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国学教育论文范文,国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莫将武则天看作女权主义的先驱

  • 投稿黄宇
  • 更新时间2015-09-20
  • 阅读量279次
  • 评分4
  • 69
  • 0

【一个告密的国家就仿佛经历着一场海啸:不仅是灭顶之灾,而且恶浊;灾难平息之后,非但死者已不可追,幸存的亲人亦已反目、原有的道德亦已真空,伤害比纯粹的杀戮更加持久。】

小船芝麻

中学的时候,选读课本里有一篇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那时候我还很小,对文言文的形式之美丝毫没有抵抗力,读到“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掊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只觉得一阵热血沸腾——虽然那时连武则天的电视剧都没怎么看过。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选读课本那略为粗糙的印刷和纸纹。

使我想起这段往事的,是前两天偶然间读到的关于懿德太子与永泰公主陵墓的介绍。

懿德太子本名李重润,与郡主李仙蕙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他们的父亲是中宗李显,母亲便是后来作乱的韦后。窝囊的中宗当时还是太子,重润以嫡长立为皇太孙。而郡主李仙蕙的驸马不是别人,正是魏王武延基,武则天侄儿的爱子。李仙蕙的婚姻是颇有深意的,这样的李武联姻正顺应了武则天晚年的心愿。

重润在史书中“秀容仪,以孝爱称”,一位翩翩佳公子的形象,而他的妹妹与魏王这一对少年夫妻亦颇为恩爱。有一天,忽有谣言传皇太孙与驸马、郡主阴居一处,诽谤朝廷,更私议祖母的面首夜入皇宫之事。依《旧唐书》的说法,武则天勃然大怒之下,将皇孙、驸马召入内庭,活活杖死。李重润当时年仅十九岁。郡主因为怀有七个月的身孕,被特许生产后自尽。李仙蕙在哥哥、丈夫惨死后的第二天晚上难产而死,时年十七岁。而处死他们的祖母,当时已是七十老妇。

《新唐书》中说武则天把三个孩子交给太子李显发落。懦弱的父亲像后来玄宗牺牲贵妃一样牺牲了自己的骨血,命儿子、女儿和女婿三人自尽,好向母亲复命。

这件惨绝人寰的悲剧过后,凉薄的老太子想必还是“行止如常”的。他忍到武则天死后才将爱子与爱女的墓迁入乾陵,以墨玉棺、帝王礼厚葬,追封懿德太子、永泰公主,在李仙蕙的铭文中刻上“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这样的句子,痛悼她怀孕夭折,作为对子女生前弃如敝履的一丝补偿。

皇孙、公主与驸马的获罪,看似是因为触怒了祖母的面首张氏兄弟。张氏兄弟美容仪、工词律,时为紫宸侍奉,人皆呼为“五郎”、“六郎”。女皇晚年对他们言听计从,而朝臣也自然趋之若鹜。一位杨姓的内史曾同张氏兄弟游湖,当时有人指着湖中莲花说:“六郎似莲花”,姓杨的立刻大声道:“说错了。”

大家不知他竟有这等胆色,都替他捏着一把汗,连张氏兄弟都诧异地望着他。杨内史关子卖出去了,许久才得意地接道:“不是六郎似莲花,应是莲花似六郎。”

然而我想,仅仅把张氏兄弟推为皇孙、公主与驸马三条性命的罪魁,该是非常可笑的。中国古有红颜祸水一说,用美色的诱惑去解释复杂的政治动机。这一招被史学家们用在美丽的男孩子身上,却也照样得心应手。李重润与武延基的身份何等高贵,一为太子嫡子,一为太子的爱婿、女皇的侄孙,是两个最有力的皇室继承人选。武则天杀他们应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绝不可能逞一时盛怒,更不可能仅仅因为张氏兄弟的两句挑拨。

这才是真正让人胆寒的地方: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出于政治平衡的需要,屠戮子孙贯如剖瓜切菜。与这份残忍相比,“立子杀母”式的祖训显得多么微不足道!我想来想去,在区区所知的史籍中,大约只有晚年惑于巫盅的汉武帝的作为,可以稍稍望其项背。

当然,你可能会说武则天也是个很大度的君王。其实我很早就知道了她对骆宾王的欣赏,知道她对酷吏的起而复诛,对人心的失而复得。狄仁傑死时,则天皇帝痛悼“朝堂空矣”。

可真正的大度,与狠绝应是不相容的。狠绝是岌岌自危的表现,而武则天“地实寒微”的出身、娘家势力的单薄,以及女主天下的局面在道德上的孤立无援、身后继承人尴尬迫切的问题,注定了她的一生都在岌岌自危。几个大度的姿态,包括无字碑之立,不过是她应景的政治行为艺术罢了。

除此之外,重用酷吏、鼓励告密,是武则天临朝最让人不齿的地方。是的,她固然有自己的苦衷。她孤身面对长孙无忌、褚遂良这样的老臣,若全按规则出牌,那还不如不玩儿。然而这些只是她无耻政策的原因,并不能为之开脱。

