控制教学成本。

3.关于建立实训实习基地的问题。像上述诸多专业方向涉及特殊物流,资产专用性强,设施设备的投资成本高。为了减少办学投资,可以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合作企业,开展工学交替。

4.关于师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来解决。就高职院校现有的师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强项,承担部分方向课的教学工作;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承担部分课程,尤其是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的教师可以到合作企业去顶岗锻炼,提高专业水平。

5.关于专业方向课程的学时与学分问题。建议专业方向课程占核心主干课程学时(或学分)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具体可根据合作企业的需要设定。

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师团队不清楚行业企业的真正需求,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定位是根本原因。普通物流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层次不高,物流行业细分倾向明显,特殊物流人才需求强劲。构筑三个能力(公共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平台,校企深度融

合,开展订单培养,实施工学交替,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根本保障。[4]

注释:

①目前,危险品货运企业的数量占货运企业总量的3%,危险品货物周转量占货物周转总量的2%。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胡建波.职业能力的内涵与要素分析[J].职教论坛,2008(2下):26.

[2]于桂芳,郑克俊,关冬梅.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4):75-78.

[3]韩洲雄,邵华,齐卫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4):79-82.

[4]胡建波.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及培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42.

[责任编辑 金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