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自我监控与外语学习

  • 投稿周冲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1005次
  • 评分4
  • 88
  • 0

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林卫萍

摘要:自我监控学习是指个体对其从事的学习活动所进行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行为。自我监控外语学习的行为如果安排得很科学,监控比较到位,学习效率便可大大提高。本文就自我监控与外语学习的相关性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自我监控:外语学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83-03

作者简介:林卫萍,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研究。

一、引言

在学习过程的研究中,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除了对智力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通过对学习效果的研究,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必须注意把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非智力因素具有动力功能、定向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和强化功能等六大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的,安排学习进度;导向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学习;维持学习活动,以免时作时辍;调节学习行动,注意有张有弛;强化学习行为,克服消极心态。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元认知”( metacognition)概念,他认为“元认知”就是指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既包括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又包含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就其组成成分而言,元认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而元认知监控就是指认知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以自身的认知加工过程为意识对象,主动地对其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具体表现为制定计划、操作控制、自我评价、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等。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充分把握好自我监控各个环节的学习监控,学习能力无疑会更上一个台阶。

二、元认知理论

1976年,弗拉维尔在《认知发展》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对于元认知目前仍无明确的一致性的定义:元认知是跳出一个系统的认知加工(Hofstadter,1979);元认知是明确地专门指向个人自己认知活动的积极的反省性认知加工过程( KIMwe,1982),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 Flavell,1978)。另外,Meichenbaum以及Buell等人都对这一概念进行过界定。尽管各研究者对元认知的表述不甚相同,但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元认知的对象是人类的信息加工系统——认知系统。Flavell所给的具体定义是: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也就是说,元认知的核心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它是以人的认知操作的各个方面为对象,并对个人认知操作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元认知知识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它包括个人因素、任务因素和策略因素三个方面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它包括知的体验与不知体验、成功的体验与失败的体验、高兴的体验与沮丧体验,等等。内容可简单可复杂,时间可长可短。元认知体验可出现在认知活动的任何阶段,可能出现在认知活动之前或之后,或在进行过程中。元认知体验对于认知活动能否继续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元认知监控( Metacognitive Monitoring)是指认知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注意力转向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以自身的认知加工过程为意识对象,主动地对其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制定计划,即在认知活动前,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构想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并估计其有效性:

2.实际控制,指在认知活动实际过程中,及时监控、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各种情况,发现不足并及时调整、修正认知策略:

3.结果检查,即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认知活动的效果,估计自己达到目标的程度:

4.采取补救措施,即根据认知活动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如发现问题则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元认知监控在认知活动过程中,能不断评价学习过程,并能适时地调整计划、选用恰当的方法,以保证任务的有效完成。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已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上,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水平已成为影响其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实质上,元认知监控是在元认知体验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只有在认知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情境的变化,敏感地理解或体会到导致变化的原因,才可能有效地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

三、自我监控下的外语学习

西方心理学家从上世纪60代以来,就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在学生学习、记忆、阅读理解、语音、写作、问题解决社会认知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认知策略、学习策略等进程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董奇等认为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可以从元认知和自我监控角度进行分析,因为自我监控处于将智力与非智力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核心的地位。自我监控“就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种具体学习策略的策略性使用,它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学习策略。”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认识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实质上,自我监控也是指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思维,对自己的认知的认识,对自己的信息表征、组织、贮存、提取过程的思维,对自己思维过程的思维,对自己学习策略、方法、效果的反馈的思维,进而达到自我调节学习进度实现高效发展。

近年来的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监控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与思维水平的关键因素。英语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保证英语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的,而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它可以促使学生激发和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绪和动机水平:它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问题。只有在想学、愿学的前提下,学生才能会学、学好;它能指导学生依据不同学习内容、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来分析学习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它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时实际使用选择的学习方法,并监督学习进程使其按计划进行:它能促使学生反思或总结性评价所达到的效果,以吸取经验与教训,并为下次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自我监控与英语成绩的关系较为复杂,这种关系在不同类型学生身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学业成就中等生其自我监控与英语成绩的相关并不显著。而学习优良学生的自我监控与英语成绩的相关则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主要体现在意识性、方法性、反馈性等方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笔者认为这主要与英语学科特点有关。英语作为文科类的科目,可能不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太多的自我监控,便可以达到某种较为一般的水平。相反,当要把英语成绩提高到某种高水平时,往往就不再是简单的记忆、背诵可以解决的,它对学生的自我监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学习自我监控在这时便成为影响学习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致力于提高英语水平的学生来说,自我监控能力尤其是意识性、方法性、反馈性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四、外语学习自我监控的维度与测查

国内对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研究最为系统和完整的是北京师范大学董奇、周勇教授等人,其所著《自我监控与智力》一书,汇集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况和成果,提出了学习活动中自我监控的八个维度(计划性、准备性、意识性、方法性、执行性、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并考察了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发展规律、特征和影响因素,为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研究和培养提供了理论和操作依据。根据董奇、周勇1995年的实验研究报告,笔者借鉴他们的构想,从英语学习的自身特点出发,将英语学习的自我监控划分为英语学习前、英语学习中和英语学习后三个阶段。英语学习前主要指计划性,英语学习中包括方法性和策略性,英语学习后主要强调反馈性,而学习活动中的方法性包括预习、上课、作业和复习等四个亚维度,策略性包括听的策略、说的策略、读的策略、写的策略和记忆策略等五个亚维度,在反复几次的预测、征求学生的意见之后而形成了具体的十一个亚维度55项,为了在增强亚维度的可比性,所以每一亚维度均有5项,“英语学习自我监控结构量表”具体内容如表1。

就上表内容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与学习不良的学生相比,学习优秀的学生学习计划性强(计划性),学习目标性明确,对学习对象的认识清晰(意识性),倾向于采取深层次的认知加工方式(一般方法),在听课、课后练习、复习等三个学习环节上积极主动、爱动脑筋(听课方法、课后练习方法、复习方法);注重自我克制和自我控制(执行性);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反馈性);注意采取补救措施弥补学习上的缺憾,提高学习效果(补救性),注意学习方法的探讨和总结(总结性)。尽管两类学生在学习的准备性和预习方法两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但可以看出,在这两个方面,学习优秀的学生也比学习不良的学生体现了更强的自我监控的趋势。

五、结语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其学习的自我监控水平一般都比较高,即他们具有较多的有关学习、学习情境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善于计划、评价、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正好相反,虽然他们在有关知识的水平方面可能同许多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基本相同,但是他们有关学习及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却比较贫乏,不善于根据学习材料、学习任务以及个人的具体特点和当时的实际情况而灵活地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或补救措施,表现出对自己学习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水平较低。这说明,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水平已成为影响其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