武则天曾设立铜匦,直接从地方鼓励告密,铜匦中的信件只进不出,钥匙掌握在女皇一人手里。她规定地方流民进京告密,沿途由朝廷驿站提供食宿,中央官员都无权过问信的内容。一时间冤狱成千上万,人人朝不保夕。更因为来俊臣、周兴辈的罗织天才,朝臣们每天临行前都要跟家人诀别,不知道还能相见否——这每天诀别的荒诞景象,在《古拉格群岛里》里倒有非常相似的描述。

告密是自下而上的,切合武皇掌权的过程。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恐怖,都来源于对社会结构的颠覆。这让我想起了海啸——曾听人说,海啸来时,海水是污浊的,不同于任何海潮。因为海啸从下而起,卷挟着海底的石油和泥沙;海啸褪后,尸横遍野,秽迹斑斑,让重建家园变得难上加难。一个告密的国家就仿佛经历着一场海啸:不仅是灭顶之灾,而且恶浊;灾难平息之后,非但死者已不可追,幸存的亲人亦已反目、原有的道德亦已真空,伤害比纯粹的杀戮更加持久。

对我们的民族来说,女皇武则天,可谓海啸政治的始作俑者。

最后,我想说说武后与女权。当代大陆的影视作品,似乎特喜欢美化历史上被或多或少被目为暴君独夫的、富有争议的君主,像《汉武大帝》、《雍正王朝》、《一代女皇武则天》之类,层出不穷。这里面固然有淡化某一群人(这群人通常是文人士子)利益的政治历史观作俑,同时也使大众自然的奴性——对强权的崇拜与追慕,在收视率上一团吉祥地流露了出来。

然而今天的人们对武则天的肯定又与其他君王不同,这是由于女权的原因。自妇女解放运动以来,武则天的历史评价比前朝正面了许多,时下她已成为女强人的代名词。我就常常在网上闲逛,看到女孩子或女人们的博客里给武则天冠以“最伟大的女政治家,中华女儿的骄傲”这样肉麻的头衔。

先不说一个已死千年的老妇能不能成为我的骄傲,至少在我看来,武则天生前作为,与今天所谓的女权主义是毫不搭架的。与其说她行使的是“女权”,不如说“母权”来得更贴切些——这是父权的附庸,是孔孟教条中包含的家长对子女的极端权利。母权是在没有父亲(或是父亲孱弱)的家庭里,老太太一手遮天的局面。而这样的局面,当然是和现代女性所要求的平等、自立背道而驰的。

武则天摄政时为使李、武联姻,欲以太平公主许配武攸暨,而实际情况是“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这位母亲在短短两个月内,先构陷驸马薛绍谋反的冤案,将年轻的驸马“杖一百,饿死狱中”;然后逼迫自己的侄儿武攸暨杀死新婚妻子,迎娶了女儿太平。其余诸如因莫须有之罪下令勒死刘皇后、窦德妃两位儿媳之事,亦是家常便饭。文章开头提到的永泰公主,是武则天的亲孙女,亦在祖母的权杖下怀着身孕、无辜地惨死……试问这一切作为,是更像自强不息的女权呢,还是像扭曲狰狞的母权呢?

那些盛赞武则天的女士们,总爱把自己代入到女皇的角色里去。我想,若要她们换着当当女皇的女儿、儿媳、侄媳、孙女、孙媳,大约就没有那么高兴了。武则天是政治家中残忍之尤者,对危及自己政权的东西除之务尽,她何尝保护过女性?

其实乾陵的无字碑,本有功过留与后人评之意。唐朝帝王对武则天的评价多正面,那还是因为母权的缘故。到了与她无血肉之亲的宋朝史官那里,对她的贬斥就开始毫不留情,甚至把她的大周朝直接忽略,与后来的韦后通称“武韦之乱”。以后理学日盛,明清两朝对武则天亦定位负面,虽然史家大多肯定她的部分政绩。

时至今日,写历史的人到处都在“翻案”:雍正原来是“海雨天风独往来”、“不悔九死落尘埃”那么伟大潇洒的,我竟不知道;武则天也一跃成为妇女偶像了,还“憔悴心事有谁怜”,说得我好想抱抱。翻吧翻吧,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本是反复折腾的东西。

因和诗三首,咏议女皇。

其一 咏李重润、李仙蕙夫妇事

青丝乱就乾陵沙,珠胎毁月衣流霞。

白头太子禁哭日,人道六郎胜莲花。

其二

诀罢家人上朝堂,铜匦殷殷事女皇。

至今开邦依酷吏,何怨俊臣太猖狂。

其三

循蔓摘瓜血满城,躬握鸾刀①膻此生。

无字碑邀时人笔,变作中华女儿荣。

注: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手荐鸾刀,漫之腥膻”,比喻把人扯进政治斗争之中,惹人满身腥血。